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安秀堂:吃 粽 子 2024-08-01 01:26:02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吃 粽 子作者:安秀堂(山西)又到端午节,又闻粽枣香。屈子当年怀着满腔悲愤,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时,应该不会想到,他的忌日会成为中华民族纪念他的节日,而且还由此衍生出一种南南北北的中国人都喜欢吃的美食——粽子。 小时候吃粽子那个香啊,现在想起来还咽口水。每年端午节前一天下午,母亲早早就把粽子包好,一个一个挤紧,一层一层码好放在锅里,锅底还要垫几层苇叶,一来让粽子入味,二来防止锅里没水了煮糊粽子。等到晚上我们入睡之后,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就把棕子煮上了,枣香和着苇叶的特殊香味,就像逗我们玩一样,悄无声息地钻入我们的七窍,直把酣睡中的我们引诱醒,吃又不能吃,睡又睡不着,那个把时辰真难熬呀!好容易挨到天亮,母亲把粽子从热锅中捞出来,放在篦子上沥水、晾凉。这是最诱人的时刻,如果说睡梦中的香味还只是暗香漂浮、时有时无的话,这时粽子的香味随着锅里的热气,直冲着口鼻扑面而来,简直是劈头盖脸、肆无忌惮地挑逗我们的味蕾。但我们知道这会儿不能吃,因为粽子刚出锅太烫,要等我们去学校上早自习回来才可以吃。于是我就深深吸一口粽子的香气,转身跑向学校。 早自习一般就是两件事,写一张仿(毛笔字),背头天学过的课文,完成后就可以回家。由于我记忆力还算可以,所以背诵课文向来不是问题,因惦记回家吃棕子,仿就写得不如平时好,急急忙忙写完交给老师,就三步并作两步冲出校门,由于家家都煮粽子,所以大街上、胡同里都暗香漂浮,一股股散发着粽子的香味,这就越发诱惑我连蹦带跳跑回家。一进门,书包也顾不得放下就老鹰抓小鸡似的拿起粽子,等不到剥利索粽叶,就大快朵颐地吃起来,吃得双手满脸甚至鼻尖上都粘上了黄米,几个手指头也粘在了一起。粘就粘吧,反正顾了吃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吃相本来就不好,吃起粽子来就更不好看,因此常常被母亲数落,数落归数落,反正粽子吃在我肚里那是最实惠的,那吃得真叫一个痛快过瘾呀!那时农村平时没有什么稀罕物什,所以吃了粽子家家都不会忘记给老师带几个尝鲜,每个学生都要给老师拿5——7个粽子,老师这一天往往要收到几百个粽子。 端午节早晨全家饱餐一顿后,剩下的就放在篮子或者箩筐里,系根绳子吊在地窖里,端午节后的每天中午放学回来,我们每个人可以从窖里取着吃一个。农历五月气候炎热日头毒,能吃到一个凉盈盈、甜丝丝的粽子,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所以我印象中最香的不是端午节早晨的那一顿粽子,而是端午节后,中午放了学从窖里拿出来的那一个凉粽子……记忆中端午节的粽子比春节的饺子不知要好吃多少倍! 饺子当然也好吃,但春节期间好吃的多,在春节前几天就陆陆续续吃上了,加之春节正好在农闲时段,人们吃了好吃的不干活,吃上几顿肚里的馋虫就压下去了。但端午节不同,地里的农活很忙,人们的胃却很闲,好长时间肚里都没有油水了,有的人家已经主要靠喝稀的度日子了。所以,端午节的粽子相比春节的饺子更让人巴望、更让人回味。我们老家那时没有现在市场上习见的江米,包粽子都是用黄米,黄米粽子比江米粽子有味,而且比一般江米更粘一些,所以我一直喜欢吃黄米粽子,喜欢吃黄米中填大枣的甜粽子。而且以为苇叶、黄米加枣,就是粽子的标配。1981年,我到苏州拍《苏州园林》教学片,同事到浙江瞻仰南湖,顺路给我们带回几个粽子,并告知粽子是当地名吃。一来我爱吃粽子,二来又是当地名吃,我二话没说,接过粽子,剥去苇叶,就狠狠咬了一口,不想里面包着一块肥肉,咬开的地方还往地上滴油,那种腻腻的口感和味道恶心得我直想吐,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地方名吃,难吃也要吃完这一个。所以我硬是忍着恶心,把那个号称名吃的肥肉粽子吃了下去,这个名吃在我的记忆中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后,我爱人和她的同事们又包出黄米、江米中填火腿、酱肉的粽子,我尝过后虽然觉得怪怪的,但也别有一番味道,同样爱不释口。再后来又吃到什么包豆沙、葡萄干的粽子。虽然也差强人意,但总还是回味小时候吃过的粽子。据说现在还有包海鲜的粽子,我没有吃过。总之,粽子和月饼一样,已然成了一种无所不包的形式了。现在粽子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了,要想吃,哪一天都可以吃到。因为吃粽子剥苇叶沾得两手黏糊糊的,所以我们现在吃粽子往往事先全部剥好,放在盘子里,省得人人都沾手了。说来也怪,吃粽子不用亲自剥,直接夹起来就吃,应该感到很爽才是,但不知什么原因,这样吃粽子总不如自己亲自一层一层剥出来吃得有感觉,与小时候沾手粘脸吃粽子的味道更是不能相提并论。