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夜话 | 晒台街书简作坊

当年武汉涉足书简行业的,大约有百余人,汉口约有30家这样的书简作坊。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书简”有些陌生。“书”,指书信;“简”,原义为竹简,故“书简”也作书柬、书信。过去有书简作坊,其实就是做信封的作坊。一个周日,我在硚口公园偶遇90岁的李福安老人,他向我讲述了年少时在书简作坊学徒的故事。

1926年汉口地图 准提庵

1945年,15岁的李福安经同乡介绍,来到晒台街的“刘顺发”书简作坊学徒。晒台街成街于清代,位于硚口区长堤街东段与横堤上街相交处西南侧。因街上有准提庵,居民俗称“解脱庵”,所以早年这条街名为“准提庵巷”或“解脱庵巷”。清末,庵被火焚,重建时在屋脊上修筑晒台。那时建晒台堪称新奇事,路人便呼其为晒台庵,街也随之改称“晒台街”。据李福安老人介绍,当年的晒台街是一条僻街,多是住宅,没有店铺,“买东西要去上横堤”,即现在的横堤上街。

“刘顺发”书简作坊为上下两层,砖瓦房,老板租了底下一层,约有100平方米。据说房东本是黄陂人,但老板是向二房东租到的。二房东是一50多岁的女人,为人精明,她以低价租得大量房屋,再转租出去,赚取差价。

“刘顺发”书简作坊的老板,其实名为刘唤生。高个,形象较好,时年30多岁,孝感人,与李福安是同乡。平素不抽烟,不喝酒,只爱与同行玩会儿麻将。作坊里有3个学徒,除李福安外,另两个是江夏人。老板平时不请师傅,生意太忙时才临时聘请,用李老的话说,是老板为“专门赚学徒的钱”,因为学徒不需支付工资。

“刘顺发”书简作坊制作的是民国时期通用的红框中式直式信封。由于作坊印制设备简陋,信封上的竖式红框需送到印刷厂印制,然后由学徒做成信封,信封由“3层纸闭拢来”。

公寿前街准提庵毁于光绪十七年,民国九年重建

作坊做的是批发生意。信封做好后,100个一扎,10扎一捆,由李福安等徒弟送到汉正街、江汉路一带的商店。这些商店与作坊有较为稳定的供求关系,一般是先送货,后结账。货少,由徒弟将货背去;货多,则叫黃包车运。

作坊还做小学生用的作业本,也是纯手工制作。作业本内页系木板印刷,即印板上先刻好镂空格线,置于纸上,用刷子蘸上蓝色颜料,往印板上平整一刷,即印好一张内页,如此反复。一本内页印好后,即用钉子打眼,再以线缝,装订完毕,最后用浆糊贴上本面。装订好的作业本,每100本打成一包,外面用纸封装好。

小学春秋开学之际,是作坊印制作业本最忙的时候,老板会请师傅。一些私塾、小学会来作坊预订作业本数量,作坊会根据订数送货上门。李福安记得,他曾送打包好的作业本到市第九小学,即后来的六渡桥小学。

不论是信封,还是作业本,其原材料都是从汉正街一家纸行进的货。当年武汉涉足书简行业的,大约有百余人,汉口约有30家这样的书简作坊。对“刘顺发”书简作坊来说,印制作业本是季节性的,制作信封才是其主业。然而,有些时候,季节性的印务不比其主业赚的钱少。

李福安在“刘顺发”书简作坊干了近10年,前3年学徒,没有工钱;帮师一年,可拿一半工钱;4年过后,每月可拿8块大洋。学徒时没有工钱,但老板管吃住;学徒们吃饭都是和老板一张桌,每半个月,老板还会安排大家打一次“牙祭”,蒸肉、煨汤,让学徒们大快朵颐。晚上休息就显得简单一些,学徒们将纸张垫在木地板上席地而卧。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刘顺发”书简作坊生意难以为继。李福安则进入了武汉搪瓷厂工作。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江汉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今天在福安街拍端午节相关的几种传统粽饼

    福安端午节相关的几种传统粽饼明天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端午节.节日前夕,从百姓人家到各地街市,充满着祥和的节日气氛,洋溢着一股粽子和节饼的香气.福安有句古话"有钱有米日日节,毛 ...

  • 书信礼仪

    书信 文/彭林 一.书信中的平和阙 "平"和"阙"是传统书信中最常用的格式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先来看一封儿子致父母的家信: 父母亲大人膝下,谨禀者 ...

  • 书简舞

    视频收集制作:陆秀

  • 江城夜话 | 初涉汉口“江湖” 入口在华景街

    本人祖父曾厚诚,原名曾广清,"老通城"的创始人,汉阳永安堡九真山义田湾人.因家贫,为生计1905年来汉口谋生.他的以下经历为家族口传. 1926年<汉口商业一览>茶馆- ...

  • 江城夜话 | 匠与师

    匠与师,在特定条件下可互通,比如文学巨匠与文学大师.但在某些场合则是不同的两个层面,匠者手艺人之总称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过去手工业为主,民间有九佬十八匠之说,九佬:阉猪.杀猪.打墙.打榨.剃头. ...

  • 江城夜话 | 五马路彭焱新麻袋店

    1954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各麻袋店纷纷组织货源,支持抗洪抢险. "老汉口"都晓得五马路,指的是中山大道"老法院".民意四路一带.在"老法院&quo ...

  • 江城夜话 | 在党66载 永吹冲锋号

    看着那沉甸甸,金光四射的纪念章,思绪翻滚,彻夜难眠.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征程中,胸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肩负着争取民族解放,独立,自由,为劳苦大众幸福打天下的重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一 ...

  • 江城夜话 | 岱家山抗日 扬子江横渡

    1930年2月,武汉卫戍司令部改组为武汉警备司令部,下辖武汉警备旅,这支部队约3 000人,设有2个团及一个机枪连.旅长先后由朱怀冰.叶蓬(兼).沈澄担任.武汉沦陷前夕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四军一八五 ...

  • 江城夜话 | 童谣里的同与不同 “坐洋船,下汉口”

    汉水流域下游,有一段流传至今的童谣:"摇摆手,家家的走:坐洋船,下汉口."也有"坐轮船,下汉口"."坐龙船,下汉口"之说,但童谣里的关键词仍 ...

  • 江城夜话 | 汉腔汉调 异趣横生

    拙文旨在阐述武汉话的特点与作用,由于语言涵盖诸多方面,本人的知识储备有限,所以采用了笔记的形式,即便如此,也会挂一漏万.武汉话极具包容性,体现在对历史及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武汉话极有魅力,表现为亦庄亦 ...

  • 江城夜话 | 百年老餐馆“祁万顺”之浮沉

    武汉祁万顺酒楼,已有近百年历史,武汉像这样的餐馆屈指可数.它位于汉阳区繁华的地段钟家村,多种公交车经过于此,来往的人流量较大,离旅游景点古琴台.归元禅寺.晴川阁.铁门关.长江大桥等不远,人们在此游玩之 ...

  • 江城夜话 | 张体学省长请大队书记丁凤英吃饭

    2017年春节前夕,华中师大一附中64(2)班几个老同学到三亚旅游,我从海口赶到三亚.我的忘年交.时任湖北省驻海南办事处的黄主任,安排我住在丽景酒店.我与老同学们在酒店聚餐之后,准备回海口,黄主任请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