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学习方法:预习,开启学霸模式(上)

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预习是学习过程的开始,提前预习了,听课时就能更好地适应不同老师的讲课习惯,可以减少听不懂、走神等造成的学习障碍。养成预习的习惯,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上的自信。

预习的好处

学习是一个过程,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建立适合孩子学习特点的学习流程,把各个环节做好,学习就会高效。如果忽略过程只看结果,只关心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错了多少题,考试多少分,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们应该用流程视角,从整个学习流程的角度,一步一步找原因,指导孩子高效学习。学习的一般流程: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把每一步做好,整个学习过程才能够进入良性循环。

做好预习这个学习流程的第一个环节,能够改变孩子后面的学习状态。

1.提高学习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在在课本知识的预习过程中,孩子需要自己动脑去理解、判断、检验,这个过程是孩子在自己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一方面要把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会因为新知识的加入发生一些调整和重组。这是主动式学习,与课堂被动式学习不同,更适应孩子的学习风格。

主动式学习,可以使孩子的思维敏捷,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中更有成就感。

2.提升自信

很多孩子课堂上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听不懂却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答不上来会尴尬,也害怕自己提的问题不恰当,不敢积极提问和发言。

如果提前预习过了,知道要讲什么,心里有数,上课就会有底气,不害怕。在预习中的疑问,也能尝试着提问和发言。

3.巩固已有知识

预习时需要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区理解新知识,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旧知识学习中不到位的地方,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4.上课注意力更集中

孩子通过预习,对新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没看懂的内容有所了解,听课的时候带着这些疑问,能让孩子听课的目的更明确。在老师讲解自己没看懂的内容时,更加能够集中注意力。

预习要适度

对某一知识的认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知觉水平的理解,能辨认和识别认知对象,知道它“是什么”;

第二个层次,对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理解,包括概念、原理和法则的内涵,知道它“是怎样”;

第三个层次,属于间接理解,是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者调整认知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知道它“为什么”。

预习不是提前学习,预习是学习流程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听课的效果更好所做的准备工作,所以达到第一个层次即可(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自主进行第二层次的学习)。如果预习花费大量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度,会给后面的环节带来不好的影响,从整个流程的角度来讲,并不是最高效的。

心理学中有个期待效应,是指人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测。孩子适度预习,会增加对课堂讲解的期待,觉得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听得懂,提高身心唤醒水平。

但是如果是提前学习,并且认为自己都已经学会了,这样反倒是过犹不及,孩子上课很可能就不听讲了。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有个“三年级现象”,就是很多孩子在学前班已经提前学习了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所以上小学之后不用注意听讲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到三年级之后遇到新的知识,却因为不会认真听讲,所以学习效果很差,成绩也快速下降。

预习的时候,对于课本的内容,能看懂的尽量看懂,不是一定要背会、掌握住。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做做课后习题。遇到旧知识不扎实而影响理解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补救。

如何预习?

预习要注意方法和效率,要在阅读中理解,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1.读

预读教科书新课,了解将要讲到的新知识,必要时也可参考课外资料。

快速浏览全篇,对主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如果孩子想继续深入了解,可以仔细阅读,弄清课文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所在。

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懂新课,而已经学过但是忘记了的知识,可能会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阻碍。知识环环相扣,掌握了旧知识,才能理解新知识,学会了新知识,会更加深入理解旧知识,新旧知识不断内化,就可以建构扎实的知识体系。

所以孩子预习的时候,在理解新知识的同时,对遇到的不懂的旧知识千万不要一带而过,要充分重视,及时回顾和复习。这样预习才有效果,才能培养孩子在学习上负责的精神。

2.记

不必强求记住新知识,只需要记住预习了什么,做好预习笔记或标记。孩子有所准备,上课时就知道老师将要讲什么,这样在课堂上能够跟上节奏,更好地和老师产生共鸣。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课程,预习的时候可用符号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即可,这样效率高。概念、定理和重点可以划线,不理解的内容用问号标记,有独特的理解可以在旁边简单做一下标注。

