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情106】黄家双:书场轶事
书场轶事
黄家双
家乡那条小街上一栋普普通通的民居,因了主人家柳铜匠酷爱听说书,便成了书场,几乎在每晚都聚集了众多说者和听众。
夜幕还没完全垂落,老老少少的男人们就急急地搁下饭碗,抛开洗碗浆衫的杂务,夏天,摇一把大蒲扇;冬季,提一个热火笼,踏了女人们呼儿唤女的长音和鸡鸣狗吠的混声,渐次来到此处。
好客的女主人早预备好一大壶茶,供说者润口解渴。柳铜匠那把祖传的水烟筒,不断地在瘾君子手中传来递去。谁有上等烟丝就慷慨地拿出来,大家你撮一点,我尝几口,“咕噜噜”地吸烟声响是说书的前奏。
说者和听众中绝少女人。似乎是女人们的闲言碎语和家长里短与书场气氛不相宜。只有煌煌数千年的历史故事,叱咤风云的英雄传,甚至恐怖狰狞的鬼怪传说,才是男人们口中永恒的话题和兴致盎然的评说对象。有时,这些故事的源头眼看要断流枯竭了,也要将似懂非懂的现实舞台上的风云际会言说一番,搞混了苏联的“斯基”与罗马尼亚的“斯库”,自以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那时最高明的说书者要数焦教头。如果某晚紧挨柳铜匠的那张太师椅还空着,有人想一屁股墩上去享受一番,立刻会引来柳铜匠为首的众口一辞的喝斥:那是留给焦教头的!不会,焦教头会迈了四方步器宇轩昂置而来,大家随即兴头大涨,端茶递烟筒忙得不亦乐乎。
焦教头最擅长说《三国》、《封神榜》一类的英雄传奇,他说得不紧不慢,徐舒有度,有板有眼,活灵活现,渴者往往忘了喝茶,瘾君往往将水烟筒晾在一边。只是焦教喜欢卖关子,往往说到紧要处突然来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就闭了嘴,任你怎样献殷勤苦哀求,休想他再开金口。这是颇让大家既懊恼又无可奈何的。第二天焦教头多半要出外教徒,五日也觅不见踪迹。
没有了焦教头的夜晚,书场里自是枯寂萎靡不少,但冷场是从不见的。这时,说艺稍逊者便替代焦教头成了主角,有时,等而下之者耐不住寂寞,结结巴巴漏洞频出也要来一段经不起盘诘的蹩脚故事,很快会遭到自视权威的反驳,直至其赧颜噤声为止。 ,
我也曾是书场的常客,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的许多时光,都掷给了书场的夜晚。我一直不解那些了无文墨的皤然老者的飘飘长髯里,怎藏那么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故事?
如今,书场不再,众多的说者和听众也已成了他们多次叙说过的历史。然而,那书场里弥散着的历史、文化气息,却在我的记忆深处丝丝缕缕绵延不绝。
【作者简介】黄家双,男,宜昌市伍家岗区作协会员,现在供电公司从事宣传工作,业余创作多年。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