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长正式上任,光大银行能否开启新征程?

行业竞争激烈,光大银行增速放缓。

撰文/赵景致

出品/每日财报

新冠疫情影响下的银行业因让利支持实体经济,整体行业承压,其自身的资产质量、盈利水平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疫情也是检验银行经营质量的一次好机会:除营收、扣非净利润等直观指标外,不良率、资产质量等也是检验银行质量的重要指标。

光大银行是我国上市的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之一,截止去年底,光大银行已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1296家,实现了境内省级行政区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同时光大银行聚焦“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 ,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实现高质量发展。

然而有光的地方总有阴影,光大银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多次被监管机构通报、增速放缓、迁徙率升高、不良资产压力增大。

6月7日,光大银行公告称,新行长付万军获得任职资格,已经走马上任。新行长能否带领光大银行走上一个更好的开始呢?

管理层频繁变动,多次违规被通报
根据公开资料,新行长付万军是一位“老银行人”。现年53岁的付万军,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EMBA专业,1993年,进入交行并工作超过25年,直至2019年赴任光大集团。

在交行工作期间,付万军曾历经多职。2018年,交通银行为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改革,在高管层新设3名业务总监。其中,付万军被聘任为公司与机构业务版块业务总监,并兼任总行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

2019年3月,付万军赴任光大集团,担任集团副总经理一职。

近年来,光大银行行长变动频繁。2018年11月,葛海蛟出任光大银行党委副书记,并于2019年1月起任该行执行董事、行长。2019年8月底,葛海蛟离开光大银行,出任河北省副省长;2019年11月底,刘金从国家开发银行调至光大银行,担任行长直至今年2月。在付万军被宣布担任行长之前,行长之位空缺了两年。

行长的频繁变动,令资本市场担忧其定位能否保持。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还专门做出了回应,称一个企业的战略有一定的定力,不会因为个别领导的变化,而产生重大变化。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行长频繁变动之外,光大银行也在频繁收到罚单。据公开资料显示,光大银行仅去年就收到了来自监管机构的18张罚单。今年2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了今年的第三号通报:光大银行6类违规问题被曝光出来。

通报指出,光大银行的违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财产安全权等基本权利,银保监会消保局已要求其进行整改。光大银行也对此回应有关媒体称:已按照监管要求,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并完成整改。

与光大银行有关的六类违规问题通报均有详细介绍,分别为:违规代客操作问题、短信营销中存在片面夸大产品收益问题、混淆自营理财和代销问题、风险评估导致大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高于实际、限定承保机构、强制捆绑搭售保险、存贷挂钩问题。

与2020年的18张相比,2017年光大银行0罚单,2018年1张罚单,2019年10张罚单,可见公司内控合规亟需提升建设。

今年6月10日,光大银行南昌西湖支行因存在贷前调查不到位导致贷款形成不良;以贷转存违规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借贷搭售保险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再次被罚款110万。

行业竞争激烈,光大银行增速放缓

对于新行长来说,光大银行的发展并不是一路“光明”。

据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2020年,光大银行营收分别为1102.44亿,1328.12亿,1424.79亿,营收增幅分别为20.03%、20.47%和7.28%。同期该行扣非净利润为336.83亿、359.46亿和356.57亿,增幅分别为7.18%、6.72%和-0.8%。

虽然光大银行营收仍旧处于增长的状态,但增幅开始下滑,扣非净利润增幅同样下行,甚至在2020年掉头下降。

去年疫情期间业绩的不景气延续到了2021年。一季报显示,光大银行营收同比增长仅3.7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84%。

从利息收入看,光大银行2019年净息差为2.31%,2020年为2.29%相比略微下降。

从非利息收入看,光大银行一季度非利息收入108.15亿,同比增长6.4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8.24亿元,同比增长5.95%。根据光大目前公布的经受客户金融资产突破2万亿来看,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为零售业务发力的动力。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光大银行的零售利润总额相较于2019年,下降了50%之多。2020年报显示,光大银行2019年零售银行营收为546.78亿,2020年为586.63亿,但2020年的零售利润总额只有29.57亿,相较于2019年的58.97亿差之甚远。从目前非利息收入增长率来看,光大银行显然是增收不增利。

迁徙率增长,拨备率低于平均

从光大银行财报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正常类贷款的迁徙率处于增加状态。2018年到2020年的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分别为1.94%,2.57%和3.35%,这意味正常类贷款转换为非正常类贷款比率在不断上升。同时关注类贷款的迁徙率从2018年到2020年分别为38.48%,42.83%和43.43%,这也说明公司潜在不良贷款在增加。

面对不断增加的不良贷款,我们注意到,光大银行正在积极地处理核销。

去年一年,光大银行共处置不良贷款607.22亿元,比2019年增加159.17亿元,涨幅超过三分之一。其中,核销呆账340.51亿元,债权转让123.16亿元,债转股31.17亿元,资产证券化112.38亿元。此外,通过保全清收现金116.5亿元。尽管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降为1.38%,为近年来最低。但如果从上述贷款迁徙率上升的趋势和被处理的不良贷款增加数额来看,光大银行目前资产质量是通过大力核销实现的,不良贷款压力仍然不小。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光大银行2018年到2020年分别为176.16%、181.62%和182.71%,今年一季度为183.87%,略有增长。但从同行业来看,截至2020年,我国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平均为196.9%,并且仍处于上升通道。光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低于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左右。

(注:选取主要股份制银行分别为招商、浦发、兴业、中信、民生、光大、平安和华夏银行)

同时令人意外的是,在不良贷款增压的情况下,一季度光大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为139.57亿,同比下降3.84%。从历史数据来看,在光大银行不良率降低的同时,信用减值损失是不断增长的,2018年为357.44亿,2019年为489.65亿,增加36.99%,2020年为567.33亿,增加15.86%,且增幅均大于10%。在一季度贷款总额同比增加9.11%的情况下,信用减值损失降低,且拨备覆盖率低于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不得不让人怀疑风险抵补是否充足。

银行的承压增长带来诸多问题,而如今疫情将过,光大银行能否补上短板,业绩能否顺势增长,《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