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4年插队知青

我是64年插队知青

智效民

1964年11月26日,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天。那一天,我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在注销户口以后,被送到太原市清徐县徐沟公社西楚王大队插队。

当时我并不知道城市户口有多么金贵,后来只能用“一失足成千古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许多人会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是68年发出的,你怎么会在64年就下乡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须从头说起。

早在1955年,领袖就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提出:“组织中学生和小学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制定《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时又提出:“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据说这是官方第一次提出“上山下乡”的概念。

但是在随后几年中,除了动员城市青年去农场或植树队之外,一直没有在广阔天地找到合适的方案,所以当时重点宣传的也就是邢燕子、董加耕等回乡青年。这些人初中毕业后因为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只好回乡务农,结果被塑造成上山下乡的典型,但是这对城市青年没有什么说服力。

直到1963年,有一个名叫侯隽的北京女生,据说是在高中毕业后主动放弃高考,被安排到天津宝坻县窦家村插队落户。

我当时是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的学生,为了执行有关指示,学校一方面组织我们学习这些人的事迹,一方面对我们进行“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教育。

所谓“一颗”,是指要有无限忠于伟大领袖的红心;所谓“两手”,则是既要有上(大学)的准备,又要有下(农村)的准备。

就在这个时候,我校突然冒出个侯隽式的人物。此人名叫幺瑞娟,初三年级的团支部书记。因为她坚决放弃中考,不仅荣登省报,还成了一名年轻的女布尔什维克。

前几年参加校庆活动,教导处的一位老师告诉我,当时学校对这件事很头疼。一是过去与农村没有任何联系,需要给她找个安置的地方。二是担心她的安全,还要找几个人陪她下去。

那年高考结束以后,同学们先后收到录取通知书,但是我却名落孙山,这对我是很大的打击。

当时山西省政协刚刚搬到东缉虎营不久,而那一年在省政协宿舍中除了我以外,还有三位山大附中的高中毕业生。

在这三个人中间,年龄最小的尤战生被中央机要学校选中,在高考之前就去了河北宣化参加培训,后来被分配到西藏。不久机要系统改革,他只好当了个地方干部。当时同学们都羡慕不已,没想到多年以后全社会重视学历,这段经历却让他吃了巨亏。

按照学习成绩和他的家族出身,要想考个大学不成问题,但是到了机要学校却不能算正式学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只好报考个山西大学干部培训班,弄了个大专学历。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他的大姐,对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时候,让我觉得很不是滋味。听说后来机要学校的同学不断申诉,上面才给了他们个大专文凭,于是这位老同学就拥有大专双学历。对于这样的命运,我不知道应该为他高兴,还是替他惋惜、甚至不平。

另外两位,一个叫王照宇,一个叫吕峰。王的父亲虽然是民主人士,正式身份却是山西大学的马列主义教授,当时让我觉得有些错位,现在才知道,早年的那个研究领域并没有过多门槛,或者说没有被少数人垄断。吕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与当时是政协常委的姥爷生活在一起,至于他的家庭有什么问题,我始终不大清楚。

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我们经常在王照宇家聊天。但是好景不长,有一天学校传话让他俩去一趟,这让我特别失落,觉得自己就像后娘养的一样。

等到他们回来,才知道学校要组织他们去榆次插队。我问还有哪些人,他们说除了幺瑞娟以外,还有教导处副主任焦克的女儿焦梅枝等人。焦同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好像还当过班里的学习委员,所以我一直以为她是现场发挥失常。多年以后才听说她的落榜,是因为焦主任有历史问题。这件事她好像一直不知道,直到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此事,才把她气得要命。

山西大学附中的前身是太行干部子弟学,我小学毕业后只是为了住校,才在选择了它。没想到这个学校左得出奇,而我的父亲又是阎锡山时代的高级干部,所以在高考政审中被打入另册。事后才知道,如果我读的是太原五中、六中、三中等重点学校,政审可能是会有所差异。

当时负责政审的是团总支书记牛养忠。人如其名,他也真是那个时代养的一头忠牛,所以无论我的成绩如何,在考前政审中就已经决定了“不予录取”的命运。

牛家住省政协宿舍的对面,后来在门口相遇,他还主动与我找招呼,看上去有点脸红,这或许证明人还是良知的,许多事情很可能是职责所在,被迫无奈。

1964年正是落实最高指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年代。这个指示的逻辑是阶级敌人“人还在,心不死”。所以我这种家庭出身的人,自然要被打入另册。

那一年11月中旬,父亲下班后突然对我说:温副秘书长找他谈话,说街道居委会来人,了解家属中有没有上山下乡的对象。

温还说:机关宿舍只有两个人符合条件,一个是张(隽轩)副主席的小姨子,但她说正在看病,另一个就是你儿子了。

我听了以后,知道此人不好对付,特别是怕父亲因此受到影响,只好决定下乡插队。

第二天一早,居委会大妈们便来到我家,那样子就像中了头彩似的,问我有什么要求,比如拆洗被褥之类。我历来讨厌那种势利小人,只想让她们离我越远越好。

到了11月26日这一天,我独自一人扛上行李来到太原市五一路北城区政府门前。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下乡和送行的人。不一会儿,几辆解放牌大卡车停在路边,大家一哄而上。等我上了车以后,老同学刘建国和马素芳不知道怎么得到消息前来送行,让我十分感动。

车快开了,只见母亲骑着她那辆女式飞鸽牌自行车也来了。母亲是小学老师,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晚上还要加班开会。我原来说好不要她送,没想到她居然请了一小时假赶来。她当时说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汽车起步后,许多人都哭了,她也背过身去,掏出手帕。

这生离死别、催人下泪的一幕,让我肝肠寸断,至今难忘……

(0)

相关推荐

  • 《知青》|一路相伴,那段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这是几位知青(同学,发小)下乡到生产建设兵团后第一次回家探亲,在返回兵团的绿皮火车上,探出身子向亲人告别,被家人拍下这张珍贵照片.之所以珍贵,除了每人纯真的表情外,是窗口下的标牌,清 ...

