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粽子的食疗功效与其它的吃法!
眼看着端午节又要到了,无论是超市还是路边又听到了粽子的叫卖声,果然不吃粽子的端午节是不完整的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粽子的历史吧!
粽子的历史
据考证,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到了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明、清时期,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红豆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了解完粽子的历史,我们再来看看粽子的用料,虽然粽子内馅千变万化,但是糯米的地位却是不可撼动,那么糯米都有哪些功用呢?
糯米的功效作用
糯米俗称江米、元米。其质柔粘,性味甘温。营养成分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外,尚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较为全面。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糯米具有暖脾胃,补中益气,缩小便的功效。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亦称“糯米甘温补肺气,充胃津,助痘浆,暖水脏”。但因为糯米性粘滞,难以消化,多食可助湿生痰,损伤脾胃,故糯米不宜多食,脾虚病人和小儿以不食为佳。
粽叶的功效作用
包粽子又怎么少得了粽叶,这粽叶品种繁多,一般以芦苇叶、箬叶等制成,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
芦苇叶
《本草纲目》谓芦叶“治霍乱呕逆,痈疽”;《本经道源》记载它有“烧存性,治活衄诸血之功”;除芦叶为末,以葱、椒汤洗净,敷之,可治发背溃烂。
箬叶
箬叶甘、寒,无毒,《纲目》:"治男女吐血,衄血,呕血,咯血,下血。并烧存性,温汤服一钱匕。又通小便,利肺气,喉痹,消痈肿。"
粽子不仅是一道美食,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怀,除了蘸着糖吃,它还有哪些特别的吃法呢?这个端午节,不妨试试这样吃!
刨冰可口粽
原料:
粽子、冰块、红豆沙
做法:
1、将粽子煮熟,放在透明的盘子中晾凉。
2、待粽子完全凉透之后,将冰块用刨冰机刨成冰花,铺在凉透的粽子上。
3、然后在冰沙上放一些红豆沙,甚至还可以浇上一点自己喜欢的果汁。
粽子蛋饼
原料:
粽子、鸡蛋、面糊、盐、鸡精、胡椒粉
做法:
鸡蛋打入面糊,用盐、鸡精、胡椒粉调味。然后把粽子切碎,放进面糊中拌一拌,下锅摊成饼即可。
排骨烧粽子
原料:
猪小排800克、粽子一碗、适量的色拉油、食盐、姜、蒜、八角、花椒、干辣椒、料酒、生抽、香醋、小葱、白糖
做法:
1、排骨洗净焯水后沥干水分,准备好所有配料,八角一至两个,花椒约十几粒放入调料盒。
2、锅中放入1勺油,放入2勺白糖,开小火慢慢熬,先不要动它。等到糖浆颜色越来越深,至琥珀色,开始起小泡泡时,糖色就算熬好。
3、迅速放入排骨翻炒,让排骨均匀地裹上糖色,放葱、姜、蒜和辣椒继续翻炒,炒至排骨呈金黄色。
4、炒至排骨焦香时,烹入少量料酒、数滴香醋,加适量生抽。翻炒均匀后,加入适量开水至没过排骨,加入调料盒转小火焖45分钟左右。
5、不粘锅加热后,放少许油,逐个放入粽子。全程保持小火,煎至粽子各面呈金黄色,盛出备用。
6、45分钟后,看看排骨汤汁大约只剩三分之一,放入粽子,继续小火焖15分钟左右。中间注意翻面,让粽子各面都能浸到汤汁。
关于粽子,其背后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那么吃粽子的时候也别忘了铭记历史,让这份传统永久的传承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