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脉法

  一、脉诊的起源
  今天所讲所用的脉诊,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又是怎样起源的,这不但是个历史问题, 对历代脉法和今后脉学的研究发展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 扁鹊也。”就是说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的时$,亦就是“医经”一派。但所谓扁鹊脉法 是否就是后来的诊“脉动”的方法,仍有讨论的必要,《土记?扁鹊传》虽然提到“切脉、望色、听 声、写形”,但切亦可以解释作“切循”,亦就是对血脉的检査,所以扁鹊治疗赵简子疾时说:“血 脉治也,而何怪! ”治疗虢太子疾时分析血脉的问题时说:“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 阴中动胃、绪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 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之色已废,脉 乱,故形静如死状。”可见他的脉诊是检查分析血脉经络,而非浮、沉、滑、涩等诊脉动之法。另 外在整个扁鹊传中亦不见诊脉动的方法内容和迹象。这与近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脉法》, 虽名为脉法但内容是经络检查一致的。《阴阳脉死候》亦是性质类似的资料。
  帛书《脉法》与《阴阳脉死候》中所说的脉很明显是指的经脉和经脉检查。内容和文字虽简 古又有很多_文、假字,但还可以看出已有包括诊脉动或向诊脉动的方面发展的迹象。如《脉 法》提到“气也者”的问题,与通过炙法使“气出胳(郗)与肘”,古籍中亦有以诊到脉动为“气”之 说,如《史记?仓公传》中就有“右口气急”、“右脉口气至紧小”等等。《伤寒论?平脉法》说如三 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 之至骨者,肾气也。”《脉经》卷五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又说扁鹊曰,夫相死脉之 气,如群鸟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关之里,不在荣 卫,伺候交射,不可知也。”其中所说。的气,应当是指脉动的。
  从脉法出于经络和扁鹊被认为是创始人来看,都说明诊脉方法出自“医经”一派,《脉法》涉 及的灸贬治法亦是从经络角度出发的,《阴阳脉死候》三阳只列“折骨列(裂)肤一死”,三阴则列 出“錡(腐)臧(脏)炼(烂)肠而主杀之五死”,这与《素问?热论》以经络脏腑为辨证依据,三阳主 表三阴主脏腑之意是相同的,以上均可以说明《脉法》与《阴阳脉死候》二书所谓脉仍然是指经 脉,亦即经络血脉,检查方法中有诊脉动之方法。
  据《史记。仓公传》淳于意是西汉时人,受公乘阳庆之传,得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然 而通过他“诊籍”所记,他的脉法显然是与扁鹊不同的。不但是诊脉动而且已经有了弦、代、数、 急、大、小、紧等等后世一直沿用的脉名,这是前此所没有的,它与《内经》脉法巳经很接近了。 从《内经》的脉法肴不同方法与若干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来看应当属于脉法的形成阶段,但仍 带有起源的性质。《周礼》说:“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九脏之动就是有关各脏腑 经络的脉动,但《周礼》晚出亦未必是周人的著述。兹就与脉诊的起源有关的几个问题分述如 下:
  (一)脉和脉诊的含义
  自今天而言中医所指脉诊的脉当然是脉的跳动的表现和变化了,但究脉字的来源却并不 一定是如此。脉是血管,所谓“血脉”、“经脉”、“络脉”等等,另外凡是物之贯通连络而有条理 的,亦谓之为脉,例如“地脉”、“山脉”、“水脉”、“叶脉”等等。可见人体之脉是指血脉、经脉等而 言的。既然如此,那么原来的诊脉无疑是对全身的脉的一种检査方法,所以我们说脉诊起源于 经络和对经络的检查是没有疑义的。当然经络实质问题目前还不能说是清楚了的,但说它与 血脉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则实不为过,不论古代的遍诊法与后世的独诊寸口法,凡是诊脉的部位 必在经络循行的道路上,而且必是某经中的一个穴位,这个问题不就很清楚了吗?脉的含义是 血脉经络,诊脉是对血脉经脉的检查,由开始的全面检査包括经脉、络脉、经水、经筋、皮部等的 全面了解,而不是单纯的诊脉动,最主要的是包括色诊或与色诊有一定的交叉,逐步形成独立 的诊脉动;由用各种方法诊脉动如用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尺寸诊法等等逐渐形成独诊 寸口法,直至完成了独诊寸口法脉诊才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对此可以这样认为,经脉检查是 脉诊的起源,多种诊脉方法所具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是脉诊的形成过程。独取寸口则是脉诊在 这一历史历程的完成阶段,至此脉的含义亦自血脉经脉转化为指脉的跳动了。但一定要认 识到,尽管如此它还是亦只能是通过血脉、经脉等以直接或间接了解全身变化的一种诊察 方法。
  (二)经脉的检查
  包括检查脉动,并向脉诊过渡。在《灵枢?经脉篇》中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人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经脉者, 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V很明显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是既有经络的功 能,又是它们变化的反映,而对这种反应的了解就是经络的检査,亦就是脉诊的蒿矢。如上所 述我们今天见到的《内经》虽然进入了脉诊亦即诊脉动的形成时期,但仍可以从《内经》中有关 经络的论述直接间接地看到早期经络检查和脉诊的起源。这种内容在《内经》中指不胜屈。重 要的例如《灵枢?经脉篇I对十二经脉的论述就都有这种内容,以第一个手太阴肺脉为例,经文 为:“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 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 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 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 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对经络的诊察应当包括病人的自 我感觉,及医生的客观检查,在检查中“脉气”是很重要的一项,亦就是脉的跳动了,由于是在早 期,一般还没有明确的脉名脉形,所以十二经脉中只提“是动”如何如何,这个动就是动的异常, 故下文又有气盛有余与气虚之分,气盛、气虚就是动的各种异常中的两种表现。在《灵枢*经脉 篇》中又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首节尽皆纵。”这对 虚实二脉就说得更为清楚了,说得最为清楚的当然要算对胃之大络的说解,《素问?平人气象 论》上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 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前一应衣当依《甲乙经》作 “应手”)这内容就不止是盛、虚、实等概念性的了。当然所谓“虚里”是心尖搏动区,但古人并不 这样讲,而明明是说在诊经络,可证诊察脉的跳动是检查经络的一个重要方法,从时代上来看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无论是有关经络的和有关脉法的,其内容和文字等都要早于《内经》,这就是 说明诊脉动的方法在医经一派还有不断的发展和越来越重要的趋势,而有脉法做为独立的诊 法与经络系统逐渐分离开的倾向。
  人身经络各自条件是不完全相同的,故而在《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说夫人之常数,太阳 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 气少血。”这个原则发展为各经的脉象不同,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 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缺三阴脉,见于《难经》)至于它的发生,《素 问?离合真邪论》做了如下的解释说:“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 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人于脉也,寒 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 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至寸口三字是衍文)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 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古人在进行经络检查时发现每一经(或络)都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动脉可以摸到,这就是“经之动脉”。诊察它们可以了解病邪的有无等具体情况,它可以在阴 经亦可以在阳经,从而形成以诊“动脉”亦即诊搏动的分经遍诊方法。诊动脉由做为一种重要 的经络检査方法发展为向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诊方法过渡,过渡的条件主要是诊察位置(穴位) 的固定和内容(脉名)的日渐丰富。
  (三)诊脉动方法的独立
  诊脉动方法由整个经络检查中独立起来,是脉诊形成的一个关键,但这种分化是逐渐的而 非一激而就的。一方面诊脉动不断积累经验,其方法日趋绵密,内容亦日益丰富,如逐步肯定 经络的部位,和若干反应病情的脉象名称等等,大概在扁鹊之后的仓公时代就是脉诊的起源时 期,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脉诊的最初方法和使它趋于独立,但离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技 术还为时尚早,此后大致是经过《内经》、《难经》、仲景、华佗等人的一段历史时期和很多人的努 力,脉诊才正式独立而成为专门之学。
  脉诊的独立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它还是起源性质的,取得了基本独立的条 件,第二个过程是完全独立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以《内经》做为代表而起步的。限于文献资 料的不足我们主要通过第二阶段的若干内容的反映,去分析考证第一阶段的某些基本概况及 其分化独立的来龙去脉。
  古人检查经脉的方法文献不多,到了《内经》时代脉法虽然似已独立,但实际仍在形成独立 的过程中,由于去古未远它的某些资料对于我们探索脉学的起源,尤其是诊察脉动的方法由整 个经络检查分化出来的问題无疑是很有帮助的,关于《内经》论述经脉时涉及了脉动检查问题 已如前述,另一方面《内经》在论述脉法时仍然保留了若干非脉动的内容,这显然是经络检查方 法的另外的那部分,例如《内经。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 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我们知道《内经》的三部九候与《难经》不同,是一种按经 络穴位的遍诊法,小、大、疾、迟当然是指脉的搏动,但热与寒就不能说是脉动了,这只能是按抚 有关经脉的走行部位所得的感觉,而是与脉动无关的。《内经》不是一再强调厥证从下而上是 循着经脉的吆!至于独陷下是否就应当解释为沉、伏等亦有可议,古书代远年湮不能随便“望 文生义”,它亦有可能属于一种经脉检查方法,质言之亦就是说它指的是脉动陷下,还是经脉本 身有下陷的情况,古法失传文字又简不好作结论。总之,至少我们可以从寒热两者看出《内经》 里仍就存在诊查经脉的一些其他方法,脉法虽然已经独立,但这些仍勘除未尽,《内经》以后就 不再见有这种情况了。可见脉诊是从诊经脉的综合方法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当然其他方法不 止于寒热等几种。脉诊除了要从诊经脉中独立出来,由于它是诊脉的搏动就还要从诊络脉中 独立分化出来,《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 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有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 者,留久搏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等等。诊络是检查经络的一 部分,它不是诊脉动而是观察浅表血络的颜色和性质。脉诊独立为诊脉动则与诊络分离开了, 诊络法可以说是不传了,只有在某些情况下还在诊病时参考鱼际的情况,另外小儿科诊三关虎 口纹之法是诊络的遗意,但这都不算是脉诊了。
  诊脉动的方法在独立的过程中还要与“诊皮”的方法分析开,亦即分离开来,原来脉法有诊 皮,见于《内经》的主要是缓、急、大、小、滑、淫、寒、热等,这个分化比较完成的晚,到《内经》时代 尚未完成,所以《内经》有尺寸诊法、诊尺法等所谓诊尺实是诊尺肤亦就是古人皮诊之遗法。
  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诊脉动要独立须与色诊分开,古代经脉诊法是包括一部分色诊 的,因为经脉皮部尤其是络脉必然影响外在的颜色和性质等,这在《内经》全书都有反映,《素 问》还有“皮部”、“经络”等篇专门论述这个问题。在《内经》时代,脉、色两种诊法基本上分开 了,但可能是为时不久习惯上还在强调两者的关系,如非常强调“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等等,而 且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的脉诊专篇中分系统地收载了五色诊法的内容,可见它们原来是一种 诊法,虽然分开了但仍有各种方式的联系。《内经》以后的书就不再见有这种情况了。
  总之,古代经脉诊法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方法手段的检査方法,它与经络的全部内容相联 系、相适应,诊脉动是其中一个具体方法,它与经络的全部内容相联系、相适应,诊脉动是其中 一个具体方法,由于诊脉动的越来越被重视,内容日益丰富,于是逐渐与他种方法分开独立出 来,并独自占有脉诊之名。
  (四)从脉诊方法的发展过程看脉诊的起源
  分析事物往往可以自流以溯源,脉法成为专门之学后是为“独取寸口法”,在此之前经历了 遍诊法,即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这个过程存在一个问题就 是凡是事物的发展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但诊脉的方法整整相反,却是由复杂逐步发展为简单, 这是异乎常情的,说明它必然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在其中,否则是无法解释的。上面的问题再结 合古代脉法,尤其是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所列的脉位都在经脉穴位上,以及其他的资 料(如前文所述)就可以意识到脉诊是出于经络,再结合古有经络检查的方法,就更为证实了脉 诊出于经脉的检查,除此之外没有第二种解释,由于后来脉诊的目的第一不是做经脉的检查; 第二诊脉为了诊病辨证,第三是“经方”一派引用了 “医经”一派所独有的诊脉方法,在经方家的 诊疗工作中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分经检查的要求等等,到汉代“医经”、“经方”已有某些融合之 势,如仲景是“经方”家但亦传习《内经》用脉诊,华佗是“医经”家但亦用方药等,基于以上各种 原因脉诊就由诊全身经脉逐步简化为独诊寸口之法了,但溯其来源脉诊是出自经脉诊的检査, 非如是不能解释它这种自繁到简的演变过程,这个问题清楚了亦从另外—个角度和侧面证实 脉诊起源于经络和经络检查。
  综上所述脉诊是从综合性的经络检査方法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亦就是说脉诊起源于经络 学说和方法,它属于“医经”派中的专长,亦就是《汉志》所说的:“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 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至今诊脉寸口三关仍是“太渊”肺经之脉,有时参照其他部位如趺 阳、太溪、人迎等仍是既代表经络又是主要穴位的,脉法虽早已独立,但仍可见其史影的反映及 来源所在。由于分经络遍诊的主要目的在于诊病位,到了“独取寸口法”形成以后,主要目的就 转化为诊病理、病机了。这个过程亦是与辨证论治方法体系的建立相互促进的,所以亦就更为 符合整个辨证论治的要求。
  赵恩俭
  二、《内经》的脉法
  脉法源出于“医经”一派,《内经》是现传世的第一部“医经”一派的经典著作,亦可以说是惟 —的一部医经经典著作。因而它无论是对于古代脉法,乃至于后世脉法的关系和影响都是巨 大的,没有什么古代医籍能够与之比拟。
  《内经》的著作年代约于西汉时期,但其中资料时代可有不同,有的很古老,甚至于可以上 溯至殷商时代。当然今日传本亦有不少后人的附益。总的来说,它收载反映了主要是战国秦 汉时期的医学内容,其中脉法亦与全书性质相似,因而有关脉法的内容与扁鹊、仓公之学从性 质讲都属于医经家言,从时代上讲约相一致,从内容上讲亦是相通的。
  《内经》的内容多数是在成书时经过整理而统一 了的,如阴阳五行、腑脏、经络等等,虽然亦 有个别经说不同之处,不占主要地位,但有的内容则没有经过全面整理使其统一,是以“兼收并 蓄”的形式留给后人的,脉法就是最明显地属于后者。《内经》在论脉时无论原则、方法、脉名、 乃至主病等等,都存在着不尽统一的情况,甚至于可以看出传授不同、方法各异、不属于一家之 言的区别。这既反映了《内经》脉法的丰富多彩,亦反映了脉法尚未臻于完全成熟。这亦是技 术、学科在发展形成的较早期阶段所必然要经过的过程,说明一方面古脉学与后世脉学不同, 一方面古脉学本身亦有许多不同,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是实际的,亦是必然的,认为古今 —致的看法则是浅薄庸俗的、错误的。
  在《内经》论脉中更为着重于人体一般性的常变,对诊脉决断预后很重视,例如原《素问》的 “三部九候论”名为“决死生”(见梁?全元起《素问训解》)等。但在具体诊病辨证上用的却较少, 例如,有关咳、痿、痹、疟等论病诸篇多不及脉,这可能是因为医经家以经络诊病对于诊病分经 辨证等较为容易,而于推断预后在医学发展的初起较难的缘故。在医学发展的早期这是通有 的现象,例如,在方药治疗上,古人以药性较强的就称为“毒药”,与后世明显的不同,并且对服 药视为畏事,如臣子为君父尝药制度及“康子馈药”孔子说“丘未达,不敢尝”(见《论语》)等,都 说明早期医药学的局限。后世独取寸口法建立起来以后,脉法非精不易于“方寸之地”诊病辨 证,同时亦由于病证的认识日益复杂,所以转而注重研究论述诊病和辨证等问题,扩大了脉诊 的内容和临床使用意义。
  在《内经》以前脉诊只有个起源,到《内经》的时代和《内经》的书中才有丰富的脉法内容,可 以说是既是脉学发展形成的重要典籍,又由于收藏了较完整的早期脉法的资料,所以亦带有起 源的性质。另外它对于后世的巨大影响亦是众所周知的,它虽非脉学专书,但它有关脉学的各 种专篇和有关资料之于古代脉学的意义和经典性,决不次于《脉经》之于后世脉学的意义和经 典性。
  (-)《内经》的脉法是以阴阳学说为认识方法
  脉诊方法自从它的起源就是以阴阳学说做为认识方法,这与它起源于讲阴阳的医经一派 有关。《史记》说脉法始于扁鹊,扁鹊是医经一派,新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阴阳脉法,这 都可证明它起源于阴阳学说,在《内经》中表现的就更为明显。《内经》的按六经遍诊的方法当 然是以阴阳为基础的,三部九候法实际是十二经诊法的略略简化,它如人迎主外、寸口主中的 人迎寸口诊法,亦是一阴一阳,尺寸诊法等道理亦是相同的。关于脉象如分大小、浮沉、滑涩、 虚实、坚软、长短等等都是两两相对的,这当然亦是个阴阳的体现,这些方法一方面体现了阴阳 学说,另一方面与辨证论治等带有阴阳学说方法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从它们的实践和发展 中,既证实阴阳学说的正确性,同时又不断深化扩展阴阳学说和它的认识方法在医学上的 意义。
  (二)从《内经》的脉法上反映了经络即血脉的事实
  关于经络的实质问题,目前虽有多方面的研究,但尚未得到解决。本书目的在于论述脉 诊,故尔不能亦不必要做这种性质的工作。但在阐述《内经》脉法时,不能不涉及经络,而从脉 诊的角度去探索则确实发现经络即血脉这一事实。
  从名义上讲经可以称之“经脉”这见于《灵枢?经脉篇》等,络可以称之为“络脉”,这在《内 经》全书则于名于实尽皆如此无俟于引喻。当然只从名义上就予以论断是过于简单的,那么从 实际内容中去讨究其结论亦是如此,论据的内容是大量的,说服力是强的,所以它不单单是个 名义问题。_
  可以证明经络(经脉、络脉)即血脉之文,在《内经》中(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指不胜 屈。例如:《灵枢?脉度篇》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经络的体系。《灵 枢?决气篇》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内经》以脉中之有所有者,除可见之实质性的血 以外,更主要的是营气,营气主要的表现是脉动,动为气之表现,这里“气”的含义并不宽广,只 指脉的跳动而言。《内经》里这种提法很多,但后人并未予以重视和理解。营气即是“营周不 休”之气,而血则不但在脉(经脉)中,亦在络(络脉)中。在诊断方法上,脉诊是诊经脉的“动气” 即脉的搏动,它主要反映营(即营气或简称气,亦可以称之为脉气),络脉则主要表现血,血在络 中的运行已没有“脉冲”了,所以诊不到脉动,只能用视络的方法通过颜色、性质以定血之虚实。 故尔诊络法与色诊有一定的交叉关系。《灵枢?经水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经脉当然指的 是经络。又说:“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素问。血气形志篇》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 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说明在经脉之中血量的多少与功能(动力)的 强弱不是绝对平衡成正比的。但经脉既有血又有气;既有物质的血,又有表示其动力的气(脉 的跳动)则是没有问题的。《素问。离合真邪论》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夫邪之入于脉也,寒 则血凝泣”,可见经脉即是血脉。《灵枢?痈疽篇》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 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 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络脉下当有络脉二字重文)阴阳已张,因息乃行。”可见经脉 即血脉,经络为血脉之全部。又“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注,血注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 ……”其意义亦同。《素问。痹论》有心痹者,脉不通。”可证心与脉的关系而心是主血之脏。 又:“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乃能人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 府也。……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说明脉就是经脉。《素 问。厥论》:“酒人于胃,则络满而经脉虚。”此殆言饮酒之后,浅表之小血管扩张,而大血管之血 量相对减少,这亦是通过经络血脉包括诊皮诊络等法综合起来所获得之知识,不但从另一个则 面说明血脉即是经络的问题,于今后全面继承挖掘祖国医学脉学遗产亦是很有意义的。《素问 ?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即孙络),留而不去,入舍
  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 极于五脏之次也。”《素问?调经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人于 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论述皮毛、经络、脏腑的层次是很清楚的,经与络(包括大络、一般 络、孙络等)是一个系统一种性质的组织,只有大小、主次、主干、分支之不同,络脉即是血管,内 藏血液,那么经脉是大的血管,内藏亦是血液是不言而喻的,何况自《内经》以前到《内经》都有 诊脉动作为诊经,这个问题不是昭然若揭了么?所以通过脉诊的研究,经络即血脉,诊脉动即 是诊“经”是绝无疑义的。。
  《灵枢?刺节真邪篇》:“治厥者,必先樊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 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 也。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 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用针者必先察 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从治疗的角度亦说明经络 血脉是一回事情。《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 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王冰注云:“少阴之脉,从 心系上侠咽喉,故取舌本下及经脉血也。”经文又说其变病,刺郄中血者。”王冰注云手少阴 之部,在掌后脉中,去腕半寸,当小指之后。”可见经脉之中是血。“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 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肺病者,喘咳逆 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稗臁胳足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 厥阴内血者。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 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其意亦同。
  《素问 <刺疟篇》中刺络出血之文尤多,如“剌郄中出血”,“剌足厥阴见血”,“刺足阳明太阴 横脉出血”,“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王注跗上动脉则阳明之脉也。”“疟脉满大, 急刺背俞,用中针傍伍肤俞各一,适肥瘦出其血也。”其下尚有刺背俞、刺郄等甚多不备忘,可证 经脉中是血压在作为充填之特质。《素问?刺腰痛篇》有刺其都中,太阳正经出血。”更可证经 脉即是血脉。后文又有刺横脉云云。《素问?热论》有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 云云,可见经脉即是血脉内含血气,《素问?调经论》经文所论都是有关气血经脉关系问题,对脉 形研究很有意义。如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帝曰:补泻奈何?岐伯 曰:血有余,则渴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 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帝 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 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等等都极有说明问题之价值。 《灵枢。禁服篇》:“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 之,陷下者,脉血结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云云,脉络对比而称’脉即经也。其治疗之 具体方法为在络用刺法,在脉用灸法。又说:“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 刺。”可见以经取之是除去刺络灸脉以外(脉与络是一物,不过大小、主从之分而已)还可以用饮 药的方法治疗。饮药可以调治脉络,亦即经络整体的治疗方法,由此可见灸刺是直接对经络的 补或挥,在调治时不但剌灸可以使用、饮药的方法亦是可以使用的,因而概括称之为“以经取 之”。此节经文不但明确说出脉里有血结于中的“著血”问题,在治法上显然用灸刺是常规的, 而饮药则亦是可以采用的方法,表现出“医经”派重视灸刺并以之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的观点。 这是与经络脏贿解剖等学出自医经家言,在治疗上轻则灸刺贬熨,重则剖割澈浣等等分不开 的。《灵枢?水胀篇》先写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刺去其络当是旁注衍人正 文,血络亦为络血之误倒。此句经文意谓先用刺法泻去其胀之络血,再调其经脉。此病不属于 直接刺经放血的适应证,而是应当用刺络放血再调其经的方法治疗的。中医原亦有刺皮下插 管放水以治水肿的方法,这里用刺络调经之法虽然泻去的水不多,由于去宛陈莖经脉得调可能 更具治疗上的积极意义。《素问?汤液酸醴论》去宛陈莖。”《灵枢?针解篇》苑陈则除之者, 出恶血也。”宛即苑,古通,可证。《素问?刺禁论》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痦。”王冰注 云:“舌下脉,脾之脉也。脾脉者,挟咽连舌本,散舌下。”云云,?又“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王 冰注云……然郄中大脉者,是太阳经脉也。”又“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人仆。”王冰注云: “胆之脉,循胁里,出气街。胃之脉,侠脉而气于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里至气街中而合。 令刺之中血不出,则血脉气并聚于中,故内结为肿,如伏鼠之形也。”这显然说明气街是一个大 的动脉,剌破出血后局限在腹中形成血肿,王注是正确的。这从刺经出血禁忌的角度说明经脉 即血脉。又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王冰注云阴股之中,脾之脉也。”这当是股动脉 To又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王冰注云臂太阴者,肺脉也。”这是臂动脉了。又“刺是 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王冰注曰:“足少阴,肾脉也。是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 重虚出血,则舌难言也。”这些都是刺伤经脉弓丨起出血,由于位置不同,条件各异,出血量不同等 等原因,其后果的程度亦不一致。从可以导致大出血死亡或形成巨大血肿来看,它们确是大的 或较大的动脉血管殆无疑义。这充分说明经脉即是血脉即是血管可以做为定论。另外,十二 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以至独取寸口诊法,其诊脉的位置都在有关经穴上,这 亦说明脉诊原来就是诊察经络的。诊经络包括了诊脉动,这种诊脉动的方法后来为脉诊的惟 一内容。开始对脉动是称作“气”的,在《素问?经脉别论》上说:“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 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所说的流于经的气、归于肺的气、行于府的气、留 于四脏的当然亦是气,这些,都是可以在脉中表现为跳动的“气”,但多数不在体表是不可能摸 到的,只有个别的可以摸到如气街、虚里等。体表可摸到的“气”,即跳动的脉,如十二经诊法、 三部九候诊法等所诊之外,却又都大小不等。例如人迎过大,神门过小等等,其中不大不小,易 于诊察的莫过于寸口脉,所以说它是“权衡以平”。衡是样,权是秤锤,权衡以平就是找到最佳 位置之意。由于这个手太阴脉是诊“气”的最佳部位,故尔寸脉称为“气口”,说寸口就包括气口 成寸的全部含意。气口后来出现不同的认识、解释,但对它的原意却都不清楚了。了解了气 口,亦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后来会出现独取寸口的脉法,显然从《内经》起就对这处的脉给予了特 殊的重视,当然还有一些经文亦说明这个问题,如《素问?五脏别论》对于“气口何以独为五脏 主”的说法等等。不但如此,通过气口的理解亦很容易认识到腹部有所谓“气街”,气街就是腹 主笋脉,它的跳动从振幅到力度都是很大的,呼之为气街,亦是非常实际的。《内经》提到脉往 往说脉气,其原因就在于此,例如就在讲气口成寸问题的同一篇《素问。经脉别论》中,就有“是 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等,喘是脉名,淫气亦是指过甚的脉“气”,与喘同。又有:“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 厥是撅发,厥气就是卒大。又有“五脉气少”,“四脉争张,气归于肾。”等等,一篇如此,纵览全书 则举不胜举。由于后人不明历史真相和脉气之解,就都滑口读过了,不但脉法因之不明,连这 些气字都解释成另外的含义了。《内经》亦讲脉动,但较少,到《难经》才主要用动字。《内经》是传世“医经”一派的经典,经络脉学出于其中,通过以上大量的徵引和分析,完全 可以断定经脉(经络)即是血脉这一铁的事实。惟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条件研究探讨《内 经》的脉法,才能将中医脉学的起源和形成乃至于发展,得出符合历史事实与学术本身的认识。
  (三)经脉(经络)的诊察方法
  诊脉世称始于扁鹊,见《史记》,所谓至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但扁鹊所诊实为全面的 经络血脉检查,并不是后人的但诊脉动。当时脉动被称作“气”,是脉诊的内容之一,这亦见于 新近出土之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经脉的诊察方法,大致包括候气(即诊脉动)、诊络、诊皮 等,后两诊以后转化为望诊的内容中去了。《内经》正是诊脉动的脉诊的形成时期,书中亦包括 了若干早期诊经脉的方法内容。在研究《内经》脉诊时如不将诊脉的方法予以论述,不但对从 诊经脉(整个经络检查)过渡到单诊脉动的过程和意义不能清楚明白,而且由于早期文献的缺 乏,不介绍《内经》经脉诊察则对脉诊的起源亦有模栅不清之弊。固此在具体论述《内经》脉诊 (诊脉动)之前,有必要先将《内经》中所载关于经脉诊察方法予以论述,这即对说明《内经》脉诊 的来龙去脉有意义,亦是全面论述《内经》脉法所必需的。
  1.候气诊察经脉
  古人以有形者为血,无形者为气,在脉中之气称为营气或简称营,或于论经脉时简称气(如 《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在《灵枢?决气篇》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内经》之 法以诊脉动候气,例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 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其上下亦是遍诊法中不同位置的脉象。这 与后人诊脉得某脉为气虚,某脉为气滞等等是不同的。又如《素问?举痛论》脉不通则气因 之,故喘动应手矣。”血脉不通利则气因而鼓动不安,脉诊(脉动)可以发生变化,这里的喘是指 脉来急促不稳,不是呼吸气急的气嗤,脉喘动应手正是诊脉气的一种实践,通过脉气以证明血 脉不通利这实是血病而非气病。又如《灵枢?行针篇》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重阳之人,熇 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所谓气血何 者先行后行亦如气血多少之意。又如《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 循胃口,上膈居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气盛有余……气虚……”其他各经的论述亦 多涉及气之有余不足,这就是脉气亦即营气。尤其是大肠手阳明之脉“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_ 肿,虚则寒栗不复。”更能说明气有余和虚都是脉象而不是生理病理等等。可见气血在脉中是 同行的,所谓气是营气,当然脉里所充盈的是血,但脉亦是较大的动脉是可以通过“应手”的脉 之动气即脉动,来候气的表现亦即营气的表现的,又通过营气的表现来推断血以及其他,在古 人亦只能如此,但这是个很大的发现和智慧的结晶。如果不能这样诊察,那么血是死物,虽然 可以通过诊络、诊皮等方法测其常变虚实,但较之用诊脉气的方法既能直接诊经脉又能诊营 气,其意义相差就很明显了。可以设想后来诊脉气独立起来而构成脉诊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 长时期实践的经验成果,《内经》正处在这个转化时期和诊脉动方法独立的形成时期。这个问 题与经络即血脉结合起来《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得最为清楚:“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 起。夫邪之人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 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至寸口三字当是衍文,为后人所臆 加,当删),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说明诊脉候气的 变化以诊邪正虚实的情况。《内经》中以脉动为气之说甚多。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对于四 时脉,在说脉来时不说脉来,一律都说“其气来”如何如何。《素问。玉机真脏论》又说急虚身 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气亦是指脉动,脉道不通所以摸不到脉动,即气不往 来了与脉不往来是同意语。《内经》中对柔和有力合于四时之脉称为胃气脉,这个气字亦指的 脉气,寸口脉亦称气口亦说明诊脉动是候气。又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何谓重虚?曰:脉气 上虚尺虚,是谓重虚。”由于脉动是营气的表现,所以亦表示“受气”的问题,如《灵枢。根结篇》: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 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等等不 一而足,亦不胜枚举。
