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刘西川: 论文写作的最大流弊就是问题缺失!

【按】最近,有一位朋友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刘老师,您能详细讲解一下什么是研究问题?如何提出研究问题?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对此,我将之前有关“问题”的4篇推文整理了一下,重新推送,作为对他提问的答复。

摘要:论文写作的最大流弊就是问题缺失,其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问题和缺乏问题意识。个人认为,问题来自于某种理论对事物的预期与事物现状的差距,或者说是对某些理论针对某个事物的解释或预测的不满意。与问题相关的三个重要方面是:文献、假说与论证。问题意识依赖于研究者的理论认识水平,培养问题意识,重点培养的是理论意识。

问题缺失尤其是缺乏好问题是当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软肋。学生提交的答辩论文甚至一些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时常遭遇诸如“简单复制”、“伪命题”、“假问题”、“缺乏问题意识”,甚至“没有问题”或“不是问题”等一系列的责难和批评。而且,在现阶段的科研考核和评估体制下,大家更青睐“短、平、快”的实证性研究,而不愿意触碰或是不敢问津基础性理论研究,这更是抽掉了提出好问题的核心支柱——理论,问题缺失反映出来的是研究者理论深度不够。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应紧紧围绕问题展开,这一点大家都是认同的,不存在争议。以写作为例,从问题的角度来构思和撰写论文,不仅写的时候能够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集中,而且还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当然,也可以从与问题有关的方面来审视所读的著作及论文:作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对此所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以及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等。所谓的问题缺失实际上就是对上述这些方面的不重视或考虑不周,尤其是缺乏理论层面的思考。个人认为,阅读、思考和写作这三件事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分辨得很清楚,写作方面的问题缺失往往会牵连出阅读与思维方面的问题缺失。以下,重点探讨的是写作与问题缺失之间的事情,但这些探讨对思考和阅读也是有帮助的。

一、论文写作的最大流弊是问题缺失

在论文写作领域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正文部分大都是按照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介绍和陈述相关知识点,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问题,根本不是以某个理论问题而勾连的思考。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是议论文,更像是说明文。显然,这样的论文也不要指望能在学术上有什么创新了。以知网上公开的一些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为例,引用率和下载率极低,有些论文的引用率和下载率甚至为零,这种现象的发生说明了连作者可能都不想再看自己论文一眼。

这种论文在写作方式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按教科书式体例来写作,汇总相关知识点。这种写作方式最大的弊病在于“有选题范围但无问题”,亦即只是选定了一个研究领域、对象或范围,却没有从中提炼出一个问题并围绕其加以论述。这种教课书式体例写作在当下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是与长期以来对问题意识的认识有误有关。这种认识误区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误将“选题”等同于“问题”。通常,选题侧重于范围与领域,但不是问题;其二,误将教科书以及一些著作所体现的“体系意识”等同于“问题意识”,论文写作不是编教材,而是要聚焦于问题。其三,强调小题大做,老师指导学生选题都比较喜欢鼓励学生选一个小题目,认为大题目不好聚焦,而小题目容易把一个事情讲清楚。但这并不是说大题目就不好,而小题目就能聚焦问题,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小题目通常也不能提炼出要研究的问题来。其四,强调知识点的查缺补漏而忽视对问题的提炼。在对学生指导的过程中,老师比较在意学生论文题目所应有的知识点在写作提纲以及正文中是否出现,而忽视了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

进一步来思考问题缺失这个事情,个人认为,问题缺失的根源有二:一是作者可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问题,因此抓不住或抓不准问题;二是作者可能知道什么是问题,但问题意识不强,即缺乏界定、揭示和论证问题的主观意识和理论能力。

二、问题缺失的根源之一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问题

为什么问题很难界定?这是因为,“问题”既是一种学术语言,又是一种政策语言以及日常生活的语言(如个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从而导致“问题”的含义和边界具有很大的弹性,甚至模糊不清。从思维品质上讲,学术上的问题和政策领域以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有相同之处,都是认知主体在无知状态下产生的一种疑惑,正是这种疑惑会刺激认知主体进一步探究。例如,政策领域的问题既有政策操作实施者的能力问题,也有因理想目标或实施能力及条件与现状之间差距而导致的认识问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有可能是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而导致的无知状态,这种疑惑可以通过学习得以消除。

同样都是疑惑,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问题是“现有的知识库存不能解决或解答的问题。”

1.什么是问题?

