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运动又不想太深入的人,练练……
踮脚很简单,好处却有很多:养肾、调理上热下寒、放松脊柱、疏通全身气血……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踮脚的诀窍。
掌握了这个诀窍,这些好处才能落到你身上,而不是踮了感觉一般般或伤到后脑勺。
01
小动作的大作用
踮脚,提起脚跟,再落下来。这最适合在办公室里坐到腿脚肿胀、腰酸背痛、过劳肥的我们,从椅子上站起来就可以踮几下,好处却很多:
1、踮脚可以刺激拉伸腿上的六条经络(肾经、膀胱经、肝经、胃经、脾经、胆经),能健脾养肾,疏通肝胆,缓解久坐腰酸腰痛和肩颈僵直,重振精神;
踮脚能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能减少摔倒,对上了年纪的人尤其好。
2、踮脚能引气血下行,疏胸中闷气、脑中烦乱,调上热下寒,交通心肾,促进睡眠,让你到点就困意难挡,梦少眠香,晨起神清气爽。
人老先老脚,一到冬天就苦恼脚跟干燥裂开、脚僵冷如冰块的人或年纪轻轻就腿脚不利索的人多踮脚,引气血去滋润温煦双脚,延缓脚部干老。
3、踮脚能驭气血上行,补养心肺和全身
常说「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这是因为两个小腿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搏动一下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踮脚能帮助下肢血液回流,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心血管健康。心脏健康又能给养全身。
久坐、不爱动的人,多踮脚气色会从暗黄变白润些,眼神会亮一点,身形更好看。
每天踮脚10分钟,全身都舒坦。
02
踮脚古已有之,但知道诀窍的没有几个
踮脚在古时候叫「敦踵」,八段锦里最后一势「背后七颠百病消」也是要踮脚。踮脚有个诀窍,我搜遍全网也没有发现,看来知道的人不多。
一般教踮脚是:自由落体,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这少了「颠劲」。
踮脚没这个劲,以上好处打个对折,甚至可能会受伤。脚跟撞击地面,控制不好力道易伤到后脑勺,引起头晕等问题。
所幸,万周迎老师(陈式太极拳传人)传授的太极八段锦里还有关于「颠劲」的传承(这类「真传一句话」的诀窍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必须得有传承)。
太极八段锦最后一势「领落提颠百病消」也有踮脚,但脚跟落下时不会一次落到地面,而是如一个弹簧片,上下颤动。
如此方能充分摇晃脏腑、脊柱,就像抖衣服一般抖掉各种邪气、阻滞,故曰百病消。
你落下脚跟时不一落到底,就能感受到一些颠劲。比起光踮脚,我推荐大家学下太极八段锦这一势「领落提颠百病消」。
如果说踮脚是基础版,「领落提颠百病消」就是豪华升级版,里面还有和踮脚配合的手上动作、呼吸法。把每一次踮脚的作用都发挥到极致,做好1个顶自己随便踮脚4、5个,节省时间,收获更大。
踮踮脚就有这么多好处,系统地练套八段锦(一遍10分钟左右),防病延年,美容养颜,修心调神不是梦,少练筋骨壮修心,病弱亦可问长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太极八段锦
太极八段锦能开通奇经八脉、强壮脏腑、调好脾胃肝胆、清心除烦、纠正错误体态、全面增强体质。
八段锦的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在八段锦中加入了自己的内功心法。万老师这一脉传下来的太极八段锦则是融入了太极内功。
万周迎
当代知名太极拳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北京陈发科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遗通背拳第八代传人、北京通背拳研究会常委;北京侠友太极书院创办人、正安文化特聘太极老师、奥美国际健康研究院特聘专家、运动处方指导师。曾出版太极拳专著《非视觉太极》《轻敲太极门》。
太极八段锦和其他八段锦的区别概括有三:
一、它有太极内功和开阖呼吸;
二、它每一势都和现在流行的八段锦不一样;
三、点出了一些势子中的关窍。
练习八段锦的目的,让身体回归健康、中正
第一势:托天按地开阴蹻
此势与立八段锦第一势「两手拖天理三焦」一样能理三焦,但有动作有细微差别。
「两手拖天理三焦」的两手在胸前是翻转后上托,如下图:
立八段锦第一势
而「托天按地开阴蹻」的手掌在胸前不是翻转而是向前平转开,由手指相对转为掌根相对后再上升。
太极八段锦第一势:托天按地开阴蹻
奇经八脉能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盛衰。《难经》中把十二经脉比作「沟渠」,把奇经八脉喻作「湖泽」。十二经不足,则奇经八脉放气血充盈之,十二经气血充足又反过来蓄满「湖泽」。
阴蹻脉为奇经八脉,是道家修行的要点,更接近人的先天系统,普通医药难以企及,更需要通过身体的主动修炼来达到。
但开通奇经八脉之法,历代祖师奉为绝秘,在丹经、道书中均无泄露。通过此势,我们或可窥见一二。
第二势:左肝右肺气贯梢
与立八段锦第二势「左右开弓似射雕」有相似,也都能疏肝理气,疏通肺经,通达阳气,只在细节上稍有不同。
立八段锦的拉弓时,隐形的箭在胸前,如下图:
立八段锦第二势:左右开弓似射雕
而太极八段锦此势是真正的弯弓射箭的标准姿势。