  诊各经之气,是诊它们各自的可以触摸到的动脉的跳动,由于各经的条件不同,浅表可以 触到的动脉血管大小位置深浅不一致,所以有的易于诊察有的较为困难,其脉动的大小、力度 乃至脉形亦不同。对此古人积累了一套经验并有一个“常数”(见《素问。血气形志篇》),对这种 各经脉气不同的问題亦有一些解释。总起来说是手太阴(太渊)、手足阳明(人迎、趺阳)、足少 阴(太溪)等数处较其他各经脉动明显,所以《灵枢?动输篇》说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 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阳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 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 止。”“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桿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 循眼系,人络脑,出颇,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故阴阳 上下,其动也若一。”“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 络,起于肾下,出於气街,循阴股内廉,邪人腼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人内踝之后。入 足下,其别者,邪入踩,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这几处脉 确实大而清楚明显易于诊察,后来在脉法的发展中亦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肺手太阴的太 渊脉成为独诊寸口法。取代了遍诊法,在《内经》已有这种趋势。例如,《灵枢?经脉篇》说经 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已经对气口(寸口)有明显的 重视了,至于可见不可见的问题,经脉是动脉当然不可得见,尤其是大的动脉更是如此。络脉 是浅表的动静脉,是有机会见到的,尤其是像手鱼际部位的络脉是最典型可见的。除手太阴之 外,人迎、趺阳、太溪、仲景书中仍作为常规诊察位置,至今亦未尽废。说这几处的脉独动不休 并不意味其他各经根本不动,只不过不够明显,在若干情况下不易诊察而已,不可以词害义。 例如手少阴的神门脉、手阳明的合谷脉等,在脉管细或肥胖人、女性等就不易触到。但是在某 些疾疾中或瘦人、脉大等情况下还是可以摸到,亦是动而不休的。当然由于这些位置有检查上 的缺点(另外如足厥阴检查不便等亦是缺点),在后来诊脉位置简化当中先被摒弃不用亦是具 有客观实际理由的。尽管可知各脉动是一致的,但由于条件不同,它们的大小、力度、隐显以及 诊察上的方便与否并不一致,亦是实际的情况。
  总之,经脉的诊察方法主要是诊脉位,即脉的搏动,它们在各经的某些穴位上,由于条件的 不同,各个部位脉动的情况亦不一样,这亦给后来脉法在发展中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与
  经验。
  2.察色诊络脉
  《内经》中有关诊络脉的方法,是通过视其颜色性质而体现的,络的范围包括大小不同^络 脉,有络脉、孙络等。另外青脉(即俗称青筋其实是静脉血管)亦在诊视之列,这个问题简言之 就是除去能够候气(诊脉搏跳动)的经脉以外,没有脉冲的血管的诊察都是用视诊的方法进行 的。例如,《素问?经络论》:“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 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 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 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 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这些颜色性质上的变化只不过是在未超出正常范围的变动, 亦像四时脉象正常的变动一样。另外,经和脏的所谓常色只是理论上的,因为脏的色是根据 “象”,而经是不可得见的。所谓阴络之色应其经,亦是理论上的,阴络亦是看不到的络,只有阳 络是在体表可见的,所谓诊络实指能诊到可见的阳络而已。《素问。皮部论》:“阳明之阳,名曰 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 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人客於经,阳主外,阴主内,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 瑪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人客于轻,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 经皆然。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人客于经。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人经 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 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少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 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这是较为具体的分经以诊络的方 法。《灵枢?骨度篇》是故视我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 多气也。”按经脉当是络脉之讹,因为经脉是不可见的,可见的是络脉。此为诊脉之法,如为诊 经脉则多气之脉当大(诊脉动)不当小。《灵枢?经脉篇》:“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 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 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诊手鱼际之络是诊络法中的一个重点,亦是典型位置,后来 古之诊络法己亡而诊鱼际之法却是至今未全废失的。《灵枢?血络论》是一篇关于诊络刺络之 法的经文。“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 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黄帝曰: 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 肿者也何?出血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愧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 摇者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 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 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 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 离,故脱色而苍苍然B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俛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 俛。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 也。”所释虽然限于时代未尽合理,但视络诊病刺络治病则是事实。另外,如《素问?刺志论》: “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按少、小二字古通,脉少即脉小也。王冰注云: “经脉行气,络脉受血,经气人络,络受经气,候不相合,故皆反也。”《刺志论》中议及这个问题说 明在刺法中要注意经脉络脉的气血虚实和平衡与否的问题,亦反映出诊络视络之法的意义。
  《内经》对于经脉的诊法是候气诊经,对于络脉的诊法则为视色(反应血的色)诊络。
  3.诊皮法
  《内经》有诊皮之法,其中一部分就是诊络,因为经络的“皮部”那一部分是络脉,故尔诊络就是诊经络的皮部了,有关内容已见前文诊络法。但皮肤并不单单是血络,所谓血络亦只是经 络这个系统的皮部(经络的皮肤浅表可见部分),它是不能代表整个皮肤的,只能做为诊皮的一 部分,其他关于皮肤的丰腴、瘦薄、平滑、粗糙、润泽、干枯,与腠理开阖、疏密;毫毛的性质、变化 等等,亦是诊皮的主要内容。在《内经》里主要反应在“诊尺”法之中。这部分内容虽然不是脉 法,但它确与血脉的情况有密切关系。《内经》中如“毛瘁色夭”、“皮肤著”、“皮热”、“皮寒”、“皮 毛焦”、“爪枯毛折”、“腠理发泄、绝汗乃出”等等屡见于《内经》全书之中。另外,《素问?上古天 真论》以毛发、面皮证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风论”、“搏论”、“痿论”所论诸病亦列毫毛腠理 为病理病位之一部分,“痹论”有“皮痹”之病,“痿论”强调“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 痹也”,等等不一而足。
  由于诊皮法中之诊络问题已论述于前,诊尺部分在《内经》仍作为一种脉诊范围里的诊法 还要论述于后,而一般的诊皮法则并非正式脉诊范畴的内容,故此处只作一般性之说解,不作 详细论述。
  (四)色脉的关系问题
  《内经》虽然已经提出了 “四诊”的内容,但更重视的却是色诊和脉诊,并且屡屡强调二者结 合的意义。《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 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的说法,将 色脉两种诊法和它们的合理结合的意义提高到诊病的最高度,这与“医经”一派本来就是以经 络的全面检查做为诊病方法有关。在《内经》时代,经络检査大体分为脉诊和色诊两部分,但还 有一定的联系和习惯上的沿袭性,所以时常出现这种说法和态度,实际上此时色诊脉诊两者亦 确实有既已独立又有若干交叉联结,故尔对此不能不作必要的分析论述,这对全面实际的了解 《内经》的脉法是有积极意义的。
  1.《内经》出现了脉诊专论
  《内经》继脉诊起源到达了脉诊形成的历史阶段,书中论脉的内容很多,而且出现了专论, 已向专门之学的方向发展。例如:《素问》有“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 部九候论”等,《灵枢》有“论疾诊尺篇”,其他素、灵诸篇涉及脉诊的内容则不胜枚举。其内容之 丰富、联系之广泛,为古今各种医书之冠,但是由于脉诊尚在形成发展阶段,它仍然带着前一历 史时期的某些遗迹和习惯,就是仍不能与经络检查的其他方法,尤其是色诊非常明确地分开 (当然色诊的专论中,亦有涉及脉诊的类似现象)。例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开首当然是论 诊脉方法的:“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 经脉未盛,络脉调勻,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但跟着就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 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在脉诊的专论篇章里一再 讲五色的诊法,如:“赤欲如白裹朱(白当作帛),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碧 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仓。”等等。对色脉的 结合亦提出要求,说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诊脏腑之脉亦是结合色诊论述。 如:‘‘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 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人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碑;其软而散者,当 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珩肿,若水状也。肾脉 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有时还仍然将脉色 说成是一回事。如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悉 乎哉问也,徵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徵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俱夺者, 此久病也;镦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 血,湿若中水也。”《素问?玉机真脏论》中亦有:“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夺恒, 道在于一。”“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 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 相失,谓之难治;色天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 明告之。”又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有:“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 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D帝曰: 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 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 其血,以见通之。”这不但结合色脉诊,而且结合了诊经络诊皮等方法了。色脉结合之说散在全 书者很多,不及备述。这都说明在《内经》时期色脉诊的关系还是很齊切的,但这种密切的结合 只能说明它们是沿袭着前一时代本来是一种综合性诊法的缘故。随着历史的发展,脉诊独立 的过程完成了,以后就不再有这种现象了,色诊届时当然亦就独立起来了,后人的强调四诊合 参已经是另外一种性质的事情了,与《内经》的“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其思想和方法都是不 同的。
  2.《内经》色诊专论仍需结合脉诊说明问題
  《内经》中亦出现了有关“色诊”的专篇,例如,《灵枢》就有“五阅五使”、“五色”等篇。当然 散见于《内经》全书有关色诊的内容亦是很多的。在《内经》论色诊时它亦有一个与脉诊相似的 特点,就是一般要涉及到脉诊,或对比或联系参证,这当然亦是色脉诊初分,刚刚建立各自一套 方法时必然的表现。与论脉诊各篇之与色诊联系的情况对比观察,道理就更明显亦更能说明
  问题了。
  在《灵枢。五阅五使篇》中说:“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 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 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人脏必 当治里。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 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 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在论色诊时必先联系到“脉出于气口,其意可见”。《灵枢’ 五色篇》开首是讲五色独决于明堂的各部位广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 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彝也;阚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 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 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 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 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首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雷公 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在讲清色诊的意义和方法 以后到具体讲诊病时,仍是先讲脉诊的,说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 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 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 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
  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甚坚者(甚疑当作盛),伤于食。”再下 才是色诊诊病的具体方法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所答色诊的具体诊断辨证内 容还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母 指,必不病而卒死。”等成为诊断上的名言和定法,为历代医家所必知必用。从“五色篇”可以看 出,尽管以五色诊法作为篇名撰写,有包括定义方法临床使用全部内容的色诊二法,但是在讲 到诊病的具体问题时,还是先要讲脉诊然后再是色诊的临床内容。由此可见色脉诊的关系和 两者在初分时,仍有较密切的联系和相提并论的情况。
  3.色脉与皮诊等尚有若千联系
  《内经》在诊法上的贡献是大的,它有继承,而更重要的是探索形成和发展。在《内经》时代 和《内经》书中,脉诊、色诊已经基本分开了,形成两种诊法,但由于历史的和实际的若干原因, 还有不少的交叉和联系,但因为原来的经络诊法是个全面的诊察方法,虽然是发展了的脉诊和 色诊,亦不可能包括原来经络检查诊法的全部内容,尤其是皮诊的诊络以外的那部分内容更是 如此。这部分内容不但在《内经》中往往与色脉并称,而实际上确亦有相当的联系,这在《内经》 中的表现亦应当是诊法在发展分化时应当有的情况吧!这是由于色脉是反映营卫、气血、经 络、脏腑情况的,而肺合皮毛,心合血脉、肝合筋、脾合肌肉、肾合骨,于是皮肤、毛发、肌肉、筋骨 的情况亦无不与色脉之诊有相应的联系,其中尤其是皮肤的颜色性质更是表露在外一望而知。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今风寒客 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素问?调经论》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 血泣,卫气去,故曰虚。”等等。可见外邪之中于人,皮肤是首先受敌的,当然首先就有反应而具 有诊断参考意义。这就是《内经》一再强调的,如《素问?缪刺论》说的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 舍于皮毛……”《素问?疟论》亦说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可见中邪与发病都是 由皮毛开始。但外诊法最主要的还是色脉,而皮诊则往往作为一种被充或参照。例如《内经》 屡屡将“毛瘁”与“色夭”并列,以及《素问?玉机真脏论》的“五虚”就并列“脉细、皮寒”;《素问?三 部九候论》提到“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等等,都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色脉都要影响到皮诊,而一部分皮诊实际就是色脉诊法,如前面所述的《内经》皮部论等等 (《素问。皮部论》是诊络不是诊皮肤,亦可以说是诊皮肤的一部分)。但皮诊毕竟不能完全等于 诊络法,因为它还有诊络以外的内容,如涉及皮肤毫毛的性质状态等,因此可以说皮诊与色脉 有部分的交叉重复与诊察判断上的联系,但它亦还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另外形体包括筋骨、血 肉、腠理等,与经络血脉乃至皮诊亦有一定的联系,在《内经》中亦有所反映。
  《内经》的皮诊主要在于诊尺法之中(后面专门论述),但从它的表现形式有尺诊、尺寸诊、 色脉尺诊的情况上看,皮诊与色脉诊的联系在《内经》中亦是显然易见的。
  (五)《内经》脉诊的特点
  《内经》是中国古代脉法的渊薮,由于历史的和学派等原因所决定的,《内经》在脉法上不但 具有经典性,还有一些独具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学习研究乃至于接受《内经》的脉法都是必
  须的。归纳起来这些特点是:
  (1)《内经》是在脉诊起源以后的一个重大发展阶段的文献,同时亦还带有某些起源的性
  质,但它重要的是脉诊奠基和形成。
  (2)由于《内经》的脉学具有起源、奠基,形成的多种性质,故尔它与前一时期的诊法(主要
  是经络诊法)还有若干联系,某些联系还是较为密切的。
  (3)由于《内经》的脉诊在形成阶段具有很大的探索性,所以书内并列了多种诊脉方式和技 法等。
  (4)《内经》的脉法内容不尽统一完整。例如:诊脉方式不一,详略不同,脉名、脉形不规范 —致等等。
  (5)《内经》脉学多有与后世不同之说,其中是非不一,并不见得都是《内经》是而后世非。 另外亦由于观点方法不同,而各有各的道理的,不可执一而论。
  (6)某些具体方法明显与后世不同,如诊脉用一指而非三指,及沿袭与经络检查传统有关 之“弹法”、“循法”、“各部脉之比较法”等等。
  (7)《内经》脉法中的主病部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用阴阳学说做为认识方法,将带有明 显阴阳方法的诊法和脉象具体再现到主病主证当中,与辨证论治形成了一个整体,为后来的有 关脉象主病奠定了基础,亦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上对《内经》的脉法,从原则上作了概述,着重说明其历史条件、形成特点等,了解这些内 容以后再具体论述《内经》脉法的内容,庶免历来“以今蠡古”之失郢书燕说”之弊。
  (六)《内经》脉法具体内容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脉象、主病等几个部分’分述如下:
  1.方法
  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脉口时有时是与人迎对比, 有时是与诊尺对比(诊尺是诊尺之皮肤不是后世的尺脉),从寸口脉不分三关的情况看,《内经》 是以一指诊脉而不是用三指诊脉的,关于诊脉的时间和条件,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上说:“诊 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 脉。”常以平旦当按俞樾之说解释为“尚以平旦”(见《古书疑义举例》),意思是说以平旦最为理 想。对于正常的脉象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 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实际正常 人的脉是在四五息之间,《内经》以闰以太息之说解之,意谓如按息以调则几个四至之后会出现 一个五至,并不是绝对每个医者隔数息就要有个太息(喘长气)的,此处不可以辞害义,当然四 五至之间是正常的,快或慢就都是不正常的了。对于时间上的要求提出起码要诊到五十动,见 于《灵枢。根结篇》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代一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 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 —代者,五脏无气,予以短期。”这虽然有些机械,但可以反映出古人诊脉在时间和至数上是有 要求的。至于正常的脉形在《内经》中亦有所反映,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 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这是说脉象要与人 体的各方面相适应。又说:“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 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 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得一之情,以 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这是说脉象要与自然界外在环境相适应,当然 关于季节脉在《内经》是一再强调并且重复出现的,可以见其重视的程度。以上,从体内体外两 方面反映对正常脉的要求。至于正常脉应当是个什么形象的问题,这由于脉象要受体内外环 境多方面的影响是不能做一种硬性规定的,参照以上这些原则(当然还有其他如体质、气质、精 神状态、生活等,经文不具引)再结合《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说的原则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 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就可以取得《内经》对正常脉象 的要求。x=j?操作手法当然“持脉候至”以诊脉形脉象是最主要的,另外《内经》的“循“的方法主 要是诊尺的,实际是皮诊的方法,有时亦用于诊动脉。再有《内经》对脉诊还有“弹法”,如《素问 ?离合真邪论》在提到经气的时候当然是说针刺时的有关“得气”、“气至”、“大气”如何等等的针 感针疗问题,但由于《内经》又是以脉动为气的,所以这里亦有动脉跳动的问题在其中,而不是 单纯用针法方面可以完全解释得了的。经文说:“夫邪之人于脉也,寒则凝泣,暑则气淖泽,虚 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文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 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 然逢之,早遏其路。”这很明确地讲出邪人于脉亦就是入于经,脉的跳动情况就是经中病邪的情 况,在诊察和治疗中对此有时使用多种方法,如下文的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 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在这里 扪、循、切、推、按、弹、抓等,既有作治疗的准备意义(治疗还是用针刺法),同时亦有诊察的意 义。通过一系列具有动态性质的手法来了解脉的虚实,尤其是弹而怒之等是给血管以刺激来 观察其反应,可惜这类方法后来失传,在诊脉时主要是呆板的诊其跳动,不如古人了。另外,在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亦有:“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 乃后取而下之。”等等亦是此法。关于弹法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上有一段不很完整的文字,但 它可以证实在《内经》的诊脉法上确有弹法,而非单纯做为针疗时的一种取穴候气手法。经文 说:“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林亿等新校正说:“臣亿等按:《甲乙 经》及全元起注本并云: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当裸而弹之。全元起注云:内踝之 上,阴交之出,通于膀犹,系于肾,肾为命门,是以取之,以明吉凶。今文少一而字,多一庶字及 足字。王注以手足皆取为解,殊为穿凿。当从全元起注旧本及《甲乙经》为正。”林亿等的校正 是正确的。经文下云:“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 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这是仅存的弹法资料,很有进一步研究意义。再有 推法亦是诊法中很重要的方法,《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疾也。推 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 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新校正云:《甲乙经》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下而 不上作上而不下。按当依《甲乙经》为正。推法后人以“举按推寻”的手法被继承保留了下来, 并有一定的丰富和发展。
  2.部位
  《内经》诊脉所取部位有几种不同方法,它不但有位置上的不同,还有分布方法,取义上的 区别,故尔~种方法不但有部位的含义亦代表一种诊脉方法。因此,结合部位有十二经诊法、
  三部九候诊法等等。分述如下:
  (1)十二经诊法即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级脉中一处浮露或较为浮露的具有代表意义
  或便于诊察的动脉,以诊察动脉(脉气)的方法。其具体部位为:
  太渊:肺,寸口。
  阳溪:大肠,手合谷上。
  冲阳:胃,足跗。
  冲门:脾、腹下前股沟缝。
  阴郄:心,神门内。
  天窗:小肠,喉旁。
  委中:膀胱,腯宛。
  太溪:肾,踝里旁穴。
  劳宫:色络,掌心。
  和懸:三焦,耳与目之间。
  悬钟:胆,外廉踝之上。
  太冲:肝、足大耻上跗。
  (2)三部九候诊法此法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其具体部位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足少阳经。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鼻两旁近于巨髎阳明经。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耳前陷者中手少阳经。
  中部天:手太阴、寸口。
  中部地:手阳明,合谷。
  中部人:手少阴,神门。
  下部天:足厥阴,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女子取大衡在足大指本 节后二寸陷中。
  下部地:是少阴,在足内踝骨上陷中,太溪。
  下部人:是太阴,在鱼腹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候胃气当 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
  十二经诊法与三部九候诊法属于古之遍诊方法之范畴很明显,十二经诊法就是经脉诊察 方法中检査十二正经“脉气”的方法,是诊察脉动的脉诊刚刚从诊经脉的早期方法中分化出来 的形式,随之在新的要求下,亦即用脉诊概括以了解全身状态’而非单单为了 了解十二经各经 与各经之间的问题的要求下,需要走向执简驭繁。是宏观与微观,一般与特殊统一诊察的道 路,因而第一步出现了三部九候的方法,这又是一个进步。但仍未出遍诊法的范围,其后人迎 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出现了,才在诊察部位上得到较大的进步,而与后世脉法越来越接近。
  (3)人迎寸口诊法即取阳明经之人迎脉与太阳经之气口脉两个部位的诊察方法,除诊其 各自脉象变化外,两者的对比亦是很重要的。所谓“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灵枢?禁服篇》)。以 两者概括阴阳、表里、脏腑,这种诊法是寸口脉没有发展到复杂化以前的,以少数脉位诊察全身 变化的方法之一。《素问?阴阳别论》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滑寿《素问钞》认为三阳当作二 阳,谓结喉两旁人迎脉,以候阳明胃气,三阴谓气口,以候手太阴肺气。其实人迎代表阳经,气 口代表阴经,不必凿然定将三阳改二阳。《内经》之意不过是以两者代表阴阳而已。
  (4)尺寸诊法即诊寸口脉与察尺肤相结合的诊察方法。其中寸口是诊脉动,尺部是尺肤 的皮诊。这与后世寸关尺的诊尺脉是不同的。
  (5)其他部位方法有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等,其中的尺诊均为诊尺肤,脉为寸口脉,与 色诊结合的如色脉尺诊、色脉诊等。可以看出脉法发展中仍未全脱色诊的过程,这些内容见于 《素问》、《灵枢》之中。另外,《内经》有无寸口分三关的诊法,过去认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 “尺内两傍”云云一段就是寸口三关诊法,但对此后人不能不质疑。如日本人丹波元简就坚决 认为《内经》是没有寸口三关诊法的,廖平等人的意见亦然。我们试对《素问?脉要精微论》的经 文进行分析考证,确实难以证明所论是寸口三关的诊法。经文说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 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 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 下者,少腹腰股膝腔足中事也。”这段经文只提到尺,但我们知道《内经》的所谓尺是指诊尺肤而 不是后人的诊尺脉,对于关和寸并没有提到,只有附上,上附上这些字样,亦是独在此处出现, 说它们就是寸关脉在《内经》和他书中都是别无佐证的。而且如果认为《内经》提到过寸口三关 脉法,那么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这段经文能不能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或否定呢?我们看《太素 ?卷十五》这段经文作:“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跗上以候胸中,前候 前,后候后,跗上鬲上也,鬲下者腹中事也。”这与王冰本《素问》有很大的差异。实际这里所说 的尺仍是尺肤诊,杨注说:“从关至尺泽,为尺也。”更重要的是跗上亦是诊肤。杨注说跗当为 肤,古通用字,故为谢耳。当尺里以上皮肤,以候胸中之病。”附、跗、肤是相通假的。跗上云云 是扩大了一些的尺肤诊法,结合《太素》经文及杨上善注,可以认为这段经文仍然是尺诊法而非 寸口三关诊法。另外,如果以寸口三关诊法释这段经文,则它的孤立的存在而与全书观点方法 不能协和一致的情况亦使人无法接受,因此我们认为在《内经》时代还是应当说是没有寸口三 关诊法的。
  3.脉象
  《内经》一书所涉及的脉名脉形等甚多,有的是较明确的脉名,有的只不过是一句或一段形 容脉形的文字,亦有因年代久远有其名而含义概念不可得解的。由于脉名多方法不一致,一脉 数名或数脉一名’或不同脉有部分的概念含义交叉重复,一脉而有不同含义说解等等都所在有 之。另外,《内经》有一部分脉为后人所不道,亦有与后世含义方法不同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学 术在形成与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无足深怪。但当我们在研究《内经》脉法时 坪要实事求是,尽可能还历史本来面目,将其内容诂训明了,条理分析清楚,从而不但可以看出 《内经》的本来面目,《内经》对后世的影响问题亦可以进一步得到明确。
  脉象主要包括脉名与脉形两部分。《内经》所提出的脉名很多,但对其脉形的说解每多不 详。这主要是由于脉名多是一望而知的性质,又在初步形成脉法阶段“荜路蓝缕”未遑尽作界 说、定义、形态上的描述等所致。如浮、沉,大、小,滑、涩、虚、实,缓、急等等,在概念上清楚明 白,诊察时亦无庸作深曲之解释,古书质朴,其理然也。纵观《内经》全书,其于脉形作较具体之 描述者多为季节脉、真脏脉等,然而季节脉与真脏脉,亦为某些脉象之程度与性质上的变动,结 合有关条件(如季节)之表现,所以由此亦可以了解到《内经》对某些脉象之描述。例如春脉之 弦、秋脉之浮等等,其中不少说法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而引用遵循于历代脉学书籍和历史的 各个阶段的脉法中。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重视季节脉、真脏脉,它们的含义和变化主要是受胃气的影响’胃气 脉与真脏脉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如某脉(代表脏的主要脉象)如有胃气即非真脏脉,如为真脏脉 即无胃气,在季节上亦以胃气之多少有无以反映正常、病脉与死脉。由于以上和其他某些原 因,《内经》对脉象是看成程度上的差异而非以全或无的观点方法对待脉象的,因而不但对季 节、脏脉等有程度上的分析,其他脉象亦是如此,故尔在说脉象时往往再附加条件,如一盛、二 盛、三盛、四盛、四十动一代、三十动一代、二十动一代、十动一代、不满十动一代等等,这等于是 对某些脉象做了量化的分级。又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载有沉细悬绝及盛躁喘数等,实际上 悬绝是形容沉细的程度亦即非常沉细之意,盛躁再加上喘数亦是加强大而数的脉的形容,都有 表示脉象程度的意义。后世脉学书虽然说解有的很细致,但多是以全或无的态度去对待脉象, 虽有部位上的斤斤计较,却少程度上的分析论列,这是《内经》脉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在今后脉学 研究中注意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由于《内经》对脉象的使用还是遍诊法或说基本上是遍诊法,所以它对于各部脉象的对比 是非常重视的,就如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从这种方法本身就说明了它是一种通过对比 来诊病的方法,至于十二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亦有阴与阳、脏与腑、上与下等的对比意义。 这些内容《内经》都是以“阴阳”将其“橥栝”起来,所以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的:“脉从阴 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这不但指季节脉与脏气的关系,实际是一切脉法的纲领。具体的 对比反映在各种脉法中是不可胜数的,例如《内经》分经说脉之文甚多,其中当然有比较之意, 不备举。即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 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具沉细数者,少 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胸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 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虽然从各个方面论述脉的对比问题,其中亦包 括了阴经阳经即各诊脉部位之间以对比的。又如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 如参春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 死。”“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 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等等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 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人迎三部,病在足阳明。……;人 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寸口二倍,病在 少阴,寸口三倍,。病在太阴……寸口四倍,各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见《灵枢?禁服 篇》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 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俱来也。”见《灵枢?终始篇》等等。总之, 《内经》脉象之说既具有经典性,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被继承的一面,又有若干为后人所疏 忽的东西。当然有些是有一部分原因的,例如后人不再用遍诊法,对于对比就不甚讲求了,仲 景重视趺阳寸口的对比那亦是他的方法带有遍诊性质的关系,然而仲景对于寸口的阴脉阳脉 和寸口关上尺中亦是有不少对比分析的,仲景以下的脉书于此就很少述及更谈不上发展了。
