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读书的“笨功夫”

刚上大学时,跟老师套学古汉语的诀窍,想走捷径。老师很倔,一句话:“哪有什么诀窍,把《左传》给我背了!”

背就背,那时记性好,没怎么费劲儿就背过了。我背的那本《左传》,蜡版油印的,墨香至今萦绕笔端。

钱穆说过:“正如天天吃饭,好书也该时时读。” 经过这番功夫,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默而识之”的境界。

朱光潜先生也讲:“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口诵心惟,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西南联大的大师们潇洒迷人。潇洒的背后,下的也是笨功夫。冯友兰授课时不带讲稿,像引用孔孟荀墨一样,凭记忆引证斯宾诺莎、黑格尔和杜威。猴子在肩膀上跳来跳去的温德教授,能够背诵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能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表现剧中每个人物。

庄稼,要施底肥;人,要练基本功。其实,一些学科的方法论经典是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各学科有分别的方法论专著。

无论从事什么专业的研究,有些经典是需要读的,至少需翻阅知其要旨。比如: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培根《新工具》,笛卡尔《方法谈》,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罗素《逻辑与知识》,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彭加勒《科学与方法》,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等等。

读经典除了下苦功夫,还得讲究方法。阅读重要文献就是一条重要方法。柴德赓在《史籍举要》中强调:“了解书籍目录源流,可以少走弯路,至少不会遗漏重要的文献。”文献功夫可以避免无用功和出笑话。

有人读到辛弃疾《贺新郎》中的句子“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就以为这种豪放句式是其首创,其实错了。往前溯,释德洪《石门文字禅》中就有这样的话:“不恨子未识和仲,但恨和仲未识君。”再往前溯,《洛阳伽蓝记》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继续往前溯,还可以在《谈薮》中看到张融的感叹:“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

下点文献功夫,可以明高下。很多人都知道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千古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们从文献角度参照较比,才能更体会这句话的独特之处。宋郑文宝《柳枝词》中写的是“载将离恨过江南”,周邦彦《尉迟杯》中说“载将离恨归去”,苏轼《虞美人》讲“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陈与义《虞美人》也说到“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则说:“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王实甫《西厢记》中写的是:“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么多人把“愁”载来驮去,只李清照的“载不动”别有洞天。

读书要杂,但又怕杂。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道欲通方,而业须专一。历代大家无不是博约相济,以博驭约。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徐光启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朱熹综罗百代,才能集理学大成。钱锺书学贯中西,方能另辟天地。清代钱大昕精通经、史、小学、金石、天文、地理之学,以经证史,以金石铭文等考古资料与纸上史料参证,才写出《二十二史考异》。

萨缪尔森在《经济分析基础》中写道,经济学的传统边界并不重要。一个系统的既定条件可能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变量。任何一种理论的有效性,依赖于与手头的特殊研究有关的各种因素聚集的程度。如果为了弄清经济循环问题,而需要有关嗜好、技术、政府政策和制度结构的理论,那么,经济学家就不能以这是他研究范围之外的事为理由,而无视这种需要。

清《魏叔子文集》有个形象的比喻:蓄积学问像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而蓄积多了,酝酿沈浸久了,及其有故临文,大小浅深,各以类触,沛乎若决陂池之不可御,当其必需,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下功夫读经典,又不能拘泥于一点,要放宽了视野,努力去读。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何玉兴)

来源: 经济日报

(0)

相关推荐

  • 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反思

    中国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反思 作者:周瑶 摘要: 近年来,观众研究日益受到博物馆学界的重视.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博物馆观众研究在方法的使用上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本文采用文献法分析了定量及定 ...

  • 马亮:(不)合格的博士论文长啥样?

    作者: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0 引言 我在两年前开始有资格指导博士生,去年开始招生,但是对于如何做好博士论文,还是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这段时间我在密集参加公共管理学科博士论文的开题.预答 ...

  • 怎样做好系统性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与操作步骤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作者:黄甫全 文献蕴涵着丰富的意义,不愧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对文献进行综述成为所有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大数据时代,当传统的文献综述(Tradition ...

  • 大数据: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追溯与质疑

    赵曙光,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吴璇,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北京)研究员.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专项课题"传统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大数据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6JJD0 ...

  • Methodology怎么写?

    在Thesis或Dissertation中,你将不得不讨论用于研究的方法:这就是Methodology(方法论).该部分需要说明你做了什么研究以及如何做的研究,使读者可以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 ...

  • 启研教室 | 关于如何做好文献综述的九个问题

    启研学社由知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高校师生与企研数据科学团队联合组建,以大数据资源及相关技术助力中国学术与智库研究为宗旨的研究组织.团队当前的主要目标是挖掘经济社会大数据资源在学术和智库领域的应用价值, ...

  • 且说读书的“笨功夫” 何玉兴

    何玉兴  经济日报  2018年01月07日 . 刚上大学时,跟老师套学古汉语的诀窍,想走捷径.老师很倔,一句话:"哪有什么诀窍,把<左传>给我背了!" 背就背,那时记 ...

  • 古人读书心法 | 读书需要笨功夫,但也是一门技术活

     读书需要笨功夫,但也是一门技术活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怎么读书"的书,比如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艾比?马克斯?比尔的<如何阅读& ...

  • 聪明的人,在下笨功夫 – 左岸读书

    聪明的人,在下笨功夫 文/Windy Liu 之前在我的新书直播中,有个读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觉得自己的心智很不成熟,个人能力也很差,不管是学习,工作都很慢,怎么才能更快突破限制性的 ...

  • 学史力行不妨多下些“笨功夫”

    一语不能行,万卷徒空虚.学史力行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重要指向,就是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学史力行苦干实 ...

  • 曾国潘:真正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

    导语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 ...

  • 四种读书摘抄的功夫

    2020-09-14 01:01:38 抄功,就是读书时摘抄的功夫.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天资再高,要长久记住自己读过的书是困难的,非借助抄书不可.所以,有人主张&q ...

  • ▷ 肯下笨功夫,才能练就真本事

    作者 | 子非鱼 · 主播 | 空空 首发 | 推么推文化传媒(ID: atu0003) 1 过年家庭聚餐时,表婶一脸郁闷.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小表妹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英语成绩却怎么也提升不上 ...

  • 原来,笨功夫才是最大的捷径

    原来,笨功夫才是最大的捷径

  • 真正聪明的人,都愿意下笨功夫

    除了把事做好,生活没有给你任何捷径 探索人生哲学 | 追求自我成长 『自言稚语』 之前在我的新书直播中,有个读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觉得自己的心智很不成熟,个人能力也很差,不管是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