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说给糖孩父母们听(二)

成功的父母们一般具备下列特征:

1、控制自己的情绪:得知自己的孩子患有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的家长,必须知道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要从悲伤和自责中迅速的逃离,去正确面对这种疾病,积极地配合医生,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并教育孩子接受糖尿病并正确对待它。不要过多地考虑孩子未来的时候该怎么办,要立足现在,做好每一天。

2、化解孩子心中的忧伤:虽然父母们都会对自己有一个糖尿病孩子而深深苦恼,但是,作为孩子,她却要面对每天的胰岛素注射、血糖检测,尤其是面对其他孩子都可以吃糖果的诱惑。孩子的痛苦,每个糖尿病患儿的家长都能体会到,但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承担化解孩子心中忧伤的主教。同时,必须把孩子眼前的痛苦和糖尿病护理的长期打算分开来看待,解决眼前孩子的痛苦需要充足的知识和耐心,而重视长期治疗效果就必须坚持原则,不放纵自己,也不放纵孩子。

必须知道,家长的情绪会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心态,要保持乐观的语言和面容,这样对孩子就是一种动力,虽然这个笑容有可能是伪装的。明智的父母都不是一味地成为孩子的牺牲品,过多的“重视”孩子,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损伤家长精神和心力的同时,也会无形地加重孩子的压力。

3、学会分工:面对血糖控制是否良好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饮食、运动、药物、检测以及随时影响治疗的心态变化都会参与其中,它们也在各自分工。而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人的方面,由于儿童的自主治疗性可能很差,所以,很多工作需要由家长负责安排,负责监督。

有一些工作必须由孩子自己来做,家长担负起教育、引导的职责,其地位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超过了医生和护士。年幼儿童的低血糖有时候是和成年人不同的,孩子的烦躁、苦恼有时候就是低血糖的征象,需要家长认真分析和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在互助小组中传播。医护人员的工作就是指导,教会孩子的家长如何检测血糖,如何注射胰岛素,如何在特殊情况下调整剂量,如何看待孩子的异样表现,等等。

家长不但是孩子对待疾病方面上最关键的人物,还是这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观测员、纠错人。

4、不要忘记自己的需要:孩子虽然重要,但有趣的是,那些对糖尿病孩子护理比较成功的家长们并没有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的糖尿病上。家长们自己的工作和业余爱好,以及与朋友聚会的场合并没有因之而被取消,他们都在自己的圈圈中享受着自己的快乐。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是这种现象的最佳解释吧。那些对孩子问题,动辄就大惊小怪的家长们,几乎都没有太多的非常亲近的朋友,他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到了孩子的照顾上,时刻考虑着孩子以后怎么办。家长每一次焦虑、紧张、恐惧的眼神,都会使孩子的心灵产生动荡。孩子的心理成长或许就不需要这种“特殊亲密”的关怀。

5、要迎接饮食方面的挑战:对于护理一个糖尿病孩子来说,饮食问题应该是最重要的挑战之一,这也是成功护理孩子的首要任务。

孩子的本性是天真的,面对众多的他们非常喜爱的食物,我们应该如何安排呢?用生硬的口气命令他们“吃这个”或“这个不能吃!”是非常残忍的。孩子相对比较接受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一种选择的权利,“加餐时您是喜欢吃麦片喝牛奶呢,还是喜欢吃饼干加奶酪,还是喜欢吃草莓?”-----令孩子有一定的选择的主动权,孩子也可能会因此变得听话。

餐桌上的学问也非常得大。饭桌上的气氛是否融洽对家长和孩子都很重要。父母要学会饮食计算,还要学会一些食物的加工方法。很多人认为增加脂肪的做法会使食物变得很香,但是,对于糖尿病孩子来说,过多的脂肪摄入是不可取的,再说,孩子的饮食喜好并不是香,而是甜。将食物如何做得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口味呢,那就要站在那个年龄时段思考这个问题。

反对孩子的食物和其他人大不一样的做法。我前面有一篇文章,叫“反对独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自己单独地吃一种食物,会使他们感觉自己很孤独、很另类,吃一样的饭菜更有利于保持“一家人”的感觉。

6、接受诊断结果:几乎所有成功的父母们都能接受孩子得病的现实,并且是向前看。当然这可能是一段时间的过程,只有彻底接受这种现状,才能放下包袱,打起精神与糖尿病和睦共处,虽然还是会经常回味那份苦涩和悲伤的心情。

糖尿病本身不会因为您的接受与否而对孩子的病情进行变化。孩子从家长的目光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力量,如果家长总是在抱怨自己命运如何如何不好的时候,孩子的心情就会被感染,认为自己是这一切不幸的起点,甚至可能会引发悲剧。

要知道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护理人员。大多数父母都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有很多成功护理孩子长大的父母们的糖尿病知识很强大,甚至会超过一些非糖尿病专业的内科医生。

健康而规律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的健康基石。孩子们在抗糖的道路上,目睹着父母们也正不自觉地改变着他们自己,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愉悦的心态、戒烟限酒等等,这些几乎也是每一个成功父母的必要条件。

7、学会和孩子做朋友:这不是单纯的分工问题了,对已经长大的孩子,如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中心位置逐渐被弱化。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交流,增进自己与孩子的感情。要注意孩子这个时期的逆反心理,多听听孩子的叙说或意见,有限度地宽容孩子逆反心理的存在,这样对树立孩子的自信非常有帮助。但是对孩子“过头”的行为和想法,要及时制止。发现孩子偷吃,就要分析为什么偷吃?是血糖的纠正过度?有低血糖反应时的孩子“自救”?还是孩子对美味食品的贪欲占据上风?孩子对家长知道自己偷吃东西后的反应非常敏感。要解决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惩罚,而是分析为什么要吃?如果没有低血糖就是想吃,如何用胰岛素解决?家长不能准确回答,就要求助于医生帮助了。

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成年人对待,遇到问题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个年龄是最抵触命令的阶段,“您觉得怎样才能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又能玩得开心呢?这样的讨论会加深孩子对您的依赖。向上面的问题,没有低血糖就是想吃,该怎么办?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也是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多组织1型糖尿病孩子在一起,并有部分家长和一至两名医生参加的活动,如“夏令营”等。让他们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更能敞开心扉与同龄人交流,并在活动中得到医生的生活指导。当一个人出现错误,在集体集合的时候,就事不就人的指出这种错误,并提出更好的做法,孩子都会积极地在背地里改正。

孩子的成长也伴随着糖尿病知识的丰富,在帮助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知识的正确性,孩子一旦发现父母的糖尿病指导知识多次是错误的时候,他会将您的任何话语都一票否决。要学会和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8、不要刻意追求完美:这可能是向父母们所提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完美的家长、完美的孩子、完美的糖尿病控制是不存在的。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作文得满分的,但是,从来就没听说过高考中所有的科目都能满分的,能够取得总分的75%,基本上就可以在河北省这样的高考高分大省上一本大学了,在北京或者天津,能得到满分的60%就上大学了。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小于6%,对这些本该天真灿烂的孩子们,这些自我管理能力都不健全的孩子们,为什么不能接受6.5%?7.0%?7.5%?甚至偶尔的8.0%的糖化血红蛋白呢?要允许孩子犯些错误,也要允许自己犯些错误,我们只要乐观积极地对待她,相信血糖也会被感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