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的真诚 ——“陈彦邀您共读书”作者签售暨读者见面会侧记
电视连续剧《装台》虽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热播结束,但余热不减,其同名小说《装台》的热度也随之持续升温。12月19日下午,笔者和文友到曲江书城见证陈彦作品《装台》与读者见面会的盛况,也见证了陈彦的真诚。
当2点多钟到达曲江书城时,众多书迷和剧迷早已来到一楼大厅现场等候,和笔者同去的朋友田新民和解云龙就买了四十多本《装台》和十几本《主角》,租用书城购书专用框,仍然装不下,又装了一袋子。笔者还发现,很多读者也是租用购书框,也有的用自带着的箱子装满《装台》。读者李先生购买了十几本书,堆满了购物框。他告诉笔者,亲朋好友很遗憾无法前来现场,托他一定要作家亲笔签名。王女士则是买了陈彦的系列作品,从《装台》到《主角》《西京故事》等书,她说自己是超级书迷,希望借此机会可以得到作家的签名版全套。
3点一到,陈彦在作家出版社和曲江书城戴经理陪同下进入曲江书城一楼大厅,待走上台子,陈彦首先表示感谢大家的光临,说:我给大家鞠一个躬,然后他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赢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然后陈彦坐下来,两腿并拢,认真回答了主持人的有关《装台》创作的问题。然后真诚地回答台下读者的提问,在回答女读者关于以后是否写作有关曲江的题材,陈彦说:“我在西安工作生活了25年,有许多生活积累还未打开,会继续写的。我非常喜欢曲江,也许以后写作会涉及到,但不会刻意写作或炒热某一地域来进行创作,我肯定不会这样做的,这样也不会把它炒热,这样读者也会反感的。”
在回答离陕赴京工作感受时,他说:“我真的有皮肉撕裂的感觉,就说现在北京生活,有时经常半夜做梦就在西安,有时早晨起来包括中午休息忽然醒来以为睡在西安,半天才意识到在北京,在我的办公室或在我新的家里,真的有一种皮肉撕裂的感觉。”
当有读者问想到没想到《装台》电视剧如此火爆时,陈彦说:“我真的没有想到,我是根据自己的精神和生活需要写作。包括电视剧创作过程中也没有强制性写美食或其他旅游文化,如果强制性贴近这些东西,电视剧就会成为两张皮,它现在是水乳交融进去这些西安的饮食文化和西安民俗的。”
也有读者问陈彦是如何采访或熟悉《装台》里这些人物的生活的?陈彦坦诚地说:“我和文艺团队及装台人打交道25年。在院团工作时,外出演出当装台工人不够的时候,我也参与过装台和拆台,对这个工作深有体会。”他始终觉得一个作家要写他最熟悉的生活,并且是最打动他的那些生活。
还有读者问陈彦《装台》改编得怎样?陈彦认为《装台》电视剧改编得很好,演员努力贴近真实,没有用虚假的表演或虚幻的场景来表现这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电视剧的改编中有一些新的创作,同时将小说中的人物和演员本人的气质相结合,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烟火气。他说:“我们的社会鼓励人们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双手、自己的肩膀扛起自己的生活。这些装台工,他们所做的都是幕后最辛苦的工作,他们创造了如此美丽的舞台、如此美丽的灯光,而当灯光亮起大幕拉开的时候,就看不见他们了。他们是普通劳动者的代表。”
提问结束后,开始签名售书,人群一下子涌动起来,十几个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读者自觉排起数十米长队。陈彦马不停蹄地签名起来,有的人还要求题写上款或一句话,陈彦尽量满足。但半个小时后,看到越排越长的队伍。工作人员鉴于陈彦患有手疾的手有点发抖,就劝导人们仅签名罢了。据曲江书城戴经理介绍:当天签售持续到下午5点半,给现场所有持书排队的读者签了名,共签售800多册《装台》,当日书城采购的《装台》销售一空,书店现场紧急补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插图本《装台》也销售了一些。此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插图本《主角》《西京故事》和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主角》也搭车销售不少。
谁说文学边缘化,只要是真诚地写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喜怒哀乐的好的文学作品,就会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欢迎。谁说出版是夕阳产业,就像陈彦所说电影、电视、戏剧或其他新的艺术形式都不可能独霸天下,新媒体也不可能取代书报刊等传统媒体独霸天下。只要坚守自己的根脉和品质,辅之以“贾平凹邀您共读书”“陈彦邀您共读书”等营销方式或促销方式,形成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就一定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王新民,陕西大荔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长期从事出版编辑和管理工作,与陕西人民出版社原社长惠西平主编《贾平凹文集》(20卷)等图书。业余钟情读书写作,著有《渭河大水灾》《黄土高原上的银铃》《策划贾平凹》等20余种并获奖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