对于比较复杂、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在预习的时候,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做预习笔记。笔记内容除了重点、难点、个人的初步理解之外,还要挖掘一下这部分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有哪些联系。预习笔记可以写在一张纸上,夹在课本中对应的位置。

如果老师安排了预习内容,给孩子们提供了预习提纲,那么按照要求做好就可以了。

预习之后,可以让孩子回忆一遍预习的内容,效果会更好一些。

通过这样的预习,孩子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更容易捕捉到预习时的思维痕迹,记忆不清楚的地方就可以看看笔记。对于预习时没看懂或者有疑问的内容,在听讲时要确认一下是否懂了,如果还是不懂,要大胆提问。


(0)

相关推荐

  • 不负春光,不负青春!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又迎来了孩子们升入初中后的第二学期期中家长会.都说考试是检验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标准,那么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或满意,或失望,或淡定,或焦虑,具体该如何做呢?让我们一起 ...

  • 暑假 | 语文学习的重点,是预习还是复习?语文老师解答:就看你还剩下多少时间……

    暑假语文学习的重点,预习还是复习?语文老师:看还剩下多少时间 总有家长问小岛老师,暑假期间,到底是复习重要,还是预习重要?小岛老师老师一开始回答是复习,因为大部分同学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是有一个遗忘期 ...

  • 什么是真正的预习?

    什么是真正的预习? 1)预习的第一层次 把陌生的字 词 句搞明白. 2)预习的第二层次 把整本书用一张纸画出本书的框架. 3)预习的第三层次 把整本书的大纲背的滚瓜烂熟. 4)预习的第四个层次 能解书 ...

  • 培养孩子学习方法:预习,开启学霸模式(下)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预习的知识和基本的方法.在预习的时候,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科,采用适合学科特点的预习方法,才能更有效率. 数学 大多数孩子对数学预习,是无从下手的,认为课前预习主要是针对语文课的,对数 ...

  • 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助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作为年轻的宝爸宝妈,我们都没有带娃的经验,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一定非要"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我们需要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 ...

  • 培养孩子情绪管理,学习上就能顺利

    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要了解什么是情绪?情绪是孩子对环境的反应.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有情绪是必然的,要合理的管理,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达到理想的结果.而管理是什么?通过正面管教,让情绪控制在 ...

  • 父母最好的礼物:培养孩子的情感弹性(上)

    神译局14小时前 关注 情感弹性是一剂良药.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 ...

  • 培养孩子学习方法:如何才能让孩子认真检查作业

    原创卓越学习力 2019-01-30 22:25:54 很多孩子写完作业后不爱检查,或者走走过场,扫过几眼就算完成了. 写作业不检查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孩子对作业认识不够,认为作业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另一 ...

  • 培养孩子学习方法:听讲,不但要集中注意力,还要学会这些方法

    听讲在整个学习流程中,所占时间最多,是最重要的环节.提高听课环节的效率和有效性,能让孩子的学习更加高效.要想让孩子听好课,一味地强调注意听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会孩子听课的方法. 适应不同老师的讲课风 ...

  • 六部高分纪录片开启职业启蒙,培养孩子未来不失业

    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弗兰克帕森斯认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生活中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人的职业态度和要求也不是面临就业时才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孕育职业选择的萌芽. 但现在的孩子从小学业和 ...

  • 钱志亮:上小学前,务必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全文3248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有的幼儿园小朋友会经常性迟到,家长的反馈一般都是"本来早就可以来了,醒得也蛮早的,就是穿衣服.吃饭时拖拖拉拉,而且一会儿要小便了,一会儿想起来又要做什么 ...

  • 如何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上】原理篇——幼儿启蒙教育系列之一

    缘起:很多熟识的朋友都知道,家里有两孩子(一个四岁半,一个两岁),因为一直浸泡在新教育的环境下,目前为止,成长的都还比较顺畅.所以不少人会时不时的就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进行交流探讨.为了能够惠及更多的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