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里,至纯至善的人性灵光
淮北的早春、仲春是一个棉衣、单衣轮番上阵的季节,季春才是它最美的时候。可以去相山,看那满眼的峰峦叠翠;可以去南湖,亲近那一池的暖水柔波;可以去黄里,触摸那成簇连片的灼灼桃花;可以去临涣,体验那雾气结顶的棒棒茶香。比这诱人景致更加美丽的,是清明时节淮北人慎终追远以及热爱自然的那份至善至纯的人性灵光。
多元融合:造就地位独特的那份荣光
一般在公历4月5号前后的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与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一起并称为民间“八节”。“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王冷然《寒食篇》)。清明节融汇了寒食节和上巳节两个古老节日的精华内容和传统习俗,奠定并发展了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地位。另外,它融合了清明节气和清明节俗,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节俗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两个层面上丰富了节气的内涵。
扫墓祭祖:延伸慎终追远的孝道内涵
扫墓祭祖,在淮北广大农村俗称“上坟”,这种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和返本追宗的仪节,是清明节期间的核心活动。明《帝京景物略》中记述:“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扫墓祭祖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极少数地方是在后10天。地区不同,每家经济条件不一样,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全家带着锹和锨,都为先坟把土添”。淮北人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上坟前要先给祖先坟上培上新土,俗称“添坟”,老少一起剪除杂草,修整陵木,挖土培坟。后人携带纸钱、花圈、鞭炮、香烛等祭品,到死者葬地进行祭祀,以表思念之情。远离故乡客居外地的人不能亲临墓地祭祀,便进行“遥祭”,在家中或附近野外设祭,向着故乡祖先墓地方向,焚纸燃香,行礼揖拜,恭请先祖享祭。淮北人上坟,往往倾家出动,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机关、学校组织开展清明祭奠英烈的活动,让波澜壮阔的历史涵养我们的民族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绿色祭祖”、“网上祭祖”等新生事物和现代载体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精神层面的明德归厚,庄重而宁静。
禁火冷食:珍惜来之不易的那份美好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清明节融合了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寒食节的习俗,民间自古就有清明“禁火冷食”的习俗。先民们钻木取火,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改火与换取新火成了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农历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直到现在,淮北南部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饽饽”一类的冷食的习惯。淮北中部地区的民间,有忌使针、忌洗衣、门前洒灰线、做清明羹的习俗。
插柳煮蛋:寄托祈福免灾的那份心愿
中国民间有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其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一是纪念明志守节而焚身柳树之下的晋国臣子介子推,一是受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启示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淮北人把柳枝插在屋檐下,除了沿袭传统的纪念和驱邪习俗,还有以此预报天气的功能,当地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民谚。另外,淮北人还有清明戴柳的习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淮北部分地方有用柳叶浸水洗眼的习俗。淮北人还向有清明煮鸡蛋的习俗,借煮蛋“脱壳”,寄寓人们对生命与生育的敬畏以及对吉祥与兴旺的期盼。孩子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将自己手中的熟蛋相互炫耀一番,然后两两相撞,碰击剥皮,儿时的快乐简单而明净。淮北人在习俗里的欢声笑语,就象花瓣遇到了雨滴变得更加晶亮起来。
踏青游春:乐享春暖花开的那份安闲
清明是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既有扫墓祭祖的深沉思念,又有踏青游春的畅怀欢笑,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作“踏青节”。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空气清新,潮湿的土壤中散发着淡淡的青草气息,姹紫嫣红的百花遮掩不住散发的芬芳,所有灿烂的愉悦与最美好的时光,都在这一时节缓缓流淌起来,撩拨着人们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冲动。“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在明媚的春光里,淮北人骋足青青原野,或观赏山川风光,或游览名胜古迹,或欣赏烟雾迷朦中的桃红柳白,或品味晴朗碧空下的柳絮如烟,或拔河、斗鸡,或荡秋千、放风筝,心情在生命的长卷上尽情挥洒,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潜入心底。
点瓜种豆:荡漾田园劳作的那份喜悦
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和珍重。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孩子裹着满脸的泥土嬉戏,妈妈忙着挑选种子,爸爸顶着满头的汗水扛着锄头点种,低头土沃肥壮,抬头云卷云舒,少些浮躁与彷徨不安,多些宁静与喜悦,这便是最传统最朴实的农事景象。清明节植树,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的清明时节,植树顺应天时,对应自然规律,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