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还债,我离家当了公务员”

01——121年前的一封信

父亲大人膝下:

今年不能返淮度岁…鄂局无多事,但不能多请假耳。大约薪水不至过薄,为贫而仕,无可奈何。回溯数年以来,江湖奔走…公私支出,一事未就,虽稍将家中宿累债还数百千,而债务仍难扫数还清,出路亦毫无可望,思之愧而无地…

福安,儿玉叩上 二十日

原文

02

以上摘自一个叫“玉”的农业部公务员写给老爸的家书,时间是1900年秋。

就在当年8月14日,八国联军破北京洗劫,全国电报瘫痪,连带盗匪四起,尤其是义和团还在闹。

“玉”作为活在那时空的人,可能还压根不知道圆明园被烧,直到1年后“辛丑条约”签订,国家要赔4.5亿两白银,而他的一屁股债,又多了一点,欠歪果仁的。

(这4.5亿不是瞎按人头算的,是一个在中国当海关boss的英国人算出来的,他提交了4份报告。提出赔款数额定为4.5亿两,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支付期限为39年,每年按4.5%收取利息,本息合计98223万两。然后又根据各国的'损失'进行分摊。原本吵的不可开交的列强很快同意。)

03

这个故事是今天下午逛图书馆古籍区淘的,很鲜活。

还有很多,古人和咱们从社会学上讲,一点区别没有。

比如这位,在1929年预言了十几年后的二战。

其他故事,改天放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