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的文化内涵及应用价值(四)尹锋
风水学的文化内涵及应用价值(四) X
尹锋
四、藏风聚气的生态理念
风水经典《葬书》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由此可见,“藏风聚气”是风水学的核心内容,古人认为“风水以气为主”,把气聚之处称之为“穴”,“穴”是阴阳之气的调和点,也即是乘接生气之处。古代有“生气通天”之说,把建筑物上的“门”、“窗”称之为“气口”,死后所葬之处称之为“穴口”。“气口”与“穴口”犹如人之口、鼻,如纳不到生气,则无生机可言,象人吸不到新鲜空气一样,久则就会生病甚至引发是死亡。
天地相合,化生万物。天气为阳,地气属阴,阳气成风,阴气成水。天气降而地气生,阳冲阴和,则“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青乌先生葬经》)以风水学的观点来看,自然山川并非处处可以居住和安葬,周围环境的组合要合理,要符合在“阴阳冲和”的良好自然生态系统,这样就形成了“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的山水交会、藏风聚气的理想模式,并具有内聚敛外拢合的景观特点,将充盈其间的“生气”为人所用。《管氏地理指蒙》云:“万物之生,皆乘天地之气善,祥气感于天,为庆云、为甘露;降于地,为醴泉、为金玉;腾于山,成其形、为怪穴;感于人民,钟英雄、钟豪杰!”《宅谱》言:“吉气所钟,人旺财丰。”可见,寻找“生气”所在之处,乘纳“生气”是风水之目的,藏风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