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陈艳婷作品

父爱无声

陈艳婷(辽宁)

也许是因为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她几乎独享了父亲全部的爱。家里兄妹四人,大哥是长子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听母亲说,她和父亲结婚十二年后才生下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大哥。那时候,几乎全村子的乡亲们都为他们高兴。可是,对于大哥,父亲并没有别人想象当中的娇纵,而是一向严格要求。倒是她,父亲的第三个女儿,得到了父亲的百般娇溺。

父亲的怀抱,是她对自己幼年生活的最深刻的记忆。那时父亲在村委会上班,而她,大概也有六七岁了,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记忆中,每当放学的途中遇见父亲,她总是像小鸟一般张开双臂,飞也似地扑向父亲。在父亲暖暖的怀抱里,父亲把硬硬的胡茬贴在她粉嫩的小脸上,然后她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每每这时,母亲总是嗔怪父亲:“都这么大了,还惯着她!”她就冲母亲做一个鬼脸,而父亲,也总是笑笑:“等我老闺女大了,就知道心疼爸爸了。”

自那以后,她似乎真的大了,她从此再也没有叫父亲抱过。

青春的花季如约而至。 那一年,她读高一,二姐读高三,大哥大学毕业正在读研。家里的生计明显窘迫。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庄稼人,虽然父亲在村委会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但对于供一名大学生和两名高中生的家庭来说,显然微不足道。看到年近六十岁的父母还在起早贪黑地为孩子们的学费奔波劳作,再看看自己平平常常的成绩,她不禁有些退缩。正赶上村里有人招工,她背着父母报了名。父亲知道后,狠狠地训斥了她一顿,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只要你们考上大学,你妈我俩即使砸锅卖铁,也一定要供你们上大学。”她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办好了退学手续,父亲见她心意已决,也就不再阻拦了。

寒来暑往,很快,她在外打工整整一年了,一年里,父亲的书信如雪片一般,洋洋洒洒的写满了思念和牵挂。终于可以回家了。汽车里,她远远地望见村头一个熟悉的身影孤单地站在那里,仿佛一棵守望的树。那便是父亲。听母亲说,知道她回家,父亲早早就往车站跑,明知道,她几经倒车最起码得傍晚时分才能到家,可父亲说,他在家呆不住。

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寒冬腊月的北方,毫无遮风保暖的村头车站,父亲就这样顶着凛冽的北风苦苦守候了好几个小时,那是怎样望穿秋水的期盼!

二十五岁那一年,她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男方家穷,房子院子破烂不堪,可她认准了一个人,父亲尊重她的选择,并没有强加阻止,只是站在那破烂不堪的院子里不住地唉声叹气。

那几年,杨树疯狂畅销,价格高得有些离谱。就有商贩盯上了她家的十几棵大杨树,价格给得十分诱人,当时家里还欠着很多外债,如果卖掉这些树,可轻松还完这些外债。可父亲非常坚决地说:“这些树无论如何不能卖,要留着给我老闺女盖房子。”

她结婚后随丈夫进了城,在丈夫单位附近租了两间小平房暂时安顿下来。随后不久,远在南方一座城市里的哥嫂由于工作太忙,想请母亲过去帮忙照顾孩子。彼时,两位姐姐早已成家,并且分别在不同的城市里打拼。家里只剩父亲一人。从前被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的父亲,如今到了六十多岁一大把年纪,竟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洗衣做饭这些事情不得不从头学起。父亲常常把饭烧得焦糊,熏得满屋子烟炕还烧不热。母亲早已置备好的棉衣,父亲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饥饿、寒冷、孤独像一个个恶魔紧紧包围着父亲。而她,那时在一座不算太远的小城里做着一份并不算紧张忙碌的工作,沉浸在新婚的二人世界里,她完全忽略了父亲的感受。只因为家里没有了母亲的温暖,她便一次都不曾回家探望。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凄冷孤清的父亲是多么需要她的陪伴,多么需要他曾经最疼爱的老闺女能为他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能为他把炕烧热,把棉衣备好……

快过年了,她和刚从南方回来的母亲一起回家,看到父亲,她简直快认不出来了。眼前的父亲,又黑又瘦,头发几乎全都掉光,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父亲病了,开始拿东忘西,常常在睡梦里大喊大叫,胡话连篇,甚至出去的时候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她才真正意识到独居的那段时间给父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也许只是她常回家看看,常陪父亲说说话,父亲就不会如此孤独寂寞,更不至于因此生病。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孝和自私,可再深的自责也已于事无补。

随着年迈的祖母突然辞世,父亲的病情急剧恶化。在医院里,她和母亲一起照顾父亲。精神的压力加上体力的透支让她多年的咳嗽突然复发,大夫建议她喝点纯蜂王浆。那几天,她还没来得及去买,神智处于半清醒状态的父亲一看到她就显得焦虑又生气的样子,嘴里含混不清地好像一直在说:“蜂王浆”,她一下子明白了。等到买了蜂王浆在父亲面前服下的时候,他竟像一个孩子般的笑了。她清楚地记得,曾经无数次,一到冬天她就咳嗽不止,到处求医问药仍不见好转的时候,父亲就会精心捧出祖传的医书,戴上老花镜仔仔细细地研读,根据她的症状一条条地比对,然后小心地下药。父亲不懂医术,仅凭对医书表面的理解自然起不了多大作用。多年来,她的咳嗽顽疾成了父亲心头的一块巨石。

那一日,大夫没事和父亲闲聊,他问父亲:“你有那么优秀的儿子,还有什么放不下呢?”父亲喃喃地说:“我最惦记我老闺女还没房子!”自父亲病重以来说话一直含混不清,没想到,这句话竟表述得异常清晰!她怎么也忍不住,飞也似地冲出病房任眼泪像决堤的洪水,在脸上恣肆汪洋。

病魔终究还是夺走了父亲年仅69岁的生命。临终前的父亲,眼睛直直地盯着她,似有万语千言!而她,此时犹如万箭穿心,她恨自己的无能,最终都不能让父亲放心!

如今,父亲离开已经整整十六年了,在这个小城里她也早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每一个属于父亲的节日里,她都争取回老家给父亲添一抔黄土,和父亲说说话。也许是继承了父亲太多的性格特征,她似乎更懂父亲,懂他生前的每一声叹息,懂他一直以来的淡淡的忧郁,还有曾经恨铁不成钢的暴怒……她分明感到父亲的眼睛似乎一直在天堂里注视着她,她要更加努力的生活,她要让父亲看到她幸福和快乐!

【作者简介】陈艳婷,女,曾用名陈艳停,辽宁省葫芦岛市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人物传记《纳兰性德:他是人间惆怅客》《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