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长相思”,也许还有另一层含义
古人对肠子的认知,貌似一点儿都不亚于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肠”在汉语里,被赋予了两层意思:它是人身上最长的器官,也是内心情怀的隐喻,对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们常常用愁“肠”、断“肠”等来比喻相思,比喻愁殇等。从古诗词里,便能窥其一二。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怀旧》宋 范仲淹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宋 贺铸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
——《清平乐·愁肠欲断》宋 孙光宪
在医学发达的现代,美国生物学家认为,我们体内有两个大脑系统存在。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头颅中的大脑,而另一个则是鲜为人知的腹腔内的'第二大脑'——肠道。它们两个互相对应,只要其中的一个感到不适,另一个也会产生类似的感觉。
情思绕肠!不论是中医中的忧思伤脾,胃肠敏感与情绪息息相关,还是西医中的“肠易激综合征”都表明神思开明或忧虑对肠的影响很大。
“长相思,肠相思”
人的肠子到底有多长呢?
一层楼的高度大约有2.8米,如果将人体内蜿蜒盘旋的肠管拉直,小肠全长大约5~7米,大肠全长大约1.5米,足够你从三楼安全地到达地面。是不是惊掉了下巴?
除了长度,肠道还有消化和吸收等很多功能。
民间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还有很多食物的名称也与肠道有关,最有名的就是“穿肠草”
那么,食物真的就是穿肠而过吗?我们来看看肠道是如何消化食物的就知道了。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和消化,初步变成了食糜。
这些食糜与小肠的消化液充分混合后,在物理和化学双重作用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这些营养物质在小肠中,被黏膜上皮细胞(即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残渣、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等被推入大肠。
大肠继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无机盐,部分维生素,最后形成粪便,被运输至肛门排出。
刚才提到“酒肉穿肠过”,酒和肉并不是真的能穿肠而过,但韭菜因为它含有大量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无法被肠道分解和吸收,因此古人将韭菜称为“穿肠草“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哦。
认识了肠的长度和功能以及“性格”,我们对它的“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长相思,大脑的思念,也会影响到“第二大脑”肠子的“情绪”。再读古人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是不是对其中的含义又多了一层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