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All is coming.
这句话几乎是每个阿汤练习者都耳熟能详的。只要坚持练习,那么期待的就会发生。这是我最初的理解。随着练习,我发现并没有这么简单,All—— 一切,除了期待的,其实还有不期待的,伴随身体的强壮和灵活而来的,还有伤痛。
2017年10月当我第一次接触到阿斯汤加瑜伽时,我感觉这就是我喜欢的瑜伽练习,并且从此自律练习。因为在东莞工作,那里并没有阿汤馆,所以我是在家自我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我觉得精力充沛,力量的增强也让我有种自我很强大的洋洋自得的心情。
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我的左右膝盖轮番疼痛,莲花屈膝都困难;肩膀越来越厚实僵硬;还有坐骨、腰椎时不时地出现小疼痛等等。然而这些疼痛和不适并没有影响我继续练习,我觉得这些只是练习中途的小挫折而已,我的目标是尽快拿下一序列。
带着这个想法,我参加了拉瓦老师2018年10月六天的工作坊,我计划是通过学习可以学会对于我比较难的体式,比如前后穿越、龟式等等。
结果这个学习并不是我所想象的,一开始就讲身体顺位原则和不同体式跟身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我这个在家练习的粗犷型选手来说极其困难。我抱着极大的耐心去试图理解和尝试,总是不得其法。
本来自我感觉良好,为什么要有这些原则呢?但是在老师的帮扶下完成的体式,又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的奇妙的感觉。我感到十分困惑。
体式练习给身体带来初步的理疗作用
看似困难的体式也不知不觉中降临
“理疗身体&体式进步”
变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第二阶段
Primary series, very useful.2nd series, a little useful.Advanced, only for demonstration.要想更好地前进,先停下来接纳现状,退一步把基础打好。
我的困惑让我思考当前的练习到底对不对,我也开始正视身体上的伤痛,我曾以为这是正常并且不可避免的。阿汤初级序列也叫理疗序列,是为了对身体做一个全方位的疗愈的,如果越练伤痛越多,不是背道而驰了吗?我要用瑜伽这个工具让自己得到改善才对呀。
我开始跟随拉瓦老师练习,尽管每周只能周六周日来上口令和基础课,我也会带着所学的运用到每天的练习中。我已经把原来尽快拿下一序列的目标抛下了,我希望先改善我僵硬的肩膀。好多体式被老师叫停,前屈直腿变曲腿,四柱要膝盖点地,上犬变成眼镜蛇……我似乎要面对一个很大的退步。
2019年我又再次参加了拉瓦老师六天工作坊,这次的学习比上次清晰了许多,吸收更多可以运用在练习上。
慢慢地,我的身体觉知比以前敏锐了,练习不那么急躁,我可以更耐心,更专注地去感知身体。我发现练习不但作用于身体,我的情绪比以前稳定了,待人也更友善热心,每天早上自律的练习让我拥有了很好的作息习惯,简单的生活让我更容易满足。
我确信了,这个练习确实是疗愈的,而且不仅作用在身体层面上。
2020年10月开始,我终于可以每天到馆里mysore,我惊喜地发现,几个月下来,我的老肩像一座冰山似的慢慢溶化,我的练习质量大大提升,每天结束后轻松愉悦。只要有机会,当然要精进。我毫不迟疑地报名了拉瓦老师2021年5月份200小时TTC。因为有前两次工作坊的经验,而且练习的日子也多了,这次学习更容易体会到一些精微的感觉,对体式的理解更深了。
在第一周讲解体式和身体关系的时候
老师的一番调整
第一次感觉到气血终于流通
从肩颈到指尖的那种温热舒畅麻胀
我也更加深刻感觉到了阿斯汤伽强大的理疗功能。除了困扰多年的肩、背问题,当我投身于带着更精微的觉知而持续强化地练习之下,身体也获得了意外的理疗效果,特别是颈部根部一块鹌鹑蛋大小的硬结节在第二周课程时变软化并消失。甚至还有肉眼可见的塑形。更惊讶的是,从小困扰我的异于常人的多汗问题,在课程最后几天的练习中,非常明显的减少,几乎接近正常人的汗量。我仔细回顾,应该是这种有意识的练习方向、呼吸的改善、身体和精神趋向于放松柔软所带来的作用。这方面虽然还没有得到长期的验证,但这几天的一些深入细微的练习感受和体会,以及所带来的结果,都让我已经对于改善这个问题充满了信心。
从小就被汗多的问题所困扰
尤其手脚长期处于被汗水浸泡的状态
多年尝试过各种治疗均无改善
Samskara,这是这次课堂上经常提起,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词,我理解为习性。它可能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我们很多的无意识的行动、关键时刻的决定,或是紧急关头的选择等等,都受它的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它所制约。回想起我的练习,我本来是容易紧张的人,越练肩膀越紧,越僵,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下意识放松练习,才有明显的好转。阿汤练习可以改变旧的,重塑新的模式,也可以一味地加强旧有的模式,而让它越来越顽固。这其实取决于练习者自己。
在另一个给老师做讲解示范的简单体式
结束后依然回味良久
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被眼花缭乱的体式吸引、迷惑。总想获得更多、做得更多,便容易勉强身体甚至牺牲身体去迁就各种体式。如果我们更多关注身体本身,聆听每一个细微的感受,我们便可以利用任何一个体式作为最好的工具,更好地连接身体,让体式最好地服务于身体,当身体的障碍移除,更多更复杂的体式也都自然变成我们更加得心应手的好工具。老师是指引方向的人,可以让我们找到觉知,找到平衡。如果在无知无觉中练习,也许只会强化了原有的samskara,那么我们也无法真正得到疗愈。十分感激遇到了拉瓦老师,这是我的幸运。比起“老师现在的某个标准形象”,我更注重“老师身上持续发生的变化”。因为后者更能直接表明练习的方向脉络和这一套练习系统强大的积极力量!
记得2018年第一次到馆里上体验课,我到得比较早,在课室外等待,看到一个女老师进门后就点香点酥油灯。课后我请教了她几个问题,我感到了她对阿汤的热诚,当时我就想跟随她练习应该错不了。这就是拉瓦老师的初印象。不久后我就报名参加了她6天工作坊。第一次正式上课接触,拉瓦老师的严格,让我觉得有点紧张,不能掉以轻心,同时我也感到了她教学的严谨,内容含金量高。随着跟随的时间长了,我发现不但学生有变化,老师也一直在变化,在进步。尤其是这次200小时课程里,老师变得温柔了,更包容,课堂氛围也更轻松了。我相信这是她带着觉知的长期持续性练习所带来的改变,这些改变不仅是垫子上的,更多是垫子外的;不仅是身体层面的,更多是习性和精神层面的。
35楼馆里一角
200小时课堂花絮
当我们学着去辅助别人
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和辅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