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两种常见药物可以改善肠道菌群

在前面的《解锁二甲双胍的炫酷新技能》一文中我们提到二甲双胍这种“神药”有许多炫酷新技能,大家有没有被震撼到?其实它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特异功能-改善肠道菌群!而且有这种特异功能的除了既神奇又平凡的二甲双胍以外还有它的一位好兄弟-另一种常见药物也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再了解下吧。

先说说肠道菌群,我们在《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中已经简单科普过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这些肠道微生物编码基因的总数超过330 万,约为人类编码基因总数的100倍,因此肠道微生物又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

肠道微生物基因组与人体基因组一起,通过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不同方式影响我们的健康。一百多年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被尊称为“乳酸菌之父”的梅契尼科夫就认为:肠道健康的人身体才健康,肠道菌群产生的毒素是人体衰老和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2011年,微生物学家Jeroen Raes提出了“肠型”的概念,根据肠道中的优势菌群来划分,传统分法为拟杆菌型(Bacteroides)、普氏菌型(Prevotella)和瘤胃球菌型(Ruminococcus)。在2017年,Raes对“肠型”进行了补充,将拟杆菌型分成了拟杆菌1型和拟杆菌2型。拟杆菌2型的特征包括微生物总体载量低,这种肠型的微生物组成在克罗恩病患者中比较常见。

而在本周的《自然》杂志上,Raes的团队又一次发表了研究成果。他们指出,之前的研究发现并非巧合,拟杆菌2型的确可以被归类为“不健康肠型”,它与肥胖和系统性炎症水平高有关,在研究队列中,非肥胖人群仅有3.9%为拟杆菌2型,而肥胖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7.73%。

Nature:二甲双胍或可给肠道细菌带来有利改变

在近期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欧洲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对来自丹麦、瑞典及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个体机体中的肠道细菌群落进行研究分析,总共合计对784人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和摄入特定药物引发疾病改变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发现:常用于治疗高血糖的药物二甲双胍可以引发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肠道微生物的有利改变,从而增强细菌产生特殊类型的短链脂肪酸的能力,比如丁酸和丙酸等,这些脂肪酸可以以多种不同途径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众所周知,二甲双胍对于胃肠道有副作用,比如其会引发胃胀气,该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即利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或许机体肠道中存在较多的大肠杆菌,而这种细菌是引发胃部不适的原因。

Nature:他汀类药物或能改善肥胖患者体内肠道微生物组成

研究人员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肥胖相关微生物失调呈负相关关系,队列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肥胖人群,出现拟杆菌2型肠型的比例较低,为5.88%,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或许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善有关。

为了研究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的关系,研究人员提取了欧盟的一个大型项目MetaCardis的数据,这个项目的创立是为了评估肠道微生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包含了欧洲国家的2000多名志愿者,记录了每个人的个人数据,结合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临床方法进行分析。

由于研究人员记录了志愿者的药物史,他们发现,他汀类药物是志愿者所服用药物中对肠道微生物影响最大的,有12%的志愿者在服用他汀。

研究人员对整个项目中888人的亚组进行了分析,他们首先发现,在不服用他汀的人中,BMI和粪便的粘稠程度有关,BMI越高,粪便越松散,另外,BMI高的人,炎症水平标志物也高。

BMI和炎症水平标志物的关系

在多个被分析的因素中,只有BMI、脂肪质量百分比和空腹血清甘油三酯与肠道微生物的显著变化有关。不但如此,它们三者也都与特定的微生物组分的定量变化有关。例如,BMI的增加与AKK菌的减少;以及三者的增加和粪杆菌属的减少。粪杆菌属是一类能分泌抗炎物质的细菌,在三个指标中,与空腹血清甘油三酯的关系最密切。

除了特定微生物的变化,它们也与总体微生物载量和一些代谢途径活跃度的降低有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丁酸产生途径。丁酸产生菌的代谢对维持结肠内低氧状态至关重要,丁酸产生的减少也被发现与肠道菌群的失调有关。

通过概率模型等分析,研究人员确定,目前所分的4种肠型中,拟杆菌2型是微生物载量、AKK菌和粪杆菌属细菌丰度最低的,丁酸产生潜力也相应地下降,和高BMI、脂肪质量百分比和空腹血清甘油三酯人群“完美重合”。

在接受分析的志愿者中,拟杆菌2型的比例随BMI增加而增加,在肥胖者(BMI≥30)中为17.73%,而正常及超重者中仅为3.9%。拟杆菌2型的志愿者与其他肠型的志愿者相比,全身炎症水平更高,甚至高于其BMI水平本来应该对应的炎症水平。

But,一些志愿者比较特殊,他们虽然肥胖,但肠型并不是拟杆菌2型,而是接近更加健康的其他类型。这些“肠道微生物比较健康的胖胖”是如何练成的呢?

敲黑板划重点:原因可能在他们服用的药物——他汀上。

有他汀服用史的肥胖志愿者,他们的脂质代谢和全身炎症水平都明显改善,但葡萄糖的代谢有一些问题,这也是已知的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肥胖志愿者属于拟杆菌2型肠型的比例只有5.88%,更接近正常及超重的志愿者的比例,和17.73%相差很多。

服用与非服用他汀药物的肥胖志愿者的拟杆菌2型(Bact2)比例

在另一个独立队列和MetaCardis的一个亚组中,这个结果都得到了证实。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用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也具有抗炎效果。

另外,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也观察到类似现象。在一个大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阿托伐他汀在治疗高脂饮食和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过程中,不仅降低了它们的胆固醇水平,还提高了肠道菌群丰度,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组成。

这个结果也佐证了这次在志愿者中的发现。该研究提示我们,他汀或许是一类改善肥胖患者肠道微生物的潜在药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