箭的高度与嘴平,箭射出去又被称作「口吐莲花」。
射箭也是治心的过程。《射的》:「所谓习射当先治心,誉之不喜,激之不怒,胜而不骄,败而不慑。若泰山之崩于前而不惊,若虎兕之出于后而不震」。
练此势,由形似渐至内外相合,亦能感受到古人弯弓射雕时的心无旁骛,形与神俱。
第三势:天王打伞脾胃调
此势与立八段锦第三势「调理脾胃需单举」都能调理脾胃气机,疏通肝胆冲脉,也是在动作和细节稍有不同。
比如,「调理脾胃需单举」的手在身体侧方和头顶,如下图:
立八段锦第三势:调理脾胃须单举
而「天王打伞脾胃调」一手在身前螺旋上升,为阴中之阳(腹前为阴位,张开上升之手为阳);一手握拳在背后往下降,为阳中之阴(背为阳位,手握拳下降为阴)。
此势体现了老子《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用一个卦象来形容便是泰卦,阳在下要往上走,阴在上往下走。
第四势:苍龙回首愈伤劳
此势与立八段锦「五劳七伤向后瞧」都力求从虚劳中恢复,只是动作更复杂一些。
立八段锦是双手摊开,直立着往后瞧,如下图:
而太极八段锦「苍龙回首愈伤劳」往后瞧时,腿成弓步,重心有前后变化。手掌前后有变爪、变拳、折腕、变瓦垄手等变化。
动作的变化多,还有手指梢节上变化,柔和拉伸十二经,按摩脊柱,修复五脏损伤。
第五势:旋掌成拳实中焦
与立八段锦「攒拳怒目增气力」相似,主要是手指与手臂的伸展,两胁虚实变化,揉动脏腑,疏肝理气,强壮脾胃。
不同的是,「旋掌成拳实中焦」的手含有太极拳的缠丝劲,从梢节一节一节地卷回来。
双手交替握拳,伸展,螺旋伸出,循环往复,非常有益于增加全身梢节的劲力,增加握力,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研究表明,握力每减少5公斤,因任何病因而死亡的风险就增加16%,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则分别上升7%和9%。
修习顺逆缠丝的过程,是由手三阴三阳经络的次第转动、变化,引领全身经络运动变化。导引气血运行,涵养精神,充实元气。达到梢节握力增加,并内壮脏腑,预防重大疾病的目的。
太极八段锦的第六势「仙人攀足固肾腰」、第七势「白蛇伏草清心火」就等万老师课上讲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怎么样,看完太极八段锦的简单介绍,是不是很想学?赶快报名跟万老师学太极八段锦,12月21日开课。
04
外形不重要,关键在诀窍
我上面跟大家说了这么多外形动作上的不同。但我要告诉你,外形不是最重要的。外形可变化,而想要练了有真正效果的关键在于抓到诀窍。
武林有「传功不传火」的习惯。有的师傅会考验徒弟多年,有的甚至是生命的考验,有的在临终前才传授诀窍。八段锦也是「武林三绝」之一。很多人会,但不一定知道其中的诀窍,也就是没有那「真传一句话」,如入宝山却空手而归。
没有诀窍,不管是哪种八段锦,大家从中能获得的益处都有限。
万周迎老师在这套太极八段锦中,点出了关键的诀窍。比如「领落提颠百病消」中的「颠」劲。此劲若没有传承,你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若没有老师几十年的太极功夫,无法言简意赅地点拨于你。
今年,新冠疫情侵袭全球,很多家庭横遭变故。万老师方觉是时候拿出这套有传承的太极八段锦。
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感受最真切的是,北京有一位人大附中的家长,50岁,男性,企业高管,突然就染病去世了。他是一位积极的,热爱生活的人。他染病后去过女儿的家长会,这让不少孩子和家长感到恐慌。从人大附中校友群里传到其他校友群,包括我所在的大学同学群。大家看到都沉默了,这一切彷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样一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家长。人到中年,最大的痛点就是脆弱。昨天还在出差,今天就可能躺在医院。这些突然,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时陪朋友去医院,尤其是北京的三甲医院,人山人海,比火车站人还多。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焦灼,不安地走动、等待。检查报告就如同判决书。每当看到他们,我会非常感慨:有没有一种适合大家修行的方法,能给人生多一点点自主权,可以让我们避开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尤其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想运动又不想或不能太深入的人。比如太忙没时间,或者场地不允许。所以我就酝酿着把这套不一样的太极八段锦拿出来。
——万老师
05
45岁时心肺年龄不到20岁的万老师
万老师45岁时去美国权威体检机构检测身体,发现心肺年龄居然不到20岁。这跟老师常年练太极拳有关。
73年生的万老师,身体松活柔软,头发浓黑茂密,这都得益于太极拳。
万老师侠者仁心,曾义务教授盲人孩子学太极拳,带他们完成上舞台的梦想;
他每年都培养偏远地区和盲人学校的太极拳老师,为更多盲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带去太极拳,强心健体,享受生命。
四川大凉山俄青小学老师在指导孩子们练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