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天才
世界是由有才能的人创造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天才对世界的贡献比庸人多。但是,诚如鲁迅先生所感慨,“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于是当我们翻开历史,常常发现许多早夭的天才,本来他们是可以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的,却因为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原因,如花凋零在春风里。
十九世纪英国三大抒情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如今已是家喻户晓了,很多人都赞叹他们的才华,但在当时,他们的日子都过得很不好。拜伦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一天不被污言秽语所包围,他咬牙切齿地说英国已不配让他居住,最后战死在希腊。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人传诵,但他自己还处在人生的春天时就在海上淹死了。最让人难过的是仅活了26岁的济慈,他几乎是被布莱克伍德杂志的记者活活骂死的。文学史家说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耻辱。但这有什么用呢?人死不能复生。
我国“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也很可怜。他很早慧,六七岁成名,十几岁就当了一个小官。一次几个小王子玩斗鸡,王勃见了觉得很好玩,一时手痒写了一篇游戏文章,攻击其中一个王子的鸡。没想到皇帝见了这篇文章不大高兴,骂了王勃一句。皇帝一句骂当然非同小可,王勃的小官没得当了。小官虽然没得当,但小命还是留住了。过了几年,王勃又当了一个官。没过多久,他又犯错误了。这次错误犯得有点大,不仅差点丢掉性命,连他父亲都受牵连,被贬任交趾令。我们不知道当时王勃的心里除了内疚、悲伤、战战兢兢,还有别的什么情感。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当他渡海看望父亲时,他的心已脆弱到极致了。所以当海上起了风浪,他一掉入海里没多久,就被吓死了。死时年仅28岁。
为什么当初就不能对他们好一点呢?这是我们阅读这些早夭天才的经历时的第一感。对历史指手画脚是容易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经常不知不觉地重复着昨天的悲剧。尽管这是个普遍平庸化的时代,每个人的才能都几乎差不多;但不可否认,仍有少数人的才能比较突出,而他们却往往被我们视为怪物,得不到很好的待遇;相反倒是有些自身毫无创造能力,只善于指摘别人、吹捧自己的人占据要津。有人说,适者生存,有才能的人也应该学习包装自己。这实在是对天才的苛求。天才如果也有善于生存的本领,就不成其天才了。一个社会对天才的包容程度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小编注:此文刊发于2002年4月26日《检察日报》急话闲说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