什么是问题?中文可能讲不太清楚,从英文来讲要更清楚一些。与问题相关的英文单词有三个,分别是:Issue、Problem和Question。通常,Issue是指某个事件、事宜或某个领域,Problem是指困惑、矛盾或抱怨等;Question是指质疑、对某事存在不确定性的理解。相对而言,本文所指的问题应该是Question。其实这三个单词与论文中的问题都有密切关系,在这里有必要进一步辨析一下:Issue和我们平常讲的选题有关,即确定考察范围、研究对象等;Problem则是认知上对事物内在矛盾的粗浅反映;而question与前两个相比,则有一个认识参照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已有研究文献,尤其是理论上的。

问题需要从产生根源来把握。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个人认为,问题首先来自于某种理论对事物的预期与事物现状的差距,或者说对某些理论针对某个事物的解释或预测的不满意。因此,问题产生于理论认识上的不同以及在解释或预测上提出更有优势理论的可能性。

2.问题分类

从形式来讲,问题有三种类型: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其中,“是什么”关注的是性质和本质,“为什么”关注的是因果关系,“怎么样”关注的是手段和途径。从形式来看,特别有必要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看看属于上面三种类型的哪一类。

3.符合“问题”的标准

什么样的疑惑才能算是问题呢?可以从新现象、新理论、新方法、新变化等方面来审视所提出的问题。问题反映的是知识库存与事物现状之间的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讲,新现象和新变化侧重于事物现状方面,即:新现象关注的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没有被其他人研究过的新的社会现象;而新变化关注的是,曾经进行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相比已经发生较大变化,需要重新调查、收集资料,客观描述这一问题的基本状况,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和分析。新理论和新方法则侧重于认识库存方面,即:对已有研究的问题企图用一种新的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其中也包括采用新的方法对一个曾经研究过的问题再研究。

4.与问题有关的三个重要方面:文献、假说与论证

(1)文献。提出问题的关键是厘清、界定好现有理论与事物现状之间的差距,并尽可能地阐述清楚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在这个环节,缺乏文献背景的支撑,问题很容易流于事物表象、沦落为就事论事了;甚至可以这样讲,问题都是镶嵌在学术研究传统之中的,尤其是好的问题。根据上面对问题的定义,问题缺失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第一、缺乏理论,即所提出的问题几乎不涉及什么理论,很多都是就事论事,或者属于应用对策。第二、缺乏对原有理论为何不能有效解释或预测事物现状的具体分析;第三、未能提出新的理论来弥补现有理论解释与事物现状的可能性。就问题与文献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言,当前所提倡的问题导向——即以现实问题或实践为起点和目标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有过于强调客观事物或实践而轻视理论和文献的危险,应予以警醒。

(2)假说。提出问题不只是提出某某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这么简单。所谓“提出问题”实际上提出的是针对某个问题的“初步答案”,即假说(命题或预设)。为什么是假说?因为假说是针对现有理论与事物现状之间的差距提出的新的解决办法。这是提出问题的难点,也是重点。一些论文内容比较散、比较弱,没有像样的结论和观点,就是因为它们只有疑问,而没有提出假说。从这个层面来讲,所谓的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提出的众多答案中选出最有竞争力的一个假说,然后对其进行验证。

(3)论证。在一篇论文里,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问题不仅仅是要有一个“提出”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论证科学问题。研究问题不是“提出”或是“指出”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论证。论证什么呢?所谓论证,就是要比较、辨析不同理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为新的理论假说开辟道路。论证至少要完成两个目标:一是要论证对原有理论解释或预测事物现状为何不满意;二是要论证新理论或新理论认识的逻辑可行性和先进性。从个人经验来看,实现这两个目标都离不开文献综述。

三、搞清楚问题之后写作就容易了很多

搞清楚问题之后论文写作就容易了很多。论文写作就是提出、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问题”出发的社会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将所发现的“问题”作为研究起点,而且,还要求把对“问题”的科学分析和认知上的推进作为研究主线,并以对“问题”的解释和回答作为研究结论。也就是说,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问题”,“问题”是社会研究过程的核心线索。

就一篇论文而言,与问题有关的目标有二:

