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书法史:篆书篇

篆书,汉字的古代书体之一。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篆书可以说是一种古老但又年轻的书法,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且顽强地根植于象形,并未简单地仅用声音符号来做文字记录。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这种象形文字就被称为篆书,甲骨文保留有非常明显的象形痕迹,笔划加减比较随意,因此还不能认为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此后的金文或称钟鼎铭文即青铜器上的铭文还有石鼓文一起合称为大篆,文字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字形及章法更趋规整,词汇增多,故可以有长篇铭文。直至秦朝一统天下后,李斯推行“书同文”,并彻底规范了篆书的写法,世称小篆。

01/

甲骨文

甲骨文应该说是一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文字系统,还保留有大量的象形成分,故在笔划方面增减会有些随意,仍存有较多的假借通用字。故在欣赏甲骨文书法创作时会发现难有较长的诗文创作,除非自己造字。

02/

金文

金文与石鼓文等属大篆,以区别于秦之“小篆”。这种文字盛行于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现在可看到的金文主要为青铜器如钟和鼎上的铭文,古称青铜为金,故又称“钟鼎文”,或称“吉金文”、“款识文”。

毛公鼎铭文

散氏盘铭文

03/

石鼓文

为先秦战国时刻于石鼓的文字,距今约2300年,其书体为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文字,学《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学小篆,百无一失。后世学篆者皆奉为正宗,无不临习。石鼓文真正面貌还是比较儒雅而方正的,后世诸大家中习石鼓文最著名的是吴昌硕,不过吴昌硕的篆书风格与石鼓文还是相差较远的,倒是王福庵与杨沂孙接近古意一些,尤其是王福庵。

石鼓文 拓片局部

04/

秦小篆

秦小篆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行的书体,历史文化的丰功伟绩自不在话下,但于艺术角度而言,则如后世的馆阁体与现在的印刷体,形式的绝对统一,抹杀了个性,也就抹杀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能力,故篆书这门书法艺术于秦小篆后即可谓是进入了一个漫漫长夜。其间偶有如李阳冰等篆书高手,但其小篆书体仍未脱离铁线篆、玉筋篆的樊篱。

会稽刻石

琅琊台刻石拓片

05/

汉篆及元代篆书

元代吾丘衍、赵孟頫倡导复古,并身体力行倡写汉篆,汉篆的特点是较方正,相较于秦篆结体要扁,而且方笔较多,这应该是受到隶书结体的影响所致,最典型者如三国时期的天发神谶碑,以隶笔作篆,笔划方折厚重,直线收笔处成悬针状,后人称之为悬针篆。历来书家对此碑评价甚高,影响深远。不过一些题额可能也是受到章法排布的影响,必须作扁作方。但汉篆仅限于一些碑额、汉印、铜镜、钱币、瓦当等片言只语,如雪泥鸿爪,终难以与隶行楷草诸体比肩。不过从小篆书体正本清源而言,崇汉是复古正体的主要内容。故汉篆自元朝吾丘衍、赵孟府等力倡后,逐渐受到追捧和重视。

汉篆碑额

天发神谶碑

06/

草篆

对于篆书书写范式的局限性其实历代都不乏有识之士,也有人尝试变革和创新,如将篆书之“引”发扬之,结果状如道符;而明代赵宦光为饱学之士,他以草书笔意入篆,以“草篆”自成一家,并有可观者,亦属难得。现代也有学者开始重视赵宦光的草篆,认为赵才是将笔墨提按引入篆书的首倡者。不过,如前所述,小篆其实是一种正体文字,雅正还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赵宦光的草篆的确过于率性有失古意,故广为后世所诟病,也许此可解释其书道之不昌。但赵宦光的这种将篆书作为“平常字”的尝试仍是有意义的。

赵宦光草篆

07/

清朝篆书

到清末,邓石如秉承汉篆,以隶笔入篆,既使篆书有了“平常字”的书写性,又很好地保持了篆书正体的雅正,遂一改千年来铁线、玉箸等“描篆”而成为“写篆”,真正使篆书变成一种适合笔墨特性的书体,从而开创了篆书的新时代,正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分第六》中曰:“完白山人出,尽收古今之长,而结胎成形,于汉篆为多,遂能上掩千古,下开百祀。后有作者,莫之与京矣!完白山人之得处在以隶笔为篆……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或能之。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僮,仅解操笔,皆能为篆”, “康氏所言极是,清人于小篆笔法的解放,使那种近于图案摹写的描头画脚变为提按使转、从容不迫、笔情墨趣自由挥洒的书写。此后晚清篆书大家辈出,如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徐三庚等各有特色,各擅其长。现代之王福厂、吴昌硕、萧退庵及其弟子邓散木等诸大家又继起领一段风骚,余绪蔓延,方兴未艾。基本都遵循了“平常字”与“方正”的正体思想。

邓石如篆书

赵之谦篆书

(0)

相关推荐

  • 汲冢鲁壁 周鼓秦山

    福庵先生所刻的一枚印章:"周鼓秦山". 边款:"周鼓秦山,东坡语也.福厂取以作印,有景仰之志焉.丁卯十月朔日刻竟并记." 丁卯年,即是1927年,福庵先生48岁 ...

  • 极简书法史|隶书篇

    概括讲,隶书起源于战国,孕育于秦国,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复兴于清代.要搞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各个历史朝代遗存的书法史料全面了解和认知.隶书的历史遗存主要有二大类:简帛书(书写在竹木简牍和丝绸):石 ...

  • 中国千年书法史——篆书篇,书法源头!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

  • 陈振濂|极简书法史

    一.先秦--无意的璀璨 甲骨文一系根据风格不同可以划出五个时期: 武丁时期为第一期,书风雄浑伟岸:祖甲.祖庚为第二期,风格谨饬而富于理性:廪辛.庚丁为第三期,略显颓靡与轻软:武乙.文丁为第四期,风格强 ...

  • 让你过目不忘的极简书法史(系列)之:隋唐...

    让你过目不忘的极简书法史(系列)之:隋唐五代(下). 王羲之的衣钵传到此时,还是比较热乎的. 李世民的极力推崇,更直接导致了"书圣"的诞生. 在李世民的推动下,一群不服气的大咖浮出 ...

  • 让你过目不忘的极简书法史(系列)之:两晋...

    让你过目不忘的极简书法史(系列)之:两晋南北朝. 在这一时期,造纸的小伙伴是最受王公贵族欢迎的,他们生产的小纸片是难得的奢侈品. 造纸的产能扩大与技术革新,不仅让文学大发展,更打造出了像二王这样的神级 ...

  • 极简书法史,一口气读完三千年!

    我们常说,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以五千年历史为底蕴,实打实.沉甸甸的东西. 作为书法爱好者,对文化自信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多少远古文字都逐渐消亡了,而我们的汉字却从甲骨绵延到今 ...

  • 极简书法史

    极简书法史

  • 极简中国书法史(一)

    我们常说,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以五千年历史为底蕴,实打实.沉甸甸的东西. 作为书法爱好者,对文化自信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多少远古文字都逐渐消亡了,而我们的汉字却从甲骨绵延到今 ...

  • 让人过目不忘的极简中国书法史!

    我们常说,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以五千年历史为底蕴,实打实.沉甸甸的东西. 作为书法爱好者,对文化自信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多少远古文字都逐渐消亡了,而我们的汉字却从甲骨绵延到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