  • 方麟|苦难中的芳华

    封面设计:章仁缘 1 这本<岁月的河>,很偶然地漂流到我手中.熊大蘅阿姨是母亲的朋友,南昌二中"老三届"毕业生.她送我一本南昌二中1968届回忆青春的书,并嘱我写一篇书 ...

  • 五十年前的那场风暴,不能忘却的纪念

    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我们上山下乡已五十周年了.回首往事,有坎坷,有欢乐,酸甜苦辣都尝遍.如今知青们发已白,但那颗心依旧火热.他们用笔书写最美的篇 ... 五十年前的那场风暴,不 ...

  • 老知青还记得这些历史上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数据吗?

    原创2021-05-10 21:46·臧翁说史 在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河南省郏县的大李庄.邱庄.吴堂庄.杨庄有32名初中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合作社,担任会计和记工员,开创了"文化人" ...

  • 王小荣: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学校工作

      上山下乡中的学校工作                      文/ 王小荣   "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重要道路",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最为广泛而且深入的 ...

  • 【那年,我十八岁】/ 王卫国

    那年,我十八岁 王卫国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四年四月 ...

  • 知青馆,上海知青之家 ——上海3日(11)

    ★旅游地点:上海东方地质科普馆之知青馆 参观完志愿军文献馆出来,外面的雨下得越发大了,用倾盆大雨来形容也不为过.可是要我们呆在原地不动,又实在不是我们的性格.一眼看到旁边的知青馆,虽然看起来规模并不大 ...

  • ​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 作者 张炳烈

    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作者  |  张炳烈 1968年冬天,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最新指示.一时间, ...

  • 图志丨1968年,插队知青高斌

    1968年10月,在毛泽东主席的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7岁的高斌毅然走出了家门,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村生活的新鲜感来到了当时亳县张沃人民公社张沃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 [旧画重提]我画“一个插队知青的浪漫故事”

    画面上色彩与线条构成的图像,用具象的眼光看,那是自然造物的准确表达,唯有此才能准确传达出画面的节奏.若用抽象的理念审视色彩与线条的构成,那只是一种情绪的起伏,形体在这一前提下构成.这两种艺术理论都不是 ...

  • 患难之交永不忘——插队知青分别38年后重聚感怀

    本文作者:老知青 五湖四海,天各一方, 久别重逢,欢聚一堂. 千言万语,倾诉衷肠, 场面火爆,兴奋超常. 亲密无间,话短情长, 回首往事,如进剧场. 刚入成年,建设村庄, 弱体务农,斗志昂扬. 冰天雪 ...

  • 我老了吗?我是64年属龙的今年58岁了,...

    我老了吗? 我是64年属龙的今年58岁了,身体感觉和以前有很大的变化, 第一是要戴200度的眼睛了,不戴小字就看不清楚 第二是腿脚没有以前有力气了,走路要小心多了 第三是吃的没以前多了,吃多了消化不好 ...

  • 知青往事:在东北插队娶了大自己五岁的寡妇被嘲笑,他却语出惊人

    上海知青刘建江曾在东北边陲插队落户生活了几十年,退休后他才和他爱人一起返回了上海生活.说起当年在东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经历,刘建江老师感慨万千,他说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段青葱时光. 今日头条智能配图 刘建 ...

  • 知青日记(1975.9.5—9.7):我是一名社员(徐景洲)

    1975年9月5日晚 上篇日记由于他人的打扰及夜渐深未能记下去,今天,去运河买桶,花了一个整天. 早清,走在无际的.绿茵茵的旷野上,沐浴着灿烂的朝霞,鬹感到身心振奋,心胸开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街市 ...

  • 京山城山村——武汉知青插队的小山村

    城山村[Chéngshān Cūn] 京山温泉新区辖区内的村民委员会.位于温泉新区东部.距离京山温泉新区管委会驻地1.1千米.人口691人.面积5.6平方千米. 以附近山峰名称命名,故名. 解放初属城 ...

  • 知青岁月 | 东荆河心中的河 插队回乡到香城

    插队在东荆河畔,村里的老人说东荆河发源于天沔(意指天门沔阳一带),称那为"高头".查阅地图,发现东荆河在"高头"由若干支流汇集,准确具体地说它发源于何地实大不易 ...

  • 我是知青(一)

    我是知青(一) 作者 ▏ 春山 高二结束了,我还没有入团,支书其实跟我耍得好.那天,妈回家看见支书,赶紧炒了一斗碗蛋花饭. 支书姓"晏",我们给她取绰号"腊肉:我姓&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