第一、界定问题。文献回顾与述评应该围绕人类知识遗产对“问题”所提供的解释展开。社会研究中文献考察的目的是寻求已有的认知基础,以便进一步推进对“问题”的解释和学术上的创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为此,研究者必须搞清楚已有研究对“该问题”进行过哪些研究,可以从研究方法、视角、分析框架和展开逻辑等角度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解释,现有解释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或缺陷,“该问题”的后续研究应该如何展开等。总之,必须围绕“问题”来检视既有的研究成果,脱离“问题”的文献考察是没有意义的。

界定问题是建立学术对话和学术创新的基础。文献考察是界定问题的专业途径和手段,其核心任务就是围绕“问题”,发现、梳理和总结概括不同的竞争性解释,并在评价“竞争性解释”的基础上作出的新尝试,例如提出新的方法、视角、分析框架或研究逻辑。从这个角度来讲,问题实际上是既有理论认识成果竞争的结果。

第二、围绕所界定的问题,提出并验证假说。提出假说实际上在界定问题时就涉及到了,这里重点来讲验证假说。说到底,社科研究属于一种经验研究,没有经验材料的支撑就没有科学的社科研究。为验证假说,必须获取揭示、理解和和阐释问题的经验素材。经验素材包括情境性材料和分析性材料(如数据和案例等),前者的作用在于借助对情境的描述实现对“问题”的情景化,并发现“问题”在现象中的具体表现,后者的作用则是被当做研究证据。验证假说主要依靠分析性材料,研究者在一定的研究设计框架下,通过对分析性材料的解读、评判、比较、归纳以及推论等一系列技术性处理,寻求对“假说”的验证。验证假说这个过程的基本要求是:要讲清楚事实、假说、事实与假说的关系。其中,讲清楚事实就是要为分析“问题”提供充足的经验证据,不存在信息残缺;讲清楚假说,就是要针对“问题”,形成明确的初步理论预设;讲清楚事实与假说的关系,就是连接经验材料与理论解释之间的分析论证过程要符合科学研究的逻辑和原则。验证假说的本质实际上是在揭示“问题”的内在逻辑,它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核心任务。

四、问题缺失的根源之二是缺乏问题意识

科学的、理性的怀疑首先与“问题意识”有关。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感到疑惑或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什么是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理论背景下提出问题,问题的意义是什么等等。从根源来讲,问题是事物现状与理论认识之间的差距,那么,提出问题至少需要从事物现状与文献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先把事情现状及特征事实搞清楚;二是搞清楚这一领域的核心问题、文献脉络及当前进展。

个人认为,问题意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现有理论与所关注的现实情况或问题是否存在差距?2.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形成新的理论认识的可能性?3.在提出问题时,是否结合文献综述展开了有力和具体论证?4.理论含义或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新理论认识较原有理论的先进性。5.政策含义或现实意义则是,基于新的理论认识,对事物现状的解释和预测是否更合理、更准确,然后才是,所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问题意识虽然仍以问题(即原有理论认识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差距)为基本内容,但它更是一种客观事实作用于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主观意识的集中反映,具有更强的意识能动作用。问题意识是建立在研究者提出问题的理论背景基础上的,或者说是研究者能动地选择某种理论来观察一个社会问题。“问题意识”有其主观认识的一面,它的形成依赖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尤其是理论知识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讲,培养问题意识既需要尊重学术传统,还需要加强理论认识水平,因为任何问题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理论或方法论。

“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是密切关联的,即研究者是在一定的理论概念下思考和分析特殊社会现象的。培养问题意识,既要准确把握事物现状、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更要重点培养理论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弥补和改善与问题有关的另外两个“缺失”:一是假说缺失,二是论证缺失。因此,培养问题意识,还需要培养、加强提出假说与论证的能力:假说是对于某个问题,在理论上提出尝试性的答复,提出假说的难点在于针对某个问题先要有一个“确定”的初步答案,泛泛而谈的疑问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所谓论证,实则是在众多现象、众多理论、众多初步方案中进行比较和挑选,然后有说服力地阐释其中某一个是研究者最支持、最心仪的。

———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希望通过

课程内容学习、刻意训练以及对前人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切实提高年轻朋友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主推三个栏目:

文献阅读与习作课程、个人原创和站在前人肩膀上。

该号由华中农业大学刘西川教授负责的研究团队维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