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途观记》: 一顿饭的标准和吃的规矩
一顿饭的标准和吃的规矩
有时想想,一顿饭,一副大饼油条(或一个烧饼、几个包子等)可以拿下,一席山珍海味也可不在话下。
再想想,其间的跨距太大,似乎站在两个极端说话,总不太合适。又好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又有些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没有更好的标准,只有吃饱的基准。吃好不能简单以物相照,满足基本需要和健康、有益就好。这是首先想到的一点。
后来想想,这所谓的标准是个量化的标准。吃一副大饼油条到吃一桌山珍海味,尽管都是量的概念,而吃山珍海味就不仅仅是量的问题,就有吃的规矩和学问,就有质的要求和问题了。
开席山珍海味,涉及筳宴习俗、礼仪。
中国的筳宴习俗礼仪,涉及席位的安排、菜肴的摆放、上菜的程序等等。中国古代,筳宴种类多多,吃有吃的名堂,喝有喝的讲法。而筳宴的进食礼仪,文载先秦时期就有严格要求,条限已达二十多条。受传统和历史的影响,其中的一些礼仪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已听说和被要求、需去做的。
譬如,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长者靠后些(以示谦恭);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也不可吃得过饱(注意谦让);如果和别人吃饭,要检查手的清洁等。再比如,不要用手将饭搓成大团而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食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不要喝得满嘴淋漓(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像没够似的);不要吃得喷喷作声(否则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饮食表示不满意);不要啃骨头(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不要把咬过的鱼肉放回盘碗(应当接着吃完);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据食物(有贪吃之嫌);不要簸扬热饭(为能吃得快些,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不可大口囫囵喝汤;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像自己更精于烹调);不要当众剔牙齿(等到饭后再剔——这条到了现时,似乎被“可掩嘴剔牙”所取代);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等等。
哇,吃的清规戒律还不少哦!嗬,吃的学问和文明还不少啊!
最后想到的是,孔子在吃的方面有言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不仅是注重礼仪礼教,还包括讲究饮食卫生和主张饮食简朴,是他完整而又重要的饮食观。也许他的饮食观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有着重要的影响。反对奢华、奢侈,追求精细、合理,我们应当提倡、传扬简约精当而又科学文明的饮食观。在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讲求简朴平凡科学的饮食观,不去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
没有更好的标准,只有吃饱的基准。看来,还得加上按照吃好的标准,不断提升吃得文明和科学的水准。不论吃一副大饼油条,吃一席山珍海味,只要涉及到吃。说简单,倒不简单,说复杂,并不太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