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中,楼宇烈先生明确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中国家庭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道德的自觉自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前,以神为本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核心之一。早在16世纪西方传教士将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传到欧洲,他们以人本思想去批判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神本位文化,高扬人类理性的独立、自主,把中国看成最理想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讲,欧洲人本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的,两个优秀的传统之上。一是以史为鉴,二是以天为则。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经验的积累,在全世界上中国历史著作是最系统、最完备的。历史中,每次改朝换代之后第一件事是确立新的统治制度,第二件事便是整理前朝的史书。中国有二十四史还有很多野史或辅助性资料,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便是通过以史为鉴总结出来的。
历来人们反思朝代兴亡的原因,对平息战乱治理天下者进行歌颂,对于滥施暴政霍乱天下者进行批评。中国的政治从大禹治水开始,当时天下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率领各部落把水在这里好让百姓开始安居乐业人们拥戴他建立了夏朝。可是到了夏桀的时候,君主荒淫暴虐,于是百姓纷纷咒骂。汤武革命推翻了夏朝暴虐的统治,建立了商朝。从商周时期,人们便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天命是可以转换的,而这个决定性因素是“德”。
从古到今,人们都非常重视修身。所谓的修身,就是以德配天。把个人的行为修正为符合天道规律的行为,把个人的认识修正为符合客观事实的知识,把个人的思想修正为符号天道民心的思想。惟其如此,可以得道者多助,可以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天命所归。
在修身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管住自己。人有五官,眼耳鼻舌身,五官被“心”所主宰。眼睛看到美色,鼻子嗅到香味,嘴巴尝到滋味。这一些本能的反应,会诱导身体为物质所奴役,作为主宰五官的心,需要明白这个道,要用心管住眼耳口舌之欲,而不能让身体沉迷于无语不能自拔,这是道德修养的根本。一个能够管理好欲望的人,才能理性的引导自己使得自己所作所为符合天道。如果放纵自己,沉迷于物欲之中,人的思想行为便会逐渐被外物所奴役,从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最终迷失了自我。
在传统文化中“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天是形而上的哲学术语,既象征着天道自然的客观规律,又是广博无私的道德模范。天地万物的德行都是一致的,以天为则既包含了向天地万物学习的主动联系,又体现出天地是最高品德的客观标准。从伏羲俯仰观察作八卦开始,到后世的格物致知,无不体现着这股精神。科学最早的时候在中国叫做“格致学”,被作为格物致知的有效途径。人知而能行,行的终极目标是德配天地,圣人为万民之表率,起到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
传统文化的精神,一方面强调人不能做神的奴隶,另一方面强调人不能作物的奴隶。人要做的是与天地参,配天地德,不要做天地万物的主宰,反而是要虚心的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规律,顺应自然。保持独立性,发挥能动性,如此才能显现出来人的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学问是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本质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三大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自【极简国学】头条号,插图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先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