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8个习俗,暗藏着中医养生智慧!

师兄们好,农历五月初五乃端午节。民谚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它是一年中阳气非常隆盛的时节。《内经》里面讲到“重阳必阴”,阳气隆盛到了极致之后,它就会转向阴,端午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阳气处在极端隆盛状态的时节。
在这时节里,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身体难免受侵扰。也正因如此,端午节成为一个全民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今天送给大家一份超全的端午养生攻略,起居以养阳气,饮食以调气血,运动以防疾病,中草药以避毒祛邪。祝愿朋友们端午安康!

一、为什么要在端午时节话养生?

古时候,端午节是一年一度名副其实的「卫生宣传日」。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可不是没有道理。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将艾叶、菖蒲插于门楣。也有人用艾叶、菖蒲烧水洗澡,并喷洒在房前屋后。正所谓“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驱毒除瘟、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能。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具有很强的抑制细菌生长和杀灭病毒的作用。
插菖蒲挂艾草,熏白芷饮雄黄。
戴香囊沐兰汤,赛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的诗句,正是各地风俗的真切反映。但是你知道吗,两千多年来,源远流长的端午民俗,都与中医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沿袭千百年的传统,暗藏了不少养生的玄机。
二、端午习俗中的“养生秘密”
1、吃粽子

粽子中含有红豆,红豆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人体常为湿热阻遏,红豆能够利水湿,解热毒,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粽子中的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所以对於脾胃虚弱和肠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经常吐泻或便秘人士都有好处,多吃红枣能改善肠胃功能。
此外,红枣又能补气血,对于中气不足及气血亏损人士特别有帮助,能减少平日气促气喘的情况,又能针对肌肉无力等症状,增加体力。天气日益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
且不说其中的配料,仅就清香的叶子和柔软的糯米,就足以让人食欲大开。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
6月13日(周日)14:30举办“净心茶修”直播课,由美乐老师主讲,欢迎扫码参加:
清热解暑—粽叶用法有讲究:
端午节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用来包粽子的粽叶很有讲究,北方人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粽叶不仅具有天然无污染、绿色一次性、易存放、气味清香等优点,还都是清热的中药材。芦苇叶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
温馨提示:粽子味美应节制
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糯米类食物较难消化,一次不宜多吃,尤其不建议拿粽子当夜宵,以免肠胃不适。糯米黏度高,不容易被消化,过食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腹胀腹痛,所以胃肠道疾病患者及消化能力弱的老人、小孩、便秘人群要慎食。
糯米属于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既容易升高血脂,增加体重,又容易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心血管病患者及肥胖人群要少吃。

2、喝雄黄酒

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雄黄也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害虫闻之食之会中毒。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在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就能辟邪防疫。不过,由于雄黄可被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雄黄酒具有较强的灭蚊、杀虫、清洁环境作用,因此,把它洒在墙角、床底等处是更合适的选择。

3、赛龙舟,训练心肺功能

赛龙舟是端午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赛龙舟是一项全身性有氧运动,长期进行这项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得以改善。

划船运动对“坐”班族更有益。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划船运动过程中一般都会有腰腹的前后俯仰动作,这能很好地锻炼腰腹部肌肉,减少腹部脂肪的效果也很明显;对改善腰肌劳损、肌肉僵硬,以及椎间盘等健康问题,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5、煮大蒜

大蒜也是一味中药,辛,温,入脾、胃、肺经,可以温中除湿,行滞消积,解毒杀虫,适用于脘腹冷痛,水肿胀满,饮食积滞等症。

本草说:大、小两种蒜,八月下种,春天吃蒜苗,夏初吃蒜苔,五月吃其根,秋季收种。大蒜气烈,能通五脏六腑,使眼耳鼻口七窍畅达,消痈肿,助消化。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6、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

中医认为,鸡、鸭、鹅蛋药性不同,人们最好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鸡蛋性平,适合大多数人吃,尤其是营养不良时吃鸡蛋可恢复体力。但蛋白不易消化,老年人和肠胃不好的要少吃。

鸭蛋性凉,长痘、上火时吃可以清热解毒。体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鹅蛋性温,中医认为可补中益气,老年人、体虚的人可吃鹅蛋补身。

7、吃“五黄”

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这就是“五黄”。

除了“五黄”以外,还有“五毒”的说法,端午节是五月五日,五月是独月,五日是独日,在独月独日那是“毒气”冲天,所以端午这天要注意防五毒,“五毒”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癞蛤蟆

8、挂香囊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家长可以将香囊放在孩子的衣兜里或枕边,对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能。夏天气温高,很多人经常觉得没胃口,也可在身边放个香囊。因为香囊里中药的香气被人体吸收以后,可以促进脾胃运化,从而能够增强食欲。

由于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孕妇要慎用。另外要保持香囊的干燥,注意防水、防潮。若香囊接触皮肤处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立即取下香囊,可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

三、做好以上“八”件事,还需注意以下“四”

1、适当运动

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不妨坚持一项长期运动,比如适度的有氧运动。

2、精神调理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工作压力大,容易烦躁忧郁。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要有好的精神寄托,生活中有许多活动,如绘画、书法、音乐、下棋、种花、钓鱼、旅游等,均能使人精神有所寄托,陶冶情感,起到怡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

