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对外作战越打越穷;而唐太宗,对外战争越打越富
从现代人角度来看,汉武帝虽然打光了帝国的老底,开疆拓土的成效确实比唐太宗大,但从古代人的角度来看,汉武帝和唐太宗根本没有可比性。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作为一个纸上谈兵的现代人,你觉得这俩皇帝不分高下,但假如你是一个古代人,不管是平民、士兵还是文臣还是武将,你愿意生活在哪个皇帝治下?
在这一点上,唐太宗几乎没有敌手。
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不仅扫平了诸侯,还干掉了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李建成集团,软禁了开国皇帝李渊,此后不过几年时间便天下归心。
开国皇帝是个什么概念?不管历史怎么淡化,从李渊的建国经历来看,他虽然比不上刘邦、朱元璋那种白手起家的,但至少也是杨坚、朱棣那一级别的。杀掉太子再软禁一个开国皇帝并迫使他禅让有多难?历史上只有李世民一个人做到过。
而刘彻许诺金屋藏娇才坐上帝位,熬死了窦老太太才掌权,从掌权经历上看,刘彻的能力就输了李世民一大截。
从皇帝本身来看,李世民才能更强,更了解战争,懂得什么时候能打,什么时候不能打,能打的时候怎么打,不能打的时候怎么办。而刘彻是真正的穷兵窦武,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打,能动手绝不考虑其他手段。
李世民追求的是“万国来朝”,刘彻追求的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两个目标不在一个层面上,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而结果是二人都实现了目标,李世民当上了“天可汗”,刘彻打下了更大的疆域。这种疆域对现代人来说意义很大,但对当时的汉朝来说,最大的意义是解决了边患。除了减少了戍军之外,几乎没有带来其他经济利益,汉朝也没有因此变得更强大。
再来看二人的朝臣班底。
文臣方面,刘彻和李世民都不缺人才,其中李世民的文臣集团的能力可以说是溢出状态,而刘彻的也完全够用。
但不同的是,刘彻刚刚依靠儒家思想实现了中央集权,对权力抓得很紧,而李世民偏向于道家思想,知人善用,纳谏如流,乐于分权。也就是说,贞观朝的文臣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积极性也更高。
李世民的文臣都是经历过开国战争的,懂得战争具有什么样的破坏力,知道怎么去配合战争,同时减小对生产的影响。他们极少会采用不计代价的消耗战打法,打不下来要么会放弃,要么会想办法智取,能打下来也会尽量用精兵奇袭,或者用计逼迫对方投降,战争损耗较小。
而刘彻的文臣要么是没经历过战争的纯文臣,要么是武将转职,在皇帝一心要战的情况下,他们会压榨国力来配合战争。而且,汉武帝一朝,被匈奴压制久了,皇帝又爱面子,有战功不吝重赏。当时通过砍人头封侯再转文职是一条升官捷径,大臣参与战争收益比较大,所以从上到下都热衷于战争。
武将方面,李世民麾下那一批经历了开国战争的武将综合素质无疑更高,极少有庸才,即便跟任何一个朝代开国武将集团相比都不逊色,多线开战往往能多线取胜。
而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武将集团中,由于裙带关系严重,不乏公孙敖、李广利这样的平庸货色。虽然最后还是打赢了,但无疑加重了军队的损耗。
再来看双方击败主要对手的过程。
虽然时代不同不好对比,但匈奴和突厥都是东亚霸主,游牧民族,不同的是匈奴比较团结,而突厥自隋文帝起便被开始分化,所以到了唐太宗年间,实力已经不如汉武帝时期的匈奴。
汉武帝对付匈奴的打法是,先攒出一支强军,然后找到敌人,消灭敌人。霍去病那种以精锐骑兵千里奔袭迂回穿插的打法是出乎了汉武帝意料的,这种打法速战速决,损耗较小,但士卒必须精锐,且必须以大军正面牵制匈奴主力为前提。
霍去病这种机动战术在当时是一大创举(一如项羽),但汉武帝时期的主要战略思想还是正面决战,除了霍去病之外,其他人都不敢用或者用不好机动战术。比如那个迷路的梗,当时迷过路的可不止李广一个人,连张骞都迷过路。
后期霍去病带的兵越来越多,损耗也越来越大,他和卫青各带五万兵出塞那一次,十四万匹马只回来三四万匹,人员和物资损耗这种煞风景的事史书不太爱提,但可以脑补。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历时44年,歼灭匈奴总人数累计约15万(不计俘虏的百姓),自身损耗多少无法统计,过程太复杂了,不细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到最后也没能斩草除根,汉武帝晚年,匈奴击败汉军再度掌控漠北。
唐太宗采用的则是延续隋朝的分化突厥逐个击破的打法,作战时注重时机,将领也是计谋百出。渭水之盟时突厥还是强于唐军的,但仅仅几年之后,唐太宗在外交战取得成果(突厥内乱),并遭遇雪灾引发饥荒的情况下就开始反击。
