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托孤,刘备在离世前对未来的布局与展望。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之后,不顾众人的反对,立即迫不及待地攻袭东吴,企图重夺荆州,让《隆中对》的战略目标重现希望之光;但在陆逊的迎头痛击之下,几乎全军覆没,无奈退至白帝城。
盛极而衰
公元218年,刘备以倾国之力进军汉中,于219年春正月在定军山下将夏侯渊斩杀,并借有利位置将曹军驱除出汉中之地。至此,西蜀政权已经成就了跨荆有益的局面,关羽水淹七军的壮举更是让蜀汉的名声传遍天下,刘氏集团的事业发展到了巅峰,但上天随即给刘备开了一个玩笑。
关羽的膨胀引致荆州失守并被杀害,再到张飞遭遇横死,后来夷陵之战的惨败,一连串的沉重打击,让强盛的西蜀军政实力消失大半;本已老迈的刘备,心力交瘁之下竟然一病不起。由于自感时日无多,刘备除了感叹此生再无光复汉室的可能,当务之急便是把诸葛亮召来交代后事:
“丞相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然可以将局势稳定下来,积蓄实力,实现我们当初的目标。如果我的儿子是个可造之材,请丞相可以尽力辅助他;如果他是个庸才,你可以自行其是,不能让他把家业败光。”
权柄三分
刘备奋战一生,但与其一起开创事业的元老旧臣,终究敌不过
岁月与战争的摧残,逐个倒在了走向辉煌的途中,最后终于轮到了他自己。在政权内部第二代人才没有成长起来时,如何合理安排人手辅政,君权顺利交接,保持政权的稳定并能持续发展,让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最终能战胜对手,完成自己这一代人的夙愿。可以说刘备在临终前的渴望与谋划,首先是政权能继续存在,打下的江山不会易主,最后才是对未来的展望。
刘备作为蜀汉的首领,集王权、君权、政权于一身,凭借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令跟随自己的一众下属无不心悦诚服,不过这种建立在君主人格上的忠诚,极有可能会随着君主的离去而逐渐烟消云散。因此利用平衡术去牵制大臣之间的欲望,维持一个相对的平衡,无法演变成权臣甚至篡位,并在岗位上各尽其责、相互促进,才是一位合格帝王的应有表现。
刘禅作为太子,继承刘备的君权并从此实现世袭是顺理成章的,但刘禅年纪尚幼、羸弱无力,将军政二权分割给对应的辅政大臣才是君权顺利过渡、交接的保证,刘禅成长起来后而辅政之人也是老迈不堪了,自然能将权力回收实现君主集权专制。
诸葛亮作为刘备最早追随并硕果仅存的元老,一直是蜀汉政权最重要大臣,其政治才华甚至于治军之能早已得到证明,为人谨慎亦忠心耿耿,在面对刘备言语的试探所作出的回应:“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也是顺利通过了刘备的考验,让其挑起主政的重担并掌控全局。
在军权上,刘备则是交给了军事能力极强的李严;由于辅政大臣的排位上以诸葛亮为主,则可反过来对李严进行监督和牵制,这样一文一武的辅政组合,可以说当时最合适的阵容配置。
实现两大集团的平衡
启用诸葛亮和李严来辅政,不仅是由于两人的才能以及配置稳定性的原因,也涉及到两人身后的背景集团的和谐。
首先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系正日益壮大,为避免其垄断朝纲,需要扶植另一派系来形制约彼此。可惜关羽、张飞等中立派以及法正、董和等人的“东洲人士”相继辞世;益州派系的张裔、费祎、董允、李恢等人资历尚浅,唯有李严一人能挑起大梁,因此选择李严任尚书令上位,掌军大权也是题中之意。
其次是刘备在公元214年占领了益州,但在219年才击败曹操拿下汉中,整个统治地域的政权才算稳固下来,在短时间内很难让整个益州派系完全融入蜀汉政权,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别说能和荆州派和谐共处。而公元223年刘备已经病重,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几乎能预料到他死后,朝廷上下要么成为荆州派系的一言堂,要么荆州派和益州派因火拼导致蜀汉政权的分裂,但刘禅根本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刘备委任诸葛亮和李严同时辅政,亦是希望以他们两人为代表的势力集团,能同心协力的共渡难关,维持蜀汉政权的正常运转。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雄主之一,看人的眼光有着独到之处,在己方阵容的能臣武将日渐凋零之下,仍能从仅剩下的人才中挑选出合适的托孤重臣。
他运用其高超的政治智慧,为刘禅构建出一个简洁有效的政治架构:刘禅以德为政,掌君权居中驾驭,以削弱朝廷高官的权力,又能使文官武将之间相互牵制,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同时嘱咐羸弱的刘禅拜诸葛亮为相父,内政之事以诸葛亮为先,以免刘禅日后败光家业。
结语
刘备在将死时为托孤而做出的理念和规划,展现出极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大气又不失精细。如果能按部就班,以诸葛亮二人的才华,国家得到休养生息并加强人才储备,蜀汉或许真能有翻盘的可能。
事实上证明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的确是为了扶持刘禅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言语也是身体力行,与李严之间也能做到和睦相处。
可惜的是,诸葛亮终究执迷于刘备与自己光复汉室的愿望,并没有彻底执行刘备的遗嘱,导致刘备临终前的意图与现实有了偏移;李严则是没有把军事大权看好,轻松落入诸葛亮的手中。
军政大权在握的诸葛亮,在不具备客观条件的情况下,屡次劳师动众地进行北伐,最终在他死后,内忧外患之下的蜀汉成为最先被灭国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