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作家协会为祖国助力 (现代诗第25期)
诗无界,人有情!
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遵化市作家协会的诗人、作家们拿起了手中的笔,以诗抗疫,助力祖国,助力武汉。大家或抒写抗击疫情中的大爱豪情,或赞颂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感人壮举,或写宅心宽厚,或赞鼠年猫过,大家以真切的文字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传递真情。这是人之抗争,是精神之昂扬。为祖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为遵化加油!
—— 遵化市作协主席 韩布晖
我们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作者:大树
(一)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从湖北武汉,
一瞬间,
像一场台风,
向全国席卷。
是那样的无情,
那样的突然!
老婆微信留言:
女儿即将放假,
我们终于要团圆,
水果、蔬菜没买,
还缺肉蛋米面,
你快早点回家,
去超市把年货挑选
......
大约过去了半天,
老婆没见回音,
便开始有些抱怨:
明天就是大年,
你既然已经“二线”,
还早出晚归依然,
积极的表现给谁看?
微信不回,
电话还老是占线!
......
进家门已是晚上九点,
心里做足了准备,
等着老婆与我“开战”。
“还没吃吧?
我去给你热饭”
我正一脸茫然,
老婆自语自言:
“我看了新闻联播,
知道武汉的疫情有所扩散,
听说不亚于那年的“非典”
知道你们又得忙个没完!”
在乡镇工作退休的老婆呦,
谢谢你,能理解我们有多难!
(二)
大年三十,
忐忑中在家享受了一天,
虽然与家人团聚很短,
可这已经是“鼠年”
定义的最奢华概念!
正月初一,
疫情像是一道命令,
把我们领导班子成员,
召回到了一线!
如何对返乡人员精准摸排,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防范?
等不得上级统一布置,
参照抗击“非典”的经验!
短短的安排,
迅速地制定方案;
抗击疫情,
抓早才是关键!
采取的方法,
最原始也最简单,
打一场人民战争,
必须全民动员,
外堵返乡流入,
内防疫情扩散,
不惜一切代价,
把病毒在我们这里彻底阻断!
成立临时专班,
层层开会动员;
明确责任分工,
工作有序不乱;
领导包村包片,
村级设立最后一道防线;
广播喇叭开通,
宣传一刻不断:
近期返乡人员,
迅速登记备案;
主动报告行程路线,
重点包括湖北武汉
......
(三)
摸排、登记、设卡、消毒,
新型病毒的“脾气”不清楚,
物资紧缺、人手不够怎么办?
已是“大敌”当前,
招募“志愿者”紧急动员,
关键时刻看担当,
紧要时刻看谁最勇敢;
没用半天,
“志愿者”报名已爆满,
中坚力量就是我们的干部和党员!
主动请缨入户去排查,
主动把自家的“体温枪”往外献;
主动到村口站岗不怕冷,
主动做邻居工作不要把门串;
主动把准备请客的钱捐了款,
主动宣传防护知识做起了义务宣传员,
......
活生生的事例,
一幕幕感动,
让我们泪流满面!
也许最好的诗人、
再美的句子,
都不足以表达,
对这些凡人善举的夸赞!
“虽然我们不能去支援武汉,
可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我们把自己的家门看管,
绝不让疫情在我们这里泛滥!”
这句话,
来自一位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
语言也许并不豪迈,
可它诠释了,
什么是“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是无数个他们用实际行动,
书写着大爱无边!
(四)
“鼠年”的这个春节,
本来我们寄托无限,
幻想着与家人如何团圆,
计划着在正月与亲友聚餐;
筹划着“2020,0202,2002”,
或“爱你”的日子“领证”,
或“你爱”的时间自拍留念
......
应了那句俗语,
“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个可恶的“新冠”,
伴着“年”这个恶煞,
把我们的秩序彻底打乱!
虽然我们处在基层,
可我们的职责胜天;
每个机关干部,
早已拳头紧握,
如箭绷在弦!
无论婴儿待哺的“孩儿妈”,
亦或病魔缠身的“疾男”;
无论是下村布控,
还是留在机关;
不管是冰天雪地,
也不管是起早贪晚;
不讲任何代价,
没有任何抱怨;
只要一声号令,
万箭齐发射向靶中间!
《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
一万一千八百五十六张,
24小时,
它飞到全镇44个村每家每户的手里边!
几个昼夜,
在冰冷的冬天,
肩负统计摸排综合组成员,
脑门居然沁出了细汗!
四套表格,
“联防联控”“包户包联”,
像一张作战图,
摆在了领导的桌前:
哪位领导分管,
哪位同志包片;
村里组织如何布局,
返乡人员分布在哪儿
是谁来自武汉;
由哪位街长监管;
居家隔离了几天;
测量体温怎么报送,
一旦出现“高烧”,
送到哪个医院;
底数明、职责清,
指挥靠前有保证;
隔离人家院外,
张贴提醒标签!
确保不出纰漏,
才保全村安全;
签订隔离承诺,
违反就要兑现;
居家隔离一十六天,
生活用品短缺在所难免;
为了减小人员流动,
全村建立微信朋友圈,
微信排单超市配送,
赢得了群众的频频点赞!
抗击“新冠”过去了十几天,
也累也苦,
换来群众的理解支持,
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
只要疫情被我们阻断,
即便累到,
我们也无憾!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
知道了如何自身防护,
只要我们坚定信念,
再苦战不会太久,
有党中央坚强领导,
打赢这场防疫战,
我们做到了信心满满!
2020年2月11日
(于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
作者简介:
大树,原名张国树,长期在乡镇工作,爱好文学,历任乡团委书记、宣传委员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遵化广播电台、电视台业余通讯员。任乡团委书记时,创办过《绿夏》文学社。第一首小诗《我听到了种子发芽的声音》曾被唐山群众性文学社刊《雕贝》刊登;2000年《唐山劳动日报》入党的故事征文“父亲的遗憾”入选并获奖……
主 办:遵化市作家协会
顾 问:关仁山 峭 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 篱 王立新 马 良 张国印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现代诗歌:王翠红
古体诗词:刘艳琴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