瞠目结舌,红茶酸,岩茶浓,白茶苦,用85℃水温冲泡就能解决?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几天,有一位买了正山小种的朋友说:
“我发现,大多数茶都不能用太高的水温泡,会苦。”
反问他,“你放了多少茶?茶水比例合适吗?多久出汤?”
他答不上来。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朋友继续说道:
“我上次问了卖茶叶的老板,他说红茶必须用85度的开水,温度高了,苦味和酸味就会出来。”
这次,轮到自己答不上来了。
不是因为理亏,而是觉得有些无语。
现在的某些茶掌柜,说话毫无逻辑可言,却可以把一些喝茶新人说得服服帖帖。
开水,指的就是煮沸的水。
而在一般情况下,85度又怎么能达到一个沸腾的状态呢?
这完全就是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
这位茶掌柜无心的一句话,却破洞百出,实在令人汗颜!
看来如今,只要学点皮毛,都能称自己“懂茶”了。
《2》
沸水泡红茶,容易出酸味?
未必。
红茶出酸味,并不是一个常态。
不仅如此,绝大部分茶叶中出现酸味,都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红茶的品类有很多,不论是是全芽头制成的金骏眉,还是红茶鼻祖正山小种。
自己泡茶时的水温,皆为沸水。
好茶不怕沸水烫,这是茶圈中众所周知的一句话。
冲泡出来的红茶茶汤,香甜浓醇,恰到好处的清甜感,令人回味无穷。
尤其是正山小种的特色,“花果香,桂圆汤”,被完美的展现出来。
不论是用温水泡还是用沸水泡,都不会有酸味。
若是想要品味到好茶完整的风味,自然更推荐沸水冲泡。
即便有再多人反对,但它终是事实,无法改变。
而只有当一款红茶的品质欠佳,才会出现汤水酸涩的状况。
茶叶本身不具有酸味物质,而想要让其发出酸味,只可能是后天形成。
红茶发酸,第一个原因是与制作工艺有关。
红茶,是全发酵茶。
假如制茶师傅技术不到家,也会出现发酵过度的情况。
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发酵时间过长,温度控制不当,便很容易生出酸味。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储存不当。
没有尽早喝完,而让空气进入了红茶包装内部。
吸收了大量的水汽之后,茶叶发生了不良反应,因此体内出现酸味。
而当红茶内部藏有酸味物质时,若是用沸水,便一下被激发出来。
而改用温水,犹如温水煮青蛙,温温柔柔。
红茶的内含物质释放缓慢,且有限,因此酸味物质便不那么突出。
茶汤喝起来,自然也就不酸了,反而清新甜润。
这种带有误导性的冲泡方式,是一种无良且无知的做法。
对于品质出众的红茶来说,不论什么样的水温,都不会出酸味。
温水遮羞,沸水现形。
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狠狠扯下劣质茶的面具,还大众一个真相!
《3》
沸水泡岩茶,会让茶汤太浓?
非也。
曾经有位茶友和自己反馈,“你们家的肉桂,味道太浓了,我用温水泡才好一点。”
当时觉得很惊讶,茶汤太浓,怎么怪罪到了水温上?
事实上,浓淡与水温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茶水比例,出汤时间,以及个人口味有关。
优质的岩茶,体内含有丰厚的内含物质。
一般情况下,一泡袋是8克装,搭配110毫升左右的盖碗,恰好合适。
正确的茶水比例,加之沸水冲泡,便能为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添砖加瓦。
如果觉得茶汤太浓,先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投茶太多,或是盖碗太小,打破了平衡?
其二,出汤时间也会大大影响茶汤的浓淡。
有些茶友,泡茶时有个习惯,喜闷泡。
对于内质不足的茶来说,闷一闷,确实可能会让滋味更饱满一些。
但对于优质岩茶来说,实为一大打击。
闷泡,让岩茶充沛的内质过度释放,苦涩物质大量析出。
茶汤过度饱和,如此一来,太浓,太苦,通通找上门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和茶友的喝茶口味有关。
比如以往喜欢喝绿茶,或是清香型铁观音的茶友,突然转为喝岩茶。
那么肉桂这种霸气、劲道的口感,一时无法接受。
心中便生出了“岩茶太浓”的想法,而适当降低水温之后,阻拦内质释放,才勉强适应。
但如此一来,也就难以彻底体验到优质岩茶的特点。
有人说,好茶可以随便泡。
但自己并不接受这样的“随心论”。
好茶,必定是在正确的冲泡方式下,才能锋芒毕露。
《4》
沸水泡白茶,会让茶汤太苦?
未必。
错误的冲泡方式,会让茶汤变得太浓了,苦涩味浓重。
而除此之外,茶叶本身的内含物质,也是导致茶汤苦涩的关键。
“高山云雾出好茶”,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温、光、水、气、土。
整日云雾缭绕,水汽充足,太阳直射光被转化为漫射光,轻柔的滋养茶树。
再加上适宜的温度,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
高山白茶不负盛名,内含物质充沛,茶氨酸含量高。
优秀的茶青,还需要精湛的制茶工艺。
薄摊薄晾,温和的日光萎凋,茶青中的水分被蒸发出去。
随之,体内多余的苦涩物质也一齐被发散出去。
冲泡后的茶汤,清新鲜爽,滋味淳和饱满,完美的诠释了“鲜香醇爽”。
而茶汤苦涩的白茶,可能是由于产区不佳,或是粗制滥造。
位于一些海拔较低处的茶园,少了云雾的遮挡,光照充足且强烈。
日照时间长,茶树不但生长速度快,体内积累的内质有限,也催生出了大量的苦涩物质。
因此,这样的白茶喝起来,清爽度稍差,苦涩味突出。
而制作工艺不佳,也是造成茶汤苦涩的一大原因。
若是茶青采摘下来后,没有及时的薄摊薄晾,则会让水分无法排出,苦涩味也随之驻留。
如此一来,茶汤中的苦涩味自然浓重。
一款优质白茶,是由丰富的茶氨酸,以及适量的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组成。
因此,口感层次丰富,清新甜润,回甘迅速。
而劣质白茶,内质单薄,茶氨酸的含量有限,反而是苦涩物质含量高。
在这样不合比例的搭配下,才是茶汤又苦又涩的根源所在。
水温,只是决定了劣质茶中物质释放的速度,而无法改变茶叶内质。
再一次证明了,沸水是茶叶的试金石。
品质高低,一泡就知。
《5》
喝茶是件随心随意的事。
不应该被限制在繁琐的讲究中,否则毁了雅兴。
但是,还未对茶叶找到“平衡感”前。
先掌握一些基础的技巧,也未尝不可。
对于执迷喝茶多年的茶友来说,心里早已有了一套流程。
为了不辜负好茶的芳华,知道如何才能令其发挥最大优势。
有些人说,这么讲究,太浪费时间了。
但在自己看来,这是一件值得“浪费”的事。
有的人能轻松感受绝佳滋味,有的人却将难以体现一泡茶的真实韵味。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