我思来想去,觉得吃粽子大概和干别的事情一样,不仅要得到结果,更要体验和享受过程。 安秀堂2020年6月22日晨改定特邀专栏·原创首发 ✿ 作者风采简介 ✿ ★★安秀堂,1954年出生,五台县人。一生供职于山西省电化教育馆,拍摄教学片、专题片、文化片百余部。花甲之年,回望家乡,出版《画说五台山》《佛光寺传奇》等五台山专著四部。常写点人文感悟之类的小文,不求发表,无非遣兴而已。本刊特邀专栏作者。 中 外 文 艺 赞 (0) 相关推荐 又是一年粽子香 文/张梅英 又是一年端午节. 我买了一些黍子米和蜜枣准备包一些粽子.粽子年年吃,可是味道却因心境而不同. 我是心灵手笨的人,就是每次看着什么都很简单,自己一下手其实啥也不会.心灵手笨是我为了给自己脸上 ... 《行摄生活》-97【清塘粽子】 苇叶与马莲 素手与角黍 "佳人辟新叶,婉转裹柔丝.心如青苇叶,层层有相思",这是一首来源于网络的诗,不知出处,但唯美了记忆,也打开了对于粽子的思绪.时光慢行至五月,云层中斜斜射下温 ... 节日记忆系列之端午节记忆 节日记忆系列之端午节记忆 文/韩英 序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近年来,随着国外文化的不 ... 咱们村端午节征文‖记忆中的粽叶飘香/李玉杰 责任编辑亚静 记忆中的粽叶飘香 文/李玉杰 一晃儿,端午节快要到了,和老伴去超市,看到柜台上粽子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什么豆沙的,蛋黄的,红烧肉的,蜜枣的--但,最令我难忘得还是小时候母亲包的粽子 ... 【吃在陕西】李晓松:粽子飘香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 ... 六月的食物:粽子 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食物,在六月里终于变得丰富起来. 这句话当然不是说转基因与反季节的食品制造越来越发达的现在,现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季节吃到任何其他季节的任何食品,食品和人类已经一起脱离开了自然的运行轨 ... 专栏|安秀堂:太 原 之 春 太 原 之 春 作者:安秀堂(山西) 太原的春季不是从立春而是从春分开始的.春分前后,地面上渐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态势,在向阳背风的角落里,迎春花怯生生.羞答答地开出几朵小黄花, ... 专栏|安秀堂:活在穷与不穷之间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活在穷与不穷之间 作者丨安秀堂(山西) 生而为人,谁不想一生富贵,谁又想一时贫贱!不过无论富贵或贫贱,几分是命中 ... 好美!韩国芭蕾舞者安秀妍“模仿花滑的旋转”和爱斯梅拉达女变奏 展开 立夏護心 多吃蓮子、苦瓜解熱入靜 立夏護心 多吃蓮子.苦瓜解熱入靜 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二十四節氣農事歌 [食節氣.養生帖] 立夏過好日,四季流涎:紅豆.秋葵.芥菜.白豆.烏豆.南瓜.冬 ... 上海人的堂吃酒 爱酒的人,不少都欢喜堂吃酒,那里没有贤愚贵贱,一例解衣,惟酒是命. (上世纪50年代堂吃酒) 堂吃酒是在店堂里吃酒,就是家专门吃老酒的店.店里不是不卖菜,而是不卖热菜,只有冷菜.店家以不做热菜分心而表 ... 此农民有把生锈的宝刀,据说是李自成亲自送的,父亲还因此吃枪子 此农民有把生锈的宝刀,据说是李自成亲自送的,父亲还因此吃枪子 文 | 韦爵爷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许多中国祖辈会代代相传一些传世宝,家住陕西华州区露泽院堡有个农民,名叫王新记,他的手中就有把生锈的宝刀, ... 令妃吃“避子汤”被乾隆冷落,钻进龙床说了3个字,重获恩宠 众所周知,乾隆的嫡妻富察氏,是雍正亲自赐婚的,这位嫡妻深得乾隆钟爱,可以说是宠冠后宫.富察皇后不仅出身名门,而且温文尔雅,礼仪得体,绝对是一个优秀的皇后.但是她的两个儿子接连夭折,让这位一心想为皇帝生 ... 晚安 | 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的 花瓣志 遇见你真好,想陪你到老! 122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晚安>总第1640期 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 ... 来吧来吧,喝酒吃粽过个别样端午节 风悠扬,一醉一陶然: 竹林荡,小息一悠然: 览山色,动静皆悄然: 观湖水,入画更怡然. 这个周六(6.12),也就是明天,我们每周的例行徒步日,将继续在森林公园进行.此次活动由风趣幽默的健哥带领大家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