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店镇肥皂村
黄店镇肥皂村
肥皂村位于黄店镇政府驻地南面1200米。村民委员会驻肥皂得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483亩,山地1791。6亩,水面42亩。辖肥皂、孙家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00户,709人。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
肥皂自然村相传村内原有一株大油皂树,油皂土名亦称肥皂,故村名原为肥皂树脚,简称肥皂。村中世居王姓。5个村民小组,177户,612人,耕地433亩。
肥皂三槐堂位于肥皂村54号,坐东北朝西南,为三开间三进两明堂建筑,建筑面积374。94平方米,清代建筑。大门为二柱砖雕门楼,上有刻着吉祥动物、如意、回字纹的砖雕。前进明间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架用扁作梁,檐柱上有卷草纹人物牛腿,次间为穿斗式,中柱落地。中进明间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内额枋上置“三槐堂”牌匾,前檐柱上置牛腿,次间为穿斗式梁架,二进之间过廊为二开间,檐柱上置牛腿。后进明间为五架梁带前双后单步扁作梁,次间为穿斗式。三合土地面,鼓形柱础,下垫覆盆,硬山顶。三槐堂为肥皂村宗族大厅,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肥皂新厅位于肥皂行政村中部。坐东北朝西南,原为三开间两进建筑,现仅存后进,建筑面积86。77平方米,清晚期建筑风格。明间梁架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扁作梁。次间梁架穿斗式。五柱七檩。三合土地面,鼓形柱础,下垫覆盆。硬山顶。肥皂新厅格局不完整,但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百岁殿,坐东朝西,位于黄店至肥皂村的入村口,是座规模较大的村级古佛殿。始建于南宋年间(1127—1278),由该村原周氏家族所建,周家上门女婿王氏家族传承至今。
据当地百姓说,王氏始祖第五代逃难到该村招亲到周家。因王氏太公用手摸了倪氏家中的“紫金钟”,说给倪氏家族染上晦气,倪氏告官,因倪氏有人在朝廷当官,王氏官司屡败,三次被判赔偿倪家银子10万两,共须赔银子30万两,而被抄家。王家被搞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王氏太公令三个儿子分开逃难,一个逃到淳安五都,一个逃到张塘角,老大逃到肥皂村至今已繁衍子孙23代。周氏早已绝代。由王氏传承周氏创始继业与传统文化。
传承至今该古殿宇三间三进二天井的第三进,有方形红石柱14根,写在中堂两边住上传承古楹联“百岁留芳周家乃祖,万寿永茂王氏维新”。中层因年久失修已倒塌多年。1994年开始由当地王彩凤、张云仂、王翠凤、孙宝香和王绍根等19位年过花甲老年人为首事人组织募捐筹集资金进行修葺。自1994年至1997年,历时4年,修缮第一、第三进,重建第二进,并在第二进中堂塑有百岁太祖、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毛令公、蔡令公等佛神像12尊;在第三进塑有观音、关公、子孙满堂等佛神像21尊。全殿共塑有佛神像33尊,但品位不高。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开殿门供村百姓敬香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