  大体上了解到《内经》脉法脉象的性质才便于具体论述有关脉象的内容。当然在各个脉象 中《内经》亦是有不少特点和异于后世的问题的,那要到各脉或各类脉的叙述时再分析论证。
  (1)典型的脉名《内经》典型的脉名比较后世所述要多,综观《素问》、《灵枢》两书所载有: 浮、沉、大、小、滑、淫、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儒、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 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 这些脉在《内经》中出现的次数或多或少不同,一般是没有脉形的说解的,可能是它的这个字已 经基本上说明了脉形的缘故,但代远年湮某些相近似的脉究竟如何区分,如数、急、喘、疾、缓、 徐、平、静、坚、劲等等就有一定困难(后人以至数分为六至为数,七疾八急,但很难说是《内经》 原意),濡之与奥(輭、软),石之与沉,大之与洪、盛等,是否即为同一脉象恐亦不易绝对论定。 再有如横脉,其性质与脉形都不易索解及在实践中掌握,古人虽有注解,亦是随文敷衍于实际 意义不大。这些脉的主要一部分被仲景以下的人采用了,亦逐渐明确了它们的形象和界限等, 但是否均为《内经》原来的意思,有的亦很难说。不但如此,即仲景与《脉经》以下亦有若干主张 上的不同,例如后人言实脉一定要有“大”这个条件,弱一定要有“沉”这个条件等等,在《内经》、 仲景就是不需要的,总之单字名脉的方法和内容是出于《内经》的,经过后人的整理(主要是淘 汰其重复)和补充(主要是补充其脉形的说解)而固定下来,其中虽然有失掉古人原意而有不足 之憾处,但原则上还是发展了《内经》的,《内经》的价值应当肯定,后人的发展原则上亦应当 肯定。
  (2)非典型的脉名非典型的脉名往往是对脉象的一些形容和说明等等,关对形容在季节 脉和真脏脉里表现的最多,例如对《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有“端直以长”,夏脉有“来盛去衰”、 “来盛去亦盛”、“来不盛去反盛”,冬脉有“来如弹石”,脾脉有“如鸟之喙”。这多已被后人作为 弦洪等脉的形容而被继承了下来。关于真脏脉有的单纯指出真脏脉的脉形,如《素问?玉机真 脏论》说广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 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 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 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亦有与正常脉以胃气之多少有无为根据而提出真 脏脉形的,同时这些脉既是五脏脉亦与四时季节脉相适应。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夫平心 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灌圩,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 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日肺平,秋以胃气为 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日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平肝脉来, 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 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 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 流,曰脾死。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 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等等,至于一般脉象的形象描写, 有些是在提到某脉时附加的,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提到促脉时加上“上击”的内容(另外 —种促脉,与数而时有一止的不同),亦有的是对病脉或死脉的形容,而非正式的脉名,如《素问 ?三部九候论》的“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 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 又如《素问?五 脉生成篇》:“长而左右弹。”这是后人说紧脉脉形的根据,但《内经》只说是青脉,其意为弦或紧, 后人只将它理解为紧等。总之这些比较零散不系统的内容亦不多。
  (3)不易索解的脉《内经》里有一部分名义不易索解的脉,经文对脉名没有解释,后人以 意拟之不一定是原意,有的连意拟亦不可能。如《素问?大奇论》有:“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 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 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脉至如横格, 是胆气予不足也,未熟而死。脉而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脉 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 味,韭英而死。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全发死。脉至如 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 按之坚大急,五脏苑熟,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 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 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不但名义不可解,即有解释的如以“脉塞而鼓”解省客, 以“左右傍至”解交漆,以“浮鼓肌中”释涌泉,以“按之不得”解颓土,以“浮揣切之益大”释悬雍, 以“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解偃刀,以“滑不直手,按之不可得”解如丸等。其解释亦使人不得 要领或无法理解。至于它们与主证主病,分脏腑经络等,亦都无理可循。另外《内经》对脉象的 分级方法如一盛二盛三盛四盛等类,各有名称和解释,虽似明确,但因缺乏客观指标无法在具 体患者身上应用,故尔此类内容亦等于是不易索解的,所以后人亦不再讲论和使用。
  概括的说,《内经》的脉名多是一望可知其义的,其论述脉形者或为对某些脉的说解,或是 一些脉的形象描述,亦即不典型的脉名,另外还有一些因代远年湮说解不详等问题,虽有名称 甚至有说解,但已不易被后人理解和接受。
  4.主病
  《内经》对于脉象主病论述亦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大体说可以分为主病和主证两部分。 在形式上它以季节脉、真脏脉、生死脉、病脉等进行分析和说明,再有《内经》论脉象主病时对于 证是明确的,有时只是一个症状,但对于病时就有不同,有时具体说明它是什么病,有时只不过 提出了个病字而已,如某脉者病,某则病进等等。在脉象的分级上和脉的对比论病上亦是一个 特点,这些多不再见于后世脉书,兹分别论述如下:
  (1)季节脉季节脉是结合五脏而论述的,它有常有病有死,其中病的部分当然是论主病 了,从它与常和死对比分析认识上看,内笋是比较丰富深刻的。但从它只不过是根据胃气的多 少有无这一点为根据,性质亦过于单一,不足以完全说明临床上的各种复杂问题。这亦反映了 初期脉学看重在决死生、定可治这个问题上的事实。至于用脉象来详细地、系统地诊察病因、 病状等似乎经验还少。
  (2)真脏脉、死脉真脏脉是以无胃气作为根据的,它其实与季节脉中的主死的脉是类似 的。另外《内经》又提到过若干主死的脉,这两种脉虽然不是病脉,但它们的意义还是有主病的 含义的。死亦就是病而至于死,死脉当然亦是说病而至于死的脉了。尤其是死脉往往与主生 的脉相提并论,如某者生某者死等等,其主病的反映就更为明显了。
  (3)主病脉《内经》论主病之脉多以举例的形式来表达,无论脉法专篇和论脉之说散见于 全书的大都是如此。它们既不是以每种脉象为主的叙述病证,亦不是以每种病的形式来论述 脉,这说明在方法及内容上都还不够系统。例如《太素?卷十四》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 痛痹。”“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为痹。”《太素?卷十五》: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4 口之脉中手长者,足胫痛。”“寸口脉中手如从下上击者,曰肩 背痛。寸口脉中手沉而紧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 瘕、少腹痛;寸口之脉沉而横坚,曰肤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盛滑坚者,病曰甚,在外?, 脉小实而坚者,病曰甚,在内;有胃气而和者,病曰无他。脉上弱以淫者,谓之久病;脉涩浮而大 疾者,谓之新病。脉滑曰风,脉缓而滑曰热中,脉涩曰痹,脉盛而紧曰胀。”“寸口脉沉而喘曰寒 热”等。可见其系统性是不强的,另外亦反应了病证夹杂列举和证多于病的情况。
  (4)重视脉象的对比《内经》对脉象的对比很重视,这与它的诊法是有关的,例如:《素问? 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 者病。”(《太素》独陷下”作“脉独陷”)这里疾就是数的同义语,寒热是指诊肤,但主要内容是 诊察各脉的单独异常,既有绝对异常的性质亦有与众脉在对比中的异常意义。又《太素?卷十 四》:“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 者,应不俱也。” “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 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太阳;人 迎三倍,病在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 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寸口三倍,病在太阴。”“寸口四倍,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 不治”等等。不但脉象各部的比较很重要,就是脉与色、脉与尺诊亦是以对比的形式来说明问 题的,例如:《太素?卷十五》:“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也;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上医相 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钩,色 黄者其脉代,色白者其脉毛,色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 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这是色与脉参 照比较的方法,脉与尺亦即尺与寸相比较亦很重要,即所谓尺寸诊,如《太素。卷十五》:“脉急 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 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六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 不待于寸口。”“尺脉缓涩(按当作尺缓脉涩)者,谓之解亦安卧;尺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 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等,色脉三者相结合而对比观察,当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故 《内经》亦有“色脉尺诊”的方法。并强调“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 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囱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 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另外《内经》上又有尺诊,其实它不绝对是单单诊察尺肤,有时亦还 是要结合脉象的。《太素?卷十五》:“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 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答曰: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囱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湿以淖 泽,风也。尺肉弱者,解亦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 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溢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湿也(《灵枢》*《甲乙经》作温,按当作 温《);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尺肤寒甚,脉小者,泄,少气也。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 也;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亦寒热候者也”等等,都是诊尺法的内容,但可以看出有时还是要 结合脉来说明问题的。后世由于不用遍诊法改为独诊寸口,就只能作左右手和寸关尺脉的比 较了,例如仲景分阴阳即寸尺的对比,有时亦用寸口关上尺中对比,尤其是在《金匮要略》中用 寸口趺阳两处对比的时候很多,但显然较《内经》少多了,性质亦已经转化为基本上是独诊寸口 的方法了。到李东垣论劳倦内伤时,虽然提到人迎紧盛为外感,气口滑大为内伤,貌似《内经》 之“人迎盛紧者伤于寒,脉口盛紧者伤于食饮”(《太素。卷十五》),但《内经》说的人迎气口不是李 东垣说的两手脉的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所以李说对《内经》来讲是似是而非的,总之是后人亦继 承了《内经》对比方法的精神,但内容不同范围亦小了。
  (5)关于脉象的变化程度脉象程度《内经》亦是很重视的。例如季节脉、真脏脉都有个因 程度而决定其性质的问题,比如弦脉,稍有些弦是季节脉、五脏正常脉(春、肝);弦象重就是不 正常的,到了绝对化亦即无胃气就成为死脉、真脏脉了。在论病时亦然,例如《太素?卷十四》: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在手太阳;人 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 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云云,其规律与人迎主阳相似,这种分级的方法在实用上虽然未必实际, 但作为一种方法的创始还是有意义的。《难经》分三菽、六菽、九菽等以说明由浮到沉的分级亦 是这种性质的。此外只分微甚或太过不及两级的方法,较以上方法更为实际,并得到后人更多 的的重视和继承发展,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 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其他三季大意亦如此,这种分级就易于掌握。《太素’
  卷十五》黄帝问曰:请问脉之缓急大小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请言五脏之变病也,心脉 急甚者为瘈,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时唾血。大甚为 喉吩,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吵,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齐,少腹 鸣,湿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癲疾。”其下为其他四脏脉之微甚,文长不俱录。这种以' 微甚来鉴定主病的方法为后人所采用和发展,如仲景《伤寒论。辨脉法》有:“问曰:脉病欲知愈 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 阳为和平,虽剧当愈。”《伤寒例》又有微缓,形容略具缓象。《金匮要略》有夫痉脉按之紧如 弦,直上下行。”这是对弦甚脉的说解和描绘。近人周学海还将“微、甚、兼、独”作为诊脉的原则 要求,这亦是有继承的。另外《内经》上对不整脉亦有从它发作的频繁程度分级的方法,例如 《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 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 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 予之短期o ”这个说法一直被继承下来沿袭使用,并有所发挥。
  (6)《内经》论脉象主病的不足《内经》论脉象主病的不足是:程式化:例如季节脉、真脏 脉、五色脉以及人迎气口一盛二盛……,代脉几十动一止等等。重视决死生:对于超限的脉认 为是绝脉,如无胃气、悬绝等等。
  对于主病可能因时代的和方法上的要求不同,及经验方法还不够成熟,往往只指出某者病 而不及病名,在痹、痿、风、咳、疟等具体论病的篇章亦未列出应见何脉。
  对于主证只是举例,亦未能以非常规律的形式方法予以说解,且往往病证、生死夹杂而言,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而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髙,下盛则气胀,代 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等可证。
  以上问题有的是脉法发展的初期所不能避免的,亦有的是受比附推演等方法影响的结果, 并带有一定的机械色彩。
  (七)《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彩响
  《内经》在脉学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发展和继续。 这是因为脉法是医经一派的特色,而《内经》则是自汉末以来仅存于世的医经。通过《内经》将 古代医经家对脉学的探索和成就流传了下来。《内经》所载录的脉法内容尽管并不很统一系 统,但非常丰富,它代表了起源和初步发展两段时期的具体内容,尽管方法形式内容多样,但有 一个中心就是以阴阳学说做为认识方法,并以脉法做为表达阴阳学说的实践,从而丰富了阴阳 学说在中国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亦与中医学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辨证治疗、养生、 预防等方面的大量临床科学实践,使后世乃至今日的中医学中,阴阳学说已经与先秦开始使用 阴阳学说时,已经有了质上的不同是一样的,彼时看重用阴阳推演一切,但后来的发展则逐渐 充实了实践的内容,证实了阴阳学说的合理内涵,并以它作为理论方法推进中医学的实践与发 展。因而中医已经早就形成了科学,而不是象先秦时期刚刚使用阴阳等(包括五行)学说时那 样的较典型的自然哲学性质的东西了。历代脉学的发展亦是重要的科学实践与学术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的工作,亦是受《内经》的影响和继承《内经》而进行的。
  如前文所述,“脉法”的初期应当是经络检查,经络检查里的方法之一是诊脉动亦即脉 “气”,正式形成的诊脉动为主的脉诊是《内经》介绍给后人的,后世的脉法完全是诊脉动的方 法,这亦正是继承《内经》的。《内经》诊脉方法和部位尽管不同,同时亦没有提出独诊寸口分别
  说的具体方法,但在《内经》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对寸口脉的重视,如人迎脉口的诊法、尺寸诊法、 色脉尺诊法等等,再向前一步就是独诊寸口法了。历史证明《内经之后不久《难经》、仲景就提 出并使用了独诊寸口法,到王叔和著《脉经》独诊寸口法就完成了。如以《内经》著成年代为西 汉,则两者相去不过二百年而已,没有《内经》的成就和影响是不会在短短的二百年开创出完整 的独诊寸口的诊法来的。
  《内经》的脉名脉形和主病主证,尽管有不少与后人不同之处,但学术是发展的,后人主要 是继承《内经》的内容,加以总结分析发展而成今天的成就。其间有去取、说解,认识亦有提高, 尤其是王叔和的《脉经》是一次很大的进展,但后人确实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做的工作,直至今 日《内经》的内容仍在实用不衰,如浮沉大小洪细滑涩等二十几种脉象,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内 经》的,辨证主病的原因则亦是出自《内经》的。历代脉书无不并先引用《内经》作为基础,所以 说历代脉学的发展,实际是《内经》脉学的发展。
  (八)如何对待《内经》的脉法
  脉法是医经一派的成就和特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的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 典籍中最古老最经典的脉学文献,它既具有史料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两千年来中医脉学发 展的奠基著作,并至今还有不少内容仍有理论和临床上的实际意义。但历史是发展的,不但今 天不能停留在《内经》的时代和水平上,就是从《内经》到现在这两千多年,脉学家亦从未停留在 《内经》的时代和水平上而不向前发展。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内经》的历史价值和直至今天还具 有的实际作用,又不应当停留在《内经》的时代和水平上看不到发展,甚至于以《内经》为最高追 求目的,那是违反历史和学术发展规律的。我们应当在重视《内经》的同时,更重视历代学者所 做出的发展,而且我们要沿着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追求重大的突破性质的成绩。
  要理解《内经》的脉法是脉法的形成过程,它在内容丰富多彩的同时,反映出在它前一个时 期的起源的内容和在它之后深化、统一等进一步完善的素材和基础的意义。尤其是它的原则 和方向是中医脉法的基础,具体的内容要具体对待,因为《内经》有很多具体内容是与后世不同 的或不尽相同的,把《内经》代表的古代脉法与后世历代脉法,完全等同起来看待解释应用是违 反历史和学术发展的庸俗学风和方法,而这种庸俗的东西向来几乎随处可见,只有对《内经》脉 学深造有得,还其历史本来面目,正确估价其价值和影响才能真正理解它,并取得合理的进一 步阐发的条件。
  《内经》的脉法,可能不是古代脉法,或者说医经一派脉法的全部,这可从《史记?扁鹊仓公 列传》中的内容在脉法上不尽同于《内经》的精神与方法,《难经》虽有羽翼《内经》之称,又多处 徵引《内经》,但亦不尽等同于《内经》(独诊寸口法为《难经》所创不计),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 中虽声言“撰用《素问》、《九卷》”,但亦有若干与《内经》不同处,故尔可能古代在脉法上探索甚 多,尽管《内经》细大不捐,搜罗甚广,恐亦非当时脉法学说的全部,我们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对 于思考研究当时脉法成就是有意义的,对于从中寻求启发亦有意义的。。
  在较深人的研究了《内经》脉法之后,会感觉到对《内经》脉法的继承固属重要(应当继承的 绝大部分内容,历代学者作了大量继承工作并有不少的发展),我们在既了解《内经》又了解历 代脉学的情况下,今天从《内经》中取得启发而进一步研究脉学,以探索新发展,比单纯理解和 继承是更有意义的。譬如脉应当理解为人身血脉的总称,在《内经》虽然已经开始了诊脉动为 主的方法,但它的色脉合参、诊络、诊青脉等无疑是包括整个循环系统的。《内经》以后的脉法 继承了《内经》诊脉动亦就诊“动脉”,而直接间接地获得全身信息的方法,得到巨大的发展和取 得巨大的成就。但对于其他脉(不同级的如络脉、不同性质的如青脉即静脉等)就没有或没很 好地继承乃至于应用,今天从中取得启发和利用古代的资料以发展脉学会做出新的成绩来的, 这绝不是单单的复古,工作做好了会是个很大的前进,因为其结果在利用今天的条件下取得的 成绩,绝对不会是古人老样子,而是将中医的古法提高到现代领域上来的新进展。譬如目前我 们还是只诊寸口脉,遍诊法能不能探索研究呢?《内经》释脉与后世不同之处,是否都是后人的 对呢?《内经》的脉诊与经络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质言之血脉即是经脉(经络),这在现代经络 研究上能否做更多的工作以探求其奥秘呢?凡此种种课题是很多的,启示的意义亦是很大的。 我们这样看待《内经》研究《内经》,其意义和效果就远非尊为经典视为仲圣,或处处为其所缚乃 至为历代解《内经》者、学用《内经》者之所缚可同日而语的了。
  (九)结束语
  《内经》是中国医学古代最重要的典籍,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在脉学方面亦是如此。它收 载了脉法形成阶段几乎全部的内容,亦透露了起源的端倪和继续发展前进的机括。它对脉法 的理论原则和若干实际内容为后世所继承,可以说历代脉学的发展就是《内经》脉学的发展。 深人学习研究《内经》脉法,不但对脉法的来龙去脉,继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它还 没有局限于诊脉动这一简单的方法上,如能在《内经》的丰富内容的启示下进一步研究实践,会 对中医脉学做出新的突破性质的贡献。
  赵恩俭
  三、《难经》的脉法
  《难经》亦是古医经之一,由于它有“羽翼”《内经》之说等原因,所以和《内经》并称为“内 难”,《难经》之“难”字读作去声,为“问难”之意,书的内容亦确为这种形式。《难经》作为医经, 其地位仅次于《内经》,但若论普及尚较《内经》为烜赫,此书卷帙不大,章节分明,内容简洁,文 字浅显,全书共分“八十一难”,每难讨论一个问题,易学易记,古今注解多达数十家,是过去学 医的人必学必背诵的书。
  《难经》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脉学非常重视,将有关论脉的部分放在书的最前面(由第一难至 廿一难)占了全书篇幅的1/4强。它首先提出并使用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在很多问题 上《难经》使用了传统的名词等;但其性质意义却与传统的不同,或有很大的差异,这多数与其 独取寸口的脉法有关。兹将其有关论脉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难经》脉法的内容简介
  “一难”提出诊脉的“独取寸口”法。在《难经》的全书中,将脉法放在最前面,又将独取口寸 的诊脉方法放在有关脉诊部分的最前面,亦即是全书的开始,这就无异宣称医理是要以脉法为 前提,而在脉法中《难经》是主张独取寸口的新方法的。在《难经》以前,或者说是《内经》的时 代,已经对寸口脉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是与人迎结合而为“人迎寸口诊法”,与尺诊结合而为 “尺寸诊法”,或在全身三部中,对中候的特殊重视具体反映到对寸口脉的特殊重视的。《内经》 只有“尺诊”的独取之法(见《灵枢。论疾诊尺篇>),但没有独取寸口法。《难经》在《内经》重视寸口 脉的基础上,向前又迈进了一步,提出并基本完成了“独取寸口”法的诊脉方法。这一步是关键 性的一步,它使脉法两千年来沿着这条道路,使用这种方法工作和向前发展。《难经》在提出这 个方法时亦找出一些理由,如“一难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 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 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 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故法取于寸0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寸口脉会带来五脏六腑,赤就是全身的“信息”,这是 个纯属理论性的问题,亦带有理想的倾向,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十二经诊法等“遍诊法”时代,脉 诊是“定位”的,而独取寸口法的脉诊则是“定性”的。我们看仲景著《伤寒论》书中,绝大部分是 用独取寸口法,这个问题就清楚了。《脉经》提出寸关尺分主脏腑的说法,一直有不同见解(其 他分法和反对意见等)就更清楚了。独取寸口法,能够方便而准确地解决脉诊的定性问题,而 定性又是辨证论治最需要的指标。《难经》的独取寸口法,能够在脉学发展上取代其他古代诊 脉方法沿用至今,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二难”是论述脉的部位和阴阳属性的问题。经文说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 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 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在这里《难经》沿用了尺字,但性质却变 了 ’原来的诊尺是诊尺肤,《难经》的诊尺是诊尺脉动,与诊寸脉动无异,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 关在《内经》上是脉名或者说是脉的现象,即“内关”,但是在《难经》上是尺寸的一个分界线了。 另外这种性质的尺寸脉是由《难经》提出的,当然这种形式的尺寸分阴阳亦是由《难经》提出的。
  “三难”是论述尺寸脉太过不及的反常问题,经文说:“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 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 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 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脏 之脉,人不病而死也。”从上下的变动上诊阴阳太过与不及的问题,但对某些词意的解释与《内 经》不同,如关格在《内经》中关是阴太过,格是阳太过,所谓“关阴”“格阳”,没有外关内格、内关 外格的说法,当然亦不会通过诊尺寸脉来上下确定。在这里《难经》还提到了一个脉象变化的 程度问题,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上鱼为溢与入尺为覆,显然是这种上或 下的极端,不是一般的或轻度的上或下,所以它反映了《难经》继承《内经》等书,在论脉时对于 变化程度是注意的,此处虽然不是讨论脉象的程度问题,但在文中亦有所反映。
  “四难”论述脉的阴阳,经文说:“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呼 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 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 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 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倶动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 浮、沉、长、短、滑、湿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 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 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湿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 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论述脉的阴阳,亦 即浮沉法,心肺隶属于浮,肾肝隶属于沉,脾则在中,这样将阴阳与五脏结合起来,从脉的浮中 沉来反映它们。在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的问题上, 《难经》提出了浮、沉、长、短、滑、涩六种主要脉象,或者亦可以说是纲领脉,以及脉象出现的“排 列组合”问题。这些内容虽然看来有形式化的缺点,但方向是有意义的,如果在此基础上予以 改进提高,是有很大发展前途和学术价值的,但可惜的是这种萌芽在后来的脉学发展中,并没 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
  “五难”是论述诊脉的轻重指法问题,经文说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 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寂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寂之重,与肌肉相得者, 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以 脉的深浅不同层次来诊五脏之脉,除提出另一种以寸口脉定五脏的方法以外,在对脉象的变化 程度问题上亦提出一种典型的例子。
  “六难”是论脉的阴阳虚实问题,经文说:“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 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这亦是在以尺寸为阴阳以外的脉分阴阳的另 一种方法,与“四难”一致。
  “七难”论四季的王脉,列出三阴三阳所至之脉象,这其实是来源于经络的遍诊法的,但在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只有三阳而佚失了三阴,在《难经》中保存了三阴脉形的资料。内容是 “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长;厥阴之至,沉短而敦”。关于王日是以冬至之后,初 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等,三阴三阳各王六十日为一年的方法来计算。这种内容亦见 于《脉经》五卷,扁鹊脉法,但内容文字有不小的差异。
  “八难”是论寸口脉平而死的道理,经文说:“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0所谓生气之 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 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 也。”这反映《难经》的一个学术观点,就是非常重视“三焦原气”,“命门”等。认为它是人的生命 的本源和根本。脉诊固属重要,但若生气独绝于内,虽寸口脉平仍然是死候。
  “九难”论述以迟数脉辨别脏腑疾病的原则。经文说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 者有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这虽然是以迟数两脉来定脏腑的病位 和疾病的性质,(寒热),但应当理解为既是举例的性质,又是说理的性质’不能看成是死法。
  “十难”是论述一脏脉象的十种变化,经文说:“十难曰: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然:五邪刚 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 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干小肠 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 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以急、大、缓、涩、沉五脉代表 脏腑,用排列组合的方式论述十变,亦有拘于形式的问题。
