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散火汤:“火郁发之”第一方,“火郁”...

升阳散火汤:“火郁发之”第一方,“火郁”到底是怎么回事?

升阳散火汤(《内外伤辨惑论》
升阳散火汤,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并宜服之。
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人参,甘草(炙)、柴胡,防风,甘草。上件㕮咀如麻豆大,每服称五钱,水二盏,兼至一盏,去渣,无时,忌寒凉之物。

医论
升阳散火汤,治疗内伤发热的名方,为李东垣“深达'火郁之发’之义”( 《医方论》 )的杰作,是中医治法中“升阳散火”一法的代表方剂。

但令笔者诧异的是,古今历代医家善用此方者极少,方书中多见有关本方方论而少见绝佳医案者即为明证。翻阅《实用中医内科学》和《现代中医内科学》两书,竟然没有升阳散火汤的身影。升阳散火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此方也载于《脾胃论》中。在《兰室秘藏》和《东垣试效方》中更名为柴胡升麻汤。四书中对主治病症的文字表述稍有出入,药物次序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脾胃论》所载方中柴胡用量为八钱,而其他书中柴胡用量为三钱。本方主治“郁火”,在这一点上历医家的认识似无歧义。但火如何郁?郁火由何而得?则众说不一。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古方八阵》中指出:“东垣升阳散火汤,治胃虚血虚,因寒邪郁遏阳气,以至肌表俱热如火,扪之烙手。此火郁发之之剂也。”认为郁火因于“寒邪郁遏阳气”。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指出:“此方治外来之火,郁于表分。”费伯雄在《医方论》中直言“郁结之火”,而不言何由而郁。李畴人在《医方概要》中指出:“火郁多在肝胆之经,以木盛能生火,而二经夹相火......”又将郁火于肝胆之经。从李东垣原文分析,本证之成因于“血虚”、“热伏地中”、“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因于内伤而非外感,因于内虚而非邪实。况从方名分析,“升阳”在前,“散火”在后,所治为“火证”,治法为“散”,“散火”的手段是“升阳”,也就是说,通过升阳以达散火之效。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共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饮食劳倦论”、“暑伤胃气论”、“肺之脾胃虚方”和“肾之脾胃虚方”,是李东垣根据《内经》“藏气法时论”按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依次写作而成。升阳散火汤见于“暑伤胃气论”这部分内容中。也就是说,也许李东垣制方本意为通过升阳散火以纠正体内气机该浮不浮的状态。那么,体内为什么会出现气机该浮不浮呢?根据原文,我们可以找出成因有二:一是因“血虚”致“热伏地中”;二是因“胃虚过食冷物”致“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成因之二较易理解,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过食冷物,影响气机升浮,致阳气郁滞而化为阴火。而成因之一较难理解,“血虚”何以会引起“热伏地中”呢?难道血虚引起虚火内生转而被郁?从所用方药组成来看,这种理解显然是不正确的。李东垣在书中多处提到“血虚”,李东垣笔下的“血虚”是在内伤的基础上胃气(脾胃之气)虚所导致的,是“中焦受气取汁”不足的结果。也就是说,所谓的“血虚”是以气虚为前提和以气虚为主要表现的,如此理解即符合李东垣的用药“血虚以人参补之”。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血虚”致“热伏地中”仍然是由于气虚无力升浮而致阳气郁滞化为阴火。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升阳散火汤所治之火是由于脾胃气虚,无力升浮(或者在此基础上过食冷物,进一步损伤和抑遏阳气),致阳气郁滞于脾胃所化之阴火。

