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半夏泻心汤五方证
编者按:厥阴病是六经的一个难点问题。《伤寒论》在八纲的表里病位观的基础上发展为表、里、半表半里的病位观,这样将八纲发展为六经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半表半里是在病位的表里之间,增添了一个病位。较八纲的表里病位更加具体。这样将表里、半表半里、里的病位上,分别分为阴阳、寒热、虚实的两种病性,成为六经。
经方的厥阴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性证,与少阳病相对在《伤寒论》称为厥阴病。人们对厥阴病争议最多,而对厥阴病的提纲更是争论的焦点。而纷争的主因是以《内经》的六经释《伤寒》的六经。
半表半里之邪无出路,故常常郁久可见化热之证。厥阴病处于半表半里,易呈现寒郁化热,所以上热下寒为多见,其方证以上热下寒证多见,但寒不热者较少见。半表半里证,即机体欲借诸脏器的协力作用,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疾病而尚未得解除的形象,邪在半表半里,邪无直接出路,禁汗吐下等直接祛邪。故半表半里的治法只能是和法。
《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的实质,胡希恕先生、冯世纶教授认为是半表半里阴证。其处方用药特点是寒热并用。以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类方为主。今天以PPT形式展现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的五个泻心汤加减的方证,使大家能够从原文中体会到六经指导下辨别方证的重要性。
可点击图片查看原图更清晰
建立经方医学 理论体系 与 修学体系 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想说的话:我们专注于经方的分享,让更多的人真正的认识她,参与学习,分享快乐,传递大爱!
关注“胡希恕经方医学”订阅号,每天学一点经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仲景门人人可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