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隐白
【穴名释义】
“隐”,隐藏;“白”,白色,指赤白肉际部位。该穴位于大趾末节内侧,好像隐藏于赤白肉际中,故名隐白,属足太阴脾经。
【定位取法】
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临床取穴时常将趾甲内侧缘和上缘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处,作为距趾甲角0.1寸。
【穴性特点】
本穴为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具有健脾统血止血的作用,善治各种血证;作为足太阴经的井穴,又善清热开窍。
【主治概要】
1.隐白穴为治疗各种血证的首选要穴,是治疗崩漏的特效穴。可用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置宫内节育器或刮宫术后、女性生殖器炎症等引起的阴道出血,以及鼻衄、尿血、便血等出血性疾病。
2.隐白穴是脾经脉气始发之处,具有健脾止泻之功,可用于急慢性腹泻、新生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婴幼儿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3.“治湿当先理脾”,针刺隐白穴,可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止带,故本穴对带下病有一定疗效,临床应用时还应辨清寒热虚实。
【临床应用举例】
1.功能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占80%~ 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针灸具有很好的良性调节作用。
(1)艾灸法:临床上主要选用温和灸和隔物灸。前者选用清艾条灸隐白穴20分钟,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灸至穴位皮肤潮红为佳,每日1次, 7日为1个疗程;后者将紫皮蒜切成薄片置于穴上,上置米粒大艾炷,灸3~7壮, 3次为一疗程,间隔3天,再开始下一疗程。此外,也可采用灯草灸,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爆于穴上。
(2)毫针刺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隐白穴,常规消毒后,以33号1寸毫针,呈45度角斜向上快速刺入0.1~0.15寸,施轻捻有胀痛针感后,留针25~30分钟,期间行针1次,每日1次, 7日为1个疗程。实证加太冲、中极;虚证加气海、三阴交;肾虚型加太溪;脾虚型加足三里;气滞血瘀型加太冲。
2.急慢性腹泻 急慢性腹泻属于中医学之“泄泻”范畴。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针灸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等优点,临床上也常用于治疗婴幼儿腹泻、新生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等。
(1)毫针刺法:选用33号1寸毫针,浅刺,行捻转补法以健脾益气,可配足三里、天枢、上巨虚。
(2)点刺放血法:行针速度快,不需要留针,适用于治疗婴幼儿腹泻。选取单侧隐白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小号三棱针点刺放血3~5滴,待针眼出血减少时,用酒精棉球压迫针眼。每次用一侧穴,左右交替,身体好的患儿亦可取双侧穴,同时放血治疗。每日1次,如1次未愈,第2天可再行治疗。
3.痛经 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轻度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乳房胀痛及乏力等感觉,属生理现象。如下腹及腰痛较剧,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冷,影响正常工作及学习时,称痛经。痛经为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未婚青年妇女。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继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等引起的痛经。
点刺放血法:于行经期间交替点刺隐白、大敦两穴,出血1~2滴,隔日1次,经期结束停止治疗,治疗3个疗程。临床可以配以中极、地机、三阴交、次髎、大赫等穴。
4.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相当于中医学之带下病,症见白带色黄或色白,量多,或有臭味,或伴腰酸,阴部瘙痒,经妇科检查排除癌变。本病因湿邪影响任脉和带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而形成,其中黄带多属脾经湿热,白带多属虚寒。针刺隐白穴可健脾祛湿止带,并主要根据白带颜色进行辨证施治。
(1)艾灸法:侧重于温阳除湿,健脾止带,适用于带下之虚证和寒证,以及白带色白量多伴有腰酸等症状。选用普通清艾条,点燃后,置于距穴位1.0寸左右进行熏灸,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时间每侧穴位各为20分钟,灸至穴位皮肤潮红为佳,灸后不起泡,不留瘢。注意:灸治后半天内穴位处忌着冷水。
(2)点刺放血法:侧重于泄热除湿,健脾止带,适用于带下之实证和热证。选用小号三棱针,治疗前推按、挤压穴位数分钟,使局部充血,以便刺血治疗时容易出血。消毒后,医者以左手拇食两指捏紧患者大脚趾两旁,使穴位处皮肤绷紧,右手拇食指捏紧三棱针针柄,针尖紧靠中指内侧指腹,露出针尖1分左右,迅速刺入穴位约半分,随即迅速退出。同时配合左手拇食指挤压,血随针出,挤出如豆大血珠3~5滴。运用此法进行刺血,可减轻疼痛,且易于出血。
注意:刺血治疗前后要对穴位、针具和医者手指严格消毒。隔日1次, 7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