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未遂的盗墓,引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墓中出土文物皆为国宝
2000年的除夕之夜,中国湖北省钟祥市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村民们正沉浸在一片节日的喜庆之中。临近午夜新年的钟声敲响,顿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
就在这时,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在村外的一座古墓旁不停地忙活着。在鞭炮声的掩护下,他们悄悄引爆了深埋在地下的炸药。
炸药在地下爆炸的声音再大,在那年三十的鞭炮声里并不显得刺耳。这种深度爆破的方式非常隐蔽,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盗墓贼自以为隐蔽的行动没有能够瞒天过海。
这次爆炸虽然声音不算大,但他给地面造成的巨大震动惊动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就住在古墓附近,除夕之夜伴随着一阵沉闷的爆炸声,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脚下的地面震动起来,起初还有人以为是地震,当他们匆忙走出去看,却看到几个可怕的黑影从爆炸的地方迅速撤离,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村里人都知道爆炸的地方是一座王墓,里面沉睡着明代永乐皇帝的孙子梁庄王朱瞻垍。梁庄王死时年仅三十周岁,据说因为他没有子嗣,就把生前享用的珠宝、玉器和贵重之物几乎全部带入地下世界。
传说中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无人得见,倒是当地的老人经常告诫年轻人说:王墓有灵,任何人都不能动弹,否则就会遭到报应。
是谁敢在王墓上面动手?这户人家觉得事情蹊跷,次日清晨来不及拜年,就匆匆赶到王墓去看个究竟,看到王墓上被炸开坑洞,他们立刻报了警。经过侦查,几个盗墓贼很快被缉拿归案。
与此同时,考古人员对梁庄王墓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随着对封门墙的一点点拆除,考古队员的心情激动起来。穿过封门墙就可以进入地宫,寻找到传说中的奇珍异宝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们始料不及,王墓地宫的大门为什么只有一半,另一扇石门竟然不翼而飞。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人不经意地抬头发现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现象,套住石门的铁柱断了。
从崩裂的铁柱推测,失踪的石门显然是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撞破。目测来看,一半石门的重量大概有上千斤,难以想象要撞烂石门需要多大的力量。
难道曾经有盗贼进过墓室,将墓中的宝藏盗掘一空吗?就在大家的心情普遍陷入沮丧的时候,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既然石门是被撞烂的,怎么地下没有任何碎石的痕迹?是啊。如果是一般的盗墓贼,怎么可能在撞破石门盗取珍宝之后,还会把地上的碎石清理干净呢?到底是什么人进过地宫?它又是从什么通道进入的呢?
经过调查发现,除了考古队员进来的通道,根本就没有第二条通道进入地宫。既然没有第二条通道,在封门墙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有谁能够携带撞破石门的大型工具进入地宫呢?难道是从天而降?再者,他们进入地宫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是为了盗取宝藏,为何还会从容地打扫碎石呢?
一连串的疑问让考古队员们满头雾水,接下来他们准备深入地宫一探究竟。
当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跨入后室,忽然感觉脚下踩到了一个东西,捡起来一看,竟然是一只金丝凤簪。凤簪华贵而精美,三头是一只镂空的凤凰,凤凰站立在一朵镂空的飞云之上,栩栩如生。
这只纯金的凤簪仿佛黑暗中的一点儿亮光,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说明地宫中的宝藏并没有被人盗掘。更重要的是,从凤簪的奢华程度来看,传说中的王墓宝藏果然名不虚传。
考古队员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继续往前探索,前方的地面上闪现着星星点点的亮光,仔细看去人们不由得大吃一惊。
那些亮光全部是金器,金壶、金盆、金鱼、金漏勺、金锭、金钱以及大量的金片,它们灿灿发光,在不足七平方米的空间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数以百计的金银玉器。
后面的发现让考古队员们叹为观止,熠熠生辉的金饼、嵌宝石金凤冠、嵌宝石、金手镯、精美绝伦的玉叶组配、玉腰带、玉饰件,更有硕大的红、蓝、绿宝石,让人目瞪口呆。
专家粗略估计,这些珍宝所使用的黄金大约十六公斤,用银量约十三公斤,用玉量可能达到十四公斤,出土的宝石七百多克,其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梁庄王墓随葬的金银珠宝数量之多,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极为罕见,专家估计也许只有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珍宝可以与之相媲美。
除了巨额珠宝,梁庄王墓还出土了独具历史意义的文物,如有一个接近两公斤重的金锭。其来历非常特殊,它是目前唯一可以确凿证明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物品。
看着眼前的奇珍异宝,考古队员们惊讶之余,心中升起另一个疑问。从墓志来看,这明明是梁庄王一个人的独葬墓,怎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女性之物?联想到被撞破的石门,人们更加疑惑,既然有人进过墓室,为什么墓中的宝藏原封未动?
