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讲考古】宁立新:右玉善家堡考古记事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历来为北方要塞,是内蒙古进出晋北黄土高原的交通要道,也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交融的节点。在战争与和平、动荡与交融相互作用的社会大背景下,右玉成为历史上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90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右玉县善家堡清理出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墓葬23座,出土文物413件(组)。这些墓葬及出土文物呈现出以鲜卑文化为主,兼容匈奴和汉族文化因素的多元色彩,正是民族交融的见证。

本期约读,由宁立新老师为大家讲述右玉善家堡考古的故事。

约读嘉宾:

宁立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现任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曾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平朔汉墓群、大同南郊(电焊器材厂)北魏墓群、右玉善家堡鲜卑墓地、太原隋代虞弘墓等发掘和研究。


以下为音频内容节选:

历史上的北魏王朝是由游牧民族鲜卑拓跋氏建立的。鲜卑拓跋氏原本居住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东汉初年开始逐步向西南迁移,进入了今河套北部、阴山一带的匈奴故地。魏晋时期,逐步占据了今天内蒙古与山西、河北交界的大部分地区。公元398年由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至平城(今大同),历经96年后又迁都洛阳。

拓跋鲜卑从漠北草原南下的过程,正是其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不断碰撞、相互交融的过程。然而,由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的生活特性,历史上战争频仍和民族融合过程的错综复杂,星星点点的考古发现虽然揭示了匈奴、鲜卑文化的游牧属性,但两者之间难以区分,无法勾勒出鲜卑民族的特有文化面貌。难道能够认为鲜卑在建都平城之前二三百年的历史遗存真的没有了吗?

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1989年秋天,我接到了时任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克林先生通知,右玉县善家堡发现了游牧特征的文物,尽快前去调查发掘。谁曾想,这一偶然的发现竟然填补了数十年考古工作成果的空白。

右玉县位于大同西北部,境内山丘连绵,峰峦起伏,属晋北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20多年前这里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如今因人工植树而变得满目苍翠。古武周川水(今大同十里河)和中陵川水(今右玉苍头河)所经的山间河谷,自古就是山西通往蒙古的交通要道。

山西省右玉县牛心山

高墙框乡善家堡村,地处苍头河东岸,海拔1689米,呈背山面水的自然景观。70年代初期,善家堡村民在紧靠村庄的西梁南坡,开挖了一条灌溉水渠,经年累月的流水切割,形成一条宽深各十余米的冲沟。1989年春,在冲沟北侧的断壁上,村民们采集到一件双耳铜鍑,县博物馆的同志及时前往清理,又发现一件铜鍑和其它铜饰、铜币及骨器多件,并且了解到这里以往经常有小件文物出土。

1990年5月,我按照王克林所长安排,带领孙春林同志和右玉县博物馆胡生馆长等人,对这一地带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确认这是一处古墓群。从六月份开始,我们对探明部分开始发掘清理,历时四个月,清理墓葬23座,出土文物413件(组),获得了一批十分珍贵的考古学文化资料。

铜鍑

发掘的23座墓葬中,没有发现任何葬具痕迹,依葬俗不同,我们把它们分为单人葬、合葬和参考墓葬三种类型:单人墓葬共计15座,其中儿童墓1座,成人墓14座;合葬墓共计5座,分成人与儿童合葬和男女双人合葬两种情况;参考墓3座,这类墓葬墓圹不清,未发现任何人骨,只有一些随葬器物,排列也无规律。我们当时姑且将其作为参考墓葬处理。

善家堡墓地出土器物总计413件,其中包括无墓葬单位的采集品72件,它们分别为陶、铜、铁、金银、骨角、玉石、漆木等不同质地的制品。在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陈列了部分代表性文物,比如夹砂大口平底陶罐、泥质陶罐、铜鍑、铜带扣、铜镜残片、铜五铢钱、铁刀、铁矛、铁斧、铁腰带、铁剪、铁鍑,多种形式的骨角器、金牌饰、金箔饰件和玛瑙、蚌珠等组成的串饰。大多数骨角器为实用器或装饰品,我们至今也不明白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舟形器 右玉县善家堡墓地出土