  “十一难”论述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的问题,内容是重复《灵枢?根结篇》的观点和 她。经文说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然:人吸者随阴人,呼者因阳 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
  ‘‘十二难”结合脉理论述虚实证的误治问题。经文说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 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然: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 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心肺脉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 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在论述虚实误治问题 时,用脉以定证,可见《难经》在诊断辨证上对于脉诊的重视程度。
  “十三难”是论述色脉尺诊的方法,其内容不出《内经》之外,这与它独取寸口的诊法显然是 矛盾的。这可能是由于独取寸口法刚提出,尚不免不能摆脱传统的某些方法的影响和在思想 上仍受到旧法的一定束缚的关系从《脉经》以后,这种情况就见不到了。
  “十四难”论述损至脉的病证与治疗方法,经文说:“脉有损至何谓也?然:至之脉,一呼再 至日平,三至日离经,四至日夺精,五至日死,六至日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 一呼一至日 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 下也。损脉之为病奈何?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 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 骨,骨痿不能起于床。若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 而毛落者死。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 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脉有一呼再至,一吸再 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 至;有一呼一至,—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脉来如此,何以别知其病也? 然: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前大后小,即头 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 中痛,滑者伤热,湿者中雾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 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一呼一 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 呼吸再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人虽能行,名曰行尸。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 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 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用脉的快慢为损至,并提出证候治法等在这里亦表 现出《难经》对于脉象程度变化的重视和应用,最后又通过对寸主上,尺主下的方法强调了元气 的重要性。
  “十五难”论四时正常和异常脉象的问题与《内经》季节胃气之说是相同的。其文字亦基本 一致,为“经言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王脉耶?将病脉也?然:弦、钩、毛、石者,四 时之脉也。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夏脉 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秋脉毛者, 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 故曰毛。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 故曰石。此四时之脉也。如有变奈何?然。?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 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 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 以胃气为本。夏脉钩,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 不及,病在内。其脉来累累如环,如循琅圩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曰病;前曲后居,如操带 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秋脉毛,反者为 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蔼蕩如 车盖,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死。秋脉微毛曰平,毛多 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冬脉石,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 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缘曰平;琢啄连 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为在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 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胃者,水谷之海也,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 要会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琢,如水之下漏,是脾之衰
  见也。”
  “十六难”主要是论述得五脏脉的内外证问题,经文说:“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 善怒。其内证;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 者非也。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 心痈,掌中热而畹。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 内证:当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堕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 脾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脉,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齐右有动气,按 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肾脉,其外证:面黑,善恐 欠;其内证: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 也,无是者非也。”
  “十七难”论述脉证相应与相反的予后问題,经文说:“经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连 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脉而知之耶?”随之就以举例的方式说明了这个问题。“然,可尽 知也。诊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强急而长,两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病若开 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涩而微者,死也。病若吐血,复雛衄血者,脉当沉 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病若请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 者,死也。病若大腹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也。”说出了某些常见临床表现的 脉证相应相反与预后的关系。
  “十八难”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论述三部脉法与脏腑经脉的配合关系,经文说?/‘脉有三 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 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 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 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 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 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三部九候”是遍诊法的名称和方法,在此,《难经》沿用 了这一传统名称,但是賦予了新的含义,将它作$独取寸口的一个具体方法了。提出:“三部 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这是一个很大知变革,是“夺魄”、“换骨”,时间一久,人们改 变认识于不知不悟之中。方法非常巧妙。果然,后来的医家一般就不知道或不理解、不注意 《内经》的全身遍诊方法的三部九候了。《难经》对原来脉法名词方法作的新解释,一般都取得 这样的成效,我们不能单纯认为这种作法恢诡,因为在遵古保守思想严重的古代,不采取一些 措施,是不可能改革前进的。扩而言之,历代医家的所有新成就,还不都是采用“旧瓶装新酒” 的方法吗?否则是不可能前进的。反过来说,认为中医很少发展的观点,亦是不了解中医、没 有历史知识的浅薄之见。《难经》用这种三部九候的方法取代了原来三部九候的含义,于是将 三部九候综合为上、中、下,其意为寸和浮是上,关和中是中、尺和沉是下,又将三阴、三阳六经 与身体的上、中、下三部分隶于寸口脉的上、中、下,这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寸关尺分主脏腑,但相 去只有“一间”了,再前进一步就是《脉经》正式提出寸关尺分主脏腑。“十八难”又提出了另外 的一个问题是积聚痼疾的脉象,经文为“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然:诊病在右胁 有积气,得肺脉结,脉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积气者,何也?然:肺脉 虽不见,右手脉当沉伏。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然: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 也。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 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积聚脉不结伏,有痼疾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 也。”通过脉证的分析和脉象变动的程度等论述了疾病的辨证、轻重、预后生死等。
  “十九难”论述男女的脉象差异问题,认为“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男子尺脉恒弱,女 子尺脉恒盛”,反之就是不正常。这个说法虽为历代脉书所采用和复述,但客观上的证据并不 见得充分。
  “二十难”论阴阳脉(尺寸脉)有伏匿的现象,经文说经言脉有伏匿。伏匿于何脏而言伏 匿耶?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虽阳脉时沉涩而 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虽阳脉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 也,重阳者狂,重阴者癲。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通过阳中伏阴与阴中伏阳说明脉诊可以 反映复杂的阴阳变化。最后提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临床确有实 践的证明,狂癲两证有阴阳之异是很显然的,脱阳脱阴都是急证骤变,见鬼即是妄见幻视,而脱 阴证,如大出血和大量急骤的脱水等,都可以有目不见物的症状,及至出血、损耗体液症状(吐 泻等)得到控制,并输血或补液后,目盲的症状很快就得到恢复,可见这几句话是古医籍中质朴 的临床经验,非常精辟。但古书言简,用今天的话说并不是所有的脱阳脱阴都一定要有见鬼和 目盲的症状,不能胶执。
  “二十一难”论述人形病与脉病的关系问题,经文说:“经言人形病,脉不病,曰生;脉病,形 不病,曰死。何谓也?然: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脉数也。此大法。”所谓 脉的病不病,就是脉象有无变化,《难经》认为形病脉不病是“非有不病者也”。过于武断,根据 不过是息数不应脉数,亦很片面,远不如后人对此作出的进展。
  “第二十二难”为经脉主病问题,原出于《灵枢?经脉篇》,不属于脉诊范畴,尤其与《难经》 之独取寸口脉法不牟,故《难经》脉法应当只到二十一难而止,有人认为二十二难亦是脉法是不 对的。另外,第二十三难,虽以论述经脉的长度及循行路线为主,但最后提到:“终始者,脉之纪 也。寸口、人迎,阴阳之气通于朝使,如环无端,故曰始也。终者,三阴三阳之脉绝,绝则死。死 各有形,故曰终也。”对于寸口人迎只是个认识问题,已经不作为脉诊方法了,所以亦不必算入 《难经》脉法里。其后在“第四十五难”的“八会”中定为“脉会太渊”,亦可见其对寸口的重视。
  (二)《难经》脉法的成就和特点
  《难经》脉法最大的成就和特点无疑是它提出又被后来一直采用的,独取寸口脉法。尽管 某些内容还不够完备完善,但当时基本上达到了能够临床使用的水平了。在其后不久,王叔和 著《脉经》予以补充完善《难经》应当是成书于汉代,具体的可以说是在东汉。王叔和是汉末魏 晋时人所以《难经》、《脉经》相距的年代不应是很远的),使独取寸口成为近两千年唯一的诊脉 方法,所以无宁说《脉经》以来的脉学家和脉法著作等,实际都是《难经》的后裔。
  《难经》对寸关尺的新说亦是个重大的改革和突破。在《内经》上,虽然有尺诊,但那是古代 经络检查“诊皮”、“色诊”等性质的。所谓尺寸诊亦是诊寸脉动与诊尺相结合的过渡时期性质 的产物。《难经》才正式提出诊尺脉(脉动),寸尺之间设了关,以分?阳之界虽然关只是个分界 线,就在此基础上《脉经》进一步定出了关的长度,完成了寸关尺的定位。解决了三指诊脉的问 題使脉法得以普及推广,合理的操作得到切于实际的成效。
  《难经》对古代的名词和成说,往往沿用旧词賦以新的内容,形成一种很巧妙的、贯彻新的 观点方法的办法,以为新诊法服务。例如“三部九候”在《内经》等书是全身遍诊法,但《难经》虽 然仍用三部九候这个词,其内容却成了独取寸口的一种具体方法了,它改为三部者,寸关尺;九 候者,浮中沉,他如关格脉名等亦是如此。
  《难经》虽然还没有提出寸关尺分主脏腑的说法,但它的发展趋势是向着这方面前进的。 譬如它在“二难”中提到寸主阳,尺主阴。“四难”又提到浮为阳,沉为阴,并且结合到五脏,就是 心肺都在浮的部分,肾肝都在沉的部分,脾在中等等。“五难”又以浮沉的五种不同等级区别五 脏。“十八难”又提出上中下(寸关尺)三部与手太阴、阳明,足少阴、太阳等六经的定位关系,和 上主胸主上,中部主腹下至脐,下部主脐以下等等,综合起来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就是从宏观 上,《难经》是以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的,具体的说在浮为阳,沉为阴的基本认识上, 发展为五脏的“浮沉定位法”,在寸为阳,尺为阴的基本认识上,发展为上中下三部亦即寸关尺 的经络表里的和人体上中下三部的“寸关尺定位法。《难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寸关尺的脏腑 定位方法,但经络表里代表的是脏腑人体上中下三部正是各有关脏腑的大体不同位置,再加上 《难经》一再强调尺是根,肾、命门是根等说法,实际已将寸关尺分主脏腑的可能性和大体方向、 位置、性质等等都交待出来了,只是没有明确的作规范式的规定而已,所以《脉经》就很容易地 提出了寸关尺分主脏腑的定位方法。
  《难经》在叙述脉象主病等问题时,如脉合阴阳、脏腑、脉的相兼、脉的主病等,采用了排列 组合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的性质带有拘于形式等问题,如“四难”、“十难”等,但它是有意义 的,对此后人没有作出多少新的发展,更没有突出的发展。如果后人能在《难经》的基础上做出 突出的发展那意义也许是很不一般的。《难经》在论述脉象主病时,采用结合病证以辨病,以合 举例说明问题的方法。如“十三难”、“十六难”、“十七难”、“十八难”等,亦有用对比程度等方式 的,如“三难”、“六难”、“九难”、“十二难”、“十九难”、“二十难”、“十一难”、“十四难”等。《难经》 对脉象主病问题的叙述,虽然不及后世多,但其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亦是丰富多采的。
  {三)《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彩响
  《难经》在脉法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大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难经》提出的独取寸口这个独 占医坛的诊脉方法,这就使后世脉法都成了《难经》的继承者。
  《脉经》作为脉法的经典性质的文献,除去在《难经》的基础上完成完善了独取寸口法以外。 《脉经》还大量地引用《难经》有关论脉之说,以丰富其内容。例如第一卷的“分别三关境界脉候 所主第三”就是根据“二难”及“十八难”等综合发展而写成的。“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是 录“一难”、“二难”、“三难”全文而成的,“持脉轻重法第六”是录“五难”的全文。“辨脏腑病脉阴 阳大法第八”的前半部分,是录的“九难”全文。“辨脉阴阳大法第九”的前半部分,为录自“四 难”与“六难”全文的r只是次序略有更动参差而已。“纵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中的伏匿脉是录 自“二十难”。第二卷“平奇经八脉病第四”中有部分内容录自“二十七难”、“二十八难”、“二十 九难”。第四卷“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中选用了“十八难”、“十四难”、“八难”等内容。“诊损至 脉第五”选用了“十四难”的大部分内容和与“一难”相类似的观点方法。第五卷“扁鹊阴阳脉法 第二”六经之脉与“七难”原则相同。但有出人,但这不一定是《脉经》选自《难经》,因为这种内 容是各家各派各种文献均有的,何况在“扁鹊阴阳脉法”中只是串入“七难”的内容,亦不尽相 同,所以对此只能提出作为参考,很难说就是引自《难经》的。在“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 中有“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人不病者死”一条,《难经》“第二十一难”正是对这两句话作解释分 析的,并且前面还冠以“经言”二字,按《汉志》载,有《扁鹊内外经》,这有可能是《难经》依扁鹊内 经作的“论”,而王叔和所引不好说是取自《难经》,倒是有可能取自于《扁鹊内外经》之文的。总 之,《难经》以后的第一部脉学经典性质的专著《脉经》,不但采用并完善了《难经》的独诊寸口 法,形成了脉法的绝对权威著作,普及独取寸口法,为诊脉的独一无二的方法,还在《脉经》中几 乎引用了《难经》有关论脉的全部篇章和内容,我们知道后世脉法都是原出于《脉经》的。这充 分说明《难经》中有关脉诊部分对后来脉法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难经》是古医籍出现注解最早的和历代医家作注最多的。自三国,吴太医令吕广起,后如 唐?杨立操、宋?丁德用、金元时张元素、滑寿等,明清时注家更多,域外医家如日本人名古屋玄 医等,无虑数十家。近人于此书如张山雷等亦有注解研究。对《难经》的注解说明历代医家对 它的重视。不但医家,世人亦向来重视《难经》,如宋苏轼说“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 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无不可者,若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非愚 无知,则狂而已。醬如俚俗医师,不由经论,直授药方,以之疗病,非不或中,至于遇病辄应,悬 断死生,与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语矣。世人徒见其有一M之动,或捷古人,因谓《难经》不学而 可,岂不误哉!”(《椤伽经》跋0。东坡是知医的,他的说法较之一般学者更具有代表性。《难经》 确予后世医学以重大的影响。而其中有关脉学部分,则是《难经》为首的和主要的内容。
  在历代医家传习《难经》时,有几个特点说明其影响之大,第一是过去可以说是无人不学此 经。第二是由于篇幅不大,段落整齐分明,都是全文学习的。我们看《难经》向来没有“选本”就 是很好的证据。第三在学习《难经》时,由于每“难”文字不长,而且易懂易记,都是背诵的,所以 从普及的角度上讲,《难经》是医经中惟一的。由于《难经》深入浅出,切合实用,不但一般医家 习用以为常,历代名医注释以为学,就是某些高才绝学之士,如明代的卢之颐、方以智等亦遵用 之而无异议。至清末廖平始对此书脉法提出驳难,但某些论据亦不够充分,尽管《难经》不是没 有缺点和受历史影响而致的若干不足,但廖氏的论点却少为人所接受,甚至于以廖氏之说为怪 论。另外明清以来,坊间盛行将张世贤的《图注难经》与《图注脉诀》合刻为书,或者又加上李时 珍的《淑湖脉学》形成了一种小丛书,各地复刻很多,流传极广,成为最常见必读的有关脉学的 综合性、代表性书籍,近代石印、铅印的这这种书仍然是很多的。于此亦可以见到《难经》对后 世医学的影响和对后世脉学的影响。
  (四)《难经》与《难经》脉法的几个有关问题
  1.成书经过等问題
  《难经》不见于《汉书?艺文志》,最早见之于《隋书。经籍志》,但未署何人撰著,《旧唐书?经 籍志》始题为秦越人所撰。按唐。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自序曰黄帝八十一难者,斯乃 勃海秦越人所作也。越人受桑君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彻视腑脏,刳肠剔心,以其与轩辕时 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所以一般认为《难经》为秦越人所撰的说法实始于唐?杨玄操,但在 唐?王焘著《外台秘要方》中载有《删繁方》“六极论”引了二十四难文,并且称之为扁鹊曰,文字 虽稍有出入,但可以肯定是出于《难经》的。《删繁方》为谢士秦所撰,谢是隋前的人,可见南北 朝时已有秦越人著的证据。日本人丹波元胤《医籍考》说:“余尝观宋版《史记?扁鹊传》僧幻云 附标所弓I《难经》,似是玄操原本,载其卷首名衔曰,卢国秦越人撰,吴太医令吕广注,前歇州歙 县尉杨玄操演,据此吕广注本似署越人名,然则士泰所称,殆循其旧者欤? ”可见在唐以前就可 能有秦越人所著之说。但是《难经》如出自扁鹊,那当然是先秦人的医学名著,为什么南北朝以 后才著录?是刘歆、班固遗漏,还是出自其后?《难经》之名始见于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撰用 《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八十一难》当指此书。《难经》的注家最早的是三国时吴太 医令吕广,西晋时王叔和撰《脉经》引用了《难经》中有关脉学的绝大部分资料。但值得注意的 是,《脉经》引《难经》的各个部分没有提到引自《难经》。《脉经》中没有《难经》这个书名,而在 《脉经》引扁鹊时则直书扁鹊,不名为出自《难经》,根据以上情况,仲景所说,王叔和所引就是此 书,因为《脉经》引《内经》亦有时不提书名。
  《内经》著成当在汉代,根据《难经》中有多处引用《内经》,并做进一步的分析解释等等情况 来看,《难经》的著成当在东汉时期,不会再早,但亦不会再晚。至于出自秦越人扁鹊所著的问 题是靠不住、亦是不太可能的0
  《难经》的成书经过是有些曲折乃至于某些问题是较隐晦,甚至于是很不淸楚的,但从它问 世以后,在古籍中可以说是流传得最理想的。关于阚误、错简,乃至于真伪等问题,古人一般没 有异议,只有宋周与权,著有《难经辨正释疑》、《扁鹊八十一难经辨正条例》、滑伯仁《难经本义》 认为,周仲立、李午楚辈擅加笔削,今并不从。但滑氏的《难经本义》中亦有“阙误总类”一篇,指 出经文的缺说和错简等问題。近人张山雷著《难经汇注笺正》一书,有“考异”一卷。少数人认 为八十一难的次序已非原貌,如淸代的丁锦著有《古本难经阐注》,日本人腾万卿著有《难经古 义》等,但亦都是“想当然尔”的性质,并没有什么客观性质的证据。淸末廖平以他“公羊家”的 习惯和某些成见认为《难经》是伪撰的,不是古真本《难经》。他说《难经》之伪,凡深于医者皆 知之,后人犹强为辨护者,不过以《史记》张守节《正义》,引杨元操序以为秦越人耳。使其书早 出,集解索引何不引据,今考《正义》引《素问》十一条,《素问》皆无其文,又引《素问》而无《灵 枢》,是其于医学毫无研究可知。又《千金》、《外台》诊法,原书无一与《难经》同者,是《难经》与 《脉诀》,世俗虽有流传,老医达人皆鄙不夷屑道《正义》因素不习医喜其简易,故摭拾以塞责。” 廖氏主观意识很强,张守节不是医家,不能以他工作的不足来否定一部医经。他对《素问》的引 证见不见于原书,弓I不引证《灵枢》,这与《难经》的真伪又有什么关系呢?廖氏这种论证方法明 显是不合理的。另外《千金》、<外台》时早已是用独取寸口法了,怎么能说与《难经》截然不同 呢?受廖氏影响,恽铁樵亦有类似的论调,他说:“中国古医书之荒谬者,无过于《难经》,《难经》 号称秦越人著,而《汉书?艺文志》不见其目,《隋书?经籍志》亦无之(按《隋书?经籍志》已著录 《难经》),《新唐书》始言之(按《旧唐书?经籍志》已著录且题秦越人撰),此必后出之书,当在东 汉之后。夫躯体内景,决非肉眼可见者能于治疗有所补益,以致古书皆不可言而《难经》独言 之。肝何故沉,肺何故浮,胃重几斤,肠长几丈,粗劣荒谬,至为可笑。且《难经》每一首问之下, 必按一‘然’字,遍检经史诸子,无有类此文法者,是其不通医生拾汉人吐余,托名伪撰之书。”从 著者的角度讲《难经》应当是伪书,清人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已明确指出。《难经》文字亦确实 卑弱,但有关解剖内容,现传世《内经》亦有所载。非古书皆不言,廖氏本非医家,恽铁樵中年转 而为医,其人其学似均高出医学流辈,但以言临床医疗实践,则未能或先。廖氏主观,恽氏于医 籍寡学,且自以为身为学者,笔峰犀利,于医家者流颇为蔑视,对《难经》这样有用之书,一笔抹 杀,这正是儒而医之弊,与古代许叔微、朱丹溪、王宇泰等儒医相比,说是不算通医,亦不为过。
  关于对《难经》的认识,以日本人丹波元胤在他著的《医籍考》中的说法为较公允广又按《八 十一难经》,较之于《素问》、《灵枢》,其语气稍弱,似出东都以后之人,而其所记又有与当时之语 相类者,若元气之称,始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杨雄《解嘲》,而至后汉,比比称之。男生于寅, 女生于申,《说文》包字注、高诱《淮南子》注,《离骚》章句,俱载其说。木所以沉,金所以浮,出于 《白虎通》。金生于已,水生于申,街南方火,补北方水之类,并是五行纬说家之言,而素灵中未 有道及者,特见于此经。且此经诊脉之法,分为三部,其事约易明,自张仲景、王叔和辈执而用 之,迺在医家实为不磨之钤式,然微之素灵业已不同,稽之仓公‘诊籍’复又不合,则恐其古法隐 奥,以不遽易辨识,故至后汉或罕传其术者,于是时师据《素问》有三部九候之称,仿而演之,以 作一家言者欤?其决非西京之文者,可以观矣。”当属承平之论。
  2.书名文义问题
  《难经》的难字,有两种解释,一是“问难(n6n)”之难,读作去声,如《韩非子》有“说难”篇,东 方朔有“答客难”、司马相如有“难蜀父老”等。《难经》亦是设为诘责问难之形式,通过问答以阐 述讲义,在古代一直是作为问难解的。如隋?肖吉《五行大义》,唐。李善《文选七发》注,《太平御 览》于此书作八十一问,而不作八十一难。或作问,或作难,可见难字是作问难讲无疑的。宋。 李聊说:“《黄帝八十一难经》,卢国秦越人所撰假设问答,以释疑难之义。”清■徐大椿《难经经 释》序说??“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都以“难”字为问答、 诘问之义。此外,杨立操在《集注难经》序中说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 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撷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轴,伸演其旨,探微索隐, 传世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这样就是难易的难(n6n)。应当读阳 平声了。如果从全书的体例性质和传统的说法看,还是前一种问难之难的读法与解释为正确。
  另外,《难经》文气确实有卑弱猥琐的问题,说是周秦西汉固然不类,就是东汉,亦非学人之 笔,说是出于医家学者,流殆为近之。文中且有“以辞害意”之处,如三焦“有名无形”一句话,引 起后人很大的纷争,实际是文章语病,即此可见一斑。
  3?《难经》与《内经》的关系
  《难经》虽然亦称为“经”,但从内容形式上来看,它是“经解”,“依经作论”的性质,历代传本 注本多冠以“黄帝”,杨玄操序说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 也。”所以一般都认为《难经》是解释《内经》的,羽翼《内经》的所以亦冠以黄帝云云。至清代徐 大椿著《难经经释》,根据以上的观点,对《难经》与《内经》进行对比分析、注释和批判。凡例说: “是书总以经文为证,故不旁引他书。如经文无可证,则间引仲景《伤寒》,乃《金匮要略》两书, 此犹汉人遗法,去古未远。若《甲乙经》、《脉经》,则偶一及之,然亦不过互相参考,并不据此以 为驳辨,盖后人之书,不可反以证前人也。《难经》注释其著者,不下十余家,今散亡已多’所见 仅四五种,语多支离浅晦,惟滑氏《本义》,最有条理,然余亦不敢袭一语。盖《难经》本文理解已 极明晓,其深文奥义,则俱本《内经》,今既以《内经》为诠释,则诸家臆说,总属可去,故训诂i全 释,则依本文,辨论考证,则本《内经》,其间有章节句语错误处,前人已是正者,则亦证明某人之 说,余则无前人一字,即有偶合,非故袭也。辨驳处,固以崇信《内经》违众独异,皆前人之所未 及,即本文下诠解处,不可与前人合者,然此原属文理一定,无可异同,并非剿说,要亦必深思体 认,通贯全经,而后出之,此处颇多苦心,故条理比前人稍密,则同中仍不无小异也。”徐氏《经 释》问世虽晚,但确为此书佳注,但一定以现传世之《素问》,《灵枢》论辨考证,则未尽切合实际, 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是书以秦越人《八十一难经》有不合《内经》之旨者,援引经文以 驳正之。考《难经》汉《艺文志》不载,《隋志》始著于录,虽未必越人之书,然三国已有吕博望注 本,而张机《伤寒论。平脉篇》中所称经说,今在第五难中,则亦后汉良医之所为,历代以来与《灵 枢》、《素问》并尊,绝无异论。大椿虽研究《内经》,未必学出古人上,遽相排斥,未见其然。况大 椿所据者《内经》,而《素问》全元起本已佚其第七篇,唐。王冰始得旧本补之,宋。林亿等校正,已 称其天元纪大论以下,与《素问》余篇绝不相通,疑冰取《阴阳大论》以补所亡,至‘刺法’、‘本病’ 二论,则冰本亦阙,其间字句异同,亿等又复有校改,注中题曰‘新校正’皆是,则《素问》已为后 人所乱,而《难经》反为古本。又滑寿《难经本义》列是书所引《内经》,而今本无之者,不止一条, 则当时所见之本,与今亦不甚同,即有舛互,亦宜两存。遽执以驳《难经》之误,是何异谈六经 者,执开元改隶之本,以驳汉博士耶? ”清?江《郑堂读书记》亦说:“洄溪谓《难经》非经,以灵素之 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因疑其说,有即以经:为释者,为悖经文而 为释者,有颠倒经文以为释者。于是本其发难之情,先为申述《内经》本意,索其条理,随文诠 释,既乃剔其异同,辨其是否,一遵《内经》之训,而证明之,故曰《经释》。盖洄溪不知《难经》为 古本,而反以王冰所著之《内经》为古本,宜其以《难经》为多所疵矣,然能逐难发挥,考证详明, 亦可备读《难经》之一种云。”可见徐抚此著在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是与认识有关的,其问题在过 分遵信今本《内经》,并不理解《难经>自有其独立意义。由于没有考虑到今本《内经》是不全的, 王冰本《素问》今本朱墨不分,有不少王冰羼进去的东西;《内经》本身就有不同的见解说法等。 不但《素问》、《灵枢》有不同,《素问》、《灵枢》本身亦可以有不同,即在一篇之中,亦可以说法迥 异,这在古书是常见的现象,不足为怪。今本《内经》以外,古之医经,号称《内经》的又不止一家 (见汉志),甚至于《素问》和《灵枢》是不是《黄帝内经》,亦还是个问题。因为《汉志》只说是黄帝 内经十八卷,外经十八卷,没有《素问》、《灵枢》之名,张仲景只提《素问》、《九卷》’没有说它们就 是《黄帝内经》,后来皇甫谧著《甲乙经》,在序里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 《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这只是他认为如此而已。后王冰又以《素 问》与《灵枢》为《内经》,《灵枢》是《针经》的别本,这亦是根据皇甫逾的意见加以变通,以后就成 定案了。所以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认为证据不足,根本不承认《素问》、《灵枢》就是《黄帝内 经》,持这种看法的亦不止姚氏一人。可是无论如何《素问》、《灵枢》亦是古医经,是医经家的著 作,但若说东汉人见到的《内经》就是今本的《素问》、《灵枢》是“毋乃失考”的。《难经》异于《内 经》之处亦必有之,这些有很多是莫可稽考的事,一定要以今本《内经》作为尺子,确为“削足适 履”之诮了。另外,《难经》虽有很多地方解释或论辩古医经的内容,但它亦有自己在学术上的 独立性和方法上的创新等,最突出的如独取寸口法就是《内经》所没有的。《难经》不是百分之 百的经解。
  总之,《难经》有明显的“经解”,“依经作论”的性质,但不能胶执地以今本《内经》做绝对的 对照、对号,同时《难经》亦有它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特点,不能忽视,亦不能抹杀。
  赵恩检
  四、仲景的脉法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撰,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它是在《内经》、《难经》、《阴阳 大论》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他的临床实践编著而成。创立了祖国医学 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对临床医学发展影响很大。但由于东汉时期战乱迁徙,致仲景之书,散 失不全,后经西晋王叔和将该书的伤寒部分,重新编次为《伤寒论》。至宋代国家“校正医书 局”,首先校了《伤寒论》,其后又校订了《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为三百九十八条,一百一十 三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一百三十五条,共叙述六十种脉象,其中单脉十种,相兼脉四十二种。 《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二十五篇,全书包括四十多种疾病,共载方二百零五首(其中四首只载 方名而未见药味),其中脉证并举的达一百二十多处,脉象达六十九种,单脉十八种,相兼脉五 十一种。因此,《伤寒杂病论》虽非脉学专著,但对脉象及主病已形成理论体系,而且是脉证紧 密结合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因《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原为一书,其学术思想一致,脉象主 病互相补充,故将其脉学一并讨论。
  (一)脉诊主要学术思想
  1.以阴阳为辨脉总纲
  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脉总纲,而且也是仲景辨脉总纲,即将不同脉象,首先分为阴脉、阳脉, 在此辨别阴脉、阳脉的基础上,再辨阴证、阳证。如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 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辨脉法, 1)“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辨脉法,2) “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 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 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人阴中,则发热也。”(辨脉法,3) “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 气衰也。”(辨脉法,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伤寒论》下称 《论》,12)上述五条可看出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
  (1)从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脉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常脉 有余,为太过之脉;阴脉以脉来无力,较常脉不足,为不及之脉。以脉测证则有余之脉多为阳 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即从阳脉、阴脉来辨别阳证、阴钲。如浮而数为阳结之脉;沉而迟为阴 结之脉。所谓“阳结”即阳气盛而腑气结,故能食而不大便;所谓“阴结”即阴气盛凝结于里,寒 凝气滞而大便亦硬,虽然同为“结证”但其病机不同,证候亦不同,其脉象也有阴阳之分,从而可 从阴脉、阳脉而辨别阴证、阳证。
  (2)从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部脉为阳,尺部脉为阴。寸主上焦,尺主下焦,如寸脉微,上 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见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因此,可诊断阴阳之不 足,或为恶寒,或为内热。