方中选用升麻、葛根、柴胡、羌活、独活、防风,此六味俱属“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之“风升生”类药物,以助阳气之升浮,以解阳气之郁滞。正如《医方集解》中所写,“此皆味薄气轻,上行之药,所以升举其阳,使三焦畅遂,而火邪皆散矣。”同时,佐用人参、炙甘草,甘温补脾胃元气,针对气虚无力升浮而设。佐用生甘草泻己成之阴火。至于白芍,《汤液本草》中说:“气微寒,味酸而苦。气薄味厚,阴也,降也。”“能停诸湿而益津液”,“补中焦之药”,对诸风药之升浮有佐制之功,对人参补血虚有佐助之功。李东垣治疗脾胃内伤诸病总的治法为“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阴火”( 《内外伤辨惑论》 )。从组方所体现的治法来看,本方与补中益气汤主要区别在于本方是以升阳为主,补中、泻阴火为佐;补中益气汤是以补中为主,升阳、泻阴火为佐。从病机分析,本方证主要矛盾在于阳气郁滞而不得升浮外达,补中益气汤方证主要矛盾在于脾胃气虚下流而不得升浮。从病症表现看,本方证症状主要表现在四肢和肌表,而补中益气汤方证症状表现于周身表里。

(0)

相关推荐

  • ​半夏白术天麻汤   李东垣。

    ​半夏白术天麻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黄柏0.6克,干姜0.6克,天麻1.5克,苍术1.5克,白茯苓1.5克,黄芪1.5克,泽泻1.5克,人参1.5克,白术3克,炒神曲3克,半夏4.5克,大麦芽4.5 ...

  • 《脾胃论》:李东垣的一方,可透发阳气,泻除阴火

    升阳散火汤,别名有柴胡升麻汤.柴胡升阳汤,是李东垣所创方剂,出自<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该方以<内经>"火郁发之"为立法宗旨,即人体气机运行不利,郁而化 ...

  • 寒热交加的原因和调理

    一边怕冷又一边发热,通常这种"寒热交加"的矛盾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大家熟悉的肝郁,另一种则是气虚,这"一郁一虚",都使中医说的"气"不得伸 ...

  • 李东垣先师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和黄元御...

    李东垣先师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和黄元御先师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取法于天地气运规律的.

  • 【杜峣楠:阴火论-火郁发之/升阳散火汤】1

    阴火论. 阴火论出自李东垣,其一般的注解是"脾胃气虚,清阳不升,阴火上乘." 对于这一句话,我思考了数月,终于一日有所斩获. 一身之气,一气周流,左升右降,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脾胃 ...

  • 又见东垣之升阳散火汤案例的特点

    这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患者,二十多岁的女性,刚就诊时自己也没说得了什么病,有什么不舒服,就让我赶紧看看吧. 我一看患者虽然年纪轻轻,但是面色很不好,整个面部中轴线上发青发能,用那句俗话说"印堂发 ...

  • 升阳散火汤功效和作用

    升阳散火汤功效和作用

  • 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

    [转载]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缘何屡被忽视+李东垣升清阳理论与风药的运用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缘何屡被忽视导读:升阳散火汤是治疗内伤发热的名方,为李东垣"深达'火郁之发'之义"的杰作, ...

  • 升阳散火汤

    目录 3.7 摘录 4 <伤寒六书·杀车槌法>方之升阳散火汤 4.1 组成 4.2 功能主治 4.3 升阳散火汤的用法用量 4.4 运用 4.5 升阳散火汤的临床应用 5 <医宗金鉴 ...

  • 默默无闻的“除热”剂——升阳散火汤

    导读:升阳散火汤 出自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龚廷贤曾对"发热"做过这样的辨证分析:一论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宜小柴胡汤.方见伤寒.依本方加栀子黄连. ...

  • 按:升阳散火汤出自《脾胃论》:“男子妇人...

    按:升阳散火汤出自<脾胃论>:"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抑阳气于脾 ...

  • 中医方药经典——升阳散火汤(泻火之剂)《...

    中医方药经典--升阳散火汤(泻火之剂)<脾胃论>方. [组成]: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参.白芍. [煎服法]: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主治: 1.治肌热表热 ...

  • 仝小林以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仝小林教授说,"穷"和"富"所患之脾胃病,皆可生阴火.脾胃气虚,是阴火之源.东垣时代,"穷"阴火较多见,而现代过食,"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