铲形器 右玉县善家堡墓地出土

善家堡出土的这批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墓葬形制结构一致,出土遗物面貌特征清楚。长方形土圹竖穴墓,是中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延续使用的墓葬类型之一,同时也是北方游牧民族最主要的墓葬形态,在春秋至汉唐之际更是如此。但研究整理发掘资料,特别是确认其民族文化属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确定墓葬的年代。善家堡墓地出土的器物,主要有日常生活使用的陶器、铜器、工具、兵器和装饰品。夹砂大口平底罐用作炊具,泥质罐多用作容器,这与内蒙古札赉诺尔墓地、吉林榆树县老河深墓地基本相同;兵器和其它器具品种多样,如刀、矛、斧、腰带、镇等,一反春秋战国时期以铜为主要质料的特点,进而变为铁制品,这是我国北方地区到汉代才出现的重要文化特色。

铜镜残片具有东汉后期“长宜子孙”镜的鲜明造型特征,五铢铜钱也显示出东汉桓帝前后的时代风格。因此,我们初步认定,善家堡墓地的上限不早于东汉后期桓灵之际,下限约当魏晋。

羊角饰 右玉县善家堡墓地出土

其次要判断墓地的文化属性。观察过善家堡考古材料的专家学者,始终对该墓地文化属性存在不同认识——匈奴还是鲜卑?善家堡出土的器物,与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出土的匈奴文化及鲜卑文化相比,表现出强烈的共性,反映了较为一致的文化背景、生产和生活方式。

铜鍑是耐用的炊具,是匈奴、鲜卑及其他北方游牧民族通用的器物;夹砂大口罐装饰戳刺纹,是内蒙古完工、札赉诺尔、嘎仙洞石室、南杨家营子、伊敏东站、孟根楚鲁墓地和吉林榆树老河深等两汉时代鲜卑墓地最具代表性的陶器,它们大多也被用作炊具,器表常常残留烟炱。

另外,在今呼和浩特市一带出土的北魏墓葬,特别是大同市电焊器材厂墓地出土的北魏鲜卑部族陶器,从始至终都普遍流行大口夹砂戳刺纹罐。无庸讳言,这些遗存存在着种族和文化意义上的相互影响与传承关系。

兵器、骨器和装饰品通常是显示民族文化的鲜明标志。善家堡墓葬出土的铁刀、铁矛、弧形骨器以及各种形状的串饰,大多不见于同时期其它民族的文物中,而目前尚不明用途的弧形骨器更只发现于完工、札赉诺尔、南杨家营和大同市北魏时期鲜卑墓葬中,这种小型器具往往世代相传而不为他族所用。善家堡的铜带扣,造型结构独特,目前亦只在札赉诺尔和大同发现了类似的标本。

圆点纹骨饰

我依据上述文化特征和逻辑思维方式,得出善家堡考古文化是拓跋鲜卑文化为主,融合了匈奴文化、兼具中原文化遗存的结论,受到宿白先生、杨泓先生的肯定和赞扬。

有关文献记载和历史地理研究充分支持了我的观点。右玉古称善无,其故城遗址即今右玉城镇,残毁的城垣及瓦砾尚在。善无自古即为通塞大道之要冲,东邻平城,南接中陵,往北经盛乐进入大漠。西汉时为雁门郡治所,东汉郡县南徙,又为定襄郡治。东汉“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此故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转盛”。

到三国时,善无等地更为鲜卑所据,因而战事频繁。延光元年冬,鲜卑寇雁门、定襄、太原;宁寿二年,檀石槐攻云中;延熹二年,攻雁门,又攻辽东;熹平二年,攻幽、并二州。曹魏时,鲜卑大人柯比能强盛,屡扰幽并,次年被并州刺史梁习大破之。甘露三年,拓跋部大人力微居定襄之盛东,景元二年并遣子至洛阳贡献。

1992年,我带队完成山西省引黄工程偏关公路沿线的考古发掘工作后,立即着手编写了《山西省右玉县善家堡墓地》考古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泓先生热情地向《考古学报》推荐刊载。但我的老领导、时任《文物季刊》主编王建先生闻讯后,诚恳要求我支持本省刊物。在王建先生的支持下,报告当年即付梓发表。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对王建、王克林等老一辈考古学家的栽培之情始终不能忘怀!

推荐书目

1.《山西省右玉县善家堡墓地》,王克林、宁立新、孙春林、胡生,《文物季刋》,1992年第4期;

2.《山西省右玉县善家堡墓地文化因素分析》,姚妍晶,《草原文物》,2010年第2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