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同行守望相助,新能源车行业抗疫行动盘点及机遇
本次的疫情很复杂,众多的传统车企虽然在供应链上遭遇到一些阻力,但也做出了许多善意的举动,包括捐款以及捐助相关车辆。同时,新能源车行业,也有众多的公司加入到抗疫大行动中来。除了支援武汉,还开展了一些相关自救活动。本文做了一个盘点,供读者回顾。
积极抗疫贡献力量:
小鹏汽车在 1 月 28 日的时候,决定向武汉等医疗机构捐赠人民币 300 万元医疗物资,支援当地一线防疫工作。随后,小鹏汽车决定,自 2 月 9 日 0 时起,至 3 月 8 日 24 时,全国所有小鹏 G3 车主均可在小鹏汽车超级充电站免费充电。之后,复工首日,小鹏汽车旗下有鹏出行在广州市推出 “个人租赁” 业务,租金低至 900 元/周,还能享受小鹏汽车在 2 月 9 日-3 月 8 日复工首月的充电限时全免优惠。
1 月 29 日,威马汽车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湖北省黄冈市捐助 400 万元物资。日前,医护用品、防疫工作用车等紧缺物资已运抵黄冈,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缓解了 “燃眉之急”。2 月 6 日,威马汽车旗下智慧出行品牌 “即客行” 也提供 100 台威马 EX5 作为 “抗疫应急保障用车”,供海南省政府统一调度使用,为抗击疫情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防控工作、人员调度及物资运输等提供出行保障。2 月 13 日,威马汽车追加捐助价值二百余万元物资,包含口罩在内的医护用品、防疫工作用车,供温州市人民政府防疫领导小组、温州市瓯江口新冠疫情防控小组统一调度使用,全力驰援当地防疫工作。
蔚来汽车的行动也不少,向疫情重灾区武汉捐赠了价值 30 万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同时以蔚来用户信托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设立了 500 万专项基金,其中 300 万用于抗击肺炎疫情期间的车主关怀,100 万元代表用户直接捐助抗击疫情,另外 100 万元配合车友公益捐助。
1 月 28 日的时候,新造车企业哪吒汽车宣布,决定紧急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人民币 100 万元,用于当前疫情防控支援。此次捐赠资金将主要用于武汉市及湖北省其他疫情严重地区,采购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医用、生活等物资; 支持疫情地区临时医院的建设; 以及为一线医护人员和参与救援的医护志愿者提供身心健康保障及子女关怀等服务。
1 月 30 日,理想汽车也宣布已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捐助资金 2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援武汉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理想汽车称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并全力支持防控工作,愿我们携手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这次的疫情对于造车行业来说,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势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然,疫情对多个行业的影响都是会有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摆正心态和做积极的决策。首先是新车的交付时间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传统销售方式也进行了冲击。
但是,新造车企业船小好调头。可以探索新的销售方式。其中哪吒汽车推出 “盲购活动”,将 “数字化营销” 和 “体验营销” 相结合以寻求自救。用户方面,哪吒推出了盲购服务,用户可以 5 分钟线上看车、2 小时上门交车、0 风险退车,以及试驾 7 天后无理由退车等无忧特权。经销商方面,哪吒给予包括线上投放、线下销售等多项营销及资金方面的政策支持。
蔚来汽车,则通过直播平台稳住用户,并且可以通过 APP 持续为用户提供选配购车服务,提供上门交车服务,此外还提供了非接触性的维保服务。
显然,这个机遇也是存在的。疫情后购车需求会集中释放,车市将触底反弹。而在这个期间,如何保持服务的质量和品牌的价值,是新造车企业要考虑的。
小鹏汽车则照常提供 7*24 小时服务咨询、车辆远程诊断与解决服务。照常提供道路救援服务,全国售后门店安排专人值班,提供疫期的用车及出行保障服务;威马汽车也及时推出了线上一站式购车通过网页购车界面可完成整个购车流程,可自行选择包括外观、内饰、选装、配套等,之后只需等服务人员联系预约提车时间及尾款交付等。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海外的汽车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叠代自己的产品,我们希望中国的新生力量能够抓住这个机遇,正视挑战,探索出一条未来之路。
- www.AutoNode.cn -
| 特斯拉Cybertruck | 福特野马Mach-E |
| 奥迪 e-tron sportback | 现代Vision T |
| 宾尼法利纳 Pura Vison | 雷克萨斯 UX 300e |
AutoNode(公众号 ID:autonode99)AutoNode 伴随着这个交通变革的时代而来,除了把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资讯推送给读者,我们还会锁定最前沿的技术突破、最具活力的创新交通工具、最具前瞻性的行业信息、包含交通科技、无人驾驶、电池技术、新充电设备、共享交通、材料科技、地图软件、物联技术、人工智能等,带来一手的报道。同时,我们还会把 AutoNode.cn 打造成一个平台。链接制造商(汽车,自行车,公共汽车或卡车等),供应商,公用交通事业,电池制造商,移动或服务提供商,无人驾驶技术团队等,把专业的、对新能源车感兴趣的用户、关心交通科技发展的读者融合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