要经常注意检查自己的情绪,如存在急躁、焦虑、忧郁、愤怒、狭隘等情绪时,要设法调节。

3、越是盛夏,越要注重呵护阳气,防寒

在盛夏的时候阳气隆盛,就意味着整个机体是欣欣向荣的,阳气向上、向外扩展,表现在我们的皮肤上就是毛孔是打开的。天气那么热,按照常理应该弄一点凉性的东西吃吃,比如说西瓜什么的。但是正确的养生方式反而不是吃西瓜,是喝雄黄酒。

这里面是需要大家去思考的,为什么这些端午民俗是这样的,它是有深意的。当阳气往外扩张的时候,内在就空虚,里面是寒的。所以为什么《伤寒论》里面讲了五月的时候,夏月的时候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冬月的时候反而阳气在内,胃中反而是烦热的。

此时你再去喝冷的,内在越冷会怎么样?阳气就越不往里面走,而越往外走,你就越觉得热,就是这个结局。实际上你把里面温暖之后,阳气就可以往里面走,身体对热的耐受性就比一般的强,它反而不那么害怕环境的热。

4、适当出汗,有益健康

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在夏日里用空调来降温,室内温度跟外面相差可能有10多度。我们在外面很热,整个毛孔处在开放的状态,突然间进到室内怎么样?如果我们调节的能力好,肌腠就会突然关闭,因为它要自我保护。过度使用空调是现代人寒湿体质的一大原因,如果要改善体质,就从小事情开始做起,尽量做到不在低温空调下呆太久时间。

像新加坡这样的赤道附近为什么植被那么丰富,雨水那么充沛呢?因为阳气把水蒸腾起来了,到了高空,遇到寒它就下来了,所以这个水的循环特别好,这个生机才能旺盛。而身体的汗,被蒸腾起来的水本身要透过体表散发出去,跟外面去交、天地去交的时候,但是突然间遇到寒,机体要保护,就突然间关闭。

这样一个内外交通的通道突然地关闭,会带来什么呢?蒸发起来的这些水突然间凝聚了,就停在肌腠,停在体表,就会变成什么呢?中医讲湿,水湿。这个水湿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湿乃万病之源,湿最终就会障碍人体的气化。

端午养生原来有这么多的内在养生原理和秘密,大家了解了吗?衷心祝愿各位师兄端午安康,顺利度过炎炎夏日。

(0)

相关推荐

  • 端午民俗的防疫智慧

    小编导读 这个端午假期大家有没有外出游玩?虽说现在的疫情形势比起去年乐观很多,但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之下,防控疫情仍是重中之重.据记载,西汉以来,中国曾发生过三百多次疫病,在没有口罩的古代,古人是如 ...

  • 端午习俗中蕴含众多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顺应协调.天人合一.身心和谐,作为人类生存的智慧,养生的内涵博大精深,许多理念与方法早已渗入中华儿女的日常生活中.在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中,诸如吃粽子.青团.饮菖蒲酒.挂 ...

  • 端午节,养生谨记四要点!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 端,是"开端"的意思: 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 端午时节, 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 在这时节里,高温湿热,天气烦闷, 蚊虫滋 ...

  • 端午节的8大习俗,暗藏着中医养生精髓,你都做了吗?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谚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在这里,愿大家端午安康. 插菖蒲挂艾草,熏白芷饮雄黄.戴香囊沐兰汤,赛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的诗句,正是各地风俗的真切反映.但是你知道 ...

  • 『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一章 中医基础概念

    寒热体质 一.什么是体质? 体质(constitution)一词来自构成.组成(constitute),它的原始定义是"某一个体的一切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以下介绍几个不同学者对体 ...

  • 『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二章 中医养生与药膳

    第二章  中医养生与药膳 漫谈中医养生 一.概述 <黄帝内经>(亦称<内经>)为中国最早之医学经典,记载中医养生.生理.病理.针灸等内容的文章有数十篇,为中国医学之最高指导原则 ...

  • 『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失眠困扰 一.何谓失眠? 据调查统计,中国台湾地区有将近30%的人曾为失眠所苦,其中需要使用药物者高达17%,而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失眠的比例更高出年轻人群的五六倍之多.失眠是一 ...

  • 『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鼻咽炎(感冒) 一.概述 感冒,俗称"伤风",学名称"急性鼻咽炎",是因鼻腔及咽喉受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疾病,部分患者会发生病毒和细菌混 ...

  • 『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六章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第六章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一.概述 血液由心脏送出时在动脉血管内所产生的压力,即血压.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称之为收缩期血压,而心脏舒张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之为舒张期血压.量度血压的单位为毫米汞柱 ...

  • 『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八章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第八章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 一.概述 Diahetes Mellitus(糖尿病)这个名称是Aretaeus于一世纪时命名的.DiabeteS的意思就是将四肢的肌肉溶化到尿液里:而MejliL ...

  • 『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九章 五官系统疾病

    第九章  五官系统疾病 黑眼圈 一.概述 人眼睛下方的皮肤黯黑,有人叫它黑眼圈,也有人叫它熊猫眼,有这种症状的人,通常以成年女性较多,成年男人及儿童则较步.黑眼圈虽然不是病,但容易给人精神委靡的负面印 ...

  • 『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十章 妇科常见疾病

    第十章  妇科常见疾病 痛经 一.概述 女性终其一生,有月经的时间平均达四十年,而月经来潮时下腹疼痛可算是妇女最常见的症状.痛经意指妇女在行经期间或经期前后,发生下腹痛或痛引骶骨,痛经发生时除了子宫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