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首次发现“植物大熊猫”——银缕梅
《林海伦的博物学》
原创系列之七十五
图文/林海伦
编辑/小山
银缕梅的花
银缕梅是国家第一批公布(1999年)的51种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种类。它是金缕梅科的落叶乔木,为中国特有的物种,最早出现于6700万年前的白垩纪的地层化石中,是现存最为古老的被子植物(有花植物)种类,是种典型的活化石树种,非常珍贵。目前,银缕梅的野生种群分布极其狭窄,仅星散分布于苏南、安徽中部和浙江西北部,省内仅在天目山和龙王山有很少量的发现。
2016年3月,我首次在宁波境内的四明山高山上发现野生银缕梅3棵。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又陆续在余姚和奉化发现3处银缕梅的分布点,使宁波一跃成为省内银缕梅的重要分布中心。
其生境土层瘠薄,植被稀疏,山风很大
近日,我回北仑老家探亲,顺路到家乡的高山上考察植物资源,却意外发现了这种珍稀植物——银缕梅。
在大约2.5公里长的山顶狭长区域范围内,总共发现50多棵银缕梅,保守估计该区域银缕梅的种群数量在100棵以上。它们都生长在海拔300—450米的山顶附近。此处山坡陡峭,土层瘠薄,植被稀少,多数生长在山风很大的迎风坡上。少数生长在阳坡崖壁上的小树还有残存的叶片。伴生植物有柃木、湖北山楂、算盘子、中华绣线菊、朴树、枫香、圆叶鼠李、毛叶铁线莲、球序韭、山麦冬、芒、白茅等。
第一棵被发现的银缕梅是只有1米来高的小灌木。它枝条上残存的2片发黄的叶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我想这不应该是银缕梅吧?从未见过这个样子的银缕梅,估计是扁担杆之类的灌木。但当我走近时,可以确定它不是扁担杆,真的很像银缕梅呢!
于是,我又从落叶中找到一些叶片仔细辨认,确实都是银缕梅的叶片。看上去像是灌木状的树,其实底部有很粗的树桩,树皮有斑片状剥落的特征。分枝方式也与银缕梅的一模一样,即分枝多呈接近垂直的角度。根据多年研究宁波野生银缕梅的经验,已完全可以确定我眼前的这棵小灌木就是银缕梅。
这是北仑区首次发现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银缕梅,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这么说,这个银缕梅是目前北仑区乡土植物中最有份量的树种了!
接下来的工作自然是扩大搜索范围,很快我又看到一棵大树树冠有点像银缕梅,走近后看到树枝上有大量的花苞。高度在6米以上,树杆直径大于10cm。
此山位于宁波版图最东面的穿山半岛上,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当地的气候条件带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因此,许多植物种类与四明山区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异,至少在海拔分布上是会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来。
第二棵被发现的银缕梅大树,高度达6米多
四明山中的银缕梅多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顶区域。去年我在奉化新发现的银缕梅群落已开始表现出向400米左右的低海拔分布的倾向。这次北仑区发现的银缕梅群落更是创出了其分布海拔的新低。同时表明,这个国宝级的物种很可能会出现在象山和舟山境内,因为从不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来看(1.5万年前),舟山与大陆原本是相连的。舟山群岛是我的下一个寻找银缕梅的目标地。
阳坡小树枝间尚有部分叶片,是很好的色叶观赏树种
这棵银缕梅的树杆像条游龙,盘绕伸展
从这片银缕梅的生长状况看,都是呈丛生状的小乔木,即主杆不明显的大灌木,但长势特别好,高度在4-6米。每一丛的树杆多的有9个,少的有3-4个。估计是由于此处山风太大,主杆被风折断后又萌生出来的萌生枝发育长大的树杆。或许是历史上人为砍伐烧炭后从树根处重新长出来的植株。
它们全部生长在岩石缝中或有岩石露头的浅层土壤中,立地处的坡度通常较大。多数呈零星分布,也有以小居群方式集中长在一处的。为了确认其种群的大小,我已经花了两天时间进行踏查,但是由于地形太复杂,分布区域很大,还是有许多地方无法涉足查明。以后有必要再作深入调查研究。
这里的银缕梅很显著的特点是有大量的花苞出现。这在其他山上的银缕梅中是很罕见的。银缕梅通常是3-4年才开花一次的,北仑这片银缕梅难道是年年有开花的现象吗?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明年的3-4月是银缕梅的开花季,我们将能欣赏到宁波境内最为壮观的银缕梅的花事。这可是史前动物恐龙曾经观赏过的“梅花”。
花序苞纵剖面,中心处浅色部分为正在发育中的雄蕊
雄蕊外围苞片表面有黑色浓密的毛茸,具有很好的保暖功能
我对银缕梅的花苞进行解剖后发现,其花苞其实是个典型的变态枝条,里边的雄蕊已有雏形,雌蕊尚未发育成形。外围的苞片两面均有黑色而浓密的毛茸,在花心处又有许多白色的长绵毛,可见其保暖工作做得相当周全。这种温带性的植物喜欢生长在背阴的迎风坡上,然后选择在3-4月气温较为凉爽的时机开花。从银缕梅花苞的构造和花期来看,它是很适应寒冷气候条件的,又有一定的耐炎热的本领。
枝条表面具有大小不一的皮孔,新鲜切面可见绿色的组织,
生命正在进行中,而非休眠态
银缕梅这种古老的物种,居然能穿越6700万年这样的时空而依然生机勃勃。这其中的奥秘是不能用“强大”两字可以概括的。其内部的适应机理才是我们应该所关注的,所谓的以“不变应万变”,才是这个物种的生存之道。
林海伦 2019年12月17日
----the end---------
林海伦老师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