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得生活,既是妥协也是选择》
家人一起去山里玩,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姐姐发出羡慕的感叹:“看这儿多美!景色好、空气好,房子也便宜!那几座房盖得像小别墅一样。我都想住这山里!”
姐夫接着姐姐的话说,“你也就羡慕这一会儿!真让你住这儿,你都耐不住性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几里没个大超市!你想买个什么东西都得有人开个摩托啥的,送你几里地再转公交!网络信号也不好,更别说装个无线了!你别淘宝、也别刷微信朋友圈!年轻人都走出大山,去市里或去大城市了,也没几个同龄人和你作伴。你就整天呼吸新鲜空气,好好享受吧!”
我忍不住笑,“一点儿都不错!这山里只能是来看看,放松放松,最多住个十天半月的!等新鲜劲儿过了,有几个人能耐住性子在这儿过隐居生活的?反正换我,我是不行!如果从小就在这儿生活,可能会习惯,但在城市里生活一二十年了再来这儿......可能性真不大!”
......
大多数在城市里奔忙的人都向往着的山中生活,总想象着山中物物是诗、处处是景,有陶渊明笔下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有王维笔下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有孟浩然笔下“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的意境,似乎世俗的一切烦扰深山都能隔绝与洗涤。然而,山,只是山,你要享受它多少恬静,就要承受它多少孤寂。景色一直都有,只看你是何心情。
谢安高卧东山,最终仍是为家族利益而出山做了“江左风流宰相”;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看似闲适悠远,最初却也是因为仕途不顺转而心归田园;王维早年大有抱负,却因时局不顺而倾向以诗言志、以佛释怀,半从官道半从心地隐居终南......文人高谈情致、淡泊,究竟是一开始就不想要,还是得不到了才放弃了追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