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苦肠往事 | 山东美食记
济南有一样下酒的小菜,这个吃食儿别的地方很少,叫苦肠,味道初入口时,有些微苦,再细嚼回味,却是细嫩且香,我很是喜欢,所以每每独酌,下酒小菜除了拍个黄瓜炸个花生米,一盘苦肠也是必不可少的。
十几年前,租住在报恩寺附近,旁边有个小菜市,每每下午,便有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儿,骑了一辆单车,后座上捆一个小桶,装了十余个扎好卤过的苦肠来卖,来买的都是熟客,所以不一会儿就卖没了,老头儿也不多做,卖完即走,有时候去晚了没买到,便责怪他做的少,老头嘿嘿一笑,说,做那么多干嘛?累,钱这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做点小买卖,够吃就行,你们喝着,我也还得回家喝一壶呢。
这老头,有些意思。
老头的苦肠做的好,一圈圈一层层的苦肠捆扎成一个长棍状,回家,纵向一切二,再横着薄薄的切半圆的大片,大梧桐的章丘大葱也斜着切大而薄的马耳片,浇一个陈醋秋油香油的三合油,胡乱搅拌匀了,或者干脆取蒜臼子,剥一头金乡的紫皮大蒜,捣细细的蒜泥,淋一点秋油,拿苦肠片蘸着吃,也好吃,能下三杯酒。
因为喜欢这下酒的小菜,以前还真研究过一番,还专门为苦肠写过一篇文字《苦肠说》,文曰:
“苦肠者,济南小吃也。人皆知九转大肠之名,而苦肠鲜有人知,盖因菜品百味,人鲜有喜苦味。
苦肠由来,颇有传说。旧时,烹饪九转大肠,必取猪头肠套肠,而猪小肠再至细处,或小肠最内层肉膜,或不适做肠衣之处,俗称“旁丝”,则弃之。有草根家贫者,捡拾回家,盐醋白矾搓洗,复汆烫至净,缠绕捆绑成圆柱型,加蒜葱姜,添香料,旺火煮开,小火微炖卤至熟透,捞出,轻置于案,晾凉,因用料不同,色灰白或淡红,而味浓郁。因其用“旁丝”缠把,亦称‘捆苦肠’。
苦肠食时,挥利刃,切薄片,伴葱丝,加酱醋,调香油,或蘸蒜泥,口感紧实筋道,初味略苦,其苦盖因小肠壁上,消化液中胰胆汁之由。然回味则颇有甘香之意。
济南人,喜食苦肠,寻常市集,多有售卖,盛夏之际,切一盘苦肠,花生毛豆,拍黄瓜,羊肉串,接一杯扎啤,此为盛夏济南最标准之地域美食也。
故,济南苦肠,颇似四川之夫妻肺片,皆为下脚之料,变废物为美味也。虽为俗物,登得雅堂,先苦后甜,平民意味,更彰显济南人生活之本色也。
王老虎曰:以肠入馔,多矣,以苦命名,唯苦肠也。放眼全国,鲜见此物。熟食之中,亦唯有苦肠,方能品尝苦之美味。品苦肠,入口其味苦,入腹为美味。观世间亦如此物,先苦后甘方为人间道。故,人生苦短,人生百味,尝尽天下酸甜苦辣咸,方为生活也。所谓“苦”者,良药苦口,苦口婆心,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皆为此理也。由苦肠谈至人生,题外之话,贻笑大方,是以记也。”
是吧,苦肠中还有一些人生道理在呀。
后记:后来搬家了,离得远了,就很少再去小菜市去买老头儿的苦肠了,过了好多年,有一次路过,再去买,却再也没看到那个卖苦肠的老头,问旁边的商贩,说是很久没见他来了,突然心里就有些怅然。
老爷子,你还好吗?如果有机会,请你喝一杯?不过,下酒的苦肠呀,得你出。想吃你做的苦肠了。
坚持原创美食文章,央视《味道运河》《吃货传奇》美食顾问,搜狐吃货自媒体联盟执行秘书长,美食纪录片《搜鲜记》总策划王老虎与你共同搜寻舌尖上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