  (3)从气血营卫分阴阳如卫气虚,阳气不固,阳浮于外,故汗出如珠,其脉浮而无力;或为 阴气不足,营血虚,血虚不能润脉养筋,筋脉挛急’故脉见沉而弱。
  (4)从浮沉分阴阳、阳浮而阴弱,即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 为营气虚,阴不敛汗,故汗自出,即以浮沉为阴阳。故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 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分阴阳,从而辨别病之在表、在里,在气、在血,在上焦、在下 焦等的虚实变化,故阴阳可作为脉法之总纲。
  2.脉与四时相应
  一年四时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一定的影响,对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 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伤寒杂病论》也应用了因时辨脉的思想。如: “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平脉法,35。注:前为篇名,后为 条文顺序,下同)
  “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 脉者死。”(平脉法,48)
  “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 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平脉法,49)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 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 秋死,他皆仿此。”(平脉法,50)
  由于四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可见,故四时有微小的 不同脉象变化,这是正常生理反映,为有胃气之脉。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 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如果脉与四时不相应,太过不及或见相克脉象则为病脉, 并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病之轻重及预后转归之期。如春见纯弦无胃气之脉,为太过,是肝脏之真 气伤,故预后不好;夏脉来微弱,脉去反大,为正气不足,邪气反胜,病在里;或脉来小,去则反而 脉体大,为脉之太过,邪在表;或寸脉微小,尺脉洪大为关格之脉。秋属肺为微毛之脉,如见缓 迟之脾脉’ 土能生金,其病当愈;如见数脉为热盛乘袭于肺,火克金之脉,故其病剧。再如二月 为春生之木气当旺,应见微弦而濡弱之肝脉,如果出现毛浮之肺脉,为金克木,故肝病至秋旺之 时而死。说明五脏正常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这是生理性的节律变化,但不应太过不及,特 别是见到与四时相克之脉,其病更为严重。因此,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因时诊脉,对疾病的预 后转归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3.因人辨脉
  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有肥瘦之别,强弱之分,故对脉象也有一定影响。如:“脉肥人责浮,瘦 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平脉法,51)“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 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金匮要略方论》下简称《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 治第五)“问曰?.血搏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 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金匮》血痹虚 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上述所见,人的体质肥瘦和脉象有一定关系,肥盛之人,肌肉丰厚,脉不易显露,故一般为 沉脉;体质消瘦之人,肌肉浅薄,脉易于显露,故一般多为浮脉,此属正常现象。如果,肥盛之 人,反见浮脉,消瘦之人,反见沉脉,皆属异常之脉。但体质肥盛之人,脉虽沉而气血盛,其脉当 沉而充实有力,如果出现涩小或微涩之脉,皆为气血不足之象,故易得历节痛或血痹证,此亦脉 与体质不相应,为病脉之象。因此,因人而辨脉、辨病,也是仲景的诊脉特点之一。
  4.脉、证、治并举
  《伤寒论》以“辨XX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以“XX病脉证并治”为每篇命题,说明 仲景的诊疾论病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每条原文即包括有病因、症状、脉象、辨证及治法, 即以脉象与症状相联系,从脉象和症状进行辨证,而判断病情,诊断和治疗,因此,仲景脉法的 特点,是辨脉寓于辨证之中,脉、证结合,而非阔谈脉象理论。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 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论, 1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论,42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 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论,46条)
  从桂枝汤和麻黄汤的脉证并治中,说明两者脉象不同,一为脉浮缓(阳浮而阴弱),一为脉 浮紧;一为发热恶风,汗出为表虚证,一为发热,身疼痛,无汗为表实证;一宜桂枝汤调和营卫以 解肌,一以麻黄汤解表开腠理以发汗。如果太阳病表证仍在,要观其脉象再用药,若为浮弱之 脉,宜桂枝汤;如果为浮紧之脉宜麻黄汤,说明脉象对指导辨证和治疗的重要意义。如果从《伤 寒论》的原文前后互参,都是脉、证、治并举。如《伤寒论》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条并未涉及脉象,但在《伤寒论》3条中,即提出 “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即麻黄汤证之主脉为阴阳俱紧之浮紧脉。《金匮要略方论》中如 从其每一篇前后统观,也是脉证治俱全。说明《伤寒杂病论》所论脉与《内经》的侧重于理论性 论脉’以及后世脉学的专门论脉,都有所不同,而是以辨脉论证,脉证治融为一体为其特点c
  5.诊脉方法多样
  《伤寒杂病论》的脉法是在《内经》、《难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内经》已有遍诊法(上中 下、天地人),人迎寸n对比诊脉法,少阴脉诊脉法,《难经》用独取寸口诊脉法等,而《伤寒杂病 论》对独取寸口诊脉法有较大发展,在诊脉中占绝大部分,而且发展为寸口脉的三部九候诊脉 法,但对天地人的三部九候诊脉法却很少应用。而且发展了寸口、尺脉的对比诊脉法,寸[:j、趺 阳对比诊脉法,尺脉、趺阳对比诊脉法,也有单独诊趺阳脉或少阴脉或少阳脉的诊脉方法,这对 于?同病证,采取不同诊脉方法,更能使脉法与临证紧密结合起来,对指导临床更为确切,实用 价值又有所提高。总之,仲景脉法,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诊脉法,具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 《内经》对脉理的论述,又不同于后世脉法、对脉象描述,而是临床实用诊脉法。
  (二)寸口诊脉法
  寸口诊脉法即在“独取寸口”的理论基础下,在临床应用上有所发展。“独取寸口”的根据 出于《素问?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因“五脏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气口 (即寸口)为百脉之大会,故从寸口脉而诊断“百脉”之虚实,五脏六腑之气血盛衰,这一理论,通 过《难经》形成正式的诊法,又经张仲景的临床实践而得以充分发挥。在《伤寒杂病论》中,凡提 到寸口脉或单提脉者,皆属于诊寸口的脉法,在脉象上即提出18种脉象,相兼脉已有50多种, 诊脉方法上,进一步分出寸、关、尺部及浮、中、沉的取脉法。如:“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 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 平,虽剧则愈。”(辨脉法,十五)“问日: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气血,在人体躬,呼吸出人,上下 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寸动作,效象形容……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平脉法,35)
  寸口脉之寸、关、尺三部,可诊断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疾病,而且取法方便,临床更为实 用。因寸脉可诊上焦病,关脉可诊中焦病,尺脉可诊下焦病,如果三部之脉大小、浮沉、迟数相 等为五脏之气和平,营卫气血均衡,可知为常脉,正如《灵枢?禁服》篇所说:“寸口、人迎两者相 应,若引绳大小齐等者,名曰平人。”此虽指人迎、寸口相应,无偏胜偏衰之弊,为平人之脉,但与 本文精神一致。如果三部脉不相应,三部脉失调,或太过不及,或独大独小,都是病脉,而且可 根据寸、关、尺三部不同表现,诊断疾病所在脏腑,或上、中、下焦,这比《内经》与《难经》都有较 大进步D
  1.浮脉辨析
  (1 )浮脉浮脉主表,其病浅,病邪未盛,正气未衰,邪正相搏,阳气趋邪外出,抗御病邪,故 其脉浮,多见有头痛、恶寒、恶风、发热、汗出或无汗等表证。可用解表发汗,调和营卫等方剂治 疗。但其他各种病证兼有表证者,亦可出现浮脉,在治疗时,可因病论治,不局限于发汗解表
  之剂。、
  太阳经表证: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I论,1条I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
  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 汤。”(论,45条)e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论,51条)。此俱属太阳经表证,无论 病程长短,或经过下与未下之法,其脉浮者可解表。
  太阳病误治表证仍在:如“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 药加蜀漆牡蜗龙骨救逆汤主之”(论,112条)。“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 动,必咽燥吐血”(论,II5条)。“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论,116条)。均属于太阳 经表证,但0误治,出现兼杂证而表证仍在,其脉浮者,仍可解表,但斟酌兼杂证’可随证加减 治疗。
  太阳病欲传经或已传经,表证仍在:如“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蛆”(论,227条)。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论,235条)^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 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论,384条)。227条为太阳病尚未全罢,故脉浮发热,但已有“口干,鼻燥, 能食”的阳明证,然而阳明证尚未成实/故仍可用麻黄汤先解表;235条虽然已见阳明病,但脉 仍浮,而未见阳朗之洪大脉,而且还有无汗而喘之寒伤营的表证,故仍可用麻黄汤以解表,驱邪 外去。病在少阳,已用过小柴胡汤,但余热未除,而出现脉浮者,故宜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 故太阳病无论传经或欲传经,其表证尚在,其脉当浮。
  水气病兼表:如“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茶散主之”(《金遗》消渴小便 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主之”(同上篇)。“风水,恶 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 己黄芪汤主;^”。“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浮,外证肿,按之没指,不 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均见《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俱属于水湿内停之水气病 而兼见脉浮之表证。五著散证为太阳经证不解,内涉膀胱之府,气化不利故宜通阳化气利水; 猪苓汤证为太阳表证不解,而水热互结,气不化津,小便不利,故宜滋阴利水为主,虽然都是浮 脉,但其病机不同,治法亦异。水气病以内伤为主,多由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职,复感外邪,故 发病之始,亦多有表证,如风水之用越婢汤,以发越在表之邪,而清肺胃之热;而风水之用防己 黄芪汤,是由于表虚,卫气不固,故汗出恶风,亦属病在表,宜补卫固表,以利水祛湿;皮水为脾 虚不运,水湿泛溢于肌表及腹中,水行皮下亦兼表证,其脉浮,故宜健脾利湿而兼发汗解表而用 防己茯苓汤,是以发汗解表为治标,宜肺健脾以治本。
  太阴表证:如“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论276条)。“诸病黄家,但利小便,假令 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金匮》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太阴病本应有腹满 痛,食不下,呕吐等里证,其脉当沉细,如反见脉浮,或兼见微恶寒、身痛等表证,故宜先服桂枝 汤,以调和营卫之气。如脾家湿热而发黄,但初起而兼有恶寒发热、脉浮、自汗等表证,其里热 不重者,仍当先解表,如其湿热内盛,则宜清热利湿,利小便为其正治法。说明脉浮在辨证的重 要意义。
  阳虚脉浮:阳虚之脉浮,为气不收摄而阳浮越于表,其脉浮而不坚,按之无力。如“伤寒脉
  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论,29条)。“阳明 病,但浮者,必盗汗”(论20〗条)。“男子面色薄者,主渴与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金匮》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太阴病而出现自汗出,小便数,心烦等证,为阳虚外浮,真阴内脱,故 其脉虽浮而非为表证,反用桂枝汤解表为误治,更加伤阴亡阳,故“得之便厥”,用甘草干姜汤以 复其阳。阳明病,脉但浮而盗汗者,为胃阳已虚,阴气内盛,中气不宁,故其脉浮,如认为表证之 浮脉,而解其表,也是误诊误治、更伤胃阳。男子面色苍白而口渴,突然出现心悸气喘为亡血失
  精,其脉虽浮,但浮而无根、为阴虚阳浮于外,为里虚之脉。故阳虚或阴虚阳浮于外,其脉浮者, 临床并不少见,但其浮脉为重取无力,无根之脉,临床时应详细辨别,并宜脉证相参,方不误治。
  (2)浮紧脉浮紧之脉为寒邪侵袭于表,寒性收引,阳气抗邪,故脉浮而紧,于外感病常为 太阳表实证,并见发热,身痛,无汗;寒邪袭肺则兼见喘促等证。于杂病中,多见于寒邪致病,其 脉亦为浮紧之脉。
  表实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论,3 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论,16条)。“太阳病,脉浮 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论46条)。由于寒邪侵袭肌表,寒 为阴邪,卫阳外闭,营阴郁滞,故见发热恶寒,无汗,身体疼痛,脉浮紧,即可诊断为表实证。所 以无论是表实证初起或太阳病八九日,仍有脉浮紧,无汗,身痛等证,皆可用麻黄汤,不必拘泥 时日,有其证即可用其方。但需注意,表实证不可用桂枝汤。
  表寒人里:“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论,151条)。太 阳病脉浮紧为外感于寒,侵袭肌表,若误下虚其里,外邪内陷,气机滞塞,而成心下痞证。
  表寒里热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论,38条)。大 青龙汤证为表有寒邪,内有郁热,故其脉为浮紧之象,用大青龙汤表里双解。
  阳明之热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论,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 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不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论,221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 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论,189条)。以上三条皆是阳@病而见浮紧 之脉,但其病机又有所不同,治疗原则亦有差异。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必发潮?热,属阳明经 腑同病,浮为在外,邪未全人里;紧主里实,并以里实腑证为重,故其浮紧之脉与太阳之脉浮紧 不同,治疗不可过早攻下。221条阳明病虽见脉浮紧,但同时又见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谵语、 咽干等里热已盛之证,故治当清热,不宜解表,所以原文指出“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 189条为三阳合病,既有阳明证,亦有少阳、太阳证,为太阳病未解而合并少阳,阳明证,故其脉 亦浮紧,但在治疗上不可用汗法及攻下。
  湿郁肌表:“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则愈,此为风 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于水湿停于肌表,故有身体 沉重而酸,但未出现骨节疼痛,病在肌表,故其脉当浮紧,可用发汗以散水湿,但用之宜得法,否 则,会伤阳而出现恶寒等症。
  血虚受寒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 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哨僻不遂”(《金匮》中风历节脉证并治第 五)。血虚受寒,经脉痹阻而拘急,故为颜面埚僻,因其寒邪侵袭于经,故可为浮紧之脉,治当养
  血通络。
  (3)浮缓脉脉浮缓一般为太阳中风表虚之脉。风主疏泄开腠理,故其脉浮而缓。但亦见
  于表实里热,脾虚等证。
  表实里热:“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论,39条)。 寒邪侵犯于人体,有轻重之分,此寒邪之轻者,故身不痛,而乍有轻时,其脉则浮缓,亦为病之初 起,轻浮紧之脉为缓,而已见里热,故用大青龙汤表里双解。
  脾虚振热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有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 行,’(《金匮》黄疽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
  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论,187条)。“伤寒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 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移当去故也”(论,278条)。缓为脾之本脉,浮为有热之象,故浮缓之脉 为脾虚郁热之象。由于脾虚湿郁,湿郁化热,湿热相蒸,脾色外现,故见身黄,但其转归不同,有 转属阳明而出现里实,大便硬者,亦有转属太阴脾脏,运化失职而下利不止者。故需脉、证结 合,统观病情。
  (4)浮数脉
  表热证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论,49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 更发汗,宜桂枝汤”(论,57条)。脉浮为邪在表,数为有热,当有身热,口渴等症。故可通过发汗, 调和营卫而祛在表之邪。
  表邪人里:“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论,72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 涩者,必圊脓血”(论,363条。并见《金B》呕吐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太阳病发汗后反出现脉浮 数,为表邪未解,邪热已传至太阳之府膀胱气化不利,故宜用五苓散化气行水,而不可再用发汗 之法。如果下利,寸口脉反而出现浮数之脉,为热已人里,热伤气分而病及于血,故尺中脉涩, 而为伤血之脉,则有下利脓血之证。
  人里成实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今已下,脉数不解,合 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论,257条)。“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 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金匿》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病人无表里证,既不全 属于表亦不全属于里,而表邪未全解,热已入里成实,故发热七八日而可下之。如果下后,而出 现消谷善饥,不大便里已成实,为瘀血所致,故宜抵当汤。如果发热十余日而脉浮数者,可知表 邪未解而已入里成实,故用厚朴七物汤,两解表里。
  热郁营血:“诸浮数,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金匮》疮痈肠痈浸淫病 脉征并治第十八)。浮数为有热之脉,但只见恶寒,局部病痛,为卫气虚,荣血涩滞,若血郁热腐’ 则可为痈肿之证,故其浮数之脉为热郁营血所致。
  (5)浮弱脉浮弱脉即轻取为浮脉,重取较弱无力。
  表虚证:“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论,42条)。由于风邪困束肌 表,阳浮于外,卫气强而阴血不足,卫气强其脉为浮,阴营不足,其脉为弱,当以桂枝汤调和营 卫。此为太阳中风,表虚之正脉。
  阳虚血弱:“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瞰蒜產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 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金匮》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浮 弱,手按之绝者,下血”({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褒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黄疸病而见浮弱之脉, 为误下之后,血疲于内,阴血伤而阳无根则外浮,故酒疸变为黑疽。男子面无血色,无寒热,其 脉浮弱者为阴血内伤,阳虚而欲外脱、故重取脉微欲绝,此为内伤证阴血伤而阳虚外越之浮 弱脉。
  阳虚精少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此浮弱 之脉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兼见精少血虚之涩象,故精气清冷,不能授胎,为无子之证。
  (6)浮细脉浮细之脉较为少见。浮脉属阳,轻取即得,细脉属阴,宜重取而得,固其脉体 纤细之故。若表证正气来复,亦可见浮细之脉。如“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 也”。此为表证邪退正复之脉,此浮细是与浮大、浮紧之脉,相对而言。
  (7)浮大脉浮大为阳脉,浮为在表,脉大有虚、实之辨。
  邪实浮大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论,268条)。“人病有宿食,何 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金匮》肺痿 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三阴合病,热势弥漫,阳加于阴,故目合而汗出,为邪实热盛之 象。腹内有宿食,胃肠气滞,为里实之证,故其脉不但浮大而见涩象,而尺中亦见微涩,为腹中 气滞可知,故宜大承气汤,荡涤实热,理气而去实积。
  邪实正虚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论,30条)。“结胸 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论,132条)。30条为太阳病误治而伤正,表邪未去,又见阴 津已虚,阴津不足则筋脉失养,故两脚挛息,故其脉浮大重按无力,宜温经扶阳。结胸本为实 证,其脉宜沉紧,如脉浮而大,为表邪未去,正气已伤,故不可攻下,攻下反使邪气内陷,故预后 不佳。其脉当属浮大而虚之脉。
  虚劳浮大:“上气面浮肿,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 七)。“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金匮》血痹虚劳 病脉证并治第六)。呼吸困难,面部浮肿为肺肾俱虚,肾不摄纳,气不归原,气脱于外,故其脉浮大 无根,病情险恶。如果肾精亏虚而致精不固守的虚劳病,阴虚内热,阳浮于外,其脉亦见浮大无 根之脉。故内伤杂证之浮大脉,多属真阴不足,虚阳外浮之象,与外感表证不同。
  (8)浮迟脉外热内寒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论225条)。此属于 阴寒盛于内,而格阳于外,故见下利而外有浮热,即外有表热,内有真寒,故其浮为虚阳外越所 致,脉迟为里寒内盛所致,以四逆汤回阳救逆。
  营卫虚竭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金匮》消渴 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此指消渴病后,卫气虚,营气竭。卫气虚不能固表,阳虚于外,而 见浮而无力之脉,营虚血少,而不充于脉,故脉来迟。
  (9)浮虚脉浮脉而见虚软无力,颇似浮缓之脉,亦属表虚之证。如“病人烦热,汗出则解, 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论,240条)。病人烦闷 发热,有两种可能,一为日哺所发热,为阳明实热,故宜下之,其脉应洪大有力;一为身热自汗, 其脉浮而虚,则为营气弱之表虚证,故宜发汗可用桂枝汤。
  (10)浮芤脉浮脉而轻取三脉皆有,重取则软大似无,两旁有而中间无,即浮大中空之脉, 多见于大失血或阳盛阴竭之证。如“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 绝’’(论,246)。脉浮为郁热内生,热伤津液,阴血内绝,故浮而见芤,按之中空,即为阳邪独盛,以 致虚竭之证。
  (11)浮虚湿脉浮虚为风邪以致于肌表为中风表虚之脉,兼有涩象为风湿阻闭经络所致。 如“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察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淫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论,174条。并见《金匮》g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由于风湿相搏,阻滞经脉,故宜温经助阳,散风祛
  湿,宜桂枝附子汤治疗。
  (12)浮动数脉轻取脉浮而兼见圆润而数,即浮脉而指下滑动而数,为表虚有热之证。如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 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论,134条)。表虚其脉浮,数为有热,痛为邪盛,故症见发热 头痛等类似太阳中风证,此时解表,而不可攻下,攻下则虚其里气,则可为各种变证,如膈气内 拒,短气躁烦,心中懊侬,心下因硬等结胸证或发黄。
  (13)浮滑脉
  表里俱热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论,176条)。“太阳病,下之 ……脉沉滑者,胁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论,140条)。白虎汤乃清肺胃之凉剂,故里有寒注家 俱释为“里有热”,方可用白虎汤,因其表里俱热,故其为浮滑。140条为太阳病误下,邪气人 里,若脉见沉滑为湿热相搏,则为协热利;若浮滑为里热内盛而伤阴络,迫血妄行,故为下血。
  疲热互结:“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论,138条)。由于太 阳病误下,虚其里气,邪陷胸膈,则为结胸证,但其病情尚浅,热与有形之痰搏结,故心下按之 痛,宜小陷胸汤主之。
  (14)浮洪脉浮为风邪在表,洪为气盛内热,故脉浮而洪大。如“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 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诊,身体为痒,痒则泄风,久为痂癩”(< 金匮》风水病脉证并治第十 四)。由于外受风邪,内有郁热,郁热与风气相搏,郁于肌表则为瘾疹,痂癩之证;若其邪气深 入,则为身体洪肿,风水之证。
  2.沉脉辨析
  (1)沉脉沉脉为轻取不见,重按乃得,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又与 肥盛之体有关。
  里虚寒证:“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论,92条)。“少阴 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论,323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 之”(论,305条)。92条本为太阳病,但脉反沉,为里虚寒之证,虽有外感之表,但里虚为重,故用 四逆汤先救其里。其他两条俱为少阴病,少阴病为心肾两虚之证,为里虚寒盛阳不外达、故有 四肢厥逆、宜四逆汤回阳救逆,而阳虚更甚者,加附子二枚,以助回阳之力。
  少阴表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论305条)。此为少阴 阳虚又有外感,属于少阴表证,故宜附子温中而兼用麻黄解表,细辛交通心肾,以治少阴表证。
  里实热证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论,128条)。脉沉为主里,喘满为阳明 证,里实热盛,肺气不降故为喘满,与太阳病喘满不同,太阳病喘满当有无汗而脉浮紧等证。
  水饮内停:“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脉得诸 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金匮》水气临脉证并治第十四)。“里水者,一身面目黄 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竭也,越婢加术汤主之”(同 上)。“水气之病,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同上)。水肿病由于水湿郁于肌表,经脉深陷,营卫运 行受阻,故其脉沉。沉为主里,如果水饮迫于肺,肺气不降则为喘咳,身体浮肿,水饮内停,不但 上迫于肺,而且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不利,即上下同病;若脾虚水泛,其身肿更乃严重,而有面 目黄肿,俱可用越婢加术汤,以宣肺健脾,加白术健脾胜湿,以去肌表之水;如因肾阳不足,不能 化气行水,兼见腰酸膝软,下肢肿重,可用麻黄附子汤,温经发汗而固肾气。
  湿郁发黄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金匿》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湿盛郁 结,湿郁化热,湿热相蒸而发黄,故有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其脉亦沉,当以清热利湿治之。可 见湿盛水结,多为脉沉,故称为“脉得诸沉,当责有水”。
  (2)沉紧脉阳虚里寒挟饮:“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 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等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论,67条)。“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 寒,沉寒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感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 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太阳病误治之后,阳气耗损,阴邪上 逆,或逆于心下’或上冲于头,或逆于胸中而出现不同症状,即由于阳虚水气冲逆而致。或由于 下焦元阳不足,水寒之气,结于关元,壮年之时不觉,老年阳虚则水饮上冲而喉咽塞噎,胁下急 痛,故为阳虚里寒为本,其脉为沉紧。故沉紧之脉主水主寒。
  实热结胸:“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不硬者,大陷胸汤主之”(论,135 条)。脉沉为主里,而紧则主痛,故紧非为主寒之脉。因本条未经吐下而邪盛内传,故未见浮脉 而反见沉紧之脉,为水热互结,疼痛甚重,故宜大陷胸汤治疗。
  热郁少阳:“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 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此乃半在里半在表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 得有汗’今头汗出,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论,148条)。“本太阳病不解,转人少阳者,胁下 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论,266条)。此两条俱属小柴胡 汤证,而少阳证其典型脉象应为弦脉,而此两条为太阳病传化而来,非为典型之少阳证,而是病 势向里发展,邪热郁于少阳,故当以小柴胡汤治疗。
  (3)沉迟脉沉为主里,迟为主寒,主湿或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所致。
  水寒相搏:“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此为寒水相搏而致水肿的脉象。
  津亏致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金匮》 疼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此为津亏液燥而致经脉拘急而成为柔痉,故宜滋阴生津,解肌舒筋之 栝蒌桂枝汤主治。
  营虚身痛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论, 62条)。发汗后仍有身疼痛,知非外感,而是营血虚少,血不营筋所致,宜新加汤,调和营卫,益 气和营而柔筋止痛。
  胸阳不振:“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萎薤白白酒 汤主之”(《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胸阳不振,水饮停聚,故其脉沉而迟,沉为在里。 迟为阳不足。
  虚阳外脱脉沉小迟,名日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 也”(《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此乃真阳虚衰,里寒内盛,阳气欲脱,故为脱气。阴寒内盛 故脉沉,阳气欲脱故为小迟。
  正虚阳郁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 泄利不止,为难治”(论,357条)。伤寒六七天而出现四肢厥逆,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为阳郁于 上则喉咽不利,唾脓血,下部阴竭阳脱,故为难治。
  戴阳证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 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论,诚条)。下利清谷,真阳衰惫,虚阳上浮,故面少赤为戴 阳,即属于真寒假热,阴竭阳脱之证,亦属难治。其脉沉迟为阴寒内盛之脉。
  (4)沉微脉脉沉而微为里寒盛而阳气不足,如“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 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论,6丨条)。汗下之后’表里阴阳 俱虚,阳主动,阴主静,昼则烦躁,虚阳外扰,夜而安静,阴寒内盛,故用干姜附子,急回其阳而散 其阴邪。
  (5)沉结脉脉沉而时有一止之脉,为气血结滞,运行不畅之象。如“太阳病,身黄,脉沉 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谪也,抵当汤主之”(论’ 125条)。
  黄疸病或由气滞郁结发黄或由血结发黄,都可出沉脉沉结。
  (6)沉滑脉沉为主里,滑为阳动、里实热,或主水湿盛。如“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 目肿大,有热,名日风水”(《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太阳病下之,脉沉滑者,协热利”(论, 140条)。水湿停留,外溢肌表,其脉沉滑,或太阳病误下,邪热人里,迫使水谷下趋则泄泻,其脉 亦沉滑,沉为主里,滑为水湿内盛,协热下利。