正当考古队员们疑窦丛生不得其解时,一块墓碑的出现令考古进入到柳暗花明的新阶段。仔细阅读墓碑上的文字,人们发现墓碑中记载的事件恰好能够解释地宫中出现的一系列奇怪现象。
原来梁庄王因病去世后,他的妻子梁王妃悲痛欲绝,一心想要殉葬。梁庄王生前儒雅温柔,与梁王妃情投意合,夫妻二人非常恩爱。据说梁庄王每次出游都会带着梁王妃同行。
可惜好景不长,他们在一起仅仅生活了八年。梁庄王年纪轻轻就突然生病去世,梁王妃坚守着生前相伴此后相随的信念,不愿意孤独地活在世上,只想着追随亡夫而去。梁王府的管家看到梁王妃寻死觅活,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向皇帝报告,请示朝廷的旨意。
当时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从辈分上来说是梁庄王的侄子,皇帝考虑到叔叔没有子嗣,仅有的两个小女儿尚未成人,若是梁王妃殉葬了,若大的梁王府无人掌管,可怜叔叔的两个幼女也无人抚养了,于是特意下旨,希望梁王妃坚强地活下去,继续主持梁王府,把梁庄王的两个幼女抚养长大。
拿着皇帝的御旨,梁王妃泪眼怜怜,强忍悲痛把夫君安葬了。此后她独自支撑起梁王府,一心一意抚育两个女孩长大。十年后,由于日夜思念梁庄王,加上体弱多病,三十八岁的梁王妃也撒手离开了人世。
临死前,梁王妃信守当年的承诺,执意要与丈夫梁庄王合葬在一起,并且要求是合葬中最亲密的形式——同穴、同室。
同穴、同室就是夫妻二人共同葬在同一个地宫,同一间墓室里,这可难坏了梁王府的管家,因为梁庄王墓是只为梁庄王一个人设计的独葬墓。十年前安葬梁庄王时,地宫大门早就被一块巨大的石条从里面牢牢封死了,要想打开比登天还难。
苦苦思索之下,管家决定撞烂地宫的石门,他指挥着众人撞碎了地宫的半边大门,将梁王妃的棺椁抬入地宫,与梁庄王的棺椁放在了同一张棺床上。
为了保持地宫的整洁,管家还命令家丁们把地上的碎石块清理出了地宫,这就是考古队员们看不到石门碎块的真正原因。
从现场仔细观察,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些木门零件,可以想象,因为空间有限,石门打碎后已经没有办法再打造一扇新的石门,权衡之下管家决定用木漆门代替石门,安放好梁王妃的棺椁和陪葬器物后,梁王府的管家带着家丁们退出了地宫,他们关上新做的木门,再一次封死了地宫。
梁王妃最终实现了与丈夫团聚的夙愿。随同她进入地宫的除了她生前喜欢的珠宝首饰,还有件王妃封册,它是目前中国发现的第一件赐封王妃的任命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