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名人故居丨于谦故居
杭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名人辈出,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名人客寓或定居,留下了许多故居(旧居)。这些故居((旧居)既是杭州传统建筑、近现代建筑发展的缩影,更是杭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精华所在。我们将陆续为大家介绍西湖边的名人建筑(旧居)。
于谦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祠堂巷42号,现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明元顺元年,于谦因“谋逆”罪被冤杀,一年后归葬杭州西湖三台山麓。明成化初年,冤案得以昭雪。明弘治二年,谥肃愍,后又改谥忠肃。于谦著有《于忠肃集》。
故居始建于明代,于氏数代居此。于谦离杭前的青少年时代在此度过。20世纪50年代,这里被改为民居。1984年,这里屋宇基本轮廓原貌尚存,四周封火墙犹在,院落内还存有明、清碑石两块。1989年,文物部门依据明代建筑风格予以修复,1998年再次对其修缮。
故居坐东朝西,平面呈矩形。墙门前为3级条石踏跺。墙门采用明代衣架锦式,石门框。门框两边挂有对联竖匾,黑底金字,上联为“天地为心是真豪杰”,下联为“圣贤作则乃大丈夫”。大门为双扇黑漆板门。
进门为一筑于台基上的双步门廊,门廊前为小天井。天井地面以矩形石板错缝铺砌,墙边设有花坛和绿化带,东墙北侧嵌有书法家沙孟海书写的于谦诗作《石灰吟》碑刻,南侧开门通二院。院门为砖框矩形门,上槛上墙面嵌有扇形匾额。
二院进门左手边有一通碑石,为明弘治年间所立,碑座为须弥座式,碑为太湖石质,圆额,额上书“崇德报功”,碑文内容为记录于谦功绩以及重修于谦祠堂的经过。
主体建筑忠肃堂位于二院东北部,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前带单步廊;有较高台基,台基前置2级条石踏跺。堂内为畅厅,梁架明间为抬梁式,柱头用一斗三升斗栱承托四步梁,四步梁上置荷叶墩承托双步梁,双步梁上置短柱承托脊檩。屋面铺望砖,盖阴阳合瓦。南立面明间设隔扇。堂内明间正中悬挂“忠肃堂”匾额和于谦画像,下设供桌。
忠肃堂前隔石板路置影壁,与封火墙紧贴,须弥座基础,壁面为菱形砖,从封火墙出二道檐子。
紧贴忠肃堂西侧为卧房,其坐北朝南,两开间,进深五檩,形制和忠肃堂类似,但体量仅为其四分之一左右。卧房门为单扇板门,开在前檐西侧,东侧开槛窗,后檐对门处也开槛窗。房内陈设卧榻和书桌等。卧房窗前有古井一口,以栏杆围护,东侧忠肃堂墙上嵌“于氏古井”碑石,井圈为内圆外八边形,凿有系绳孔洞,井壁为块石垒砌。
石径到底向东过小石平桥即踏入琴台。琴台为面阔一间,进深两间的开敞式建筑,双坡顶,东、西两侧屋檐稍低处再出檐子,以更好地遮蔽风雨。南面临池处设美人靠。
出琴台沿池东石径可走到思贤亭,思贤亭为依墙而建的扇形半亭,立4根檐柱,檐柱与中心柱之间架双步梁,双步梁上再架单步梁,亭子顶部盖筒瓦。花园内池畔砌湖石小品,石径以瓦作、卵石铺设图案,所载花木以修竹、腊梅为主,环境清雅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