  (7)沉弦脉沉为主里,弦为主寒主痛或见肾虚肝旺。如“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论,365 条并见于《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金匮》惊悸吐衄下 血胸滞疲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下利而脉沉弦,为木郁中土,里寒下利,故腹痛下重。面无血色, 无寒热,为精血不足,阴虚肝旺,气逆血溢而致衄血。
  (8)沉实脉脉沉实为重取脉充实而不减,多为里热盛。如“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 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论,394条)。伤寒農以后,有不同转归,如果脉 沉实有力,为阳气来复太过,伤津液而成里实,故宜下法治之。
  3.迟脉辨析
  (1)迟脉迟脉为一息不满四至,多主阳虚里寒,或热结所致。
  卫阳不固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论,234条)。 由于阳虚不固表,故汗出多,微恶寒,可用桂枝汤固护营卫。
  里有虚寒:“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 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论,195条。并见《金匮》黄疽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伤寒脉迟,六七日而 反与黄芩汤撒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论,333条)。此两条 皆为里寒证。阳明病脉迟为胃寒不能消谷,故食难用饱,饱则胃气郁滞,气不升降,上焦不行, 下焦不通,故有头眩,小便难。伤寒六七日,为阳回身微热,医不晓而用苦寒之药,撒其热,苦寒 伤胃,则为腹中冷,胃中寒,故其脉迟。
  阳明里实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也,此外欲 解,可攻里”(论,208条)。里热已成实,而致短气、腹满,喘,故可攻里。由于实积郁阻,故脉 来迟。
  (2)迟滑脉
  实热下利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呕吐下利病脉让 治第十七)。下利而脉迟滑为里实热,迟为有实邪,滑为有热,以大承气汤,通因通用。
  (3)迟缓脉
  营卫不足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 则身或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人中,则胸满而短气”(《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由于营卫 不足,卫阳不固而致中风、瘾疼。
  ⑷迟涩脉
  血虚感寒寸口脉迟而淫,迟则为寒,淫为血不足”(《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血虚感 寒而致四肢厥逆,腹满,脉尺而涩等候。
  (5)迟浮弱脉
  正虚挟表:“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 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黄者,与柴胡汤”(论,98条)。里阳不足则脉迟,表阳不足则浮弱,正不抗 邪而致风邪袭表,若医反下之,则邪陷少阳及其他变证。
  4.数脉辨析
  (1)数脉为一息六至以上,来去急促。数而有力多主热,数而无力多为虚。
  阳气回复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论,381条)。阳虚下利而出现 数脉,为阳气回复,正能胜邪,故当自愈。
  胃寒虚热??“病人脉数,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 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论,122条。并见《方论》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胃气 衰微’真寒假热,故称“客热”其脉数,多为数而无力。故陆九芝曰:“数脉非热甚即虚极。”
  里实热盛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论,257条)。“若脉数 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论,258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后三日脉 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论,332条〉。“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 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论,367条)。此四条俱属里热而脉数。但里热亦有不同,如热 在阳明胃府,则消谷善饥;热在肠,实热积滞,则下利脓血;后两条俱见厥阴病,厥热胜复,若阳 复太过,热盛伤血,发为痈脓,热伤内络则清脓血,但总由邪所致。
  肺热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浊唾诞沫者何?为 肺痿之病”。“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脓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汤主之”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由于肺热而成肺痿、肺痈。肺痿为阴虚有热,枯萎不 荣,故其脉数而虚,肺痈为热聚肺溃,壅塞不通,故其脉数而实。
  (2)数急脉脉数而急为病在发展,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 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论,4条)。太阳病,若见躁烦者为邪气化热,其数而急为邪盛,病在 进展,有欲作传经之势。
  5.滑脉辨析
  (1)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珠应手为滑脉。多见里热,或主痰,宿食,表里俱热等。
  里有热:“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论,350条)。“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
  下乃愈,宜大承气汤”(《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前者,为里有热、热郁于内而阳不外 达,故四肢反见厥冷,为热深厥亦深,故宜白虎汤清里热;后者,下利反见脉滑,为实热积滞而下 利’故宜大承气汤,泻热荡涤实热,热去则利止。
  (2)滑数脉
  宿食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存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论,256条)。 阳明病脉滑而数,为宿食积滞,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肺热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金匮》肺痿,肺痈咳 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3)滑疾脉脉滑而带急躁不宁之脉,为滑疾脉,与滑数脉不同,为阳明里热,但实而未坚。 如“阳明病,谱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论,条)。即以小承气汤掲热破滞’以
  去里实。
  6.虚脉■辨析
  虚脉为脉来轻软无力,指下无神,多与其他脉象相兼,如浮而虚多为气虚,沉而虚多为血 虚。“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论科7条)。即沉而
  虚之脉。
  7.实脉辨析
  实脉为脉来充实有力,脉大而坚实,按之不减,亦兼见为多。邪实者多为浮大而实,里实者 多沉实有力。
  表实:“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硬也” (论,245条)。阳脉实指寸口脉实,主表,故当发其汗,为表实之证。但发汗不宜太多、太多则伤 津而为大便燥结之里实证。
  里实病人烦热,汗出而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论,240 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注,369条)。前者为里实,其脉实有力;后者为下利后出 现实脉,为正虚邪实,其病为逆,故脉实而无神,证属危候。
  8.细脉■辨析
  脉来直细而软,应指如丝,多主阳虚、血虚或阳结。
  ⑴细脉
  阳邪郁滞:“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硬硬,脉细者,此为 阳微结”(论,148条)。阳郁于里,气不外达,故手足冷而心下满;阳郁于内,血不外达,故其脉细。
  血虚寒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论,351条)。脉细欲绝,似有似无,已 是元阳衰微而不能运血,故宜当归四逆汤,温经回阳补血运脉。
  (2)细数脉脉细而数多为里虚有热。“太阳病下之……脉细数,头痛未止”(论,140条)。 此因误下而表邪内陷,虚阳上奔,故头痛未止,其脉细而数。
  (3)细沉数脉脉细而沉数为里阳虚而有虚热。如“少阴病,脉细沉数,不可发汗”(论,285 条)。少阴病为心肾两虚,如元阳不足,阴寒内盛,本应脉微细,但见数象为虚阳外浮、不可发 汗,否则更伤津液而虚其虚。
  9.微脉辨析
  (1)微脉微脉为极细极软,若有若无,重取则绝,多见亡阴亡阳,气血衰微之证。
  表里俱虚:“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拒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论,23条)。太阳病八九曰为转归之时,如 出现恶寒之表虚,脉微之里虚,表里俱虚,不可更行汗、吐、下之法,宜以温经调和营卫,以解
  表邪。
  气血俱虚:“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论,160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 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搏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太阳 病误治后,既伤阳气又伤津液,阴阳俱伤,气血两虚,故见虚烦脉微。如风痹证见阴阳俱微,邪 郁血分,气血湿滞、血不外荣,故可用补气通阳、通络和血之黄苗桂枝五物汤主治。
  元阳衰微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论,286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 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论,338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 不还者死”(论,343条)。元阳衰微,真阳欲脱,汗出厥冷而脉微,治当急救回阳,以消阴寒。
  阳虚阴盛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论,315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 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论,317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 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论,390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 加人参汤主之”(论,385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 者,四逆汤主之”(论,389条)。此五条俱属阳虚阴盛而成,但其表现不尽相同。315条为阴寒内 盛,阳气衰微,并见戴阳于上,故下利而脉微,宜白通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317条为阴盛于 内,格阳于外,内真寒外假热;390条为阴盛阳衰,阴阳格拒。元阳衰竭,故厥利而脉微欲绝,似 有似无,治疗皆宜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或加猪胆汁咸寒,益阴和阳,以消格拒;385条为阴盛 阳虚,亡血伤阴,故利止脉微,治以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生津;389条为真阳虚衰,阴 盛于内,格阳于外,故以扶阳救逆为治本,酌加通阳益气,生津之品,亦宜四逆汤为正治法。
  阳回自愈:“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 烦下利必自愈”(论,撕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论,245条)。少阴病脉紧为寒邪内 盛,至七八日,自下利,紧脉变成微脉,示寒邪渐退,阳自回,故手足温、此微脉与紧脉相较而言, 故非阳衰之微脉。如果脉阳微而浮取有微弱和缓之意,亦为邪退正复之象。
  (2)微缓脉脉微而缓是指不洪不紧而柔和的脉象,为邪退正复的征兆。“太阳病,得之八 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 也”(论,23条)。太阳病已至七八天,其脉象由浮紧之脉,转为微缓之象,又无其他症状,故为邪 退正复的机转。
  (3)微弱脉微弱之脉亦多为阳气不足所致。如“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 此无阳也”(论,27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论,38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 弱者,此本有寒分也”(论,139条)。27条为表寒之邪已部分化热,故脉也由原来的浮紧之象变 为微弱,可见微弱是与浮紧相较而言;38条如脉微弱者,不可服大青龙汤,因气血不足,服之则 邪气内陷;139条所谓“有寒分”是指阳衰虚寒,正气不足,故心下必结,其脉微弱。
  (4)微数脉微而数之脉,多主阴血不足或阴虚有热。如“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论,114 条)。“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金匮》呕吐哕下 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阴虚内热,则不可灸,灸之则温阳助热;营血不足,血不营脉,俱可见微数 之脉,其脉数无力而微弱。
  (5)微沉脉微沉之脉多主气血疲阻于内。如“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 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 瘀热在里故也”(论,124条)。太阳病表邪不解,而内人于膀胱之府,出现少腹硬满,小便不利为 下焦蓄血证,故其脉微而沉为血结于里,用抵当汤以下瘀血则愈。
  (6)微涩脉微涩脉为血少津虚之象。“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反微涩,里虚也,难治” (论,214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论条)。 “伤寒,其脉微湿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论,3糾条)。阳明病本为洪大脉,今脉微涩,微 为气虚,涩为血少,为热邪伤津、津气两虚,故属难治。少阴病本为虚寒之让,如果呕而汗出,数 更衣,则更伤津液,气阴两虚,故宜扶阳温经之灸法。霍乱以吐泻为主证,伤阴更为严重,故其 脉微而涩。
  (7)微细脉脉微而细,为气血不足,阴阳俱虚之象。如“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 以然者,以内外俱虚也”(论,60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论,28!条)。太阳^经汗 下误治,使阴阳气血俱伤,故其脉微细而恶寒;少阴病为心肾两虚之证,心主血脉,肾主元阳,故 其脉微而细。
  (8)微细沉脉微细沉俱属阴脉。如“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论, 300条)。少阴病出现沉细为阳虚之甚,而且见沉象为阴寒内盛。
  (9)微浮脉脉微而浮,亦可为阴阳俱虚或有邪退之征。“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 愈”(论,290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论,327条)。少阴病寸脉当浮,今不浮 而微,为风邪渐解,尺脉当沉,今反浮为阳气渐回之象。厥阴病为阴尽阳出之病,故脉见微浮为 邪气达表,是向愈之机。微浮之脉亦有邪在上焦的,如“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 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论,166条)。
  (10)微弱数脉微弱而数亦多为正复邪退之象。如“下利,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 不死”(论,365条)。下利出现微弱数之脉、为阳气渐回,故利自止。
  10.洪大脉辨析
  脉来大而数,满于指下,称洪大脉。多为邪热亢盛之象。如“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 与桂枝汤如前法”(论,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 之”(论,2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论,186条)。“下利,脉大者,为未止”(论,385条)。上四条 俱为阳邪亢盛所致,但各有不同情况,25条为邪在表,阳气浮盛于外;26条为邪入阳明气分,表 里俱热,故以白虎汤,生津止渴,清泄阳明之热;186条为邪已入阳明,邪热亢盛;385条为下利 脉大,邪热尚盛,故利未止。
  11.弦脉辨析
  (1)弦脉弦脉为端直以长,如循长竿末梢。主痛、主寒,或为痰或病在肝。
  邪入少阳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小柴胡汤主之” (论,100条)。“太阳病下之,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论,140条)。前者为少阳病兼里虚之证,阳脉 (浮取)涩为气血虚少,阴脉(沉取)弦为主痛,可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缓其疼痛,如不愈为邪留 少阳,故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后者为太阳病误下,邪传少阳,故脉弦而两胁拘急。
  肝旺乘土太阳与少阳并病……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肝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剌期 门”(论,142条)。太少并病,误用汗法,则两阳之邪,乘燥人胃,则发谵语,脉弦为胃热而见少阳 之脉,故活用刺期门之法,以泻肝胆之热。
  里热炽盛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 语如见鬼状……脉弦者生,涩者死”(论,212条)。太阳病误下而致阳明腑实,如见涩脉为阴绝, 阴精已涸;若见弦脉为明气未绝,故尚有生机。
  悬饮证:“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饮属阴邪, 其脉弦,饮停胁下为悬饮,故宜十枣汤主治。
  (2)弦细脉弦为少阳病本脉,兼细为少阳病而有正气不足之象。如“伤寒,脉弦细,头痛 发热者,属少阳”(论,265条)。伤寒已转人少阳,故脉见弦细。
  (3 )弦迟脉弦而迟为上焦寒实之脉,如“少阴病,饮食人口则吐,心中温温饮吐,不能吐, 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论,324条)。此为寒实在胸,胸中阳气 被寒饮所阻,故当吐之。
  (4)弦数脉脉弦数为寒饮之脉。如“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金匮》咳嗽疲饮病脉证并 治第十二)。饮邪停聚而脉见弦数,为寒饮已有化热之征,故其病为逆,难治。
  (5)弦紧脉脉弦而紧为痰饮之脉。如'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 走于肠间”(《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水走肠间,为痰饮之病,痰则脉弦,寒则为紧,故见恶 寒之象。
  (6)弦浮大脉脉弦浮大为三阳俱病,如“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 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论, 231条)。腹胀满有潮热,脉大为阳明证;鼻干不得汗,脉浮为太阳证;胁下痛,耳前后肿,脉弦为 少阳半表半里证。
  12.短脉辨析
  脉来不及本体,上不及寸,下不及尺为短脉。多主元气不足,如“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 阳,谵语,脉短者死,脉和者不死”(论,211条)。由于汗出多,又重发汗,为虚其虚,故为亡阳伤 津之证,其预后不佳。
  13.弱脉辨析
  脉来软弱无力,按之乃得,举之则无为弱脉。多为气血两虚而偏于阳虚、气虚。
  (1)正气虚弱“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 当汗自愈”(论,113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 气弱易动故也”(论,280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论,377 条)。此三条可概括为正气虚弱,但又各有特征,113条以热伤津气为主,故见口渴,津虚不能充 盈于脉,故见脉弱,如果被火则津越伤而发谵语。280条为脾胃阳虚,故“续自便利”,如用大黄 芍药之苦寒之剂,宜减量,以防更伤脾胃之阳。377条为阳虚四逆、故宜四逆汤急温之。
  (2)阳邪人里如“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 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论,251条)。得病二三天而见脉弱为止气已虚,又见烦躁, 心下硬为邪巳入里,故宜小承气汤以和胃气。
  (3)邪退正复“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论,360条并见《金■》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 治第十七)。“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此二条 弱脉是指邪实之脉,已变为弱脉,为阳复邪退之脉,如仍为实大数之脉,为邪热鸱张,故为死证。
  14.紧脉辨析
  紧脉为脉来紧张有力,左右弹指,近于弦。多主寒、主痛、主痉。
  寒邪k表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论,3条)。此为寒邪侵袭之风寒表实证。
  寒邪在里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论,如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曰,自 下利”(论,287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论,361条)。此三条俱属阳 气不足之里寒证,283条脉阴阳倶紧为阴寒已甚,寒已入里,当无汗,今反汗出为亡阳,真阳素 亏,无阳以固外。287条少阴病为寒盛于里,水谷不化,故下利而脉紧。361条为里虚下利,其 脉紧为邪未退,内寒盛,若见脉数,微热汗出,为阳气回而自愈。
  主痛太阳病,下之后,脉弦者,必咽痛”(论,M0条)。此为表寒人里,损及少阴之络,故
  咽痛。'
  主痉夫痉病,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金匮》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痉病为筋脉弦直而 致紧脉。
  正气来复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 狂,澉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论,192条)。由于正邪相争,正胜邪 退,通过战汗病愈。
  寒痰凝阻:“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 须吐之。宜瓜蒂散,’(论,355条)。脉乍紧;手足厥冷,为寒痰结于胸中,痰凝阻络,血行不畅’故 宜瓜蒂散吐之。15.缓脉辨析
  缓脉应指和缓,往来均勻,不急不徐,不强不弱,为有胃气之脉。但缓而兼浮象为中风。如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论,2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 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论,244条)。此二条俱属于太阳病中风表虚证。 244条所述寸为阳,尺为阴,故寸脉缓关脉浮尺脉弱,即阳浮而阴弱,为卫强营弱之证,宜桂枝 汤主治。
  16.促脉辨析
  脉来数而时一止,复来者为促脉。见于阳气上盛下虚’不相顺接;或见于气上而不下,胸膈 逆满,喘咳;或见于发热等证。
  表邪未尽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论,21条)。“太阳病,桂枝 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论,34条)。21 条是太阳病下后,表邪未尽,胸阳受损,故见脉促。34条为表证误下,邪热内陷而见遂利不止, 脉促之协热下利。
  表证欲解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论,140条)。太阳病误用下法,如 不结胸,脉促而有力,为正气尚能抗邪外达。
  阳虚厥逆伤寒脉促,手足厥冷可灸之”(论,349条)。由于阴盛格阳,阳虚不外达,故手足 厥递,可用温灸之法以通阳。
  17.小脉辨析
  小脉为三部皆小,但指下明显,不似弱脉,微脉之微弱,比细脉略粗。多由元气不足所致, 但小而按之不衰为实热固结,如阳病见小脉为病欲解。如“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论,271条)。此为邪退正虚之脉,伤寒三日,邪传少阳,脉当弦,今脉小为邪气微而欲解。
  18.涩脉辨析
  涩脉往来不流利,艰涩而细迟。多由营血不足,或气滞血疲所致。
  阴血虚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若剧者 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论,212条)。伤寒经误吐误下 后伤阴,而致阳明腑实重证,但如果脉弦,正气尚存,脉涩者阴血衰竭,故预后不良。
  阳气壅郁:“二阳并病,汗出不彻……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 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论,48条)。由于二阳并病,发汗不彻,表证未除,阳气被郁,而 致脉涩,为气血郁滞之徵。
  19.结代脉辨析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为结脉,多为阴邪固结或气血凝滞所致。代脉为脉来时止而不能自 还,多为元气不足,不相接续。如“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 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论,丨乃条)
  结代脉皆可见于气阴两伤之心脏疾患,如“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灸甘草汤主之”(论,177 条)。伤寒后期,出现结代脉,心动悸为阴血大伤,心阳衰微,故宜养血复脉之炙甘草汤主治。
  (三)趺阳脉诊脉法
  趺阳脉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胃为后天之本,诊趺阳脉以候脾胃之气,对于保 胃气扶正祛邪有重要意义,故《伤寒杂病论》中,以趺阳脉诊断疾病亦较多应用。
  (1)浮脉趺阳脉浮多为胃虚。如“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馏,言胃气虚竭
  也”(论,辨脉法26条)。此脉浮为胃气虚竭,阳虚里寒,有胃气结而上逆,发为气噎证。
  ⑵数脉“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坠,小便即数”(《金匮》消渴小便不利病 脉让并治第十三)。数为有热,趺阳脉数,为胃中有热,故消谷善食,大便坠。
  (3)浮数脉“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径也,趺阳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 特下之所为也”(论,辨脉法11)。趺阳脉本为迟缓脉,如果浮而数,为医生误下,虚其里气、邪气 内陷,以致脾胃气弱,其脉浮为虚,数则为有热,为脾胃气虚而有热之脉象。
  (4)浮芤脉“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 气微弱,四属断绝”(论,平脉法69条)。由于卫气虚营血伤,故其脉浮芤,甚则出现宗气微弱,四 肢厥冷之证。
  (5)浮涩脉“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 子仁丸主之”(论,24?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 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金K》呕吐唉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脾约而出现浮涩脉为胃强脾弱, 津液枯竭,故大便硬,以麻子仁丸润脾清胃。胃反证是脾阴、胃阳两虚,脾胃虚寒,津液不足,故 朝食暮吐。故趺阳脉浮可有虚实之分,涩脉为阴不足,如胃反而出现紧涩之脉,不但胃虚明显, 而且寒邪已甚。
  (6)滑脉“脉滑则喚,此为医咎”(论,辨脉法26条)。由医者误治而胃虚,虚气上逆则为哕。
  (7)滑紧脉“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 作疮也”(论,平脉法58条)。趺阳脉滑为胃之阳气盛,紧为脾之阴邪盛,寒热相击则胃脾自伤,如 同手握刀刃而成创伤。
  ⑶沉数脉“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论平脉法,67条)。沉为主里, 数为有热,胃中热,故能消谷。如果脉沉而紧,为胃虚寒,故病难治。
  (9)微紧脉“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论,平脉法7丨条)。 微为气虚,紧为里寒,故为胃之虚寒证。
  (10)紧数脉“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金匮》黄桓病脉 证并治第十五)。脉紧主脾寒,脉数主胃热,胃热故能食善饥,脾寒则运化不健,故食后胀满。
  (11)微弦脉“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肤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与温 药服之”(《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脉微为脾胃虚寒,弦为主肝、主寒、主痛,脾胃虚 寒,肝气上逆,故腹满而两胁疼痛。
  (12)伏脉“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论,平脉法73条)。“趺阳脉伏,水谷不化, 脾气衰则鹜溏,胃气弱则身肿”(《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趺阳脉本为沉迟之脉象,如脉伏 不出,或推筋按骨而得,则为脾胃虚衰,阳不外达,则身冷肤硬;气虚不运化,则为鹜溏,水湿内 禁则为浮肿。
  (13)伏涩脉“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淫则食不得人,名曰关格”(论,平脉法 60条)。伏脉为胃气虚衰,脉伏不出,虚气上冲,故吐逆。涩则脾虚不运,故食不得人,为中焦受
  阻,故为关格证。
  (四)少阴脉诊脉法
  少阴脉指足少阴肾脉而言,位于太溪穴处。少阴为阴阳气血之本,《素问。三部九候论》中 有“下部地,足少阴也”。但亦有指手少阴心脉者,位于神门穴,即《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述“中 部人,手少阴也”以候心气的盛衰,在临床上都有应用。
  (1)细脉“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女则经水不通”(《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少阴主肾,司二阴,为精血之源,故少阴脉细为精血虚少,女子经水不通,肾虚气化失职,故小便
  不利。
  (2)紧沉脉“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 四)。少阴主肾,其脉紧沉为肾阳不足,寒从内生,阳气虚则不能敷布,故周身关节痛,阳虚不化 气,故小便难。
  (3)滑数脉“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金匮》妇女杂病 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少阴主肾,其脉滑数为湿热在下焦,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而腐蚀,故糜乱成 疮。以狼牙汤洗涤,而燥湿清热。
  (4)弱涩脉“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论,平脉法72条)。
  (5)脉不至“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人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 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W”(论,平脉法74条)。少阴脉 不至,为肾气衰微,精血枯竭,厥逆之气上奔,上冲心肺而致尸厥证,刺期门、巨阙以回阳救逆。
  (6)浮弱脉“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金匮》中风 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此指心肾脉俱不足,心主血,肾主精,心肾不足,精血虚受风,故关节 掣痛。
  (五)寸口、趺阳诊脉法
  寸口脉主五脏,为脉之大会;趺阳脉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故寸口、趺阳脉合诊,既可诊断五 脏之气,特别是心、肺之有余不足,又可诊断后天脾胃之气,故更为全面,认证更为准确。如“师 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 手足逆冷……腹满肠鸣”(《金K>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心肺俱虚,气血不足,则寸口脉迟而 涩,脾胃气衰,则趺阳脉微而迟,又感于寒邪,阳不外达,故手足厥逆,腹满肠鸣,甚则影响膀胱, 小便不利。又如“寸口脉浮而迟,浮则为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 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此指水气 病的寸口、趺阳相参诊脉法。寸口主上焦数为有热,迟指尺脉迟为主里,水湿气盛,湿与热相搏 为里水,而且肤阳脉浮而数为有热,热与水互结,水湿泛溢则为浮肿,水湿内停则为小便不利。
  (六)趺阳、少阴诊脉法
  趺阳脉主脾胃,少阴肾脉主肾气虚实,趺阳与少阴脉相参,为后天与先天的对比诊脉法,对 某些疾病的诊断更为全面。如'“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 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 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论,辨脉法w条)。趺阳脉浮而涩,为脾胃 气虚之下利证,如果浮而大,多为有热,为气实热盛,阴血不足之下利,从脉以测证,同时少阴脉 正常,为下焦无病,病在中焦。若少阴脉出现滑而数之脉,为下焦已热,热伤血络,则下利脓血, 又非中焦有热所致,故跌阳、少阴对比诊脉法可进一步确定病位。
  (七)寸部、尺部诊脉法
  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因寸、关、尺三部脉象所主脏腑不同,故寸部与尺部相对比诊 断脉法,对分别脏腑有一定意义。一般寸部与尺部是相等为缓脉,属正常之脉。如“阳脉浮大 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论,辨脉法8条)。寸为阳,尺为阴,寸与尺脉 相等,无大无小,脉来和缓,不疾不躁为缓脉,即正常现象,即使有病亦非逆证。
  (1)寸微尺弱“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 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 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人阴中,则发热也”(论,辨脉法3 条)。寸部主阳、主表、卫外之阳不足则恶寒,其脉微;尺部主阴、主里,阴气不足,则阴虚内热, 其脉弱,此以寸、尺对比法,辨别阴阳失调所致恶寒,发热证。
