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 朴炳奎
中医认为恶性淋巴瘤的病性是本虚标实,病理因素离不开“虚”、“痰”、“毒”、“瘀”。其中正气虚弱是内在因素,张景岳云:“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李中梓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陈信义[90]等提出肝肾阴虚出现在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综上观点可看出,正气亏虚在脏腑辨证中更体现为脾肾亏虚证和肝肾阴虚证。
林洪生[91]等探讨恶性淋巴瘤证型、分期、预后的相关关系中证实了这个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5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得出脏腑辨证方面,
脾脏涉及最多,提示脾气亏虚在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治疗和预防复发各个环节都当作为主要治则之一,同时随着分期的发展,包括疾病的损耗和放化疗对人体的伤害,
肝肾二脏的亏损也逐渐增多,提示在后期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肝肾亏损是不良的预后,在治疗中补益肝肾当是晚期淋巴瘤患者的中医治则之一。“无痰不成核”,朱丹溪谓:“诸病皆由痰生,凡人体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周岱翰[92]强调恶性淋巴瘤辨证治疗中的辨痰,可分为痰热相搏和痰瘀互结,前者采用清热除痰,后者需用攻坚破积之品。
朴炳奎[93]重视排毒解毒,认为毒邪是恶性肿瘤的最大致病因素,可通过扶正祛邪的方法达到排毒解毒的目的,作为恶性淋巴瘤防治的重要手段。
陈琰碧[94]等认为痰瘀互结积聚与恶性淋巴瘤生成关系密切,治疗必须痰瘀同治,以消痰散结、活血化瘀为法。
在恶性淋巴瘤的防治中,体质学的研究不可或缺,因为体质的优劣强弱不仅决定肿瘤的易感性,而且决定肿瘤的转归和预后。罗梅宏[95]在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医体质分布和分析中医体质与DLBCL预后的关系中得出DLBCL患者体质以偏颇质为多,且阳虚体质最多,偏颇体质预后较和平质佳。
现代医学对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病机的本质研究集中在免疫学的研究框架中。姚永华[96]等比较初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免疫状态,得出寒痰凝滞型外周血Th细胞阳性率较阴虚火旺型患者显著降低(P < 0.05),寒痰凝滞型Ts/Tc细胞阳性率较阴虚火旺型患者明显升高(P < 0.05)。李璐[97]等研究出现阴虚综合征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时发现炎性细胞因子IL-1α、IL-1β、TNF-β、IL-8表达增强,同时抗炎性因子IL-10表达减弱,从而得出阴虚综合征的发病学机理是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理论研究结论。
2.辨证论治的规范化及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的数据化研究
辨证论治的规范化之路主要是通过总结淋巴瘤证候要素及常见证候分布规律,为淋巴瘤证候的标准化研究及中医临床路径提供基础。
许亚梅[98]等通过对淋巴瘤住院患者115人次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出6种常见证候要素:
痰结、寒凝、血瘀、气滞、气虚、阴虚,6种证候要素分布比例为痰结92.1%、血瘀56.1%、寒凝29.2%、气滞38.2%、气虚33.8%、阴虚6.3%;并以证候要素为辨证分型的基础,进行再次证候分型,常见临床证型为痰瘀互结证、气滞痰凝证、寒痰凝滞证、痰毒虚损证、阴虚火旺证。
刘平[99]等收集近30年的文献对恶性淋巴瘤的证候要素和辨证分型进行总结分析,得出证候要素分为虚实两大类,实性证候要素如痰结、寒凝、血瘀、气滞、火热,虚性有气虚、血虚、阴虚。常见证型有寒痰凝滞证、痰浊凝滞证、气血两虚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脾虚证、血热风燥证、气滞血瘀证。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中,运用现代分析挖掘方法研究开展了数据挖掘中医治疗肿瘤的证候特征、处方用药规律,肿瘤不同时期的治法、方药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林飞[100]等总结林洪生主任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经验,得出林主任分阶段辨期论治恶性淋巴瘤临床用药经验。笔者认为中医中药治疗可贯穿于恶性淋巴瘤治疗的全过程,扶正培本为本病治疗总则。
因痰、毒、瘀为本病主要病理产物,故扶正培本、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为其治疗大法。
在本病放化疗期间,主要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等为主,一般为纯补不攻,主要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在放化疗后疾病稳定的中医治疗为主阶段则以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方法,在扶正的基础上加入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之品防止其复发与转移。
刘平[99]等收集近30年的文献对恶性淋巴瘤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补虚药、清热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次占72.3%,
补虚药为第一位,清热药次之,化痰止咳平喘药第三,活血化瘀等药也常用。
3.中医治疗的循证医学之路
目前已开展多种药物对恶性淋巴瘤治疗的临床研究,主要包括中成药和辨证中药。
中成药包括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等药物。此类临床研究均采用联合化疗的治疗措施,疗效指标为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均得出这些药物联合化疗可提高近期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某些药物还可调节免疫功能(如CD4/CD8)[31,32,37,39,101~108]。
目前的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不高,缺少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不完善、随机化方案的产生和实施交代不清、缺乏盲法、无试验样本量的计算、不良反应观察欠完整、缺乏患者依从性记录等,这些问题均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其研究的客观性及科学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4.中医药对恶性淋巴瘤的基础研究进展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病与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的两大法宝。上文已经详细阐述恶性淋巴瘤的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也是提高中医疗效的必经之路。研究对单味药的抗肿瘤疗效是辨病论治采取的常用方法。目前的基础研究多集中在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对恶性淋巴瘤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可得出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逆转耐药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1)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曲凡[109]等进行As2O3对淋巴瘤Raji细胞抑制效应的研究,发现As2O3体外对Raji淋巴瘤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As2O3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且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同时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减少。
肖丹[110]等关于黄芩苷诱导Burkitt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显示,黄芩苷可有效抑制Burkitt淋巴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上述凋亡蛋白,可能参与了黄芩甙诱导Daudi细胞凋亡的过程。
章红燕等[111]发现夏枯草提取物能有效抑制T淋巴瘤细胞生长,促进细胞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Bax蛋白及BC2蛋白表达有关。
许景艳[112]等发现藤黄酸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藤黄酸诱导人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凋亡时,主要通过线粒体通路和膜受体通路(活化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受损△ψm增加途径)而实现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减低JeKo-1细胞中Bcl-2蛋白的水平,上调Bax蛋白的水平诱导细胞凋亡。
(2)逆转多药耐药:
青蒿琥酯可以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与传统化疗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通过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青蒿琥酯可以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113]。冯爱梅[114]等观察榄香烯对淋巴瘤raji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机制研究发现,榄香烯可能通过对COX-2和NF-κB的调控影响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在逆转肿瘤细胞化疗后多药耐药方面,通过研究证实一些中药(如汉防己、川芎、浙贝母、茶叶、雄黄等)的有效成分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90]。
总之,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强调机体整体内环境的调节以及未病先防。对于放化疗阶段的患者,中医药能够发挥减毒增效作用,提高肿瘤缓解率,延长缓解期。对于处于观察等待、疾病缓解阶段的患者,中医药能够改善症状,稳定病灶,延缓进展。对于复发难治的患者,中医药能发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陈信义 许亚梅 侯丽 陈科 李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