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医话:谈谈我的学医方法

原创 王幸福 古道瘦马王幸福 12月12日

1

自从开了博客与空间写了一些有关中医的文章,深受广大爱好中医者和年青中医师的喜欢;

经常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询问怎样学中医,从哪里入手,读有什么书的问题。

对此,我很难回答,因为每个学中医的人出身、环境、文化程度、领悟能力都不一样,自然学习中医的方法和路子就不尽相同。

所以,我想集中谈谈这个问题,主要是自己怎样学的,不具有规律性,只能作为参考。

回顾我一生的中医之路,我觉得有两点,读书和实践,或曰书本、病号。文雅点说,读万卷医书,治万例患者。

2

我虽说出身于医学世家,自小受到医学氛围熏陶,但是走上中医这条路,完全是靠着自己一点点读书,一例例看病而学成的。

我弱冠时,身为旧军医的祖父就去世了,没有能跟其学到很多知识,青年时期在有限的日子里,仅随着叔父学了些医学常识,而后就是一生的自学。

因上山下乡,从城市来到广阔天地—农村,当上了赤脚医生,面对广大贫下中农的治病需要,怎么办?

当时,手中只有一本叔父送我的《赤脚医生手册》,没有老师,没有其他任何医学书籍。

从何下手,自古华山一条路,没有别的,但是我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试着自学看看,于是开始日夜啃读这本教材,从书中找药方,然后对着患者施治,先治简单的,一点点积累经验。

3

由于当时西医药品紧张,农村中草药便宜较多,于是又开始学习中医。
还是没有老师,就上县城买了两本书。一本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一本张仲景的《伤寒论》,似懂非懂的学习起来。
同时参考当时唯一发行的一本中医杂志《新中医》。
晚上看书,记住几个方子,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白天就对着患者下药,哪时也不会加减,就是死搬硬套,居然也收到了一些疗效。这小小的尝试,取得的些微成功,令我很是兴奋。
自此,我觉得没有老师也可以学成中医,但是话说回来,有老师指导和师父亲授还是好,能少走弯路,快捷上路。
这我是有体会的。
我曾因无师指导,读了很多废书,花了很多精力,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没有办法,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也是一种无奈。
在此,我只想说明一点,不具备老师指导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看书,亲自实践,一样能学习中医。

4

关于读书,一定要选好书,会读书。

我的体会是学中医最好是先学《中医理论基础》,全面了解中医的基石,其次学好中医方剂学,掌握一二百首基本经典方即可。

中药不一定系统学,可以在运用方剂中去体会掌握其作用,我至今没有系统学过中药教材,尽管我有大量这方面的书,仅作查阅。

在学好中医理论基础和方剂学后,就可以试着去开方看病。遇到问题多看名老中医医案医话,从中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但是名老中医的医案的选取是个问题,有很多医案价值不大,具体看哪些?我不好说,因我看的医案太多,太杂,不适合初学者。

我倒觉得有一个思路可供参考。就是从名医大家共同推举的医案入手,在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后,按需要自由涉列。

其次下功夫,读好《伤寒杂病论》和《温病条辨》这几本书,最好是天天读,月月读,年年读,特别是其中的方子,简洁实用,效果卓著,无有虚言,人人可重复。这是所有名老中医公认的,我也是这样认识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好了这两本书,你就是一个很好的中医了。

总之,从书本中除了要学习好一般的理论知识,还要学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能,其办法就是多看名医医案、医话,少看理论专病叙述类书,或者标新立异的理论书籍,(注:不是不看,不要误解,而是先不要看,等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再看。)这是我的体会。

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老话,中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经验医学,这经验秘方绝招就在医案中。

5

关于治病。

这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书读完了就要大胆去实践,不要轻易相信书本,要把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直接经验。

一年一个医师至少要用纯中医纯中药方法看病3000~5000例,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中医的治病方法和方药;