在唐击败东突厥的关键战役,李靖通过间谍探知颉利可汗断定唐军不敢孤军深入的心理,只用三千精骑突袭定襄,同时李勣在另一条线上击溃突厥。颉利可汗仓皇而逃并假意请降,准备逃往漠北,被李靖识破。李靖觉得突厥尚且人多,不能受降,否则后患无穷。于是,唐方假意和突厥谈判使其放松警惕,李靖率一万精骑突袭,杀敌一万多,俘虏十几万人。颉利可汗率万余人北逃被李勣阻拦,最后被张宝相活捉,送往长安跳舞。
这就是唐灭亡东突厥的大致过程,虽然出动了十几万军队,但时间不过几个月,轻松写意,斩草除根,损耗相对不大。
后来远征吐谷浑亦是如此,吐谷浑接战不力后烧毁牧草开始避战,企图将战争拖入持久战。唐军在缺乏补给的情况下在荒漠中奔袭三千里,最后灭国,前后不到一年时间。
汉武帝和唐太宗面对外敌都是从打不赢到能打赢,军队都很强,但不同的是时代的局限和皇帝本身的能力(尤其是选用将领方面)决定了战争的方式和结果。
汉武帝凭自身喜好来选用将领,麾下领兵要么是外戚,要么是宠臣,其他人很容易受到排挤。
卫青第一次出征的时候没有战争经验,但直接被封为车骑将军独领一军,和老将李广平起平坐,主要原因是汉武帝想让他立功封侯。这样的例子不只卫青一个,汉武帝经常会做这种事,想让谁封侯就让他跟着去打匈奴混军功。所幸卫青给力,后面又因为裙带关系给了霍去病领兵的机会。
但除了卫霍二人之外,当时的武将集团剩下的将领,年老的李广还算过得去,其他人真的很难称得上名将。这导致了卫霍死后,汉军的战斗力急转直下,和匈奴后期的战争中再也没有获得过大胜,甚至在汉武帝晚年丢了漠北。
像公孙敖那种甚至连合格都算不上,他纯粹就是来混军功封侯的。他主要有六次领兵出战的经历,其中两次独自带兵,损失掺重,按律当斩,第一次花钱赎为庶民,第二次居然诈死逃去了民间。其中三次跟在卫青身边,第一次混到了封侯,后面两次无功。其中一次跟着霍去病玩千里奔袭,迷路,按律当斩,花钱赎为庶民。就这种人,在卫霍死后,竟然和李广利一起被汉武帝扶为主将,不知道汉武帝是什么眼光。最后他兵败按律当斩,也不知道是不是没钱赎了,诈死,逃去了民间,几年后被逮捕。
而像李陵这种战斗力爆表但不得宠的年轻将领,待遇就没那么好了。汉武帝让李陵领五千兵马跟着出征,半途又反悔,让他去运粮草。李陵不愿去,坚持要去前线,汉武帝说没马给你,李陵说不要马,只带五千步卒就直捣王庭。汉武帝真的没给马,真的让他去了,后来还下诏催促出兵。李陵部在关外一直绘制地形图送入关内,后被匈奴三万人包围,胜之,斩杀数千。单于大惊,增兵至八万,李陵苦战数日,最后箭矢用尽、分散突围被俘的地方离边塞只有百余里,却没有得到援兵接应。
一年后,汉武帝派公孙敖领兵深入匈奴境内去接李陵,公孙敖也不知去了没有,回来就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汉武帝一怒之下诛了李陵三族,汉武一朝最后一颗可能再创奇迹的将星就这样在匈奴终老。李陵派人刺杀了帮匈奴练兵的李绪,并终身没有帮匈奴练兵,更没有带兵与汉朝为敌。
公孙敖和李陵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但这反应了汉武帝任用武将的标准,几乎是全凭个人喜好,能碰到卫霍这种级别的名将真的是他运气好。
反观唐太宗这边,李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只能排第八,排在他前面的武将还有李孝恭和尉迟敬德,排在他后面的就太多了,排在最末位的也是李勣、秦琼这一级别的,剩下的没排进凌烟阁的可用之将还有一大票,如李道宗、薛仁贵。
唐太宗一朝的武将阵容可以说完爆汉武帝一朝,这其中固然有唐初刚刚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原因,但和李世民不计个人喜好、知人善用有很大关系。像魏征那种角色,在汉武帝面前估计能被斩十回。
综上所述,对唐太宗来说,打仗灭国只是副业,他的主业是提升国力,打仗为提升国力服务。而对汉武帝来说,打仗是主业,其他的都是为打仗服务的。所以,汉武帝越打越穷几乎是必然的。
在汉武帝统治期间,汉朝整个国力都在为战争服务。在这种人口和经济都处于碾压级别的优势下,用了44年倾举国之力,最终还是没能彻底消灭匈奴(晚年漠北又被夺回去了)。除开那些朝代末期,历史上战绩比这个差的可能只有北宋了。
不只是唐太宗,其他那些同样对草原用兵的皇帝,哪个把国家打穷了?秦始皇、明成祖,包括曹操、康熙,都没见到伤筋动骨。其中明成祖五征蒙古,论战争规模并不比汉武帝反击匈奴小,但明朝也是越打越强。所以,像唐太宗和明成祖那样越打越强才是一个优秀皇帝的正常操作,越打越穷是汉武帝自己的问题。
要说其他方面,比如实现中央集权,汉武帝功绩堪称伟大,但要说打仗方面,不知道汉武帝和卫霍为什么会被吹得这么狠。
我知道历史问题绝对有一大帮人来杠,这个没关系,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在我看来,卫霍确实牛逼,但汉武帝论行军打仗也就和赵光义一个级别的(可能更强一点?),汉武帝唯一御驾亲征那次没碰到敌人,后面有自知之明没有再御驾亲征了,否则卫霍也要被他坑。卫霍死后启用公孙敖和李广利当主将说明他根本不懂打仗,甚至不懂用人。
历史上那些同样以武著称的皇帝,秦始皇、成吉思汗、忽必烈、明成祖,汉武帝的战绩能跟哪个比?44年时间加上一个鼎盛王朝累积大半个世纪的家底,历史上有条件比他更优秀的皇帝吗?哦对了,还有北宋,他比北宋还是强的,优势就在于前线甩给卫青他自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