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感和过于理想化是部分人文社科学生的通病,但知识应当让人更加冷静和通透
谢谢加精!
没想到吸引了这么多朋友来讨论,而且讨论质量好高,氛围好好!谢谢大家我也算抛砖引玉了嘻嘻嘻~
感谢宽慰我不要妄自菲薄的朋友,你们让迷茫的我再一次确认了自己和自己所学的东西的价值。
以下为原文:
此处特指像我这样的眼高手低自视清高的半瓶水社科学生,认真做学术搞研究的绝对不在此列!!如果你觉得被冒犯到,说明我讲得有失偏颇,请不要骂我呜呜呜。非常欢迎大家发表不同意见,完全不认同我说的也可以!
我有时候感觉有优越感和过于理想化是部分人文社科学生的通病。因为学了一些高深莫测的词汇、概念和理论,便自以为可以站在云端上俯视众生,在心里批判这个批判那个,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又因为某些理论提供了那么一个理想的世界,就不知不觉地把这种理想套在现实社会上,然后不可避免地失望、愤怒,感到一切都难以改变(因为有那么多的问题都是“结构性的问题”),从而丧失行动力。
我也有这个毛病(而且很小的时候就有),而且我发现自己这种心态,有时会影响到我和别人交流(比如和父母),即使在家常闲聊中我也会心态失衡情绪不稳,结果把气氛搞坏。
其实学术研究验证过的规律,一些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人未必想不到。启示他们的,是亲身经验和敏锐觉察,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这种规律的“名字”(概念)而已。读书并非认知世界的唯一的途径,不断地体验、联结、觉知、观察、思考和自省才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生活智慧,仅仅读过几篇名著论文真的不算什么。要知道,文献和书籍里的世界也是一种“拟态环境”,只有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撞进真正的生活,才能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
真正的学术大牛都是完全没有架子,且内心坚定、情绪稳定的。我认识一位美国名校的华裔教授,她做过很多事情,也参与过某地早年的feminist social movement(并且真的做了贡献),但她为人非常温和平易近人,经年的学术研究带给她的,是一种理性、客观、超脱、有逻辑的冷静。
我想起范雨素说过的话。她说读书是为了让人干净。一本书可能读了就忘了,就像竹篮打水,但你一直读下去,竹篮就一次次被放进水里,时间长了,竹篮就变得干净。我想学术研究也同此理,很多事情用一种学术性的客观中立的态度去观察,或许有助于抚平毛躁,帮助人平和心态、缩小情感波动,人的心就更加冷静、澄澈和通透。换句话讲,“无时无刻不在做田野调查”,个体与这个世界互相观察,相看两不厌,才是人文社科教给我最重要的事情。