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每周考点】第一期:对比记忆:知觉、表象与思维
心理学考研每周考点:主要是心理学考研核心考点,帮助大家快速辨析易混淆的名词概念。更新时间每周日。
相关科目:普通心理学
相关知识点:知觉、表象与思维
重要程度:★★★★☆
1.知觉和表象的概念区分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表象其实都含有对“形象”这一词的描述,那么如何正确区分描述的是知觉还是表象呢?
我们从以下几点区分表象和知觉中关于形象的描述:
2.表象和思维的特征区分
(1) 表象的特征:
直观形象性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又不同于知觉,它比较黯淡模糊、不稳定、不完整。
表象的形象已经忽略了事物的一些细节而只保留了事物的主要特征。
表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可以翻转,具有可操作性。谢帕德和库伯所做的“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这一特性。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思维具有三个特征:
概括性是所有特征的前提,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知觉、表象和思维的概念或特点,出题以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为主,偶尔出现简答题。
而它们所在科目——普通心理学或心理学导论是心理学的基础和入门学科,同时也是各大院校考试的重点。
(1) 普通心理学的点多且繁杂,因此容易发生混淆,所以前期的复习是需要我们基于理解的基础上,精简记忆。
比如本次考查的是对知觉、表象、思维概念的理解,以及表象和思维特征的记忆:表象和思维的里面都有“概括性”,“可操作性”和“对经验的改组”这样相似的特征出现。
(2) 对于该科目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建议通过对比的方式加以记忆。
比如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情绪理论之间的对比记忆。
基于基础阶段复习的基础,建议后续的复习中有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减轻复习的压力,提升效率。
相关考试真题如下:
1.下列关于感觉和知觉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2018.6)
2.谢帕德和库伯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2008.13)
A.概括性
B.稳定性
C.可变通性
3.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2011.8)
D.理解性
小阔爱们可以在评论区,留下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