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说新语》:感知精神内核,获得人生智慧

鲁迅称《世说新语》为“名士的教科书”,是因为《世说新语》内记录的大多是魏晋士人的言行事迹,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们可以感知待人接物如何得体自如。

我是上个月开始看《世说新语》的,每每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禁感叹当时的士人真是智商高情商也高啊!

现选三则故事,与大家分享。

01
殷中军尝至刘尹所,清言良久,殷理小屈,游辞不已,刘亦不复答。殷去后,乃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

傲慢有两种原因:对自己评价过高,对别人评价过低。

将军殷浩与刘尹清谈,而前者始终处于劣势。强烈的自尊心压迫着殷浩,使其不得已用毫无根据的言辞来应对。

他离开后,刘尹便嘲讽道:“乡下人还不懂装懂!”

读完这篇古文,我的心情简直一言难尽。难道乡下人就要被剥夺从清谈中所得的乐趣吗?

殷浩身为农村人,自幼起便过着粗衣淡饭的生活,没有机会进城学习更多的知识。

成为将军后,会与其他达官贵人打交道,也少不了他们的冷嘲热讽。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拥有类似背景的人难免会有较强的尊严:他们无法忍受他人的讥讽,但又不敢惹事,因而会发生与本古文类似的事件。

讽刺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有着不同的命运。

凭什么有人从出生起便衣食无忧,被赡养长大后成为一名事业有成的富人;而有的人从小连饭都吃不饱,长大勉强成家后又屡次受挫?

《简·爱》中的女主简·爱曾说过: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如今再见到这句话,依旧是那么的震撼人心。

生来贫困的女主与锦衣玉食的男主相恋,这本是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但坚韧不拔的女主用自己的能力换来了与男主的平等——一个心灵上的平等。

要知道,自尊心是一个人的底线,是任何金钱与权力都不应换来的。

而在最后,殷浩的确成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也从不有人再去追究他的过往。

他靠自己的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用时间证明了自我,也打了刘尹的脸:“乡下人就不能清谈了吗?”

正如陶行知曾经所言:“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02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支道林与许询等人前去稽王的书房里念经,在前者每阐明一个经义,后者每提出一个疑问之时,四座无不叹服。

然而,众人只能赞叹二人言论的精妙,却无法辨析其意蕴。这代表着什么呢?

这只意味着四下的听众只是在机械地认同,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理解二人的谈话。实际上,不懂装懂,比无知更可怕。

人被分为两种:谦虚且不介意向不及自己之人请教的人,及虚荣且不知羞耻的自以为懂的人。

他们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借此自我学习,而后者只能活在一个自欺欺人的世界里,终日原地踏步。

虽然有少部分人为“提问”一事感到害羞或耻辱,然而这却是自我提升的一个好机会。

打个比方,我曾经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在学生时代,我在听讲的时候,遇到了令人费解的部分,我往往不会选择去询问老师,以免引起同学的注意与嘲笑。

现在我才悟到,这只是心理上对我造成的阻碍。

同学并不会因此讥笑你,嘲笑你的或许也不理解课程的含义,只是借此来满足自己的快感。

到最后,真正从课中受益的是谁,你,还是嘲笑你的同学?

再比如,一个学生向应聘单位表示自己有教学经历,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的上司安排你去担任教师一职,他该怎么做?

自认倒霉,立即辞职;亦是“临时抱佛脚”,走一步算一步?

愚昧的大官对皇帝阿谀奉承,希望不劳而获的庸民昧地瞒天。

为什么要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做一些瞒心昧己的事情?

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所言: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03

简文帝评价道王怀祖:“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谈,直以直率少许,便足对人多多许。”

“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

简文帝曾经评价过王怀祖,说:

“他的才能一般,且贪荣慕利。即便如此,凭着他那点儿天生的真诚与单刀直入的性格,他就好出别人很多。”

正所谓“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真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也是唯一能打碎人与人关系间繁重枷锁的工具,而与真诚相反的是谎言和欺骗。

试想一下:你会选择相信一个对你推心置腹的人、还是一个谎话连篇的人?答案显而易见。

有时它比金钱、才学、机敏、容貌更重要;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一个心灵的开放,更是通往荣耀之路。

社会中精英辈出,缺的从来不是有能力的人,而是赤诚相待的人。

王怀祖不淡泊名利,但不会为了目的去作歹为非,这在现实中还有谁能做到?

它虽不是智慧,却常常比智慧更诱人,也不是能力,却往往比能力更有力,而这或许就是简文帝所欣赏的。

如今的公众人士,例如明星与高官,常常会为了塑造加强自己的对外形象而选择编造信息,博得人民的眼球与喜爱,他们这么做的时候良心不会痛吗?

我曾听说过两个明星:一个因为坦然接受自己获得的评价而至今大红大紫;

另一个则因为刻意夸大自己的能力而被迫退隐,可见不同的举动会为他们带来不同的结局。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这样的人既能对得起民心,也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04

其实,《世说新语》中的人生智慧真的是不生枚举。

无论年龄多大、无论格局大小、无论职业、无论性别……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感知精神内核,收获人生智慧。

很庆幸遇见这位知音好友,每天与她相谈数次,时不时会心一笑且回味悠长。

这种感觉真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