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乡情·节日特刊 端午诗会 | 9位本土诗人倾情创作
端午诗会五月初五薛兰奎 逯春生 姜 超 唐锋锐王玮 常云龙 刘忠民 周广权 赵富


汩罗 汩罗 | 薛兰奎我深藏于一段念白,浑身 /落满岁月尘土,那个踏水赋诗的老者 /双手擎着云天的重量 /世俗之船从下游来,搅乱一江的清白 /一双忧国的眼睛,被世俗尖刀剜下 /沧浪之水一夜成海,却盛不下相思 /我点燃蒹葭,一路念着你的名讳 /对岸有凤飞来,衔着半页《楚辞》: /日出东方兮 照我扶桑 /登昆仑四望兮 胸怀浩汤 /那个抱石赴水的老者啊 / 请原谅我唐突动笔 /《九歌》濯清我的魂魄 / 却治不好你的心伤汩罗 汩罗 / 我极目千里,蓦然泪下—— /一声百味的叹,于五月五的早晨 /如期来到我的梦乡 /=

捧上善之水,写三千歌哭——悼屈原 | 王玮长辑以拜。我以身形带起天下飞鸟 /在汩罗江的诗意里回归古道 /你种下的秋兰丛生在涟漪之间 /每念一句,都是蒹葭苍苍 /一边修政于香草美人,一边止不住天问 /你的姿势是宇宙间最耀眼的鞭痕 /一边疼,一边击打鸿蒙 /而长啸无用。心智的光芒照不亮楚国的昏庸 /一腔悲悯逃不开残雪的命运 /腐朽便会龟裂。谏言之路砍断你的马蹄 /古灯灭了。不能一步一雷霆,一步一青峰 /混沌的人间关上家国的天窗 /为秋凉流泪的人躲不开一朵明日的花黄 /湘夫人化作冢上春草,望尽雁字归时 /望不尽,那一程伤筋动骨的离骚 /九歌的款曲停了。狼烟吞噬了楚辞 /深爱子民的人褪下官袍 /碎成今日的漫天艾草。报国无门的人啊 /你跪下的膝盖压不住社稷的摇晃 /你的明月心,只照见了浊世的悲凉 /流放的关隘,失落的残骸,生不逢时的痛 /唯以诗词撤下你耳边的金戈铁马 /回归中国梦里的海宴河清 /唯以百万龙舟划破你的冰河 /约你共写这盛世华章,这锦綉的万里苍穹 /仰面向天。春风又把汩水吹遍 /留香的花语是你不忍绝别的骨殖 /弥而不散,屈而不从 /在后人的热泪里捧起上善之水 /续写千年不断的歌哭—— /那纵身而跃的风尚呼应着万古沧浪 /把宁折不弯的骨头,鎸刻在龙的图腾上 /=

端午 | 逯春生阳光正好 / 龙舟横渡仲夏 / 粽叶飘香的时节 /露水打湿了艾蒿 / 麦子抽穗 /麦芒柔软也能刺痛云朵 / 怀念不需要提醒 /重复叠加 一辈辈 / 一如年轮的童心门楣青青 / 孩子的香囊正气十足 /等待河水暴涨的空闲 /聊起诗人诗歌和家国命运 /死 值得缅怀时 / 一个人的前世今生就足以 /告慰旅途 / 有些人就是这样 / 几行字一曲歌 /点染 / 江水山峦烟雨霞光 /愁绪有时也是一种柴米油盐 /日常的思念沉淀为国殇 /内心涌来的 应该 /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

遥寄屈原 | 赵富清晨 / 我站在 / 屯头小河旁 /撒几片艾草叶儿 / 给诱饵加温 /垂钓两千年前的悲怆记忆 / 一竿收回 /带起汩罗江涟漪的 / 年轮 向外扩散 再扩散 /把一行行 / 水灵灵的楚辞抻圆 / 包进棕子里中午 / 我倚靠 / 小桥栏杆上 /遥望远处的汩罗江桥头 /一个身披白袍的长者 /正仰天长笑 不停地摇著智慧的头 / 地动天摇 /绝望中抱起石头 和石头里的 / 天问 九歌 /跳进浑浊的江水中 /激起浪花四溅的离骚 漫天词赋鼻祖之雨 /沐浴一季又一季 /傍晚 / 我踏霞光 / 掂量著你脚步的沉重 /逆风中 / 云淡尘轻 / 诗人不朽的纵身一跳 /落日咳血 / 洇红祖太爷老房檐下的葫芦 /和孙子手脖上的彩线 / 那一尘不染的魂灵 /净化屯头小河 清冽冽的河水 /滋润青青的芳草 /穿起八百里洞庭湖的 / 平平仄仄的韵律 /=

端午 | 唐锋锐这天 / 一颗星星坠入夜空 /尘世的鱼们 / 心事更加沉重 /有一条江 / 收集了所有的泪水和愤怒 /迭起的浪把岸打疼 /这天 / 七嘴八舌的鱼被上苍贿赂 /只为求得一份宁静 /使亡者安然 使生者轻松 /使诗歌的感召力像星光一样 /走进事物的深处 经久不衰 /这天 / 我酝酿得到一副翅膀 /飞越时空 / 触摸曾经的电闪雷鸣 /然后 / 坐在高山之巅与孤独者对酌 /=

想起粽子和屈原 | 姜超必须用青竹叶 / 脱去全部水分 /仍保留拥抱美好之情状 / 包裹洁白 /粒粒糯米靠在一起 / 回味着香味 / 还是什么 /孩子们 / 你们要谢谢屈原 / 给你们一个节日端午是中国的 / 他住在蓝墨水的上游 /率先申遗或注册 / 在龙舟和艾草之上 / 闪亮 /=

鹧鸪天·诗话端午 | 周广权沉醉东风踏岭岗,红情绿意艾绒香。晨游诗约风流子,晚宴词邀陌上郎。勤索酒,慢推觞,排歌品令话端阳。谁能消解灵均恨?唯有涛涛南北江。=

端午凭吊 | 常云龙抱雨携风石破天,千年人去不回还。一江流浪一江恨,百里横舟百里寒。问水安魂心零落,扶栏读月夜阑珊。诵语离骚端阳祭,早雪直臣泪罗冤。=

七律·端午行吟 | 刘忠民汨罗滚滚恨无言,千载滔滔泪不干。沙里澄金知好歹,水中掷粽辩忠奸。一身傲骨难承世,两鬓清寒可对天。常叹英魂逐浪去,高风亮节永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