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88岁杀猪师傅竟是上甘岭战役二级战斗英雄
在我的印象中,姨父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纸牌,无论到哪里走亲戚,他的牌友总是闻风而至,有时甚至因为他的牌局而影响开席。姨父中等身材,削瘦的脸,在食品站工作的他,神情严肃、不苟言笑,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总见他心安理得地接受着人家对他的恭维,甚至也不客套一下,我私下想,姨父一个杀猪的,怎么这么大架子。不知什么原因,我对他有某种畏惧心理,怯于跟他打招呼,因此招致他的投诉,遭到父亲严厉批评,所以,我一直对这个姨父颇感生疏。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在舅舅家,姨父拿着一块手表和一只白布袋说要送给我,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家教较严,所以我很客气而坚决地拒绝了,姨父当即脸涨得绯红,非常生气。后来,父亲散会来到舅家,爽快地替我接受了礼物,姨父才又恢复了平常的形态。小布袋里是一支钢笔和几个皮装的笔记本,他送手表和文具,目的在于鼓励我认真学习,不辜负他的期望。那时起,从父亲的口中,才知道姨父的干部身份。姨父年幼失怙,不能求温饱,更加没有机会读书了,因为大字不识几个,从部队回到地方后,对领导岗位的工作不适应,从商业局的干部转为食品站一般工作人员。他常因自身的文化缺失而遗憾,所以他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后辈身上,要求我们好好读书、多读书,学习更多知识。并说,只有多读书才能有知识,知识丰富的人才能当大用。
后来我到外地求学和工作,偶尔回到故乡,也总是来去匆匆,和亲威们交流机会少,自然跟姨父的沟通也少了。前年夏天,突然接到姨父的电话,老人家听说我这几年事业上的不顺心而感到失落,得知我恰好回乡,特地邀我共游同乐坪景区,姨父的话不多,气定神闲地回忆他那解放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童年,回顾惊心动魄而又艰险的广西剿匪,朝鲜战场九死一生以及国家困难时期过苦日子,在老人眼里,似乎都是过往云烟。姨父说:保持一颗平常心,你看淡就好了。一个人,哪能不经过一些磨难呢?老人质扑的语言和豁达开朗,激励我鼓起面对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姨父十三岁从军,从解放战争开始,参加了无数次战斗。完成广西剿匪不久,即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令他终生难忘!那次战役,姨父所在的连仅他一人生还。他的大腿被敌人的机枪射中,背部又中了三块弹片,友邻部队重新夺回高地时,才救回奄奄一息的姨父。幸亏姨父所在连队的连长在自己身受重伤情况下,牺牲前将昏迷的姨父拉到一个弹坑里,连长躺在姨父身上,连长的尸体却被美国鬼子用刺刀戳了两个深深的窟窿眼,连长用自己的牺牲换姨父一命。为了消灭志愿军的有生力量,凶残的美国兵冲上来后都要向躺在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戳几刺刀,无论死伤。
姨父罗仁正,邵东灵官殿同乐村人,因功勋卓著坡评为二级战斗英雄,志司首长在接见时称其作战顽强、机智勇敢,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为赢得上甘岭战役最后胜利争取了时间。上甘岭战功役后,姨父被任命为副营长,却因残留在大腿骨弹头感染、发炎,大腿肿胀,引起行动障碍,抗美援朝战争结来前回国,转业至邵东县商业局,今年已是88岁高岭。
上甘岭战役前,姨父隶属东北军区健三团一营二连,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支英勇的部队,老一辈共和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和战斗意志,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心中传承,在血管里流淌。
【作者简介】刘述,1972年生于邵东灵官殿,企业工人,后从商,现居广西南宁,好阅读,常笔耕以自娱。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 我会说:我转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一一柴静 。
支持转发!!!
未来一段时间,大量沾满唾液、细菌甚至病毒的口罩将会出现在各个城市的垃圾桶!建议大家不要随意丢弃,自己拿开水烫一下再扔或者定点焚烧!不要让本该保护我们的口罩成为新的病毒传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