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馍

饥饿和寒冷对于我高中生活的侵扰,远远甚于我的童年时代。

我的三年高中生活是在离家三十多里地的户县二中度过的。八十年代,这是一所著名的省级重点学校,是一个绝佳的学习场所。我的狭窄的眼界和肤浅的认知,在这里得到了巨大的扩张和深挖。我看到了知识海洋的广袤,也知道了书山的峻拔险绝。

学校处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甘峪河边。前面很远是西宝公路南线,周围是一片沃野。逢着秋季连阴雨天,路上的黄泥巴黏稠如胶深可及膝,一脚踩下去,呲着牙咧着嘴使了浑身的劲儿,抽出来的只有光脚丫子,鞋已经被裹陷在深深的泥浆底里,横竖怎么也摸不到了。我们很多企图走出去买东西的同学,都是这样赤着脚踩着冰冷的泥巴一蹦一跳,极其狼狈地落荒而逃回来的。

班里五十多个同学,一个个都饿得眼巴巴地望着窗外的雨发愣怔。那时候不如现在,学校里没有小卖部,即便谁身上揣了零花钱,也没有地方可以买到吃的东西垫巴。

记得有一个县城里来的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他带了点心,很安然地吃着。我们其他人都强忍着不去看他那里,但那“吧唧吧唧”的声响,还是让我们大家地喉咙里像有一只手在使劲儿挠抓。我们都不停地呱呱吞咽着口水,仿佛哮喘病人一时喘不来气儿,或者像噙了鱼正在吞咽的水鸭,脖子一伸一伸……

人生第一次这么远离家,山里孩子的拘谨在十六七岁的我的身上,有着尤为浓重的痕迹:那就是不敢跟人争吃争喝。那些冲破人墙翻过栏杆的重重围堵,从面目狰狞态度凶狠的灶夫手中买到机动馍的事情,我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所以,忍饥挨饿的情形,是我三年高中生活里时常发生的事情。

我可以抵抗衣着方面的无论多么寒酸,但实在无法抵御饥饿的恶搞,那丑陋窘迫的模样,现在回忆起来,满满的都是心酸和清泪。——高中的课程繁重艰难,我们拼尽了所有的心智,也赶得七倒八歪很吃力,却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对付饥饿的骚扰。感觉就像抗日战争时的八路军一样,你要全力以赴地跟正面敌人作战,还要预防国军在背后捣乱。

于是呢,跟其他同学一样,我也背馍。

那时候,周末回家就是为了塞饱肚子。周日才吃罢午饭,母亲就紧急忙活地在灶火下烙锅盔,或者炒干馍蛋儿。家里不多的一点儿菜油,被母亲细细的抹在锅底,然后不停地翻倒搅动,那股香味钻进鼻子,一霎时喉咙眼里,心里、肺里和胃里,都被缭绕得晕晕乎乎的舒坦。三点多钟要返校的时候,我背起满满一布兜的油馍大踏步地出发。——这将是我下一个礼拜饥饿时刻的全部补给。

背馍的情形在同学们中间很普遍,大家到了学校之后,第一件事不约而同地都是去宿舍里。

宿舍是木架子床,上下两层,通铺,一排十多个床铺,情况好点儿的床板上铺着草垫。背来的馍兜儿就挂在墙上的一排排钉子上,有时候大家会互相打探一下彼此带来的是油饼层,还是锅盔坨坨,或者炒馍蛋儿。

记得一次,我带来的是母亲用脂油烙的很厚很暄的锅盔,跟宝鸡岐山县一带特产的油酥锅盔一样厚一样香,咬起来更筋道。同学们都惊奇不已,纷纷拿了油饼和坨坨馍来跟我交换,说要尝尝母亲的巧手工艺品。

这样一布兜馍,放在我们这些正在疯长身体的小伙子跟前,两天都过不了就彻底精光。

那时候,下了课,不由自主就想往宿舍跑,仰躺在床铺上,双手垫在脑后,望着头顶上方的馍口袋入神。终究,忍不住肚子里饥虫的闹腾,先是起来掐一点儿尝尝,然后又跟自己说只吃半片儿,但最终一整块儿吃下去,也一点感觉没有。仿佛一块土坷垃扔进了宽阔的水库里,连个影儿都看不到。——没有油水的肚子,越饿越能吃,越能吃越饿。

所以,像我这样意志不坚定的人,一周里其余的四天半就只好在饥饿中艰难磨蹭。

情况更糟糕的是,我们还要和贪婪的老鼠不断斗争。

我的背馍布袋,是母亲用花花绿绿的碎布片手工缝制的书包,很多同学都说不必店铺里的手工艺品差。我把它高高地系在半空中的钉子上上,想着这样保险安全,但还是被可恶的老鼠能轻松吃到。看着布袋被老鼠咬出来的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窟窿,和锅盔上留下的呲呲牙印,我常常都窝了一肚子火,却毫无办法。——谁也摊不了一天的功夫来跟老鼠搏斗吧?