  ⑵寸浮数尺涩“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 第十七)。寸脉浮数为阳热气盛,尺脉涩为热伤阴血,血络受损,则为下利脓血,与寸脉沉迟之虚 寒下利不同。
  (3)尺、寸浮大“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 则吐逆”(论,平脉法59条)。浮为正气虚,大为邪气盛,但寸部浮大为格,病在上焦、阳气不降而 格于上;尺中浮大为关,病在下焦,阴气关于下,不能上交,如尺、寸俱浮大为关格,上则吐逆,下 则不得小便。
  (4)寸微尺紧“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论,平脉法75 条)。寸口脉微为亡阳,故大汗出,尺脉紧为阴气盛,证属阴盛亡阳,故称“不见阳”。
  (5)寸浮尺涩“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 宿食’大承气汤主之”(《金匮》腹满寒如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寸口脉浮大为阳气盛,胃有热,尺中 涩为气滞食积,脾呆不运,故见涩脉,非为涩弱无力之脉,故知腹中有食,宜大承气汤主治。
  (6)寸沉尺微“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 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金匮》痰饮咳嗽脉证并治第十二)。痰饮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服小青龙汤 后,饮邪未去而出现各种变证,饮邪在上则寸脉沉,下焦真阳不足,故尺脉微。
  (7)寸或尺脉独见“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论,平 脉法52条)。寸脉主阳而独见不及关部,为上焦心肺之气不降,有升无降;尺脉主阴而独见不及 关部,为妓肾不升,有降无升,故寸脉不及为阳绝,尺脉不及为阴绝,阴阳离绝,其病不治。
  (八)诊尺脉法
  单诊尺脉多候下焦疾病,特别是对肾及妊娠等情况有重要参考意义。
  (1)尺脉小弱“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金 匮》妇人妊娠病脉并治第二十)。育龄妇女,身无大病’但见呕吐,不愿吃饭,无寒热等症,为妊娠恶 阻,无病脉,只见尺脉小弱,有孕妇胎气初始,经血养胎,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2)尺脉浮“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金匮》惊悸吐龃下 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尺脉以候肝肾,肝肾同居相火。尺脉应沉而反见浮象,为肝肾阴 亏相火内动,上扰于目,故视物不清,迫血妄行则衄血。
  (九)尺脉<趺阳脉诊脉法
  尺脉主下焦、主肾,趺阳主中焦、主脾胃,故以尺脉与趺阳对比,可诊断脾胃和肾的疾病关 系。如“尺脉浮则伤肾,趺阳脉紧则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 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黄疸”(《金慶》黄疽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尺脉浮为 肾虚有热,趺阳脉紧为寒盛伤脖,脾湿内停,湿热相搏,则为黄疸。
  (十)诊关脉
  关脉候中焦脾胃,故对脾胃疾患有一定参考价值。
  (1)关脉浮“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论,154条)。关脉以
  候脾胃,浮脉主阳热,阳热之脉,仅见于关上,为中焦有热,痞寒不通,故心下痞,按之濡。
  (2)关脉细数“太阳病当恶寒,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 也,此为小逆”(论,120条)。因太阳病误行吐法,虚其胃气,表邪内陷,故关脉细数。
  (3)关脉小紧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 白白酒汤主之”(《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寸口脉沉而迟为胸阳不振,痰饮上乘;关 上脉小紧并见,为中焦有痰饮积聚,故为胸阳痹阻,以宣搏通阳,豁痰下气之栝萎薤白白酒汤 主之。
  聂惠民
  五、其他古代脉法
  《脉经》成书前,是脉诊逐渐成熟的时期,除了《内》、《难》仲景等脉法外,还可以见到一些散 在的记述。如《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秦公派秦和诊治晋候之疾,秦和参以色脉详论其病,故《周 礼?注》曰:“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能专是者,其为秦和乎?”又如《后汉书?卷百十二》载:涪 翁善于切脉,并著《脉法》以行世。同时还记载了郭玉擅“方诊六微之技,阴阳不测之术”。可于 帷外凭脉以别男女。近年来陆续出土了一批医简帛书、如《流沙堕简》,《武威汉代简》、《五十二 病方》等,其中成文早于《内经》的如《足臂十一脉灸经》曰掮温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曰死。温 绝如食倾不过三日死。”其中的温字即今之脉字。可见当时已较普遍地运用脉诊了。遗憾的是 当时的许多著述均已亡佚,目前仅存扁鹊、仓公、华佗脉法的零星资料,以及著者不详的《四时 经》与《脉法赞》。正是这些资料的存在,才使我们得以了解《脉经》以前诊脉法的某些情况。
  (一)扁鹤脉法
  扁鹊又名秦越人,勃海郡人,以善于诊脉而著称于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曰:“至今 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淮南子?泰族训》亦曰广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犀息 脉血而知病所从生。”西汉?宽桓在其《盐铁论》中亦援引“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为其论据。 皆足以证明其善于诊脉为世所公认。
  有人认为:扁鹊非指一人,乃是当时医术高超者之统称。如果是这样,那么扁鹊脉法亦非 个人经验的总结,而是反映着当时的脉学成就。
  由于《难经》脉法已介绍于前,因此,这里所参照的主要是《脉经》收录的“扁鹊阴阳脉法”、 “扁鹊脉法”、“扁鹊诊诸反逆脉”、“诊损至脉”等文献。从中可以看出,扁鹊脉法有如下特点:
  1.与《内经》相互渗透
  由于扁鹤活动年代与《内经》成书时期大体一致,因此,诊脉的原则与《内经》亦多重合,甚 至某些具体论述也如出一辄。例如:《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与《素问?大奇论》几乎一字不 差,只是论述编排的次序略有不同而已。
  另外,在扁鹊的论述中,常出现冠以“经日”、“经言”的引语,而其内容又为《内经》所无。如 “经言:得病七八日,脉如屋漏雀啄者死”。“脉五来一止,不复增减者死,经名曰代”,等等。说 明扁鹊脉法除与《内经》相互影响外,可能还别有所承,或许来自长桑君所传之上古医书。另外 后世称为“十怪脉”的虾游、鱼翔、偃刀、转豆等,其描述亦首见于扁鹊,而为《内经》所无。如其 曰:“脉困病人脉如虾之游,如鱼之翔者,死。”“脉如转豆者死。脉如偃刀者死。”并指出了死脉 的共同特点是:“如群鸟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 关之里,不在荣卫。”这些描述至今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在诊法上《内经》同时采用寸口、喉手、遍身三种诊法,而扁鹊则全部采用独取寸口诊法,甚 至可以认为《内经》中的寸口诊法即来自于扁鹊。可见扁鹊脉法与《内经》脉法是同中有异、相 互渗透。
  2.阴阳妹法
  扁鹊的阴阳脉法,以其三阴三阳独特的时空分布,自成一体。关于三阴三阳在一日中的分 布,《扁鹊阴阳脉法》曰:“平旦日太阳,日中日阳明,晡时日少阳,黄昏日少阴,夜半日太阴,鸡鸣 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与一般厥阴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少阴的顺序有异。关于三阴三阳在 一年中的分布,《扁鹊阴阳脉法》又曰:“少阳之脉……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太 阳之脉……三月四月甲子王。阳明之脉……五月六月甲子王。少阴之脉……王五月甲子中, 七月八月甲子王。太阴之脉……九月十月甲子王。厥阴之脉……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从中 可以看出其排列顺序为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其主时,少阳从十一月至二月,少 阴从五月至八月,分别为四个月。在少阳的主时中包含了厥阴主时,在少阴的主时中则包含着 阳明主时。由此看来,一年之时仅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者即可全部分主。人所共知,三阴三阳 是在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中增加了阳明与厥阴而后形成的,而扁鹊的这种三阴三阳主 时法,带有浓厚的四象色彩。而这种尚未完全从四象中蜕化出来的现象在《内经》的阴阳学说 中已经基本见不到了。
  不仅如此,扁鹊对三阴三阳各自脉象的描述,亦与《内经》有所不同。如少阳“乍小乍大、乍 长乍短,动摇六分,动摇六分以上者为病脉”。太阳“洪大以长,其来浮于筋上,动摇九分”。阳 明“浮大以短,动摇三分;大前小后,状如科斗,其至跳”。动摇三分以上者为病脉。少阴“紧细 动摇六分”。太阴“紧细以长,乘于筋上,动摇九分”。厥阴“沉短以紧,动摇三分”。与之对照 (详见表一),《内经》不但没有记载三阴三阳脉的振幅,而且在脉象的描述上,只有《素问?平人 气象论》中的三阳脉与扁鹊大同。因此,可以认为,扁鹊的阴阳脉法,在年代上,可能更为久远。
  扁鹊除了注重三阴三阳脉的时空变化规律外,对脉搏起伏及至数变化所反应出来的阴阳 变化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做出了规律性的总结。关于脉搏起伏盛衰的变化,《诊损至 脉》曰:“脉一出一人曰平,再出一入少阴;三出一人太阴;四出一入厥阴。再人一出少阳;三人 一出阳明;四入一出太阳。脉出者为阳,人者为阴。”这种以脉搏的起伏对比来确定阴阳盛衰的 方法,与《素问?阴阳别论》的“来者为阳,去者为阴”的原则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却以 出多为阴,人多为阳,似与出阳入阴相矛盾。其实不然,阴与阳本相互维系,唯阴与阳均等方可 阴阳和调。出多则阳盛而伤阴,故出多为阴病,人多则阴盛而伤阳,故入多为阳病。因而这里 所说三阴三阳脉的变化,实际上是正气损伤状况的表现。
  表1三阴三阳脉象对比表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至真要大论大而长短而涩大而浮沉钩弦
  续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平人气象论洪大长浮大而短乍数乍疏 乍短乍长
  经脉别论浮大浮滑而不实伏鼓沉
  阴阳别论弦浮弦而沉急不鼓弦急悬不绝伏鼓浮不鼓钩而滑
  扁鹊洪大以 长、浮浮大以短乍小乍大 乍短乍长紧细以长紧细沉短以紧
  对于脉搏至数变化与阴阳盛衰的关系,扁鹊指出呼吸定息,脉五动而和缓为常,即阴阳 匀停平和。若五至而紧则为夺气。七至为离经,七至而紧为夺血。九至为夺精,九至而紧为夺 形。十一至为死。脉迟则一息脉二至为一损,一息脉一至为二损,又称为离经。一息又一呼脉 一至为三损,又称为争。两息脉一至为四损,又称为亡血。两息又一呼脉一至为五损,又称为 绝。”这种脉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注意形脉与病脉之顺逆
  扁鹊认为,无论形体还是病症,都应与脉象相适应,反之则为逆。
  关于形与脉。扁鹊曰:“肥人脉细小如丝欲绝者死;羸人得躁脉者死。人身涩而脉来往滑 者死;人身滑而脉来往涩者死。人身小而脉来往大者死。人身短而脉来往长者死;人身长而脉 来往短者死。人身大而脉来往小者死。”其所说的死字当与病字互看,并非断其必死,而是认为 形与脉逆,患病则预后多差。
  关于病与脉。扁鹊曰设病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反得肺脉浮短 而涩者死也。病人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得坚实而数,反得沉细而微者死。病若吐血复 鼽齟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死。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四逆,脉 反沉细微者死。”等等,其论述比《内经》丰富得多。这说明,扁鹊脉法产生于丰富的临床经验 之中。
  总之,扁鹤脉法与《内经》相互渗透,以独取寸口为法,重在判断阴阳盛衰、病势之逆顺,集 当时脉学之精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仓公脉法
  仓公,姓淳于,名意,西汉。临莆人。因曾担任齐国的太仓长,故别号仓公。其先后师学于 公孙光,公乘阳庆,得受《禁方》;《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等秘籍。其治学严谨,不尚浮 夸,在脉学上亦有很深的造诣,是脉学承前启后之人。其脉案治验均有笔录,名之为《诊籍》,惜 已不传。现仅能通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只言片语,以窥其脉法之大略。
  1.诊法独取寸口
  仓公所受之学与扁鹤一脉相承,故其诊法亦为独取寸口法。《扁鹊仓公列传》收录的二十 六个病案中,记载诊脉的有十六个。这些医案中谈诊法时,大多简曰切其脉。”然而,亦有少 数医案谓为“太阴脉口”。如在齐中御府长信案中曰?? “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在齐王太 后案中曰切其太阴之口。”可知“切其脉”实际上是诊寸□脉之简称。这一点还可从齐淳于司 马病案中“诊其脉时,切之尽如法”的记载,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因为这说明独取寸口的诊法, 在当时已经做为主要诊法被普遍地采用了,已无须再作进一步的说明,所以,仓公简曰:“切
  其脉。”
  另外,在这些脉案中有两次提到了“气口”一词,如齐郎中令循案中曰:“切其脉时,右气口 急。”齐中尉潘满如案中日右气口小紧。”这两处所称之气口,皆在右侧。与此相应,在济北王 侍者韩女案中则曰:“肝脉弦出左口,故欲得男子不可得也。”这种认为左右寸口脉,标志着不同 病变的诊法,实际上是《脉法赞》中以左右分属人迎与气口,以及后世用以分侯外感内伤脉法的
  先导。
  2.丰富的脉象记述'
  仓公所遗脉案,尽管非常有限,然而其中提到与使用的脉象却非常丰富。有浮沉弦涩,紧 滑数坚,实长大小,弱平鼓静,躁散代脉,以及番阴、番阳、并阴等二十二种之多。除后三种脉象 外,其余均为今日脉诊所沿用,这足以证明,脉诊在当时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其中,并阴脉与“阴阳交”病相关。如齐中御府长信案曰切其脉时并阴,脉法曰:‘热病阴 阳交者死。’切之不交,并阴。”阴阳交病见于《素问?评热病论》,是危重的热病两感证。目卩“汗出 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之证,多为死证。仓公所引述《脉法》之言,与《素问? 评热病论》的内容非常接近,甚至可以认为,实际就是引自于此。如此看来,并阴脉与“脉躁疾 不为汗衰”相对,是脉顺清安静之象’为热病向愈之兆。故仓公在此案中曰:“并阴者,脉顺清而 愈。”其后之张仲景亦承此说,其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论》)仓公脉 法承前启后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
  至于番阴、番阳脉,不但仅见于仓公医案之中,而且历来亦无明确的说明。
  齐郎中破石案曰切之,得番阴脉,番阴脉人虚里公乘项处案曰切其脉得番阳,番阳 入虚里。”是两脉均与虚里相关。对番字《史记?索隐》解为“翻人”,具有动作的含义。若以此为 据,“人虚里”就成为翻入虚里。然而寸口脉如何能翻人虚里?可见此解并不贴切。
  从原文看:得番阴脉者,溲血而死;得番阳脉者,吐血而亡,皆为死脉。而虚里可“脉宗气” (《内经》语),所谓人虚里,是否可理解为两脉的出现,常伴随着宗气外泄之虚里动甚。或是宗气 败亡的征兆?血者、神气,与宗气相同,皆为生命之根本,宗气败亡神气必随之而外泄。因此, 在这里番字成当作“加倍”解。番阴脉见,则为阴盛阳微,血从下泄;番阳脉见,则为阳盛阴亡, 血从上越。皆属胃气败亡之死脉。但是,番阴、番阳脉应见到什么样的脉象?历来几乎无人提 及。只有清人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解释破石案之“得肺阴气,其来散”句之文,具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其曰:“仲学《辨脉》曰: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也。拙注:以形损为肺体伤 损,正与此义暗合。以其脏体瘀败,真气不荣,故脉开散而不聚也。以此推之,凡喘咳病剧,及 一切痈疽跌仆失血诸证,见此脉者,若兼淫结至而不一,即短期至矣。盖此脉重按,其线仍攒聚 指下者,痰实也;其线开散两边者,气散也,旧说八怪脉中,有所谓如解索者即此。”这就是说番 阳脉象类似于解索脉。据此,番阳脉象亦在怪脉之中。
  仓公还根据脉搏来去的情况诊病,如其曰?? “脉实而大,其来难者,是厥阴之动也。”又曰: ‘‘脉来数病,去难而不一者,病主在心Z脉搏往来俱难者,即为今之淫脉。而来难去不难,去难 来不难,则又与涩脉不同。周学海别有见地,将其解为摇摆之脉。来难是来而摇摆,去难是去 而摇摆。其曰夫气升出不利,其来也摇,降人不利,其去也摇。邪气外来,升出不利,宜也,至 升降不利,非邪踞于内,即正竭于内也,其名也何如乎?,’(《读医随笔》)这就是说,来难者病尚可 医,而去难者多属危殆,正如周氏所言,仓公这两案,去难者,“悲心所生”,血上出而死。来难 者,诊为疝气,预后尚好。3.对脉学的态度
  仓公认为:虽然四诊皆不可宍,然而脉诊有其独特的作用。其曰:“病名多相类不可知,故 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 参合于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有数者皆异之,无数者同之。”数与术互通,即诊脉之术,有此 术者能区别百病之异同,以进行正确的诊断,如无此术则将使不同的疾病混淆不清。所以,他 又说意治病人,必先切脉。”
  仓公不仅自己精研脉法,不断总结经验,而且还非常注重脉学的传授,从其学习脉法的有 宋邑、杜信、唐安等人,对脉学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贡献。
  仓公在其医案中引用了许多上古医学文献,计有《脉法》、《诊脉法》、《诊法》以及《奇咳》。 为了便于深人研讨,现将其摘录于后:
  脉法曰:脉来数,病去难而不一者,病主在心。
  脉法H:热病阴阳交者死。
  脉法曰:沉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
  脉法曰:不平不鼓,形弊。
  脉法曰:病重而脉顺清者曰内关。
  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年六十以上气当 大董。
  诊脉法臼:病养喜阴处者顺死,养喜阳处者逆死。
  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人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著,邪气流 行,为重困于俞,忿发为疽)。
  奇咳言曰:脏气相反者死。
  (三)华佗脉法
  华佗,姓华名佗,字元化,东汉末,谯县人。以擅长外科手术而名垂史册,据《魏志?华佗传》 “其治病,手脉之候,其验若神”的记载,则其亦精通脉法。目前能见到的华佗著作有《中藏经》、 《华佗神医秘传》(两书内容大致相同)、《内照法》,但一般认为,这些书非华佗亲笔所著,皆出自 其门人或后人之手。尽管如此,华佗的医学成就与经验仍可有部分赖之得以保留与传播。
  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华佗主要是师承了扁鹊脉法。如《脉经?扁鹊诊绪反逆死脉要 诀》篇末附有“华佗效此”四个小字,以及在《华佗神医秘传?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道顺脉证之 法》中大段引用扁鹊脉法等,都是明证。因此,其诊法亦为独取寸口法。此外,华佗脉尚有如下 特点。
  1.区分寸关尺
  目前能够见到的,将寸关尺三部法,用于实际诊脉的文献中,较早的要算华佗脉法了(《难 经》仅提出寸关尺法,具体应用记载尚少)。在华佗脉法中,“关”已不再仅是寸与尺分界之意, 而是做为一部脉被用于临床诊察,如《论五色脉》曰:“面青无右关脉,脾绝木克土。”又如《论肝 脏虚实寒热生死逆从脉证之法》曰:“肝中寒……其脉左关上迟而涩者是也。”寸关尺与某些脏 腑之间已经有了明确的对应关系。如?■左寸属心,小肠,左关属肝、胆、左尺属肾,右寸属肺,右 关属脾。关于其他脏腑的分属、胃脉则但曰:“关上”未明确指出其在左在右。大肠、膀胱、三焦 三脉则未注明当分属何部。并且亦未提及右尺当主何脏何腑。这些现象不知是由于文献缺漏 所致,还是由于寸关尺三部法尚不完善,而遗有草创之痕迹的结果。
  仓公脉法,虽亦独取寸口,但其不分寸关尺之部,其用指或二指或三指齐按,即今之总按 法。其指法仅有浮沉之举按变化。而华佗脉法,则用三指以分三部,既有总按法,又有单独诊 察各部的单按法。而且,后世所记载与使用的脉象,在华佗脉法中基本齐备。可见,华佗脉法, 较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2.阴阳脉法
  与《内经》、扁鹊脉法不同,华佗是以脉象分阴阳。《论脉要》曰:“短、涩、沉、迟、伏皆属阴、 数、滑、长、浮、紧皆属阳。阴得阴者从、阳得阳者顺,违之者逆,阴阳消息,以经而处之。”与仲景 脉法有相似之处,然而,其阴阳逆顺之判定,则又在脉与色、证型之符与不符如《论五色脉》 曰:“而白无左关脉,肝绝金克木。”《论脉病外内正诀》曰:“病气人,一身悉肿,四肢不收,喘无 时,厥逆不温,脉候沉小者死,浮大者生。”《论脉要》曰:“长人脉长,短人脉短’性急则脉急,性缓 则脉缓,反此者逆,顺此者从。”这些论述都较前更丰富而深人。
  3.脏腑脉法
  华佗在《华佗神医秘传》中分别列举了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等脏腑,虚实寒 热生死逆顺的脉法。其中的主要内容与《内经》大体一致。如“心脉来如连珠如循琅汗曰平脉, 来累累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前曲后倨如操带钩曰死”等与《素问?平人气象论》大同。又如脾 脉“急甚则瘈纵,微急则膈中不利,食入而还出。脉缓甚则痿厥,微缓则风痿,四肢不持,大甚则 寒热作,微大则消瘅。滑甚则颓疝,微滑则虫毒,肠脉鸣中热。涩甚则肠溃,微涩则内溃下脓 血”。则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大致相同。
  华佗除了与《内经》一样从整体上把握五脏之脉,如肝脉“弦软”、心脉“钩”、脾脉“缓”、肺脉 “浮而毛”、肾脉“沉濡”外,还从寸关尺各部所主之脏腑脉象的变化上进一步加以体察,使脏腑 脉法,更趋完善。
  4.八纲脉法
  八纲辨证的提出,是中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八纲辨证的思想早在华佗脉法中 已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1)阴阳脉除了前面介绍过的内容外,华佗在《论阴阳大要》中还提出阴家脉重,阳家 脉轻,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并且,还用阴阳来规范寒热虚实,表里上下。如《论 寒热》曰:“数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数在下,则阴中之阳也。迟在上,则阳中之阴也;迟在下,则 阴中之阴也。”
  (2)表里脉尚未见到明确的论述,只是在《华佗神医秘传中》中,有《论脉病外内证诀》一 篇,以论述内外病证之诊断,这也是八纲辨证尚未完全确立所致。
  (3)寒热脉《论脉要》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明确地提出了“诸数为热、诸迟 为寒”的寒热脉法。
  (4)虚实脉华佗的论述较多,但基本上是以滑、短脉为虚;盛、长脉为实。如《论脉要》曰: “诸滑为虚”,“诸长为实,诸短为虚”。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脏与腑的虚实脉法,如《论虚实大要》 曰:“按之沉小弱微,短涩软濡、倶为脏虚。”“举按倶盛者实也,又长浮数疾、洪紧弦大俱曰实”, 是脏实。而腑虚则“轻按则滑、重按则平”,腑实则“浮而实大”。另外还有关于上下虚实之诊 法,即分别候之于寸与尺。
  如果上述这些论述的确出于华佗或其门人之手,那么,这就是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有关八纲
  脉法的论述了。
  5.怪牀
  《内经》与扁鹊、仓公等都已论及怪脉,但至元代的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才将其集为“十怪 脉”并且一直传喻至今。
  然而,华佗在《内照法》中,将怪脉与五脏伤损结合在一起,用以判断五脏之败亡的诊法,则 无疑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其曰伤肾,尺脉如屋漏、解索、雀啄、弹石伤脾,右关如虾游, 鸡足践地,鱼翔”;“伤心、左寸如断索,雀啄,屋漏”;“伤肺,右寸屋漏之状,亦如弹弦之状”;“伤 肝,左关如系弦之状”。由于怪脉的出现是正气衰败的结果,所以,又称之为“五伤脉不疗”。统 计一下怪脉之名,恰恰亦为十数。
  总之,华佗脉法已经与今日脉法十分相近了,凡今日较重要的诊法,在华佗脉法中均已具 备。而且,其中亦广泛地运用了五行学说,与扁鹊、仓公等脉法又有显著的区别。
  {四)《四时经》与《脉法费》
  《脉经》成书于西晋,辑录了许多脉学著述,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四时经》、《脉法赞》就 是其中的两篇,虽其著者已不可考,但能留传至今,则成为早期脉学的珍贵文献。
  1.《四时经》
  该篇收录在《脉经?卷三》之中,与《内经》、《难经》及王叔和自己的撰述并列,显然是内难之 外、别传之脉学文献。
  以“四时经”作为篇名,即已标明著者的主导思想。这就是:脉与五脏互关,应四时而变化。 这种认识,早在《内经》、扁鹊等脉法中,就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但不同的是,四时经以五行 学说为主体,辅以阴阳学说来进行论述,因而,与华佗脉法比较接近。如其论述脾脉时曰:“土 有一子名之曰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金乃畏火,恐热来熏,遂弃其母,逃归水中、水自金子、而 藏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谓冬时也。土之其父,其气衰微,水为洋溢,浸溃为池,生走皮 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这种对五行生克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在同时期的医学文献中,是很 罕见的。
  四时经着重论述了四时平脉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内外因素,并提出了治疗禁忌。其具体论 述如下:
  肝脉,“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起夜半,肝家旺。肝者东方木,万物始生,其气来、软而弱、宽 而虚,故脉为弦”。这就是说,由于肝属木,应时在春、阳气初生,故尔其脉应当弦而软弱宽虚, 呈现一派柔和之生机。*其治疗则慎用汗下二法,以防止损伤肝之生机。
  心脉,“心者南方火,万物洪盛,重枝布叶皆下垂如曲,故名曰钩。心脉洪大而长”。是说心 属火,应时在夏,阳气充盛,故尔其脉钩而洪大以长。其治疗可用汗法,忌用下法,以顺其炎上 之性。
  脾脉,“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故名曰得福者广。万物悬根住茎、其 叶在巅,蜎蜚蠕动、妓蠼喘息,皆蒙土恩。德则为缓,恩则为迟,故主太阴脉缓而迟”。这是说脾 属土、故为万物所归,主四时。虽阴阳中和但属至阴,故其脉缓而迟,其治疗视其寒温而调之, 慎用下法。
  肺脉,“肺者西方金、万物之所终,宿叶落柯,萋萋枝条,其杌然独在,其脉为微浮^卫气 迟,荣气数,数则在上,迟则在下,故名曰毛”。肺应西方而为金,主肃杀,阳气始降、渐衰于上, 阴气渐盛、故其脉毛而微浮。原文中未谈及治法。
  肾脉,“肾者北方水,万物之所藏,百虫伏蛰、阳气下陷,阴气上升,化为雪霜,猛兽伏蛰、蝶 虫匿藏,其脉为沉”。肾属水,应时在冬,万物收藏,阴气盛阳气伏藏,故尔其脉沉。其治法不可 汗攻下,慎用温法,以防止扰动阳气。
  这里所提出的五脏脉,均为正常的和平之脉,也就是脉中有应时之胃气,与属于病脉的二 十八部脉中之弦、洪、缓、浮、沉,有本质区别。而且对脉象的描述较《内经》更加具体。
  另外,从文中谈到脾脉时提到的“尺寸不同”四个字可以看出,《四时经》成文的年代不会太 早,当在寸口脉区分寸关尺三部之后。而且将脾隶属于关,则与华佗脉法一致,故其应与华佗 属同一时代。
  2.《脉法赞》
  该篇共有一百零八个字,全文如下:
  “肝心在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 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 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 捕取,审而知之,针人病愈。”
  《脉法赞》虽文字不多,然而由于其总结了当时寸口脉诊法的经验,并写成了简要的口诀、 不但概括性极强,而且易证易诵,后世一些关于脉法的四言诀,大多转录摘抄,或以此为基础加 以改编,如崔嘉彦《脉诀》即是如此。
  《脉法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提出了,以寸口脉之左右分阴阳的诊法。即:左主司官,右 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后人延用《内经》之语以人迎主外感、气口 主内伤,并且一直传用至今。
  《脉法赞》也带来了许多争议,其中之一是“关前一分”是什么部位?长期以来莫衷一是,总 括而论大致有三种解释:其一,关上。如《医宗必读》曰关前一分者,寸关尺各有三分,其得九 分。今曰关前一分,仍在关上,但在关前一分耳其二,寸脉。如李东垣曰:“盖左手关前曰人 迎,右手关前曰气口……所谓左手关前心之部也。”其三,关前寸后,如《医学正传》曰人迎在 病人左手关前寸后之位,诊者右手食指与中揞两歧间是也。”“气口在病人右手关前寸后之位, 诊者左手食指与中指两歧间是也。”这三种解释,各有见地,然而,既曰“关前”当不在关之上。 而文中又曰:神门决断,两在关后。则关后为尺,以此推之,则关前一分应是寸脉,故以东垣之 论较长。但人迎气口诊法,主要是区别左右阴阳、并不重在寸与关之区别,况且,文中没有明确 地指出,“关”是否作为一部脉位而存在,因此,没有必要过多地纠缠。
  关于《脉法赞》的成文年代,虽无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将右肾称为命门,并且以尺脉为根的 提法推测,其成文当在《难经》之后,或至多与《难经》年代相同。另外,仓公脉法中,尚未见到寸 关尺有明确的区分,《脉法赞》虽有寸关尺之区分,但其“关”的含义不清,而在华佗脉法中关” 已经作为一部脉位,被明确地提出来了。这一现象提示了,《脉法赞》的成文年代,可能在仓公
  与华佗之间,即汉代中叶。
  总之,《脉法赞》是脉学之中的重要文献,对后世脉学的发展,有不容低估的影响。
  陈津生六、古代脉法的成就与其存在的问题
  (一)古代脉法时代的和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
  在评定论断脉诊这一具体的诊断技术时,不能不考虑到当时整个医学的状况,否则将是脱离实 际的。脉法出自经络,C史记?扁销传》叉说出自扁鹊,所以认为出自医经家是合理的,接近史实的。 固然我们到目前还没有发现扁鹊以前就有诊艇动的史料,但若说脉诊就是扁鹊这个人(如果能指 作一^人的话)所发明的;亦还有可商之处。说扁鹊发明诊脉可能是与“蒙恬造笔”、“蔡伦造纸”一 样,他们不过是在这方面做了工作有所发展而已。所以应该从有了经络或有了经络的诊断经验认 识时,就有了脉诊的“嚆矢”这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既然如此,那么脉诊就是与祖国医学的起源 发生、发展是同步的,这麵史时期医学的麵Ml?响制约着脉鮮发展的“脉搏”。
  医学的起源发展是在古老的,漫长的岁月中所积累起来的诊断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在春秋 战国到汉代这段时间里,经过很多人的系统整理,不同流派形式内容的工作,才建立起学术思 想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当时哲学,尤其是阴阳家、道家以及一部分儒家(秦时儒家的学术 思想在政治上受迫害的情况下,藉医书以传)的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思想体系起了较重要的作 用,汉代的五行说,亦参与其间,至于天文地理、数学历法、音律、农学、古代化学(炼丹术)等等。 自然科学的内容,借鉴尤多,当然亦掺杂有方士的长生、术士的象数等等。至此,古代的、初级 的解剖等学受到窒息而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初步建成,临床经验日益丰富,这反应在《内经》、 《神农本草经》等书上是很明显的。汉代张仲景以往方家,引进医经的脉法等,著《伤寒杂病 论》,建立了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皇甫谧取《素问》、《针经》、《明堂》三部而为《针灸甲乙经》,使 医经家进一步向针灸学发展,至此中医在理论上成为独特的体系。临床上取得长足的进展,奠 定了基础,并取得发展,以渐于成熟。脉学虽然源于医经一派,但自仲景起已扩展到各个方面。 它的成就固然与整个医药学的发展有关,它的不足乃至存在时问题,尽管有其本身的原因,同 时亦与整个医学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影响与制约等是有关的。
  (二)古代脉法的成就。
  古代脉法的成就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从无到有>从概括的经络检查方法到正式形成脉法,在古代脉法的这段历史时期,是 脉学的起始和形成阶段,经络检查是辱育脉法的温床,从脉法来讲是从无到有,这是中国医学 史上应当大书特书的事情,随后通过由战国到两汉,大约两三百年的时间,多方探索,形成独诊 寸口法的雏形。这是古代脉法的一个创造性的、开拓性的,并且富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就,由 此出现了中医的一个特色。
  (2)从为疾病位置的诊察向疾病性质的诊察转化诊脉动的方法开始是遍诊法,不脱经 络检查的“窠臼”,重点在于定病位,在发展中向“执简驭繁”的目际前进,由定病位为主向定病 的性质为主转化,这就更有利于在辨证上发挥脉诊的作用,方法上的简便易行,犹其余事。
  (3)在有关脉诊的各种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无论在《内经》、《难经》、仲景、华佗 以及其他古代名医与著作,都在脉诊的方法上、内容上做了多方面的探求,基本上具备了有关 脉法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技术,在理论上亦做了较深的研究,并取得相当成就。
  (4)既有分析,又有综合,达到学术上的一定高度《内经》等书,一方面为脉诊的有关问 题从各个方面分析人微,记载了若干种脉诊的方法和众多的脉象名称,同时在综合上,又以浮、 沉、大、小、滑、涩等形式定出纲领,尤其是以阴阳为纲的最为宏观的方法,所谓“脉分阴阳”一直 做为脉法的最高纲领贯彻古今。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首先在“辨脉法”中提出脉有阴阳,同 时又以各种不同形式方法辨证的使用脉法,使之成为辨证论治的主要构成内容之一。这段时 期对脉诊既有分析,又有综合的成就,显示了脉学进展的深度,同时与整个医学体系及其发展 得到适应与统一。
  (5)《难经》提出了诊脉方法的最佳方案《难经》旗帜鲜明地提出“独诊寸口法”的方法, 并加以完成其有关内容,认为这是个最佳方案。从学术的意义上可能对此有争议,从今后的发 展上看,亦未必长此不变,但若从两千年来的实践和其对医学起的作用来看,并且看其主流,说 这是个最佳方案恐怕亦不为过。否则就无法肯定这两千年来的脉学的成绩,而这两千年脉诊 确实是有成绩的。
  (6)在脉审病机方面的成就在古代脉法阶段,脉与证、平脉与辨证是结合为一个整体的。 这从众多的古代资料中都可以找到证明,尤其是张仲景的书对所有的疾病都是标明“平某某病脉 证并治”的提法与做法更能说明问题。在脉与证的分辨中达到高度的辨证认识,使脉诊、脉诊与 证候成为“典要”(规范)与“神而明之”(灵活性)的辨证观的方法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体。
  总之,在这一时期医学在发展,脉学亦在发展,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思力开拓,实践广泛, 没有受到多少程式、成见的限制,在探索中、在前进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理论见解,从而 奠定了脉诊学的基础,形成医疗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检査方法。
  (三)古代脉法存在的不足
  1.受历史条件影响的不成熟性
  古代脉法是脉法的稚生时期,在富有创造性,生命力的同时亦暴露了它的不成熟的问题。 例如方法名称的多样而又不能完全统一,存在一些概念不清的,甚至于是使后人不易或无法理 解的东西等等。在这段时期内,几乎是一人一个方法,一书一个方法,还有一种著作中同时并 列几种方法的情况。《难经》号称单纯主张独取寸口法,但书中亦有某些涉及遍诊性质的方法 存在,所以我们应当在肯定古代脉法的同时,亦要看到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必然会存在的缺 点和不足。
  2.向独取寸口法发展并非完全合理
  古代脉法确有很多非常宝贵的东西,由于由定位向定性的转化与“执简驭繁”的要求,因此 逐步向独取寸口的单一方法发展。在古代脉法的后期,这种方法巳经趋于完成,于是亦就失掉 了若干宝贵的全身性检查的有价值的内容。所以若干古法的佚失,并不是从王叔和著《脉经》 开始,亦即后世脉法造成的,而是在古代脉法阶段自己逐渐否决掉的,这种做法当然有其历史 的,自身学术的,以及临床辨证需要的根据,但是从全面上看,显然是对脉法有“削足适履”之嫌 的,使脉法趋于简单化和带有一定脱离实际的倾向。
  古代脉法是从无到有,并且使脉法灿烂发展的阶段,它的成就是主要的,但亦不可避免地 存在着稚生时期的不足。其中遍诊的思想和方法内容没有得到继承与发展是—个重大的问 题,亦应当是后世脉法得不到巨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否则全身性的查体必然会得到很大的发 展,以时间之长,与实践之多,全身性的“切诊”早就应当从各方面完备起来了,而不会两千年 来,中医在检査病人时接触到人体的只不过是摸摸桡动脉而已。
  赵恩俭
(0)