看的太少无法验证书中知识的正确性,因为书中记载的方药或经验有时只是偶然病例,是个案。

这就和汽车修理工一样,车修的多了,车一发动,听一会就知道啥毛病。

治病亦是同理,看病看得多了,患者一来,简单四诊,不用太复杂的辨证,就知道啥病,对病下药,又快又准。

实践太少,经验不足,就难以理解和掌握中医。因此,读书看病相辅相成,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

初学中医者开始没有太多病号,不要紧,可以先从自己,亲戚,朋友,家人看起,一句话,一定要坚持实践,多看病,舍此别无二法。

THE END

(0)

相关推荐

  • 《黄煌经方医案50例》《医学三字经 》《汉唐中医方剂讲解》

    <黄煌经方医案50例> <黄煌经方医案50例>一.长期低热案 <黄煌经方医案50例> 二.咳嗽案 <黄煌经方医案50例> 三.咳喘案 <黄煌经方医 ...

  • 杏林青年丨于洋:读中医之书需要方法

    于 洋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级学科方药基础理论与应用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一直从事方剂学的医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 ...

  • 『名医经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之传承方法刍议

    名老中医是中医领域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代表着当今中医学术与临床的最高水平,既有前人的智慧,又有名老 ...

  • 如何把中医学好?

    古代医生学习中医的方法,大体上包括以下三种:家传.师承和自学.今天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就是在正规的中医院校内学习. 对于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如何通过自学的方式学好中医,或许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

  • “不为良相,但为良医”:谈谈明代官员学医的历史背景及演变过程

    "不为良相,但为良医":谈谈明代官员学医的历史背景及演变过程 原创枫桥墨客2019-12-05 09:38:29 明朝是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晚期,国家长时间稳定统一,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

  • 幸福医话——便秘治疗的几种方法

    水墨兰亭 李志辉 - 李志辉作品精选集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日以上无排便,就提示存在便秘.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比较复杂. 古代医籍对其病因病机的论述颇多.如<素问·厥论&g ...

  • 草木生说:学医,其次掌握一套方法!

    学医不难,难的是学什么?方向对了.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向错了.方法错了南辕北辙! 学医:首先明确一个方向:其次掌握一套方法:最后确定一个事实! 学医不难,难的是学什么?我们对医学一无所知,现有的医学思 ...

  • 学医路上,结缘王幸福老师(二)

    壹 2020年9月22号交流大会第一天,老师课上再次讲到了二仙汤的运用,书里也叫葆青汤,对于更年期妇女特效. 适用潮红.潮热.出汗.心悸.头疼.头晕等一系列症状,一般人常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治疗, ...

  • 学医路上,结缘王幸福老师(一)

    ﹀ ﹀ ﹀ 引言:此文是王老师的一名学生所写的学医感悟:其并非中医科班出身,但对中医孜孜以求,并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学习如饥似渴:但学习中经常有困惑,得不到解答: 偶然接触到王老师的著作,感觉有了方向: ...

  • 幸福医话:对伤寒论中的六经理解,是学《伤寒论》的第一道门槛

    对伤寒论中的六经理解,这是学伤寒论的第一道门槛,也是一个基石的认识. 什么是六经的概念?六经来源于阴阳的概念.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就是阴阳生长消退的变化.中医认为人体就是一个阴阳相辅相成的过程. 伤寒论 ...

  •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我了一个对牙...

    20年前学医时,师父私下告诉我了一个对牙齿问题很灵的方子,并且专门叮嘱,只可用药,不可外传! 民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齿有问题的人应该会感同身受.师父给我 ...

  • 十八岁的学医日记:藏医学下的桂枝加龙牡汤

    2018.08.02   晴转阵雨   星期四 师说:"学贵沉潜,非浅尝者能涉猎:功夫贵静定,非浮躁者能修成." 师为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许多富有豪情的经典 ...

  • 张锡纯自创新方的组方规律,学医必看!

    张锡纯(1860-1933年)是近代医学史上著名的中医学家,与当时的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合称为名医三张.他博览群书,精研医理,注重实践,讲究疗效,治学既重视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又能对西方医学深入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