所幸的是,这样艰难的经历并没有遏制我们求知的欲望,反而磨砺了我们的意志。

那些下了晚自习宿舍里熄灯的夜晚,学校路灯下三三五五看书的同学一簇一簇;寒冬的清早,无论你起多么早,总有比你更早起来的同学已经漱洗完毕,在朗朗读书。

我们读到高二的时候,一个冬天清晨的校园广播里,省广播台新闻播出了我们年级的一个同学被清华大学少年班录取,——陕西省仅有三名。这消息像一根针,刺激了所有同学的神经,激活了全身的活力。

我们那时候的晨跑,都是要沿着甘河岸跑一大圈儿,在半个小时三里多的晨跑过程中,很多同学嘴里都在念念有词地背诵着英语单词,《阿房宫赋》之类的古文,或者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诗词。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可贵的财富。那些背馍的日子,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里,刻下了深深的印痕。现在想起来都隐隐作疼,但摸上去却能感觉到内里很硬,那里面有一种力量,一种在饥饿和寒冷的层层围剿中迸发出来的青春的力量。那力量里有火,把妥协和退缩烧成了灰烬;那力量里有光,照亮了我们未来的路途。

那些日子里,我们没有看脚下是怎样的路,我们只看着远方,鼓足了所有的劲儿奋力奔跑,不停地奔跑……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惠安中学教师,省诗联协会会员。文风力求散淡,干净。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

(0)

相关推荐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散文)

    1987年8月初,正值盛夏酷暑,草木葳蕤.我们家里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味道,因为就在7月,我和三姐.妹妹分别参加了中考.高考和小升初考试,当时除了小升初容易些,高中大学都难考.当时即使是一所农村高中也不 ...

  • 缑氏往事(三十二)

    缑氏往事之三十二:偃师二高 前段时间,整理<缑氏往事>,写到收音机时,提起了我们的实习老师陈秋霞女士.文章底部评论区里,有同学给我留言,"周,想想办法,打听打听咱们的秋霞老师吧& ...

  • 我们在科布尔上高中(七)

    本文作者:马少东 07 高中偷窃 在上篇中提到偷吃,应该归于这一章节.偷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偷人家的干粮,是因为经不住郭智.院文兵他们的柜柜里好吃的诱惑.偷出来的干粮也的确缓解了饥饿的痛苦,何乐而不为 ...

  • 耳语:你跟我走吧

    ‍ ‍我还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事情发生在2015年,当时我刚转学到了市里的一所高中学校,我当时17岁,高一下学期. 我在这所高中学校里认识了好多新的同学,还有我的一些小学同学.初中同学也 ...

  • 高中琐忆(二)|深夜,再次回想身在高中的日子……

      一.张旭的课间歌声 张旭是我高中期间的第一位正式同桌.我们15班搬到楼上的教室后,他经常在课间唱歌.现在还清晰记得,他倚在教室的南墙上,唱水木年华的<在他乡>的样子.即便他得了比较严重 ...

  • 陈玉霞:自问

    自问 有文章中写到:人世烦恼,不如到桃花林里隐蔽,享受花落满肩,清香盈袖,忘却忧愁,做一桃花源中人.我想,美是美,有点奢侈.庸常的日子里,清香也有,浊气也在,人能逃到哪里? 上周,同学的母亲去世,她打 ...

  • 韩雪丽:希望和爱情(2)我们毕业了|小说

    原标题:<蓝绣球> 希望和爱情(2)我们毕业了 韩雪丽 蓝绣球-----有些佩服 贺妍看了看那张纸,心中佩服母亲,这些事,只有母亲会说,父亲是个书呆子,听不懂也听不得,他说母亲就是俗气,可 ...

  • 宝应中学,我难忘的师生情/芝先

    文/芝先 我的初中回城里来读了,既高兴又激动,且是名扬全省的中学. 当时,我和父亲住在县委宿舍里,母亲和弟妹及祖母都还继续住在农村,所以,我每到周末都得回乡下的家,帮助母亲料里家务,割草喂猪,出猪脚粪 ...

  • 田丰:梦中的陇西一中

    2020年第141期||总第572期 艺海风│572期 梦里一中 文/田丰 "人生易老,弹指花谢了. 叹息峥嵘退去早,几度风云正好. 韶华难住重来,是非成败谁裁. 纵使落叶飞絮,且待鬓染花开 ...

  • 散文||我的中专生活 (二)

    我的中专生活 九五年,九月. 时光飞逝,第三年的中专生活开始了.上学期期末由于宿舍纪律而造成的班级紧张气氛因为暑假的到来和结束而烟消云散,十一月下旬就要去医院实习了,崭新的生活快要开始了. 梦回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