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白酒,中国三百亿以上规模基金经理的唯一出路

北京,大钟寺,冬日暖阳之下,天朗气清。

午盘收盘后,我在楼下的潮汕牛肉火锅店见到了从广州远道而来的易方达的朋友,李总。

上午又被白酒毒打了,贵州茅台股价站上1900块,创历史新高,一直等回调准备上车招商中证白酒的我流下了没有格局的泪水。

熟悉民工的朋友们知道,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是我的基金组合“长跑老司基”的第一大重仓基金,此外我的另外一个组合还有张清华的易方达新收益,此外我再也没有任何易方达的仓位。

说来也是惨,我19年高点买过易方达消费行业和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刚好买在那一波白酒的顶上(现在回头看就是黄金坑!),于是萧楠和刘彦春两大白酒大佬的业绩被我“买崩了”;今年四月底,我高点摸进了易方达高等级信用债,结果遇上一波大熊,又把林森“买崩了”。

直到我遇到了张坤。此处说明一下,这不是易方达的推广!

回看了一下张坤数据,我发现这个人还是非常靠谱的:无论你在什么时点买入张坤,只要拿半年,几乎必定赚钱。易方达主动权益四大天王,张坤毫无疑问就是最大的那个天王。

加上又有老乡的力荐,我就开始买易方达蓝筹精选,至于为什么不买易方达中小盘,因为老乡告诉我,蓝筹精选可以投港股(这也我也说过很多次了)。

这次遇到易方达的朋友,必定要聊聊张坤,因为他出来接受采访太少了,说不定能从内部人那里套些话出来。

李总说,我们家张坤总,确实非常低调,性格也很好,对谁都很和气没有架子,看谁都笑呵呵(跟张清华一样),而且除了做投资做研究,没有什么别的爱好。

我说这可不完蛋吗,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投资机器。

李总没有理会我,而是低头猛吃菜。

我开始跟李总分析我对于白酒行业的一些简单看法。看了一下市场上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和500亿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发现大部分人都会重仓白酒,尤其是茅台。

先看500亿以上这一档:

管理规模超800亿的刘格菘算是一个例外,他是主要投科技股的,第一大重仓是隆基股份,三季报披露的时候还有人嘲笑刘格菘是接盘侠,高位接盘隆基,结果张磊大手一挥,告诉刘格菘和傅鹏博,我跟你们站在一起。

然后隆基就创新高了。

管理主动权益规模第二大的就是张坤了,700多亿的规模,今年只发了80亿新产品,然后易方达中小盘和易方达蓝筹精选都被买到限购。我们组有个姑娘喜欢坤坤,我说我也喜欢坤坤,我一直以为我们喜欢的是同一个人,后来她说她喜欢的那个坤坤姓蔡。张坤自然是白酒选手,前四大重仓都是白酒,且仓位非常重。

管理规模第三名的是南方基金的茅炜,他跟刘格菘是一个战线的,对白酒并不感冒。

随后是汇添富的胡昕炜,第一大重仓是茅台。

然后是王宗合,前五大持仓有四个白酒。我之前对王宗合的规模膨胀特别警惕,后来有个前辈跟我说,王宗合我认识了很多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基金经理,注意,基金经理没有笨蛋,但是他在基金经理这个群体里面,也是属于绝顶聪明的那一档。而且从规模膨胀后的业绩来看,此前市场的担心也是多余的。本民工归因了一下,刚好王宗合选择的赛道就是资金容量最大的白酒行业,所以50亿到550亿其实是无所谓的。

再然后是刘彦春和萧楠,我想不必多说什么了。以及嘉实基金的头牌归凯,也持有茅台。

再看300亿~500亿这一档:

董承非是不爱买酒的,同属一家公司的谢治宇也不买白酒,但是前几天谢治宇罕见出来发声,叫《兴全基金谢治宇:过去两年在白酒上犯过错,明年应适当降低收益率预期》,我点进去之后发现,感受到了谢治宇对白酒行业的绝望。

谢治宇的话你看懂了吗?过去几年,谢治宇反思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买白酒。

往后看,管理400亿的陈皓也有白酒,中欧的王培、周蔚文也有白酒,劳杰男也有白酒,蔡向阳前三大持仓都是白酒,华安的饶晓鹏也有白酒,南方的骆帅也有白酒,

蔡嵩松和李元博算是异类,主要投资科技股,所以没有茅台。交银的杨浩也比较有个性,还没有买茅台。而邬传雁、葛兰、郑磊这几位都喜欢医药。

我们几乎可以下一个结论: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一大半都会买白酒。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个现象呢?先说白酒上涨的逻辑。

我的好友爱知君跟业内人士交流了一下最近白酒上涨的逻辑:其实最近上涨的都是二线国资白酒,舍得,泸州,金种子等。逻辑也很简单,但很多人其实不明白。核心逻辑是地方政府看到了白酒的现金流价值,跟印钞机一样,现在房地产卖地不灵了,总得有点压箱底的货才能维持,这就想到了白酒。其实几年前洋河,五粮液,泸州老窖都是这样玩的,卖的一瓶瓶酒成就了当地的保障房,基础设施和政府开支等等。此外白酒其实还是国资控股靠谱,像这种技术改变不了的,刻在基因底层代码的产业,国企领导只要不瞎搞就能能躺赢,主要风险是像舍得一样民企大股东掏空公司干别的事情了,所以舍得国资控后就脱胎换骨了。还有在销售端,其实大部分终端消费是三公消费的国企客户,这种客户喜欢跟国企做生意,国资酒厂在销售上有不可比拟的血统优势。所以记住了,技术颠覆性强的行业一定要选股权激励好,公司治理好的,有企业家精神的民企,技术改变不了的行业国企有天然优势。或者说,投资要投改变世界的公司(比如特斯拉)、以及世界改变不了的公司(比如白酒)。

未来几乎所有的头部基金经理,都要被逼着去买白酒,原因是前面所说的,只有白酒能容纳这么大的资金量。我在这里对比一下张坤的策略和余海丰策略的区别。

张坤的思路是,找最好的公司,在相对合适的位置买入,拿住不放,只要逻辑不变就继续持有。

那么这不就是抱团吗?没错,管理规模大了,抱团就是最好的策略,只不过对于张坤而言,抱团只影响他组合的波动率,不影响他看上的公司十年内会越来越好的基本面。不挣估值的钱,不做太多波段,这种策略的容量是非常大的,毕竟头部基金经理都在用这个策略。

而余海丰的路子是不一样的,他会做交易。

在做交易的过程中,就要面临流动性的问题,你想想,一个基金经理如果有300个亿的规模,如果做个20~30%的波段,就需要交易60亿以上,这对于流动性管理是非常麻烦的。

所以做交易的策略,最大的管理边界就是200亿左右,再大就不好管了。

那么结论大概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基金经理规模还不到百亿,却喜欢说自己持仓稳定换手率低、不做择时、也不做行业轮动,那要么是隐藏的大佬,要么已经重仓了白酒,要么就是个傻子,请大家警惕;而一个管理规模在300亿以上的基金经理,如果他现在不买白酒,那么未来总有一天会买白酒(手动滑稽)。

吴悦风老师说:贵州茅台,中年基金经理的福报。

民工表示:买白酒,就是中国三百亿以上规模基金经理的唯一出路。

我把我过往各期的基金池拉出来了一个数据(剔除了股票占比不大的、打新基金和短期业绩太拉垮的),跑出了这些基金的前十大持仓,并且做了统计:

各位朋友,回想一下三季报出炉至今,财富密码就在其中,这是抄作业的明牌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