相关推荐

  • 危柏亘《平脉辨证法》绪论 | 山海精舍

    大家好,欢迎来到柏亘中医<平脉辨证法>课堂.我们今天将要为大家开启认识中医脉诊崭新的一页,我相信通过我们<平脉辨证法·上>的学习,大家很快就经能够熟悉.掌握中医临床中二十八个基 ...

  • 古脉法寻踪之十六

    第十六讲:病例分析及答疑 一.病历分析 女:41岁 右:尺:沉弦洪,关:弦细,关尺间弦细长,寸:弦细,入鱼 左:尺:沉稍细,关:浮取洪,重取细涩,寸:沉,软 时间:7月7日诊的脉. 生日:1966年1 ...

  • 秘传手相古相法精解:手相“感情线”、详细图文解析、值得收藏!

    感情线是人体手掌上的三大主线之一.感情线是西洋手相学的叫法,在中国传统手相学里叫"天纹",又称为"爱情线",不但表现感情的强弱,同时也表现感情的复杂或单纯. 感 ...

  • 周易古占法

    .<周易古占法>是宋代学者中较早对古占法进行系统性探究的著作,在易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对占筮之法的论述,发前人所未发,对后世多有影响,朱熹<易学启蒙>.<周易本义> ...

  • 修炼养生,延寿安康,古修正法·吐纳法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通过吐纳来调节自身之气,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祛病健体.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久视之目的.长时 ...

  • 经典古相法《吕洞宾赋》秘传金口诀!(建议收藏)

    容颜有异,贵贱不同,量肌肉之轻重,揣骨格之肥充. 行似龙腾,此相超群胆智:坐如虎踞,其人出众英雄. 原夫郎郎当当者地阁瘦尖,气气智智者天庭丰满. 鼻梁耸直谷食丰厚,山根不折者功名俊美. 学馆高傲者,凌 ...

  • 神秘古剑法

    一练剑讲究十二个字,即:"点.拦.挂.劈.抹.云.挑.撩.绷.提.刺.截".(注) 二.剑全长三尺,实际应用时以尖端一.二寸处的锋尖为主.挥剑时把要活,切忌握死,这样才能运转灵巧自 ...

  • 古相法

    古相法

  •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丹医秘授古脉法>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二.<丹医秘授古脉法>的内容 <丹医秘授古脉法> 前言 ...

  • 神秘的(青萍)古剑法

    一练剑讲究十二个字,即:"点.拦.挂.劈.抹.云.挑.撩.绷.提.刺.截".(注) 二.剑全长三尺,实际应用时以尖端一.二寸处的锋尖为主.挥剑时把要活,切忌握死,这样才能运转灵巧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