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特 | 与卡拉扬合作的《四季》

说到小提琴女神穆特,人们一定会同时想起她的伯乐——指挥大师卡拉扬。他是穆特成才路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通过他的提携,当年那个年仅13岁、懵懂却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女得以被世人认识,由此登上更大更广阔的舞台。

同时,穆特也在这位恩师的引领下,技艺与舞台表现愈发成熟,既充分吸取到卡拉扬严谨又热烈的演奏风范,又在这之上加入自己独特且深刻的领悟与技巧,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足以迷倒众生的顶尖小提琴大师安妮·索菲·穆特。

既2019年底拿下有“艺术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日本世界文化奖”后不久,今年年初,穆特又荣登第三届德国古典音乐大奖之“年度最佳器乐演奏家(小提琴)”宝座。在新秀迭起的当下,穆特并没有被时代冲淡往日的光芒,反而佳绩不断,始终屹立于古典乐界的最顶端。

曾有人说,“没有卡拉扬,就不会有今天的穆特”。在穆特的成长过程中,说她“完全得益于卡拉扬的光辉”此类评价始终络绎不绝。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像穆特这般天赋异禀的音乐家,就算没有遇到卡拉扬,她也会碰到另外一个赏识她的“伯乐”,又或者仅凭自身难掩的光辉,亦可达到如今的成就。总而言之,金子终有发光之日,卡拉扬只是恰好担当了“挖金人”的角色。穆特在卡拉扬逝世后非但未有从此沉寂,反而羽翼渐丰愈发高飞的事实,便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现在的穆特,早已从卡拉扬的光环下走出,成为独立的自热发光体。许多人在自身成名之后,都迫不及待地与有关人士“解绑”,而穆特却始终没有这样做,哪怕那些提及卡拉扬的质疑与不屑始终存在,她甚至一度为此自我怀疑,也从未否认卡拉扬给予自己的帮助与影响。相反,在面对媒体采访和发表自身获奖感言的途中,她时常会主动说起这位恩师,甚至会因为思念之情眼中泛泪。

“卡拉扬是我一生的精神导师。” 这是穆特常会说到的一句话。或许我们不该总是以狭隘的利益关系去揣度二人的知遇,或者以此去否认穆特的成就。他们都是古典乐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亦是世界文化瑰宝的缔造者。卡拉扬与穆特的故事,不过是一场美丽又传奇的偶然,见证了高山流水琴瑟和鸣,以及一代大师的诞生。

穆特 / 卡拉扬 《四季》

穆特曾与卡拉扬有过许多次合作演出和录音,这些珍贵的记录亦与他们的知遇之事一同成为古典乐界为人津津乐道的美谈。其中他们共同演奏的巴洛克名作《四季》最广为人知,1987年的演出版本更留下了完整的现场影像。

穆特在录制与卡拉扬及维也纳爱乐合作的《四季》时仅20出头,婴儿肥还没完全退去,就已展现出超脱年龄的大师风范——凌厉激情的运弓、流淌出的音符个个干脆利落,清透圆润,尽显华美之气。当然,其中仍不时流露出年轻人特有的纯真与淳朴,却丝毫不构成弱势,反倒与此曲田园诗般的艺术意境相得益彰。

卡拉扬则表现出其一如既往的恢弘霸气,当中又参透一些他晚年特有的细腻与柔情。激昂处大气豪迈,缓和处又优美动人,与维也纳爱乐这一世界顶尖乐团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一版《四季》录音或许没有后来新出的一些版本那样技惊四座深不可测,但作为古典乐中最“通俗”,接受度最高的曲目之一,或许这般流畅自然的和美灵动才是《四季》更合适的呈现吧。可以在历来众多版本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人眼中的“最佳”版本,肯定是有其出彩之处。卡拉扬和穆特的这版,相比起炫技,更注重平衡与整体性,力求展现出春夏秋冬“各是独立主体又彼此调和一气”的本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